APP下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苏州的创新实践①

2013-04-02陈楚九蒋忠友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市政府市委苏州

陈楚九,蒋忠友,潘 讯

(中共苏州市委研究室,江苏 苏州 215004)

自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作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大战略决策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推进,中国人民开始了一个全新的社会主义创新实践发展阶段。在这一伟大旗帜指引下,苏州把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历史任务。苏州是我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是江苏发展的“重中之重”,苏州近十年的发展变化,就是全国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苏州的“两个率先”,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实践。

一、苏州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实践的基本情况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是中国在迎接挑战中一路高歌的十年,也是苏州在砥砺奋进中书写辉煌的十年。2003年,按照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苏州市委、市政府作出了推进“两个率先”的决定,开始了“第一个率先”的实践步伐;2005年是苏州小康建设的决胜之年,针对区域竞争压力加大、资源供给制约明显等情况,市委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高度,提出了“立足于快、服从于好、着眼于新、致力于本”的十六字方针,有效地指导了各项工作,到2005年底在全省率先完成了省定小康指标;2006年始,苏州进入到巩固小康成果的发展上升期,市委及时实施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市民文明素质等“四大行动计划”,力推苏州的率先科学和谐发展,努力提升建设水平,奋力向“第二个率先”的新高峰攀登;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转型升级新要求,市委十届十次全会作出把苏州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样板区、开放创新的先行区、城乡一体化的示范区和高端产业城市、最佳宜居城市和文化旅游城市的重大部署,使苏州的全面转型升级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2011年初,苏州市委作出了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决定,明确到2014年全面完成省定现代化指标;市委第十一次党代会作出全面实施创新引领、开放提升、城乡一体、人才强市、民生优先、可持续发展“六大战略”的重大决策,对于新时期苏州加快实现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在更高层面实现新跨越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2012年初,在欧洲次贷危机影响下,针对宏观环境趋紧和稳增长、快转型的新要求,市委又适时提出了“加快转型、稳定外贸、兴盛文化、广惠民生”的工作总方针,在实际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至2012年8月,对照省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苏州总体实现现代化程度达到84.6%。

十年来,苏州发展的宏观形势与外部环境变化大、变数多,这既是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又是复杂的矛盾凸显期,苏州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实践,不断根据新形势、新要求确立新战略、新思路,从而牢牢把握住发展主动权。可以说,苏州顶住了重重危机和压力,创造了一个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城乡面貌显著改善、人民群众获益更多、经济社会加快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全新发展局面。

二、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苏州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实践的经验之一

苏州发展的十年,是苏州市委市政府团结全市人民奋力拼搏、始终走在全国发展前列的十年;是在中央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创造性开展工作的十年;更是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科学发展道路上不断迈出坚实步伐的十年。

(一)明确目标,切实增强率先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

实现“两个率先”,是时代赋予苏州的庄严使命,也是中央领导的殷切期望和省委、省政府对苏州发展的明确要求。2003年全国“两会”期间,胡锦涛同志、江泽民同志分别到江苏代表团,殷切希望江苏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时任省委书记的李源潮两次带队到苏州进行调研,明确要求苏州争当全省“两个率先”先行军。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要求江苏朝着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阔步前进。省委书记罗志军、省长李学勇也明确要求苏州到2015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继续当好科学发展“排头兵”和“两个率先”的领头羊。面对中央和省委领导的期望,市委、市政府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努力把“两个率先”作为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要求、总定位,按照中央和省委的最新部署,加大贯彻落实和探索实践的力度,以创新的发展思路和务实的工作举措,率先走出一条符合时代特征、具有苏州特色的基本实现现代化之路。在2005年率先完成省定小康指标后,市委、市政府及时提出了巩固小康成果、提升建设水平目标,不失时机地勇攀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新高峰。无论是在国际金融危机面前,还是在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的大环境下,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率先发展不动摇,明确要求全市各级各地要确保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经济份额不降、名次不降、地位不降,并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来鼓舞人心、凝聚信心,在全市上下形成了争先进位的热潮,昆山、工业园区明确2012年实现“第二个率先”,张家港力争达标,常熟、太仓、吴江、吴中区、高新区明确2013年达标,苏州全市2014年达到省定现代化指标。

(二)把握发展主题主线,推动经济社会加快转入科学发展轨道

十年来,苏州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到苏州呈现出的转型发展、创新驱动的阶段性特征,在保持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的基础上,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这一主题,紧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贯穿于“两个率先”的全过程,着力实现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型发展转变、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转变。特别是近几年,市委、市政府每年召开全市转型升级推进会,通过大力发展金融、现代物流、商务服务、软件与服务外包等产业,鼓励促进制造业分离生产性服务业,推进文化产业提速发展,全面实施旅游业提升计划,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经济格局;通过优先发展以重大技术突破、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的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新型平板显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提升支柱产业的发展水平,鼓励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装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发展,加快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的工业格局;通过鼓励和支持企业特别是规模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完善科技创新载体功能,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加快形成企业为主体、市场为主导、产学研结合的创新格局。与此同时,统筹推进区域协调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全面提升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发展格局,逐步构建了物质资源、科技、人才、管理共同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使苏州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从“快字当头”到“好字优先”的转变,加快转入科学发展轨道。

(三)坚持先行先试,不断增创苏州持续发展新优势

苏州的发展走在江苏乃至全国的前列,必然先碰到体制性、机制性的矛盾和问题,也必然要求率先改革、率先创新。十年来,苏州市委、市政府始终强调,在“两个率先”实践中必须把中央、省的部署要求与苏州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先行先试,推进改革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增创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保持苏州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前列。一方面,围绕解决经济社会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和开展试点工作,先后被批准为江苏省唯一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国家“营改增”试点地区、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和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等,通过用好用足国家政策和“先行先试权”,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攻坚力度,不断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另一方面,主动练好内功,做好发展优势转化文章,努力实现变无为有、扶弱转强、好中求优,不断增创持续发展新优势,保持走在全国发展前列。比如,提升制造业比较发达的现实优势,大力吸引跨国公司来苏州设立研发机构,增创由“苏州制造”向“苏州创造”跃升新优势;比如,挖潜开放型经济发展走在前列的优势,承接好面广量大的外资企业业务流程外包需求,增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新优势;比如,整合丰富多样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通过优化配置、融合创新,增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新优势;比如,由苏州工业园区为主共同开发苏相工业园,激活相城区的后发优势,增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的新优势。

(四)坚持统筹兼顾,以工作的协调性确保发展的协调性

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苏州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统筹兼顾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坚持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社会可承受的程度有机统一,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互动并进,更加注重补短、补软、补缺,统筹处理好各方面重大关系,推动科学发展,实现和谐发展。针对社会建设与管理相对滞后的情况,市委、市政府提出统筹加强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和管理,把社会建设和管理纳入到“两个率先”的总体布局中,先后出台了建设和谐苏州的决定和进一步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努力构建均等的公共服务、完善的社会保障、新型的社区治理、规范的社会组织、有序的公共安全、坚强的组织建设等“六大体系”。针对富民进程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情况,市委、市政府提出统筹提升经济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始终把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作为“两个率先”的鲜明导向,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苏州发展的突出任务,全力推进富民十大工程,积极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与经济发展更趋一致。针对环境资源约束偏紧的情况,市委、市政府提出统筹推进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把可持续发展放到基础性的战略地位,出台加强苏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着力发展生态经济,维护和修复生态系统整体功能,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人口均衡型社会。

(五)坚持集思广益,努力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

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和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苏州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建立多种形式的决策咨询机制,使各项工作在正确决策的推动下更加富有成效。凡是事关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凡是重大城市建设工程的实施,凡是重大改革措施的出台,都要经过调查研究,集思广益,“调研在先,决策在后”已成为苏州市委、市政府的一个基本决策程序。十年来,市委每年都要组织四套班子领导和市级机关各部门,围绕苏州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广泛开展蹲点调研;每年都要在岁末年初召开市级领导干部务虚会,分析现状、剖析问题、提出建议,为正确制定来年和今后一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进一步理清思路;每年都要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召开苏州科学发展、苏州现代化建设等专题研讨会,为苏州的发展出谋划策。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还充分发挥市人大、政协、各民主党派和群众团体的积极作用,就历史文化保护、发展总部经济、行政区划调整等重大问题要求人大、政协开展调研,提供决策参考;在加强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的同时,鼓励、支持政协和各民主党派以及群团围绕市委的中心工作,加强对重大战略、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积极建言献策。为实现公众参与、专家论证与政府决策相结合,广集民意民智,市委、市政府还邀请各方面的专家、学者成立了专家咨询团,每年抓住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重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一些建议献策得到领导高度重视,为形成相关政策性文件和措施提供了重要契机。

(六)强化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为实现“两个率先”提供组织保障

目标定位确立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为了保证“两个率先”的顺利实现,苏州市委、市政府始终强化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在组织保障上坚持做到“全市一盘棋,凝成一股劲”。一是注重强化学习和各级干部领导发展能力的发挥。十年来,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各级党组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争先创优活动的契机,把这些学习实践活动与加快推进“两个率先”紧密结合起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带头投身“两个率先”,不断提高对执政规律、建设规律和发展规律的认识,引领党员干部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增强科学发展能力。二是注重工作责任的分解落实和目标考核倒逼推进。一方面,制定了“两个率先”分解目标、方案和工作措施,细化落实各项指标,市、县两级都明确由党政“一把手”牵头,对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及时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等进行研究部署;各级各部门都把“两个率先”作为工作的总目标、总任务,切实抓好落实。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两个率先”指标体系的激励导向作用,明确目标考核,坚持典型带动,层层推动落实,全市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工作网络。三是注重强化作风效能建设和激发精神动力。市委、市政府每年召开作风效能工作会议,倡导以干部的辛苦指数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要求机关干部牢固树立“机关就是服务,公务员就是服务员”的理念,以艰苦奋斗、勤政为民的良好形象来做表率、聚民心。与此同时,进一步弘扬苏州“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和“园区经验”等“三大法宝”,在全市营造鼓励创业、善于创新、勇于创优的良好环境。

三、牢牢把握战略重点——苏州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实践的经验之二

苏州十年的发展与辉煌,源于苏州市委、市政府立足当前、放眼长远,牢牢把握六大战略重点,努力推进重大决策部署和各项工作要求落实到位,不断开辟“两个率先”实践新境界。

(一)牢牢把握产业转型升级这一主攻方向,在全球化进程中推进经济结构全面优化

苏州经济总量较大,开放型经济比较发达,但其产业层次偏低、经济结构偏重却是十分突出的问题。十年来,苏州市委、市政府着力将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摆上重中之重的位置,将产业转型升级放到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来积极谋划,加强在世界范围集聚创新资源和高端要素,努力在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中实现经济结构优化。一是跨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后制定了新兴产业“振兴计划”、“跨越发展工程”和“倍增发展计划”,确立了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新型平板显示等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狠抓项目建设、载体建设和产业链完善,大力引进和培育掌握核心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龙头型企业,2011年全市新兴产业以17.8%的规模以上企业数创造了45.1%的利税总额和48.1%的利润总额。二是加快构筑服务经济为主格局。从2005年开始,苏州连续出台两轮促进服务业跨越发展计划,按照“高端化、集聚化、国际化”要求,全力发展金融、现代物流、软件与服务外包、科技和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积极推进总部经济发展,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发展格局,服务业增加值十年增长了6.8倍,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升了4.7个百分点。三是全面提升开放发展水平。苏州每年召开全市发展开放型经济会议,着力把承接产业转移与推进产业升级结合起来,把更好“引进来”与加快“走出去”结合起来,特别是面对外需不足的压力,着力推进加工贸易向高端制造、营运管理、研发设计、采购销售等高附加值领域延伸,近三年多来,不仅保持出口总体平稳,外贸结构也得到优化,加工贸易在贸易方式中的占比下降了近13个百分点,一般贸易和保税物流贸易占比则分别上升了6个多百分点。

(二)牢牢把握集聚高层次人才这一关键环节,加快构筑创新发展高地

人才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快速提升,关键在于人才的引领和支撑。苏州市委、市政府正是深刻认识这一规律,十年来始终坚持以科学人才观为指导,坚定不移地推进人才强市战略,抢抓“人才红利”机遇,广泛集聚高层次人才,努力以人才高地造就产业高地、创新高地、发展高地。一是着力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先后启动实施了“姑苏人才计划”和加快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1010工程”,每年择优资助一批符合苏州产业发展需要的科技领军人才来苏州创新创业;2010年又对“姑苏人才计划”进行提档升级,推出专门针对海外人才和智力引进的“海鸥计划”;十年来基本建立了包含引进、培养、激励、服务在内的完整的人才引进与培养政策体系。二是着力优化人才创业环境。建成独墅湖科教创新区、苏州科技城等综合创新区,引进中科院纳米所、医工所等重大创新载体,建设了生物纳米园等近20个特色产业园区和苏州留学人员创业园等56家省级以上科技孵化机构。同时,苏州还积极推进创投业集聚,形成了“政府引导、多元投入、市场运作、务实精悍”的苏式创投模式,全市共有各类创投机构258家,资金管理规模超过650亿元,打造了宽松的创业融资环境。三是着力健全人才工作机制。坚持党管人才,强化资源整合,在制定核心政策、构建关键平台、组织重大活动等方面,加大行政推动力度,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形成了群策群力的决策机制、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和协作共赢的发展氛围。到2011年底,全市共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3家,省级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8家,新引进的高层次人才80%集中在新兴产业领域,全市人才贡献率达到了43.4%。

(三)牢牢把握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这一重大举措,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

苏州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特色鲜明,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探索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近十年来,苏州市委、市政府更是把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作为一项事关苏州“两个率先”发展全局的整体性、开创性工程来谋划实施,并以城乡一体化机制的建立为突破口,加快推进政府职能、社会管理、投融资体制等重点领域的改革创新,全面构建起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十年来,苏州市委、市政府每年召开全市性城乡统筹或一体化发展工作会议和现场推进会,建立了挂钩联系制度,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文件,重点推进了五大关键环节的改革,即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鼓励和支持农民以集体资产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及住房置换股份合作社股权、城镇社保和城镇住房,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保障和公共服务;探索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积极推进集体建设留用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措施,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实现农村土地收益最大化;创新农村股份合作改革,大力发展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土地股份合作、农民专业合作等“三大合作”经济组织;推进就业社保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城乡社保并轨,实现同一平台、同一标准、同一含金量;加大投融资体制改革,以公共财政改革为重点,在全省率先对粮食规模经营户实施收购价外补贴,率先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和农业生态补偿机制,不断增强农业发展支撑力。到2011年底,全市累计有110多万农民实现了居住地转移和身份转变,88%的农村工业企业进入工业园区,80%的承包耕地实现规模经营,43%的农户迁入集中居住点,“三大合作”经济组织达3497家,村均收入达503万元,基本形成了城乡建设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五个一体化”的整体目标。

(四)牢牢把握做大做强中心城市这一重要途径,不断提升区域辐射带动能力

中心城市曾是苏州发展的“短板”,新世纪初经过一轮区划调整,辐射带动能力虽有所提升,但仍然滞后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十年来,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始终是市委、市政府抓在手上的重大任务,不断加快推进中心城市现代化步伐,切实提升区域辐射带动能力。2006年,市委第十次党代会借鉴国内外先进城市发展经验,明确提出“提高中心城市首位度”的战略要求,按照“东进、北拓、南优、西育”的发展战略,推进中心城市成为全市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成为集聚先进生产要素、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载体。2009年,市委、市政府根据转型发展的新要求,出台若干政策意见对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作出了进一步规划,提出在优化城区发展空间的基础上,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大力推进城市综合体建设,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特色街区,加快了中心城市服务业的扩容升级。2011年,市委抢抓长三角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历史机遇,在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提出了中心城市“一核四城”发展新定位,明确在做优做强古城一核的同时,加快提升东部综合商务城、西部生态科技城、南部滨湖新城、北部高铁新城的发展。根据这一战略定位,2012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又加快推进新一轮行政区划调整,在吴江撤市建区的同时,同步推进金阊、沧浪、平江三区合并设立姑苏区,由此中心城区面积由十年前3254.7平方公里扩大至4474.4平方公里(均含水面),中心城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市比重由十年前35.1%、45.4%提高到49%和50%,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

(五)牢牢把握增强竞争软实力这一核心内涵,切实推动区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增强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市不仅是推进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也是实现“两个率先”的重要内容。2004年,苏州市委下发了《“文化苏州”行动计划》,提出了“文化立市”的崭新理念;2007年,市委、市政府又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市、文化名市的发展目标;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部署,市委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努力把苏州建设成为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人才辈出、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的文化强市。十年来,市委、市政府从战略高度谋划文化发展,牢牢把握文化软实力这一战略重点,努力实现文化凝聚力强、文化惠民服务能力强、文化产业综合实力强、文化保护利用机制强、文化人才队伍素质强,全力推动新一轮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一是大力提升文化凝聚力。保护、挖掘、利用好苏州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充分发挥苏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和兼容并蓄、开放包容的优势,实施文艺创作精品战略,全面开展“家在苏州”活动,同时把文明创建工作和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全市人民对苏州的自豪感、归属感和亲近感,进一步提升苏州的文化影响力。二是大力提升文化惠民服务能力。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抓手,不断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着力构建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益性文化设施基本实现了市、县级市(区)、镇、村四级全覆盖,形成15分钟社区文体活动圈。三是大力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充分依托重大产业项目优势打造文化产业集聚区,依托制造业优势延伸文化产业链,依托开放型经济优势构建文化产业网络,促进文化与科技、创意、金融、旅游等相融合,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体系,2011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533亿元,占GDP比重超过5%。

(六)牢牢把握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这一根本要求,努力实现经济发展水平与富民惠民程度同步提升

经济增长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存在一定落差,是苏州改革开放以来长期存在的问题。十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并全力以赴解决这一问题,始终强调苏州“两个率先”的进程,不仅要成为一个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更要成为人民群众幸福感不断提升的过程,因而在实践中坚持把老百姓的认可程度作为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衡量标准,切实解决好增收、入学、看病、养老、出行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富民惠民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提升。一是加快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市委、市政府通过不断健全就业制度和创业服务体系,努力实现充分就业,推动全民创业、自主创业,提高经营性、资产性收入比重。2011年又制定出台了推进城乡居民收入6年倍增计划,进一步通过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强化对特殊困难群体帮扶等有效措施,建立健全收入较快增长长效机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3.8%和16.3%,高出GDP增速1.8和4.3个百分点。二是加快提升公共服务水平。通过打造困有所济、老有所养、居有所乐、优有所抚、求有所应、孤有所助的“六有工程”,切实构建终身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和养老服务“六大体系”,公共服务水平有了明显提高;2011年城乡居民最低生活标准并轨,2012年实现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和居民医疗保障全面并轨。三是加快实施民生实事工程。坚持每年排出10件惠民实事,办成一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事工程。近年来,实事项目重点放在加快古城、古镇生活设施和老住宅小区改造上,陆续开展了虎丘地区综合改造、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综合整治保护利用、南环新村危旧房解危改造、老城区“改厕”等重点工程,使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猜你喜欢

市政府市委苏州
市政府召开党组会议
中共齐齐哈尔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濮阳市委审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召开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苏州伴宅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市政府召开党务会议
中共秦皇岛市委召开人大工作会议
侨海报国共筑梦——致公党常州市委会“引凤”侧记
泰州市委和市政府代表团访问惠生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