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政治的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3-04-01叶成礼
叶成礼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显现出不少问题。在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下来分析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对新课改背景下提高高中政治课教学质量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究。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思想政治课 现状 对策
新课程改革实施有几年了,给高中政治课教学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激发了广大教师投身新课改的热情。新教材、新课标的一系列培训和通过新课程的展示课、观摩课,广大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虽然新课改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但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所以,结合我几年的教学经验,对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政治课程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有以下看法:
1.新课改下高中政治课教学的现状
1.1 它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过分突出,而弱化了教师的授课地位
新课改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参与性,加强师生在课堂上的教学互动,从而突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作用。所以,部分老师就尽量在课堂教学中少讲,甚至用具体多少分钟作标准来衡量自己所上的这堂课的质量,还有老师觉得在教学中完全放手于学生才是教学的最高境界。这样的结果是有害的。
1.2 它对知识的实践性过分强调,而弱化了基本理论的传授
新课程要求突出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它要求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参与性,所以要求我们的学校应该加强师生的教学互动。可是,很多教师将其片面化,认为一堂课中教学活动越多越好,基本采用活动-讨论-发言这种模式。这样的课堂就是用几个小品或者案例构成一节课,只是形式上的热热闹闹,却真正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和触及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最终导致了课堂活动的泛滥。
1.3 它的授课模式上从“满堂灌”转变为“满堂问”的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不仅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更能深化学生对书本中出现的某些问题的认识,从而使学生能对它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与探索。但有些教师却在教学上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回答问题”画上了等号,把提问的多少来衡量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课堂上教师就不停地对学生进行提问,从而让学生加强记忆。
1.4 它要求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运用,却忽视课程实际需要
政治课堂提倡教师多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还要求教师提高自我创新意识,不是指为了追求片面的课堂华丽形式而忽视课堂本身实际的内容需求。但是不少的教师却误解了新课改这一精神,过分地追求新颖的形式及过分强调学生活动的多样性,从而导致“哗众取宠、活泛失度”的后果。
2.新课改下高中政治问题对策
2.1 我们的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切实更新观念,努力探究高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切入点
2.1.1 政府教育部门应该为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开辟方便之路,改进对学校和校长的评估方式
其次学校各主管部门如学生处、团委、班主任、科任教师等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形成一种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教师必须切实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思想,从思想、生活、学习等方面为学生排忧解难。为学生做实事,甚至还应当做学生的服务员,尽量去了解每个学生的思想情感动态。让学生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同时学校还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重视正面宣传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如广播站、电视台、记者站、勤工俭学、公益劳动、校园环保站、文学社、篮球协会、兴趣制造小组等活动。陶冶学生情操,从不同方面促使学生思想品德养成。
2.1.2 学校应从管理体制上使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理念革新
首先,组织教师学习先进教学理论、学习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领会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的实质。其次,围绕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开展扎实有效的教研活动。如:新课型、新教法观摩研讨;组织骨干教师到新课改成果较好的实验区观摩学习,并将学习心得通过讲示范课、交流研讨会等形式传播下去;听有关课程改革的专家专题报告等,在活动中逐渐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最后,在学习新课改实验区教改经验的基础上,组织骨干教师进一步修改、完善思想政治课堂评价细则,以便更好地指导、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促使其不断改进教学行为,促进学生主动、健康的发展。 2. 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考试本身,而在于对高中素质教育的推动和导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注重创新。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立足创新教育,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探索“主体、创新、发展”的新模式。教学不仅是教师的知识讲解,更多的是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去探索;课堂上教师经常向学生提供时政新素材、新观点,激发学生丰富想象,增强解决问题的变通能力;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并鼓励学生敢于突破陈规,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培养学生的思维独创性;恰当使用“术语”,规范答题要求,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精密性;强化学科内在联系的同时,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发散性和聚合性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更新颖、更准确、更系统的相关学科知识。
2.1.3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学校实际,灵活多样地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组织教学
面对那些对新课改持抵触情绪的教师,我们要再思想上对其积极开导,安排这些教师多参加优质课教学活动,使其亲身体会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及意义;同时教师要认真领会新课程理念、标准及相关要求,并将精神贯彻到实际教学中,研究各种教学方式,并将其与实践相结合,比如,启发式教学,要注重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相结合,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同时还要融洽师生关系,为启发式教学营造良好的氛围。
2.1.4 加强情感教育,实现师生情感交流
高中生处于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的重要阶段,新的知识、环境、体验导致了高中生情感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他们常常因需要和愿望得到满足而欢欣鼓舞,也会因一时得不到满足而哀声叹气;他们往往是情感外露,喜怒哀乐溢于言表,但有时又因遭受挫折而情感锁闭、难以沟通;他们会因一时的成功而高度自信,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又会因暂时的失败而颓废萎靡。这就要求高中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以高尚、炽热的情感,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激发、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克服学生的消极心理,充分发挥情感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积极作用。所以,加强情感教育,实现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提高高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是广大德育工作者难以解决而又必须解决的难题。要把理论讲授与高中生的情感困惑、心理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教与学之间产生和谐的情感共振效应,使教学内容得以真正内化。
2.1.5 我们要根据实际教学需要来进行积极的课程资源的开发
课程资源的开发应根据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广开思路,发掘校内外具有针对性和适切性的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学校教师具有极大的智慧潜能,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巨大资源宝库;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途径,教学活动的资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加以利用;教师的教学经验、学生经验、教学设施、教学时间、社区教育场所及学校附近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等都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途径和目标。
总之,要做好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政治课的教学工作,需要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的政治素质、教学素质的修养,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密切配合,在教学中勇于实践,大胆探索,才能到达思想政治课教学胜利的彼岸。同时高中政治教学是纷繁复杂而又非常重要的,在新课改下,只有认识到高中生政治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才会找出相应的对策。才能发挥它育人的重要作用,努力促进高中生全面健康成长,使之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