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芹新品种及配套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2013-04-01李良俊,王建锋,印荔等
水芹新品种及配套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李良俊1,王建锋2,印荔1,程立宝1,蒋宁鹏2,陆志新2,陈学好1
(1.江苏省扬州大学水生蔬菜研究室,225009;2.宜兴市农林局)
水芹为伞形花科水芹属多年生湿生或水生草本植物,其食用器官为嫩茎和叶柄。我国水芹栽培以江苏、浙江、安徽等省为主。水芹营养丰富,富含纤维素、碳水化合物和钙、铁、磷及多种维生素,《吕氏春秋》中称“云梦之芹”为菜中上品。《本草纲目》记载,水芹具有健脾和胃、降血压和清热解毒等功效,因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水芹为喜凉性植物,一般均较耐寒而不耐热,适宜生长温度为12~24℃,25℃以上不利于生长,并逐渐进入休眠。水芹为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条件下营养生长旺盛,长日照条件下,植株迅速进入生殖生长阶段,开花结实。因此,传统的水芹生产一般在9月中下旬栽植,12月至翌年2月上市,是各产区冬春市场的重要蔬菜品种之一。
近年来,为推动水芹产业的发展,拓宽水芹的生产时间和上市期,江苏省扬州大学水生蔬菜研究室开展了水芹新品种选育及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先后选育出适宜秋季早熟栽培、春季栽培及夏季遮阳网覆盖栽培的特色水芹新品种秋芹1号、春晖和伏芹1号,并分别配套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与原有水芹秋冬栽培品种及技术相结合,基本实现了水芹周年生产、周年供应,一年采收4~5茬,平均667 m2效益达到1.5万元。其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其相关水芹新品种及其配套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如下。
1 秋芹1号秋季浅水早熟栽培
1.1 秋芹1号品种特性
适宜秋季浅水早熟栽培的水芹新品种秋芹1号 (苏鉴水芹201002),2010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该品种小叶卵圆形、叶缘细锯齿形、叶绿色、叶柄和茎秆绿色、植株分蘖少;早秋种植后幼苗期耐高温、萌芽率高,秋季生长势强;株高36.2 cm,茎粗1.3 cm;抗病性和抗逆性较强;667 m2产量2 300 kg左右,适合长江中下游地区早秋露地栽培,晚秋至初冬上市。
1.2 选田整地、施足基肥
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田面平整、土壤微酸至中性的田块。前茬收获后,及早深耕晒垡,然后灌水沤田;同时要加固加高田块四周田埂,使田内能保持20 cm左右水层。水芹秋季早熟栽培需要施足有机肥,每667 m2施充分腐熟的农家土杂肥2 000 kg,排种前3 d再施过磷酸钙30 kg、氯化钾20 kg。施基肥后,反复耕耙至田块土壤表面平、烂、熟,随即作2~3 m宽的栽培畦,开好田内外沟系,在田的四周开好小围沟,沟宽30~40 cm、深20 cm左右,田内沟系宽20~30 cm、深15 cm左右。
1.3 催芽、排种
水芹秋季浅水栽培的幼苗期处于夏末秋初高温季节,为了有利于早出苗、出齐苗、育壮苗,提早水芹上市时间,水芹种苗需先进行催芽,然后排种。催芽在排种前10 d左右进行。一般在8月底至9月初选择种茎粗0.8~1.0 cm、长0.6~1 m、上下粗细一致、节间紧密、腋芽充实、无病虫害的成熟种茎作种,将种株整理整齐,去掉杂物和枯黄老叶,切除种茎顶端幼嫩茎叶,扎成直径20 cm的圆捆,选择通风阴凉处,在地上铺垫一层干净柴草,将种芹按5~6捆横放一层,然后竖一层地交叉堆放,捆间保持5 cm左右的间距,使空气能流动,催芽种堆高度以1~1.5 m为宜,堆好后在种堆的周围和上部用稻草覆盖保湿,覆盖的稻草每天要昼覆夜揭,同时每天8:00和16:00~17:00时浇透凉水1次,每隔2 d翻堆1次,翻堆时要调换内外种捆位置,使催芽一致。待母茎上大多数腋芽萌发至2~3 cm时即可排种。
水芹秋季早熟栽培一般在9月上中旬分批排种。将催好芽的母茎用利刀切成长20~30 cm的茎段,排种时按种茎间距5~6 cm排种于栽培畦,排种时力求排匀,并使种株充分接触畦面,尤其是种茎的节部一定要接触土壤;同时,为了便于操作,排种时灌薄水层,排种结束后排水至畦面充分湿润而无积水、畦沟内积水刚好与畦面平齐,以利扎根。一般每667 m2种茎用量为600 kg左右。
1.4 田间管理
①匀苗补苗 排种后待秧苗根系形成后,结合除草,进行匀苗补苗,把生长过密的苗连根拔起,栽插于缺苗处,使田间秧苗分布均匀。
②追肥 在基肥充足的情况下,秋季水芹早熟栽培一般需追肥2~3次。在幼苗具2~3片叶、植株充分扎根时,每667 m2追施尿素10~15 kg、三元复合肥20 kg左右,以后每隔20 d左右追施1次,每次追施三元复合肥15 kg或尿素10 kg、钾肥1 kg。
③水层管理 水芹种苗排种后保持田面湿润但无积水,如遇大雨应及时排除积水,防止种苗漂浮或沤烂。大多数母茎腋芽萌生的新苗已生根放叶时排水搁田2~3 d,使土壤稍干至表面出现细丝裂纹,促进根系深扎。后灌浅水2~3 cm,随着苗的生长,逐渐加深水层至8~10 cm。秋季如遇长时间阴雨天气,应及时排干田水,以利生长,减少病虫害。
1.5 病虫害防治
秋季水芹主要病虫害有斑枯病、锈病和蚜虫。
①水芹斑枯病 主要发生在中下部叶片上。初生淡褐色小斑点,后逐渐扩大,呈椭圆形至不定形,中央灰白色,外有黄色晕圈。病部生有稀疏小黑点。发病初期用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8%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等杀菌剂交替防治,7~10 d 1次,连续2~3次。
②水芹锈病 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和茎。叶片上初生许多针尖大小褪色斑,呈点状或条状排列,后变褐色,中央呈疱状隆起,疱斑破裂后散出橙黄色至红褐色粉状物。后期在疱斑上及其附近产生暗褐色疱斑,可造成叶片、茎秆等干枯。发病初期及时喷洒64%杀毒矾400~500倍液、15%三唑酮2 000倍液、70%代森锰锌1 000倍液,每隔7~10 d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
③蚜虫 秋季水芹栽培容易发生蚜虫为害,蚜虫刺吸幼嫩茎叶的汁液,造成茎叶卷缩和发黄,影响产量和品质。发生初期用40%乐果乳油1 000倍液或50%抗蚜威1 000倍液交替喷雾防治,5~7 d喷1次,共2~3次。在水芹采收上市前20 d停止用药。
1.6 采收
水芹秋季早熟栽培一般在10月中下旬植株高度达30 cm以上时即可根据市场行情分批采收上市,但应在初冬最低气温达10℃左右时采收结束。
2 春晖水芹冬春浅水栽培
2.1 春晖品种特性
春晖水芹新品种在秋冬季栽培条件下,种茎萌芽快、萌芽率高,植株田间生长势较强,一致性好,抗逆性中等偏强、较耐低温。植株叶片深绿色、叶柄和茎绿色,小叶阔卵形,叶缘钝锯齿形,小叶大。尤其春季生长速度快,不易老化,上市期长。平均每667 m2产量4 550 kg左右。宜秋季排种育苗,初冬定植,春季分期分批采收上市。
2.2 排种育苗
一般在10~11月排种,排种方法同秋芹1号秋季栽培。排种密度一般可比秋芹1号稀25%,每667 m2排种量为450 kg左右。
2.3 整地、施基肥
同秋芹1号。
2.4 定植
当苗高10 cm左右时即可定植,定植时株行距10 cm×12 cm,每穴栽1~2株,定植宜浅不宜深,以栽定为宜,边定植,边后退,边抹平脚印塘。选择晴天傍晚或阴天进行,定植时田间灌浅水,定植完后排水保持畦面湿润但无积水,以利扎根。定植时可分批进行,以便将来可以分批采收。一般育苗田与定植田面积比例为1:5。
2.5 田间管理
春水芹定植后管理掌握“冬控、春促”的原则。定植后保持浅水,定植成活后排水搁田3~5 d,以后保持田间湿润不积水,冬季冷空气来临时有条件的灌水护苗,灌水深以水芹小叶露出水面为度。冬水芹自定植至翌年气温回升前一般不需要追肥,在2月下旬追肥1次,每667 m2施用有机生物肥50 kg、三元复合肥20 kg、尿素5 kg。春水芹生产基本没有病虫害的发生。
2.6 采收
春水芹在3~5月采收,采收时用镰刀齐地收割,整理后捆成小把上市,每667 m2产量一般可达4 500 kg左右。
3 伏芹1号夏季遮阳网覆盖栽培
3.1 伏芹1号品种特性
伏芹1号是扬州大学在宜兴水芹品种种群中发现的广卵圆形小叶变异单株,经单株选择和系谱选育而成。小叶广卵圆形、叶缘钝锯齿形、叶淡绿色、叶柄和茎秆绿白色,植株无或少分蘖;夏季耐高温、耐抽薹,生长势强;株高46.0 cm,茎粗1.1 cm;抗病性和抗逆性较强;667 m2产量2 500 kg左右,适合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遮阳网覆盖栽培,夏季高温季节栽培周期40 d左右。2010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苏鉴水芹201001)。
3.2 整地、施基肥
伏芹1号夏季遮阳网覆盖栽培宜选择有机质含量1.5%以上、淤泥层较厚、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微酸性土壤水田,并要求有较好的排灌条件。于6月底前每667 m2施腐熟饼肥60~80 kg、尿素15 kg、优质腐熟农家肥1 500 kg,然后耕耙至田土软烂作畦,畦宽1.5~2.0 m,畦沟宽30 cm,深30 cm左右,畦面和畦沟光滑平直,同时田内做好围沟和中沟,并与田外沟系相通,围沟和中沟略深于畦沟,以便随时排灌。
3.3 遮阳网覆盖设施准备
遮阳网覆盖栽培可采用平棚覆盖或利用镀锌薄壁钢管大棚骨架覆盖等方式。平棚覆盖一般用长1.8~2.2 m、横截面10 cm×10 cm水泥柱作立柱,搭建时立柱深埋60 cm,间距纵向3 m,横向4 m,柱顶用直径25 mm的镀锌钢管或直径3 mm的镀锌铁丝连接,田四周水泥柱用地锚固定,水泥柱顶部用破布或废旧塑料进行包裹,防止损坏遮阳网。钢管大棚用跨度为6 m或8 m的标准镀锌钢管大棚搭建,大棚长度根据田块而定。伏芹1号夏季栽培宜选用遮光率为65%~80%的黑色遮阳网覆盖。
3.4 催芽、排种
催芽一般在种植前10 d左右进行。方法同秋芹1号秋季栽培。待种株腋芽开始萌动、生出短根时即可排种。夏水芹一般在6月下旬至8月中旬分批排种。排种方法同秋芹1号水芹。排种时种茎间距为3~5 cm,一般每667 m2排种量为800 kg左右。排种后要及时覆盖遮阳网遮阳降温。
3.5 田间管理
①水分管理 排种1周内,即扎根出苗前保持畦面湿润不留水,如遇大雨,应及时抢排积水,防止母茎漂浮或腐烂。排种后10 d左右,即大多数母茎上腋芽萌发出的新苗放叶扎根时搁田1~2 d,直至畦面出现裂痕。搁田后保持畦面湿润、畦沟中保持满水即可,若天气炎热,水分管理应做到日排夜灌,有条件的可采取低温井水灌溉。
②肥料管理 夏水芹生长期短,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一般追肥2次。在排种后15 d左右,每667 m2追施有机复合肥30 kg左右;隔10~12 d,每667 m2再施硫酸钾型复合肥20 kg。每次施肥后要用扫帚清扫植株,并喷清水淋洗植株,以免掉在叶上的肥料引起肥害。
③匀苗 伏芹1号夏季栽培由于天气、种苗等原因有可能造成出苗不匀,从而直接影响产量和质量,应在植株3~4叶期,结合拔草进行匀苗补苗,一般应保证每1 m2有苗280株以上。
3.6 病虫害防治
伏芹1号夏季栽培生长期间病虫害发生较少,病害主要为霜霉病,虫害偶见斜纹夜蛾为害。霜霉病防治可在发病初期用72%克露(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72.2%普力克 (霜霉威)水剂800倍液,每隔7~10 d防治1次,连续2~3次。斜纹夜蛾应优先采用频振式杀虫灯、糖醋液、性诱剂等物理或生物方法防治,化学防治可采用5%卫士1 500倍液、华戎2号(甲维盐)1 500倍液、10%虫螨腈(除尽)2 000倍液等交替防治。
3.7 及时采收
伏芹1号夏季栽培生长期为40 d左右,一般在7月下旬,水芹高度达到25 cm以上时即可分批采收。采收应在每天10:00(露水未干)前进行,若晚于这一时期收割,应在芹菜叶面喷水,以便收割时芹菜免受损伤。采收应集中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生长时间过长易导致老化,品质下降。采收时用镰刀齐地收割,捆小把上市,每667 m2产量一般在2 000~2 500 kg。
S645.9;S644.9
:B
:1001-3547(2013)18-0179-03
10.3865/j.issn.1001-3547.2013.18.065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0903017-02)
李良俊(1969-),男,博士,教授,主要从事水生蔬菜栽培、育种研究工作,电话:13013748991,E-mail:xhchen@yzu.edu.cn
陈学好,通信作者,E-mail:xhchen@yzu.edu.cn
2013-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