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务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探讨

2013-04-01方建萍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3年6期
关键词:财务指标财务报告财务

方建萍

随着经济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认识到财务分析工作的重要性,投资人和债权人也对财务分析结果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企业是否能够有效地利用财务分析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已经成为盈利的重要影响因素。

一、财务分析的内涵与目标

1.企业投资者为主体

对于企业来说,良好的融资平台和投资者的信心都是保证资金流通的关键。但是投资者的投资信心不是空中楼阁,任何投资都是建立在对企业盈利能力和资本保值增值可能的分析之上的。财务分析无疑是企业权益结构、支付能力和运营情况的晴雨表,是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全面评价。企业投资者可以透过财务分析发现企业经营中的问题,并行使股东的权利,提出企业的发展建议规划,促进企业的成长发展。

2.以企业债权人为主体

财务分析可以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债权人透过财务分析,可以了解收益情况和风险预期,较全面地掌握企业的信用状况。这种财务分析更着重于将偿债能力分析与赢利能力分析相结合。

3.以企业经营管理者为主体

经营管理者透过财务分析,可以进一步分析出导致目前企业状况的原因和趋势,可以及时发现企业生产经营拥有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予以解决,确保企业保持可持续的盈利能力。

二、财务分析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作用分析

1.财务分析有利于认识财务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

实践证明,财务管理活动本身存在一定的规律,遵照规律办事,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财务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寻找到财务管理活动中的规律。不同企业面对着不同的经营环境和财务环境,这就要求企业因地制宜地开展财务管理工作,需要通过财务分析来客观反应企业过去的经营效益,及时地对企业财务管理活动进行经验总结;只有通过财务分析发现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规律,才能使企业对经济活动及发展状况产生规律性的认识,才能逐步由认识规律到掌握和应用规律,才能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工作在风险控制、经营预测中的作用。

2.财务分析为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提供依据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要想获得长期持续的发展,首先必须清楚全面地了解自身,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工作,使企业财务管理形成良性循环。财务分析能够全面评估和反映企业以各种形态存在的资产的拥有及其使用情况;能够加强对各项资产的管理,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止资产流失;能够促使企业全面分析财务问题,为改善管理,提高效益提供依据;能够促进企业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充分挖掘自身潜力,从成本控制入手增收节支,以进一步激励企业控制薄弱环节,最终达到提高效益的目的;能够促使企业财务预算有效的执行和实现,为最终的绩效考核提供客观可靠的参考依据和科学合理的考核手段;能够提高企业资产的使用效率,及时转租或处置使用效率不高或者闲置的资产,最终实现企业资产的增值保值,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财务分析有利于企业检测财务运行成果

企业作为社会性组织,离不开社会的大环境,企业的存在服务于社会发展。现代化的企业取得长期经济效益增长的同时,也要重视起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通过多种方式,创造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回馈社会。现代化企业的效益应该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功能,而财务分析是全面分析考核企业效益的重要指标。通过财务分析我们可以全面系统地反映企业运营资金获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综合状况和发展趋势;可以反映企业的财务运行效果,既包括企业发展潜力、产品研发水平,又包含资金筹集的能力及成本水平、资产运营的安全性和效率性、资本结构的合理性等。

三、提高财务分析水平的建议

1.提高财务分析依据资料的质量

首先,财务报告发挥作用的前提是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拓展财务报告披露的信息。我们要严格遵守充分揭示的原则,把对投资者有影响的财务信息充分披露,做到及时准确全面的披露。除此之外,财务报告中还要全面体现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只有这些信息得到了全面正确的披露,才能使得企业经营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才能使得投资者和债权人做出正确的预期。

其次,进一步缩短财务报告的周期,提高财务报告的时效性,信息的时效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运营。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进一步修改财务报告的披露时间。同时,我们还要及时发布企业经营相关信息,实现实时报告与定期报告并存,帮助用户更快捷更方便地获取企业的财务信息,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的使用效率。

最后,从会计信息披露监管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企业内部要加强控制,努力从源头杜绝虚假信息;进一步加强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的监管监督,对其违规执业人员及机构实施严格制裁。

2.建立和完善当前财务指标体系

企业的财务分析也要与时俱进,通过对当前财务指标存在问题的解析,进一步完善财务指标体系。绝大多数的财务指标被用来评价管理者的业绩,但这样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财务部门下属于管理当局,当管理者过分追求指标的评价业绩时可能会用一些方法来操纵利润;且财务指标反映的是已经过去的业绩,并不能直面企业未来价值的走向。因此,在健全企业财务指标体系时,不仅要包括财务指标,还应该包括非财务指标。并随着市场机制的改善,财务分析应适时独立出来,结合企业所在行业特点,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来完善企业的财务指标体系。

3.进一步加强财务人员专业素质

从根本上来说,要想提高财务分析水平,最关键的就是进一步加强分析人员的专业素养。近年来,财务分析技术不断提高,财务分析工作要求全方位的高素质的人才,不仅要具备财务专业知识,还要对其他行业有所涉猎。财务工作人员要具备较高的品德修养,要在工作中时刻保持公正客观的立场。这就要求企业加大宣传和培训的投入,定期考核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有严格奖罚制度,严厉打击违规操作,加强财务分析人员的监督监管,以确保财务分析结果的公正。

[1]施金影.企业财务能力分析体系探讨[J].会计之友,2009,2:26-27.

[2]郭复初.财务分析的性质与目的新探[J].会计月刊,2009,2:45-46.

猜你喜欢

财务指标财务报告财务
企业内部财务报告体系设计与应用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财务报告目标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我国金融机构股价和主要财务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财政部修订印发《政府部门财务报告编制操作指南(试行)》
全国国有企业主要财务指标
水利财务
全国国有企业主要财务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