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究
2013-04-02李高芬
李高芬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经济与工商管理系,重庆 400067)
高职工商管理专业教育是培养既掌握一定工商企业管理知识,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型人才的教育。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实践教学非常重要。它既是职业教育教学的主体,又是实现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更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内容。但是,在现阶段,高职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还存在许多问题,还需要在进一步的教学改革中加以解决。
1 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职教育强调的就是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离开了实践,高职教育也就无从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用人单位对学生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实践教学必须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来对待,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边学边做,提高动手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近年来,一些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在教学上也不断改革,但实践教学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2 对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与我国开设该专业的历史背景有关。工商管理专业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发展历程是:首先是上世纪80 年代开始在本科院校开设,到了90 年代,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开设了MBA 教育。而高职教育是本世纪初才开始的。这就使得很多高职院校在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时要么照搬本科模式,重理论轻实践,注重理论体系的完整,采用普通高校的教材,大部分时间都用在理论教学上;要么虽然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有别于本科模式,但还是未能明显的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和要求,理论教学比重仍然偏大,实践教学内容不够丰富,实验、实训、实习内容和课时偏少,流于形式,实践教学只是作为一种补充加入到理论教学体系之中。二是在高职院校所设置的各专业中,定为文科专业的工商管理专业与理工科类专业相比,被称为是低成本专业,各院校的投入明显不足。同时,这也是一个专业方向性不明显的专业,很多学生抱怨学的课程多而杂,学校也不知在实践教学方面如何下手。这两个方面的原因就导致各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非常薄弱,成为了制约该专业发展的瓶颈。
1.2 实践教学内容和模式单一,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不够
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验、实训、实习几个关键环节,而每一个环节都包括很多内容和模式。尤其对工商管理专业来说,涉及到的课程多而杂,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模式更多。据笔者所了解的几所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情况来看,内容和模式都存在比较单一的问题。有些学校因经费不足根本没有实验、实训条件,在校期间就是理论学习,只在最后一学期安排学生毕业实习。有些院校条件稍好些,有一些实训室或模拟实训室,但也多是单项技能实训室,不能进行综合技能培训。所有院校都有的实践环节就是毕业实习,基本安排一学期以上时间让学生到企业实习,但也存在一定问题。一是学生离开学校以后基本处于“自由人”状态,学校管理很困难,实习完了之后有的学校要求做了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有的学校不做要求,只有实习鉴定;二是由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有很大的综合性,需接触企业内部多个部门和岗位的业务活动,但企业出于对商业秘密的保护,不愿让学生接触到诸如会计账本簿、企业客户、经营决策等实质性内容,由此影响到学生的参与度,使实践变得肤浅和表面化。
1.3 实践教学师资严重缺乏,教学效果不佳
高职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既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要有较强的实战操作能力,尤其是在实践性较强的工商管理专业。然而,师资尤其是实践教学师资严重缺乏是目前许多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师资严重匮乏,在当前整个师资力量都不足的情况下,根本没有办法实现专职实践教学师资的配置,只能“赶鸭子上架”,多数情况下都由理论课教学教师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实践教学的质量很难得到保证。另外,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对教师学历都要求硕士以上,所进师资均存在理论水平有余、实践能力不足的情况。虽然国家有关部门从几年前就开始对高职院校教师进行“双师”培训,但这种培训仍然是从理论到理论,不能真正进入实际企业进行实践,教师的实践能力并不能得到有效地提高。
1.4 实践教学效果考核和评价困难
由于实践教学多样、分散等特点,使得对其效果的考核和评价不能像理论教学那样一张试卷就能解决问题。目前各院校的理论课教学,对教学效果的考核和评价有学生评价、督导组评价、系部评价等多个指标的评价体系构成,而对于实践教学,虽然每一个环节学生都要写实习日志,由实习指导教师写实习鉴定,最终由指导教师给学生评定成绩,但是对于教师指导和学生实践的效果并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考核和评价标准,基本上都由指导教师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考核,这样就造成随意性比较大。
2 加强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对策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对症下药,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2.1 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对高职工商管理专业的重要性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工商管理专业来说,它具有以下重要意义:一是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该专业是实践性极强的专业,许多重要的管理理论和技术来源于生产现场,管理工作的绩效更是展现并落实在现场。因此,要求管理者必须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实践教学正好架起了理论与企业实际的桥梁,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二是有利于学生掌握和巩固所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能增强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当前,工商管理专业许多学生为不知道自己到底学了什么和到底可以做什么而感到困惑和迷茫。其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学了理论知识后没有通过实践环节来巩固和提高,久而久之也丧失了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三是能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目前对实践教学的不够重视导致了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只是掌握了相关管理理论知识,而动手能力远不能满足工作岗位的需要,使得学生操作技能日益下降与社会用人要求日益提高矛盾凸显,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加强实践教学可以解决这一矛盾。实践教学是围绕着知识应用和能力拓展而开展的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2.2 不断丰富实践教学内容,采用多种实践教学模式
由于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多而杂的特点,其实践教学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五个环节:一是专业教育,一般在新生刚入学时进行,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本专业开设的课程及要求、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特别是使学生清楚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就是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实践教学。通过专业教育,使学生们从一开始就重视实践教学,重视自己实践能力的培养。二是专业认知,既可以在新生刚进校时安排,也可以在后来的教学活动中根据教学需要安排,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与感受本专业的职业特点、工作内容及能力要求,让学生对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岗位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有清楚的认识,明确将要从事的工作需要具备的知识与技能,明确专业学习目的和内容,初步形成对专业的感性认识。三是课程实验、实训,即在课程理论教学过程中安排实验或实训,让学生边学习边进行专业实践,目的是使学生对专业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四是岗位实践,一般安排在一段时间的学习结束之后,如第一学年之后,集中一至两个星期的时间让学生到企业一线顶岗作业,使学生接受企业真实环境的训练。这一阶段的实践,既可以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及专业技能得到进一步的转变与提升,加强对专业岗位的认知,又可以检验学生过去的学习情况,使其对照实际,发现差距,有针对性地完成后面的学习任务。五是毕业实习,也是最重要和最受重视的实践环节,一般安排在最后一年或一学期,让学生在企业第一线从事相关工作,是对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也是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的重要环节。通过毕业实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根据以上实践教学内容,能采用的实践教学模式也是多种多样的。目前各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采用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校内建立模拟实训室,另一种是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一般都有的是后一种。针对前已述及的问题,笔者认为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采用上要作如下改革:首先,没有校内实训基地的,必须要舍得投入建立起来,单纯依靠校外实训基地不能真正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实际上,校内实训基地也并不是就只有模拟实训室一种,还有一些花钱不多的方式,如建立示教室。示教室是复合性教室,其功能不仅包括普通教室的多媒体教学功能,而且还具有案例讨论室、互动培训室的功能,这对工商管理专业来说是非常有用的。其次,已有模拟实训室的,要将单项模拟实训室整合为综合模拟实训室,既降低投入,也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训练。综合模拟实训室要在整合工商管理专业主要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设计出能够实现企业经济管理活动全过程的模拟系统,该系统应包括企业运作与决策、管理岗位演示与运作、沟通技能、商务技巧训练、金融投资、外贸业务、会计业务等多个子系统。通过有效整合,将模拟企业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之既具有单项实验功能,又具有系统整体功能。再次,加强已有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目前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中,还面临着较大困难,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学管理不规范,经费紧张,投入有限,基地不稳定等。为此,建议各院校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投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克服各种困难,选择专业对口、管理水平高、生产任务比较充足的企业作为校外实习基地,并且加强教学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最后,不断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大胆开发新模式。目前已有一些院校开发出了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如强调创业的创业实训,学校自建公司让学生和老师实习、在校内建学生实习超市、利用假期进行的社会调查实践活动、职业技能考证等。对工商管理专业来说,笔者推荐建学生实习超市、社会调查、职业技能考证几种方式,主要因为这几种方式既紧密和专业相结合,也不需要学校过多的投入,比较符合当前的实际情况。
2.3 加强实践教学师资建设,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就目前情况来看,配置专职实践教学师资不太现实,主要通过两大途径配置兼职教师:一是要使每位教师认识到实践教学环节在培养人才中的地位与作用,充分调动全体教师投入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理论课教师在搞好理论教学的同时,考取工商管理专业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并深入社会、企业开展科研立项、管理咨询、挂职锻炼、工作交流、职业技能鉴定以及承担培训课程等活动,这样教师在提高实践技能的同时,又了解了市场和企业的实际需要,使得课程讲授的内容更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要。这才是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另外,对于承担校内模拟实训教学的教师来说,还需要定期接受软件公司的培训,认真备好实践课,对软件、设备等熟练操作,对操作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做出令人满意的答复。二是可以聘请一批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强的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与行业专家担任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的实践实习活动,也通过他们了解行业前沿信息、了解产业一线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以便学生能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2.4 建立实践教学质量考核和评价体系
实践教学要严把学生成绩考核这一关,尤其要注重对学生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的考核。为此,必须加强实践教学考核和评价体系建设,完善对整个实践教学过程的控制,建立规范的制度保障,客观、全面地反映实践环节教学的水平及效果,避免成绩考核中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各院校应根据国家制定的《评估体系》,同时根据实践教学目标,对每一个指标据其重要性赋予相应的权重,最终构建学校评价、企业评价、社会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的多元化实践教学考核和评价体系。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6.
[2]赵绚丽,刘伟年.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探讨[J].职大学报,2008,(1).
[3]吴天舒.谈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思路[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