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2013-04-02陈志颖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人民医院广东汕头515800
陈志颖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人民医院,广东 汕头 515800)
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在控制血糖基础上,多采用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等,中医药治疗此病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1]。现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56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56例收治于我院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全部病例均为确诊的2型糖尿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8例,男17例,女11例,年龄32~77岁。对照组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34~75岁。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排除病例:18岁以下或70岁以上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有糖尿病酮症、酮症酸中毒以及中度感染者;有严重心、肝、肾等并发症,或合并有其他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其他原因引起的神经病变。
1.2 方法:对照组弥可保500μg肌内注射,1次/d,4周为1个疗程;治疗组口服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症状以上肢为主加桑枝15 g、片姜黄10 g;下肢为主加王不留行15 g、千年健10 g,1剂/d,加水500 ml煎取200 ml两次分服,4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依从性好,无脱失病例。
1.3 观察指标:治疗前后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肢体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
1.4 疗效判断标准:显效:自觉症状消失,腱反射基本正常,肌电图NCV增加5 m/s或恢复正常;有效:自觉症状减轻,腱反射未完全恢复正常,肌电图NCV增加5 m/s;无效:自觉症状无好转,腱反射无改善,肌电图(NCV)无变化。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82.1%;对照组总有效率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神经传导速度:详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MNCV和SNCV变化(±s,m/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MNCV和SNCV变化(±s,m/s)
注:与治疗组比较,①P<0.05,②P<0.01;与对照组比较,③P<0.05
组别 时间例数 运动传导速度感觉传导速度 正中神经 腓神经对照组 治疗前28 42±4 37+3 42.7+4.0 38.5±3.8治疗后28 48±4① 40±4① 43.2±3.7① 41.8±3.6①治疗组 治疗前28 43±4 38+3 42.5±3.6 38.4+3.7治疗后28 51±5②③ 46±4②③ 50.2±3.7②③47.5±3.6②③
3 讨论
DPN发病机制较复杂,治疗强调控制血糖和恢复神经功能为原则。甲钴胺临床常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甲钴胺可促进核酸及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提高神经纤维的兴奋性,还能修复受损的神经纤维和髓鞘[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于祖国医学“痹证”范畴。主要病机是气虚(或阳虚)血瘀,脉络瘀阻。气虚则无力运血,血瘀则脉行迟滞,两者均可导致脉络瘀阻,出现肢体麻木、疼痛、发凉,甚则肌肉萎缩无力,与中医“久病必虚”、“久病入络”、“久病必瘀”的理论相吻合。治宜益气养血,活血通络。
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由黄芪、桂枝、芍药、生姜、大枣五味药组成,即桂枝汤去甘草、倍生姜、加黄芪为方。其中黄芪补气固表,桂枝温经通阳,芍药养血益营,姜枣调和营卫,五药相协,温、补、通、调并用,共成益气温经、和营通痹之效。加味方中重用黄芪大补元气,合桂枝益气通阳,桂枝合芍药姜枣以调和营卫;加鸡血藤、红花、桃仁以活血化瘀;当归、川芎行气活血,全蝎、地龙通络止痛;牛膝引药下行。诸药合用,共奏气血旺盛、邪去痹通、营卫调和、肌肤得养的功效[3]。研究显示黄芪可改善微循环,有利于神经细胞损伤的恢复;地龙、红花、丹参可降低血液黏稠度,从而改善神经功能[4-5]。
经本试验证明,黄芪桂枝五汤加味可以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并有助于血糖的降低。
[1] 陈灏珠,林果为.实用内科学[M].第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041-2051.
[2] 沈程舟,吴松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39.
[3] 陈国侠.自拟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风寒湿痹[J].中国社区医师,2007,23(22):49.
[4] 张振岭.丹参制剂在临床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6,9(5):525.
[5] 邓浩萍,王泰山,李沂泽,等.大剂量弥可保治疗痛性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实用糖尿病杂志,2007,3(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