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保障网络金融安全?
2013-04-01蔚林
■ 蔚林
谁来保障网络金融安全?
■ 蔚林
今年,互联网金融似乎迎来了自己的“春天”,短短半年内,互联网金融产品及模式的推陈出新如雨后春笋,6月阿里巴巴发布“余额宝”;7月新浪通过“微银行”拓展理财市场,百度以19亿美元收购91无线抢占移动互联网入口;8月引入了微信支付、表情商店等功能的微信5.0正式面世,苏宁易付宝向证监会申请基金支付牌照……互联网金融汹涌而澎湃,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在享受其带来的灵活、便利、快捷的同时,也承担着金融风险。
一网在手,轻松拥有
“你有支付宝账户吗?没有,那你out了!”“你在玩余额宝吗?没有,那你out了!”80后的黄炬先生用这样的排比句对笔者笑谑道:“我现在都不存银行活期了,都放在余额宝里,据说预期收益率4%,方便又灵活。”
此言非虚,在余额宝网站上,8月12日投资年化收益为4.511%,为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的12倍。余额宝可随时支取、购物,门槛低,投资收益却比银行活期存款高很多。简单来说,一万块钱的一年收益,通过活期存款只有30多元钱,通过余额宝可以达到300~400元。
拿一元钱去银行买基金,有人搭理吗?估计没有,银行理财动辄数万,最低也要上千。而在余额宝却没有任何障碍,起点1元钱,随时取现,瞬间到账,不收取手续费,这对于网络消费群体来说,怎能不去尝试?
当金融与网络相结合,可以想象的事情正变得越来越多。
“差钱了,向谁借?还在想着父母亲戚朋友这些人际圈子?那你真的out了。”在某高校区开着一家创意店的小龙,当初就是通过网络贷款快速获得5万元前期资金,“要拿到银行贷款很难很繁琐啊,但在网上,在线申请、快速评估,资料、合同、手续、资金全部通过网络实现,一切轻松搞定。”龙老板说。
金额低,周期短,每一笔贷款会分散给好几个人,相互摊薄了风险。如今,阿里金融可以依据电子商务平台上的个人交易记录和信用,快速提供一笔几万元的小额贷款,在类似拍拍贷、人人贷这样的P2P网络借贷平台上,资金周转变得不再困难。而有闲钱的人,可以按照最高利率不超过银行一年存款利率4倍的规定,自定一个利率把钱借出去,正如一个网贷平台宣传的:让你一边帮到人,一边赚到钱,点击鼠标就可以天天赢利。
互联网金融,从新生事物变成了我们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尤其是对80后、90后的年轻人来说,他们依靠鼠标和键盘,让所有麻烦事都变得不再麻烦。
“中秋节一个老同学结婚,没办法去,礼金就用支付宝转,因为他也是网络达人。”黄炬先生说。今年春节,在就业城市买房安家的他没有回老家,给妹妹的压岁钱也是用支付宝转账。据支付宝发布的消息,春节期间通过支付宝转账打款超过164万笔,同比增长了77%。
随着支付宝等去年开始进军公用事业缴费以及信用卡还款等领域,年轻一代基本上跟营业厅排队说拜拜,水电煤气电话费交费、购买车票机票等等都可在网上完成,甚至信用卡还款,也不过是鼠标轻点。支付宝亲切便捷的操作页面,提供了最便捷、最低廉和最具亲和力的服务。
可以忘记带钱包,但是不能够忘记带手机。用手机打车,用手机付费,这是互联网金融馈赠给人们的又一礼物。它依托近场支付(手机支付)技术,只要你拥有一部智能手机和银行研发的感应芯片,就可通过银联POS机完成一笔非现金支付。
为促进基础设施以及安全问题的解决,一定要在国家层面推动旅游发展战略,确保大数据在旅游中得到良好使用。可由国家旅游局进行顶层设计,制定行业整体规范和标准,落实大数据在旅游中的使用。同时针对个人隐私暴露的问题一定要设立相关法律或行业规范,充分保证客户的隐私。
移动通讯技术的植入,让互联网变得“无孔不入”,这个时代越来越网络化,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存款有余额宝,贷款有网络贷,消费有移动支付,理财有网上银行,互联网金融带来了新的金融概念和服务,使融资、借贷、理财、支付等等都如此灵活、便捷。
网络风险,小心一“点”
你的网上账户里会放很多钱吗?钱存在虚拟账户里放心吗?笔者就这两个问题向部分网络消费群体做了调查。
80后的网购达人黄炬给出了自己答案:“工资基本都放余额宝了。如果账户被盗,不是有全额赔付的吗?我是数字证书认证的,觉得就跟银行的差不多。”
70后的张丽也是淘宝控,她的回答却大相径庭:“我余钱从来不放在网上账户里,毕竟只凭账户和密码登录,还是担心资金安全”。
调查发现,持张丽这种观点的达6成以上。他们的担心并非多余。近日,某大学金融学院的林同学一上网,便发现自己存在某购物网电子钱包里的钱几乎“清零”了,“早上我上网还有708元,晚上发现钱都不翼而飞了。”有林同学这种经历的不在少数,用百度搜索就可看到很多账户被盗的案例。
而另一个案例同样值得警惕,8月13日,长沙浏阳警方摧毁一网络盗窃团伙,该团伙通过获取他人个人信息,办理假身份证或驾驶证,复制他人手机卡,将受害人网上账户内的钱盗窃一空。
当前,身份资料被盗、个人金融信息泄密、钓鱼网站泛滥有愈演愈烈之势。有数据显示,目前网民面临的各类安全问题中,“账户密码被盗”和“遭遇木马钓鱼”造成资金损失的占比分别达到33.9%和24%。
互联网金融带来了便利,但风险也如影随形,无处不在。互联网自身存在一些安全漏洞,且进军互联网金融的企业和个人也是良莠不齐,资金、信用大不相同,比如时下风生水起的P2P。在一家出版社做图书编辑的熊先生就有这样的遭遇:“股市不好,楼市又投资不起,朋友推荐了一个有名的P2P网贷平台,我在上面投资2万元,至今只收回了不到5000,剩下的全成坏账了。”熊先生的遭遇并非个案,在易贷中国的贷款安全中心,每天都能收到全国各地借款人举报的贷款骗局,骗子手法形形色色。
除了来自借款人的风险,比如伪造身份信息、偿还能力不足、逾期还款等,网贷平台自身的信用风险更是不容小觑。网贷风控不紧、坏账无法垫付、不具从业资格,更甚者倒闭或携款而逃。今年4月,一家上线仅一个月的P2P网贷平台“众贷网”就宣告破产。此前,已有淘金贷、优易网、安泰卓越等多家P2P网贷平台先后爆出“跑路”丑闻。
互联网金融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最大受惠者是老百姓,但存在的问题却需引起足够警惕:谁来保护个人金融信息的安全?谁来保障资金安全?如何防范互联网金融的“道德风险”?
如果没有任何监管,任凭互联网金融“野蛮生长”,只会带来更多的风险。
谁来监管,如何监管
今年7月,重庆市5家“人人贷”(P2P)公司因涉嫌非法集资或非法从事金融业务而被当地相关部门勒令整改,一家公司予以注销,4家被要求逐笔清退债权债务4.86亿元。
一些P2P网贷平台从线上转移至线下开展业务,违规发行理财产品,甚至进行债权转让,触碰到非法集资的底线,遇清理整顿在所难免。由于监管的空白,准入门槛过低,导致P2P行业内部鱼龙混杂,机构素质良莠不齐,利用融资平台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案例不在少数。
事实上,网贷平台在我国已出现7年,但仍然游离于监管部门的灰色地带,无论是央行、银监会、证监会,都没有将其纳入有效监管,只要在工商局注册,就可以进行网络借贷业务,相关法律法规对其准入资质、信息披露、内部管理等未作要求,也未明确具体的行业主管部门,这也导致网贷平台频频爆发非法集资、资金链断裂、携款潜逃等不良事件。目前,第三方支付、P2P、众筹融资中,仅第三方支付有央行下发牌照,且监管尚未完全到位。正是由于监管缺位,使得互联网金融在被热捧的同时,也因信息泄露、资金安全、风险管控、恶性竞争等受到质疑。
由于互联网金融涉及的平台、客户、市场十分广泛,相互交叉渗透的模式比较常见,如何协调相互关系,明确监管主体,建立有效监管机制确实是一大课题。央行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局长焦瑾璞就表示,互联网金融具有明显的跨行业、跨市场特征,各个部门须建立良好的金融协调保护机制。
笔者在互联网企业、基金公司、银行、证券公司等调研时,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比想象的要快得多,无论是从风险管控还是扶持金融创新角度考虑,实施深入的、全方位的监管已经迫在眉睫,这样既可排除对互联网金融的非议和猜忌,也可避免无序发展,维护公平竞争环境。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在中国互联网大会上发声:在诚实守信的前提下,一切有利于包容性增长的金融活动、金融服务都应该受到尊重与鼓励。发展互联网金融,应注意防范风险,两个底线不能突破。一是非法吸收公共存款,二是非法集资。
据悉,8月初,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工信部、公安部、法制办等七部委组成了“互联网金融发展与监管研究小组”赴上海、杭州两地对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进行实地调研。不难看出,监管部门已经开始着手推动针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