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1-2013年审定登记草品种简介(28个)

2013-03-31齐晓,邵麟惠

草业科学 2013年11期
关键词:名称种子品种

闽牧101饲用杂交甘蔗
SaccharumofficinarumL.ROC10×S.officinarumL.
CP65-357. ‘Minmu101’

品种登记号435

草种名称杂交甘蔗

品种名称闽牧101

登记日期2011年5月16日

申报者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曾日秋、洪建基、林一心、丁琰山、卢劲梅。

品种来源以甘蔗新台糖10号(台湾糖业研究所育成)为母本、CP65-357(美国运河点甘蔗育种站育成)为父本杂交育成。

育种方法采用光周期诱导杂交育种技术,F1代经多年培育筛选而成,利用无性繁殖保持其杂种优势。

形态特征多年生高大草本。茎秆直立,株高可达4 m,茎粗1.9~2.5 cm。茎实心或微髓心,圆筒形,不分枝,茎黄绿色带紫红,节间长12~15 cm。叶片阔而长,叶长1.2~1.3 m,叶宽2.8~3.5 cm,叶表面光滑无毛,边缘有小锯齿,中肋白色,叶鞘长于节间,青绿带紫红,鞘口有细毛,鞘背无刚毛。芽椭圆形。

生物学特性中茎,丛生,分蘖性强,平均每丛有16~28条茎,茎均匀,前期生长快,宿根性强,一年生草本宿根植物。年鲜草产量达187.5 t·hm-2。耐寒,耐旱,再生性强,宿根性好。拔节中期干物质中含粗蛋白9.63%,粗脂肪1.82%,粗纤维30.72%,粗灰分9.61%,钙0.62%,磷0.18%。生长温度5~40 ℃,适宜生长温度20~30 ℃,在亚热带地区终年不开花结实。茎部微甜,适口性佳。

基础原种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保存。

适应地区适宜福建、云南、广西、广东等热带、亚热带地区多年宿根种植,同时也适宜北亚热带一年生种植利用。

韩国涟川短毛野青茅
Deyeuxiaarundinacea(Linn.)Beauv. ‘Hanguolianchuan’

品种登记号436

草种名称短毛野青茅

品种名称韩国涟川

登记日期2011年5月16日

申报者北京草业与环境研究发展中心。武菊英、滕文军、袁小环、杨学军、温海峰。

品种来源2000年由北京草业与环境研究发展中心从韩国涟川引进短毛野青茅植株,经母系选择法驯化而成。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丛生,秆直立,高110~140 cm,冠幅70~110 cm。圆锥花序,花期为粉色,而后逐渐变为黄色;圆柱形,初花时半展开,种子成熟后紧缩至穗状,长24~33 cm;小穗宿存。颖果,千粒重0.625 g。花果期9-11月。

生物学特性暖季型禾草。在北京地区3月上中旬萌芽,11月上中旬枯黄。9月初现花,10 d后进入盛花期,10月底至11月初种子成熟。对土壤要求不严格,粘土、壤土、轻质沙土均生长良好。种子无休眠现象,适宜发芽温度25~28 ℃,发芽率85%左右。可分株繁殖,亦可种子繁殖,但种子繁殖的植株当年不能开花。无严重病虫害发生。

基础原种由北京草业与环境研究发展中心保存。

适应地区华北、西北地区。

林西达乌里胡枝子
Lespedezadavurica(Laxm.)Schindl.‘Linxi’

品种登记号437

草种名称达乌里胡枝子

品种名称林西

登记日期2011年5月16日

申报者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内蒙古林西县草原工作站。孙启忠、玉柱、陶雅、赵金梅、赵淑芬。

品种来源由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新城子镇采集的野生达乌里胡枝子经引种、驯化而成。

形态特征多年生中旱生草本状半灌木。株高可达75~85 cm,主根发达。茎直立或斜生,羽状三出复叶,小叶披针状短圆形,长1.5~3.0 cm,宽0.5~1.0 cm。总状花序腋生,每个小花结1个荚果,每个荚果含1粒种子。种子千粒重2.27~2.34 g。

生物学特性内蒙古地区生育期为103~108 d。抗寒、耐旱、耐瘠薄、病虫害少,适应性广。根茎分枝能力强,刈割后生长速度快,再生性能好,大田干草产量5.40~6.05 t·hm-2;枝条较细,二级分枝多,叶量丰富,茎叶比为1∶1.67,适口性好,各类家畜均喜食;开花数量多,结实率高,大田种子产量0.54~0.62 t·hm-2。开花期风干草含水量7.31%,含粗蛋白13.48%,粗脂肪5.72%,粗纤维39.23%,无氮浸出物28.62%,粗灰分3.92%,钙0.84%,磷0.21%。适合放牧、调制干草或青贮。

基础原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保存。

适应地区东北、华北和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或海拔800~1 500 m的寒旱区栽培。

中苜4号紫花苜蓿
MedicagosativaL. ‘ZhongmuNo.4’

品种登记号438

草种名称紫花苜蓿

品种名称中苜4号

登记日期2011年5月16日

申报者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杨青川、康俊梅、孙彦、郭文山、张铁军。

育种方法在中苜2号、爱菲尼特(Affinity)、沙宝瑞(Sabri) 3个紫花苜蓿品种中选择多个优良单株,经二次混合选择、一次轮回选择选育而成。

形态特征多年生豆科草本植物。直根型或侧根型。株型直立,株高80~115 cm,分枝多。叶色深绿,叶片较大。总状花序,花紫色到浅紫色;荚果为螺旋状,2~4圈,荚果有种子4~9粒;种子肾形,黄色,千粒重2.0 g。

生物学特性春季返青早,生长速度较快,干草产量高,抗旱性中等。与中苜2号相比,产草量较高。初花期干物质中含粗蛋白19.68%,粗脂肪1.90%,粗纤维23.90%,无氮浸出物38.33%,粗灰分8.68%。在黄淮海地区,年可刈割4~5次,干草产量15~18 t·hm-2,适宜于调制干草、青饲。

基础原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保存。

适应地区黄淮海地区及其类似地区。

公农4号杂花苜蓿
MedicagovariaMartin.‘GongnongNo.4’

品种登记号439

草种名称杂花苜蓿

品种名称公农4号

登记日期2011年5月16日

申报者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夏彤、耿慧、于淑梅、徐安凯、庞建国。

品种来源以海恩里奇斯(Heinrichs)、兰杰兰德 (Rangelander)、斯普里德 (Spreador)、凯恩(Kane)、拉达克(Ladak)、罗默 (Roamer)、贝维 (Beaver)、德里兰德(Drylander)、特莱克 (Trek)、润布勒(Rambler)、艾尔古奎恩(Algonruin)及公农1号12个苜蓿品种为原始材料杂交选育而成的综合品种。

育种方法通过引进育种材料试种观察,进行适应性试验,选择优良单株并建立无性系,进而建立多元杂交圃,对多元杂交后代进行一般配合力测定,筛选优良无性系组合。根据配合力测定结果,选配合力好的无性系分别收种,等比例混合组配综合品系,通过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而成的综合品种。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植物,株型半直立,根系发达,主根发育不明显;具有根蘖特性,能够从母株上产生一、二级乃至多级分株,茎秆斜生或直立,分枝很多。三出复叶,小叶倒卵形。总状花序腋生,花有紫、黄、白等颜色。荚果螺旋形,每荚含种子5~8粒。种子肾形,淡黄色,千粒重1.5~2 g。

生物学特性生育期110 d左右。具根蘖特性,抗寒、耐旱、抗病虫害。在吉林省中部地区旱作条件下,年干草产量达12 t·hm-2,种子产量可达0.37 t·hm-2。适于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初花期干物质中含粗蛋白18.44%,粗脂肪3.95%,酸性洗涤纤维28.39%,中性洗涤纤维44.18%,无氮浸出物41.86%,粗灰分6.81%。适于放牧利用同时也可用于调制干草、青饲。

基础原种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分院草地研究所保存。

适应地区中国东北、西北、华北地区。

热研21号圭亚那柱花草
Stylosanthesguianenesis(Aubl)Sw.‘ReyanNo.21’

品种登记号440

草种名称圭亚那柱花草

品种名称热研21号

登记日期2011年5月16日

申报者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刘国道、白昌军、王东劲、陈志权、严琳玲。

品种来源1996年通过空间诱变热研2号柱花草种子,经多次单株接种柱花草炭疽病选育而成,原编号2001-60。

育种方法1996年10月20日-11月4日利用返地卫星成功搭载热研2号柱花草种子,空间飞行15 d,进行空间诱变处理。1997年将空间辐射种子与常温保存的对照单粒同时培育,经过连续多次多代炭疽病接种,筛选表型优良、抗病性强的单株进行株系选择,再从中筛选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系。

形态特征多年生半直立草本,株高0.8~1.2 m,多分枝,茎毛稀疏。羽状三出复叶,小叶长椭圆形,长3.37 cm,宽0.60 cm;密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序长1~1.5 cm;蝶形花冠小,荚果褐色,卵形,长2.65 mm,宽1.75 mm,具短而略弯的喙,具1粒种子,种子肾形,黄色至浅褐色,具光泽,长1.5~2.2 mm,宽约1 mm。种子千粒重2.69 g。

生物学特性中熟型,喜潮湿的热带气候。干草产量11.66 t·hm-2;营养生长期干物质中含粗蛋白19.82%,粗纤维30.97%,无氮浸出物36.09%。抗柱花草炭疽病,适应各种土壤类型,尤耐低肥力土壤、酸性土壤(pH值4~7)和低磷土壤;耐阴性较强;具有较好的放牧与刈割性能,植株存活率较高。种子产量中等,一般为0.1~0.3 t·hm-2。

基础原种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保存。

适应地区适合我国长江以南、年降水600 mm以上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种植,在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省(区)表现最优。

兰箭3号春箭筈豌豆
ViciasativaL.‘LanjianNo.3’

品种登记号441

草种名称春箭筈豌豆

品种名称兰箭3号

登记日期2011年5月16日

申报者兰州大学。南志标、王彦荣、聂斌、李春杰、张卫国。

品种来源1994年,叙利亚国际干旱农业研究中心(ICARDA)从阿尔及利亚引进原始材料进行初步选育,命名为品系2505。1997年,兰州大学由国际干旱农业研究中心(ICARDA)引进,作为亲本材料。

育种方法选择早熟、结荚数多、种荚饱满、每荚粒数多的植株,单独脱粒,分株等量种子混合,先进行单株选择,再经混合选择育成的新品种。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株高60~100 cm,因气候而异。株型直立。主根发达,入土深40~60 cm,苗期侧根20~35条,根灰白色,有根瘤着生。茎圆柱形、中空,基部紫色。羽状对生复叶,小叶5~6对,条形、先端截形,叶轴顶部具分枝卷须。蝶形花,紫红色。荚果条形,内含种子3~5粒;种子近扁圆形,灰褐色带黑色斑,千粒重76 g左右。

生物学特性该品种生育期短,早熟、抗寒、耐瘠薄、抗旱。在海拔3 100 m的高山草原能正常生长,生育期约为100 d,在甘肃庆阳黄土高原雨养农耕区生育期平均为70 d。一般中等肥力的土壤条件下不需施肥,年降水量350 mm及以上地区不需灌溉。种子产量稳定,多点大田生产试验平均种子产量1.5 t·hm-2。干草产量约为3.05 t·hm-2。营养丰富,盛花期水分含量7.93%,其中粗蛋白21.47%,粗脂肪0.94%,粗纤维18.7%,无氮浸出物48.43%,粗灰分10.47%,钙2.50%,磷0.28%。在高山草原,单播或混播可建立栽培草地,适宜于调制干草或青饲;在黄土高原雨养农耕区,作为小麦等秋播作物收后的复种作物,改土肥田,收获牧草。

基础原种由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保存。

适应地区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区和黄土高原地区。

闽育1号圆叶决明
Chamaecristarotundifolia‘MinyuNo.1’

品种登记号442

草种名称圆叶决明

品种名称闽育1号

登记日期2011年5月16日

申报者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福建省山地草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翁伯琦、徐国忠、郑向丽、叶花兰、王俊宏。

品种来源辐射材料原品系号为闽引圆叶决明(CPI86134),1996年从澳大利亚热带牧草种质资源中心(ATFGRC)引入我国。

育种方法以60Co-γ射线辐照处理闽引圆叶决明(CPI86134)种子,通过辐射诱变育种方法选育而成。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明显。茎半直立,半木质化,圆形,具白色绒毛,株高80~120 cm。叶互生,由两片小叶组成,叶片光滑,不对称、凹状叶尖,羽状脉序,主脉偏斜,倒卵圆形,长25~35 mm,宽15~20 mm;花腋生,1~2朵,花梗细长,长于叶片;假蝶型花冠,花瓣黄色,无毛,复瓦状排列;花萼披针形;雄蕊5枚,花丝极短,花药个字形着生;单雌蕊,子房上位。荚果为扁长条形,长25~30 mm,宽约5 mm;果荚易裂,成熟时为黑褐色,种子黄褐色,呈不规则扁平四方形,千粒重4.5~5.1 g。

生物学特性8-11月为生长高峰,9-10月为初花期,花期可延续至初霜,11月下旬叶片开始转黄,晚熟品种。喜高温,具有明显的耐瘠、耐旱、耐酸、抗热、抗病虫害等特点。鲜草产量可达60 t·hm-2,种子产量可达0.6 t·hm-2。营养丰富,初花期干物质中粗蛋白含量19.15%,适用于加工草粉饲料。

基础原种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保存。

适应地区福建、广东、江西等热带、亚热带红壤地区。

闽引2号圆叶决明
Chamaecristarotundifolia‘MinyinNo.2’

品种登记号443

草种名称圆叶决明

品种名称闽引2号

登记日期2011年5月16日

申报者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福建省山地草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应朝阳、李春燕、罗旭辉、陈恩、詹杰。

品种来源该品系原产哥伦比亚,于1996年从澳大利亚热带牧草种质资源中心(ATFGRC)引进我国,原品系号为ATF3248。

形态特征多年生直立型热带草本植物,主根系,茎圆柱状,绿色至红褐色,具白色稀短柔毛。具有2片小叶,总柄长,托叶三角形。小叶倒卵圆形,长26~34 mm,宽17~20 mm,近无柄,全缘,无毛,顶端圆,基部偏斜,叶色浅绿。花腋生,花冠辐射对称,花瓣5片,黄色,覆瓦状排列。荚果长条形至镰刀形,长35~45 mm,宽3.0~3.5 mm。荚果易自裂,每荚具种子13~20粒。种子淡褐色,扁平四棱形,种脐突出,长2.45~2.85 mm,宽1.50~1.65 mm,厚1.00~0.95 mm,种子千粒重3.80~4.05 g。

生物学特性7-11月为生长盛期,7月下旬-8月上旬初花,花期长,可延续至初霜,10~12月成熟,成熟期长,种子易自裂。抗逆性强、耐瘠、耐酸,但抗寒性较差。初花期干物质中含粗蛋白16.9%,粗脂肪2.84%,粗纤维35.41%,酸性洗涤纤维23.49%,中性洗涤纤维61.43%,粗灰分3.58%,钙0.587%,磷0.056%。干草产量10~18 t·hm-2,年种子产量0.2~0.4 t·hm-2,种子具一定休眠性。适用于加工草粉饲料,绿肥和水土保持。

基础原种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保存。

适应地区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热带、亚热带红壤地区,尤其适合中亚热带及其以南地区种植利用。

怀柔禾叶山麦冬
Liriopegraminifolia(L.)Backer‘Huairou’

品种登记号444

草种名称禾叶山麦冬

品种名称怀柔

登记日期2011年5月16日

申报者北京市怀柔区园林绿化局。董学军、李贵友、刘长青、杨旭春、房利民。

品种来源由采集于北京市怀柔区红螺山、圣泉山的野生禾叶山麦冬栽培驯化而来。

形态特征百合科多年生草本簇生植物;根系较发达,分枝多,有时在末端出现纺锤状小块根;根状茎短。叶色深绿,花序挺拔,观赏期长、美观度好;总状花序,略短于叶片,花序轴长10~20 cm,具多数花;花淡紫色或近白色,浆果近球形,直径5~7 mm,初为绿色,成熟后暗紫色或蓝黑色;内含种子1枚,种子卵圆形或近球形,坚硬,直径3~4 mm。新叶4月长出,待新叶生长结束后老叶陆续枯萎,花期6月下旬-7月下旬,果熟期9月下旬-10月中旬。叶丛生于基部,线形,长20~40(50)cm,宽2~4mm,禾叶状,春、夏、秋挺拔,冬季下垂,常绿。在北京、山东绿色期可达365 d。

生物学特性有很好的抗寒性和耐热性。在北京市怀柔区极端低温-27.4 ℃条件下安全越冬,在极端高温40 ℃条件下可安全越夏;在全光条件和树荫下均可茁壮生长。品种稳定性好,其生产栽培性状和园林应用坪用性状同野外无差异。耐粗放管理,作为园林地被植物应用生长整齐一致,具有较好的观赏价值。

基础原种由北京市怀柔区园林绿化局保存。

适应地区北京、河北、天津及类似地区作为园林地被植物应用,通过分株或播种繁殖。

江夏扁穗雀麦
BromuscartharticusVahl.‘Jiangxia’

品种登记号445

草种名称扁穗雀麦

品种名称江夏

登记日期2012年6月29日

申报者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田宏、张鹤山、刘洋、蔡化、陈明新。

品种来源2003年,在湖北武汉江夏区丘陵地带采集的散逸种,经多年栽培驯化而成。

形态特征一年生或短期多年生植物,疏丛型。须根,茎直立,成熟期株高120~150 cm,有的高达170 cm。叶片窄长披针形,光滑无毛,叶长36~50 cm,叶宽1.1~1.5 cm,叶舌膜质,叶鞘披短茸毛,后渐脱落。圆锥花序,开展疏松,长39~43 cm,小穗极压扁,长3.0~3.5 cm,宽0.5~1.2 cm,常含小花数7~8个,多者12个。颖尖披针形,外稃顶端有小芒尖。颖果,浅黄色,长条形,极压扁,种子较大,千粒重11.2 g左右。

生物学特性喜温暖湿润气候,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25~30 ℃,当温度降低到10 ℃或升高到40 ℃时,种子发芽率为零。植株生长最适气温10~25 ℃,夏季气温超过35 ℃时生长受阻。抗冻能力强,在武汉冬季温度达-7 ℃仍保持青绿。草质柔软,叶量丰富,营养期干物质中粗蛋白含量16.5%。再生性强,每年可刈割3~5次,鲜草平均产量51.6 t·hm-2,是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冬春缺草季节优良的青绿饲草供青牧草。

基础原种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适应地区适宜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推广种植。

剑江沿阶草
OphiopogonbodinieriLevl.‘Jianjiang’

品种登记号446

草种名称沿阶草

品种名称剑江

登记日期2012年6月29日

申报者贵州省草业研究所。谢彩云、范国华、吴佳海、莫志萍、刘秀峰。

品种来源2001年从贵州南部都匀市剑江沿岸采集野生沿阶草群落中的野生沿阶草植株、地下根茎带回,利用根蘖进行无性繁殖,经多年栽培驯化而成。

形态特征百合科沿阶草属多年生草本地被植物。株高10~37 cm。根纤细,须根较长,中部或近末端膨大呈纺锤形肉质小块根。地下走茎细,直径1~2 mm,节上具膜质鞘;茎短,包于叶基中;叶丛生于基部,禾叶状,下垂,常绿,长10~30 cm,宽2~4 mm,具3~7条脉;花期5-8月;花葶3~10 cm,总状花序1~5 cm,花常俯垂,具5~10朵花,淡紫色,常单生或2~4朵簇生于苞片腋内;花被片6,分离,两轮排列,长4~6 mm,雄蕊6枚,生于花被片基部;果实球形,直径5~8 mm,成熟时浆果蓝色,果期9-11月。

生物学特性青绿期长,在贵州各地区全年青绿,叶、花、果共赏。抗逆性强、耐阴、耐瘠薄。常采用分株繁殖。可用作观赏草坪建植、林缘镶边、大型建筑物群背阴处或竹丛、高大乔灌木及复层绿化带阴影下种植,尤其植于古典庭园中的山石旁、石缝中、台阶两侧,能起到较好的防护功能作用。

基础原种由贵州省草业研究所保存。

适宜地区长江以南降水量在800 mm以上的亚热带地区。

达伯瑞多花黑麦草
LoliummultiflorumLam.‘DoubleBarrel’

品种登记号447

草种名称多花黑麦草

品种名称达伯瑞

登记日期2012年6月29日

申报者云南省草山饲料工作站、北京正道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吴晓祥、杨仕林、马兴跃、秦浩、赵国庆。

品种来源达伯瑞是丹农国际种子公司于2004年在美国俄勒冈州利用一些生态型材料经多年多地群体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熟四倍体多花黑麦草品种。2006年由丹农国际种子公司引入我国。

形态特征一年生疏丛禾草,株高110~140 cm,直立生长,分蘖多,叶多而宽,叶色深绿有光泽,叶片长10~30 cm。穗状花序,长15~30 cm,每穗小穗多达35~40个,每小穗含小花10~20朵。种子长5~7 mm,千粒重3.0~4.0 g。

生物学特性四倍体Westerwold型中熟多花黑麦草品种,叶量大,适口性好,建植快,分蘖多,生长旺盛,耐寒,抗病性突出。属冷季型牧草,喜温暖湿润气候,27 ℃以下为适宜生长温度,35 ℃以上生长不良,不耐严寒酷暑,不耐阴。

基础原种由丹农国际种子公司保存。

适应地区年降水量600~1 100 mm、年平均气温10.8~22.6 ℃的温暖湿润地区。

晋牧1号高粱-苏丹草杂交种
Sorghumbicolor×S.sudanense‘JinmuNo.1’

品种登记号448

草种名称高粱-苏丹草杂交种

品种名称晋牧1号

登记日期2012年6月29日

申报者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平俊爱、张福耀、杜志宏、吕鑫、李慧明。

品种来源利用自选高粱A3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为母本,自选苏丹草恢复系SCR72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

育种方法利用杂种优势,2005年利用多个高粱不育系和多个苏丹草品种组配杂交组合,从中选择配合力高的组合,2006-2007年安排品比试验,筛选出了优势明显的组合:A3SX14A/SCR72。

形态特征一年生禾本科牧草。叶鞘绿色,株型紧凑,根系发达,茎秆粗壮,多汁。成熟时,株高3 m左右,纺锤形穗,中散型。

生物学特性分蘖性强,刈割后再生能力强,拔节前期生长较慢,刈割太早不利于产量优势发挥,抽穗期或株高200 cm左右时刈割,产量、品质具佳。在山西晋中生育期为124 d。短日照作物。在北方地区全年可刈割2~3次,南方地区3~4次,鲜草产量100~150 t·hm-2。在南方地区营养生长时间变短,抽穗期提前。耐盐碱、抗旱、抗叶病、抗倒伏能力强。抽穗期干物质中含粗蛋白14.7%,粗脂肪2.35%,中性洗涤纤维55.95%,酸性洗涤纤维30.0%,粗灰分8.0%,钙0.81%,磷 0.25%。适口性好,适宜青饲或青贮。

基础原种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保存。

适应地区我国年活动积温达到2 300 ℃以上的温带、亚热带地区。

阿德娜多花黑麦草
LoliumMultiflorumL.‘Adrenalin’

品种登记号449

草种名称多花黑麦草

品种名称阿德娜

登记日期2012年6月29日

申报者北京佰青源畜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侯典超、房丽宁、陈超。

品种来源阿德娜多花黑麦草育种地为德国,品种权属于加拿大碧青公司(Breet-Young Seeds),是2002-2004年经UPOV测试、获得认证的多花黑麦草四倍体新品种(WEI186),2005年由北京佰青源畜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引入试种。

形态特征一年生禾本科牧草,须根密集,根系主要分布在15 cm以上的土层。秆直立,高80~120 cm,叶鞘较疏松,叶片长10~30 cm,宽4~6 cm。穗状花序,长15~25 cm。颖果,颖质较硬,长5~8 mm,千粒重2.9 g。

生物学特性中早熟品种,喜冷凉湿润的气候条件。对氮肥敏感,不耐瘠薄;幼苗活力高,播种后出苗迅速,且苗期生长速度快。抗寒性强,在10 ℃的低温下出苗也较快,再生性好,鲜草产量高,云贵高原地区每年可刈割7次以上。适于放牧、青饲和调制干草。

基础原种由加拿大碧青公司(Breet-Young Seeds)保存。

适应地区南方海拔800~2 500 m、年降水量800~1 500 mm的地区及类似生态地区。

苏植2号非洲狗牙根-狗牙根杂交种
Gynodontransvaalensis×C.dactylon‘SuzhiNo.2’

品种登记号450

草种名称杂交狗牙根

品种名称苏植2号

登记日期2012年6月29日

申报者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刘建秀、郭海林、陈静波、宗俊勤、郭爱桂。

育成方法苏植2号非洲狗牙根-狗牙根杂交种是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以非洲狗牙根为母本,阳江狗牙根为父本,通过种间杂交而获得的杂交狗牙根新品种,利用无性繁殖保持其杂种优势,为育成品种。

形态特征该品种自然生长的草层高度为10.2 cm;叶色草绿,质地柔韧,叶片平均长度为3.51 cm,宽度为0.12 cm;匍匐茎发达,匍匐茎节间长度和直径平均值分别为1.75 cm和0.07 cm,茎色为棕褐色;草坪密度高,每100 cm2的直立枝数目为400左右;生殖枝高度平均为12.5 cm,花序密度为32个·100 cm-2;花序长度为2.40 cm,花序宽度为0.12 cm,穗轴长度为6.5 cm,柱头色泽为紫色。

生物学特性作为草坪草种植,具有密度高,质地细,均一性高,生长速度快等特点。抗寒性较强,在南京地区青绿期平均可达256 d。适宜于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种植。

基础原种由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保存。

适应地区可用于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等地观赏草坪、公共绿地、运动场草坪以及保土草坪建植。

彩云多变小冠花
CoronillavariaL.‘Caiyun’

品种登记号451

草种名称多变小冠花

品种名称彩云

登记日期2012年6月29日

申报者甘肃创绿草业科技有限公司、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曹致中、马乐元、王敬龙、秦爱琼、崔亚飞。

育种方法从绿宝石多变小冠花大田中,选择株型直立,自然高度超过原始群体平均高度30%以上的单株,采用扦插繁殖建立无性系,隔离收种,再按株系条播,进行母系选择,经多年多代选择而成的育成品种。

形态特征为豆科小冠花属多年生草本。株高80~130 cm,株型较直立。主根较长,侧根发达,具有根蘖特性,扩展能力强。茎中空,具条棱。奇数羽状复叶,小叶长椭圆形,全缘光滑无毛;托叶三角形,渐尖,伞形花序,腋生,花粉红色或紫红色;花序有小花16~24朵,花萼短钟状,小花蝶形。荚果呈鸡爪状,每荚具4~11个荚节,每荚节含1粒种子。种子肾形,红褐色,千粒重4.1 g。

生物学特性生育期120 d左右,有耐旱、较耐盐碱和较强耐瘠薄能力。根瘤发达,固氮能力强,具有根蘖性,扩展能力强,在草层中竞争性强,建植成功的草地一般没有杂草。生活力强,繁殖快,枝叶繁茂,覆盖面大,是优良的水土保持植物,常用于护坡固土和矿迹地恢复。花色鲜艳,亦为较好的观赏和蜜源植物。其茎叶草质柔软,营养丰富,也是反刍动物的优良牧草。因其鲜草对猪鸡兔等非反刍动物有小毒,饲喂时应掌握用量。

基础原种由甘肃创绿草业科技有限公司保存。

适应地区适宜西北、华北及南北方过渡带,最适宜黄土高原地区和北方风沙沿线地区。

闽育2号圆叶决明
Chamaecristarotundifolia‘MinyuNo.2’

品种登记号452

草种名称圆叶决明

品种名称闽育2号

登记日期2012年6月29日

申报者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福建省山地草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徐国忠、翁伯琦、郑向丽、叶花兰、王俊宏。

品种来源辐射材料为闽引圆叶决明(品系号为 CPI86134),原产墨西哥,1996年从澳大利亚热带牧草种质资源中心(ATFGRC)引入我国。

育种方法利用60Co-γ射线对闽引圆叶决明进行辐射处理选育而成。

形态特征茎半直立,半木质化,圆形,具白色绒毛,株高100 cm左右。叶互生,由两片小叶组成,叶片光滑,不对称、凹状叶尖,羽状脉序,主脉偏斜,倒卵圆形,长约30 mm,宽约20 mm;叶柄短,7 mm左右,有白色绒毛;托叶披针形,长约10 mm,具纤毛。花腋生,1~2朵,花梗细长,长于叶片;假蝶型花冠,花瓣黄色,无毛,复瓦状排列;花萼披针形,子房上位。荚果为扁长条形,长约30 mm,宽约5 mm;果荚易裂,成熟时为黑褐色,种子黄褐色,呈不规则扁平四方形,千粒重4.8~5.2 g。

生物学特性喜高温。具有明显的耐瘠薄、耐旱、耐酸、抗铝毒、抗热性,固氮能力强。鲜草产量45 t·hm-2左右。营养丰富,初花期干物质中含粗蛋白14.8%,粗纤维37.7%。生长旺盛,8-11月为生长高峰,11月下旬叶片开始转黄,晚熟品种。9-10月开始初花,花期可延续至初霜,种子采收期10-11月,种子产量0.45 t·hm-2左右。冬季初霜后地上部逐渐死亡、干枯。越夏率100%,越冬率较低而表现出一年生性状,次年主要靠落地种子萌发再生。落地种子次年自然萌发再生能力强。

基础原种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保存。

适应地区福建、广东等热带、亚热带红壤区。

闽南(印度)豇豆
Vignauniguiculata.(L)Walp.‘Minnan’

品种登记号453

草种名称豇豆

品种名称闽南(印度)

登记日期2012年 6月29日

申报者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李春燕、罗旭辉、应朝阳、林永辉、陈志彤。

品种来源20世纪50年代,福建省从国外引进印度豇豆等绿肥品种用于旱地土壤改良,60-70年代,印度豇豆在福建各地都有种植。90年代末,治理福建红壤山地水土流失,印度豇豆已成为适应当地红壤丘陵山地的优良牧草品种。1990年,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从福建省闽侯县白沙林场收集散生印度豇豆,经过筛选培育出适宜福建红壤丘陵山地的地方品种。

形态特征一年生豆科缠绕草本植物,株型为半匍匐型,草层高30~60 cm,主根系主要分布在0-40 cm土层。蔓茎长1.5~2.8 m,有分枝5~6个。茎为三棱形,绿色。叶为三出复叶,菱卵形,无毛,顶叶略大于边叶,叶片光滑油亮,长3~18 cm,托叶长椭圆状披针形。花淡紫色或白色,花序腋生,每花梗2~6朵花,花萼钟状,雄蕊二体(9+1);每花结荚1个,果荚下垂,圆筒形,长15~20 cm,每荚8~12粒种子,种子短矩形,淡黄褐色,千粒重100~120 g。

生物学特性生长期为3月上旬-12月中旬,生育期160~200 d。闽南印度豇豆喜温暖湿润气候,在8.5 ℃开始萌动生长,最适生长温度15~26 ℃,不耐霜冻和水淹。鲜草平均产量50.7~51.2 t·hm-2,干草产量12.81~16.11 t·hm-2,种子平均产量为1.19 t·hm-2。生长速度快、产草量高、营养价值好。

基础原种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保存。

适应地区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地区。

牡丹江秣食豆
Glycinemax(L.)Merr‘Mudanjiang’

品种登记号454

草种名称秣食豆

品种名称牡丹江

登记日期2013年 5月15日

申报者东北农业大学。崔国文、胡国富、王明君、殷秀杰、陈雅君。

品种来源以1994年在黑龙江省牡丹江穆棱市采集到野生的秣食豆种子为育种材料,采用单株混合选择法,经过连续10年驯化而成。

形态特征该品种是豆科大豆属一年生植物,株高2.0 m左右,最高可达2.8 m。分枝多。茎圆形,株高小于80 cm时直立,大于80 cm后,茎秆缠绕。茎较强韧且细。叶互生,有细长柄,小叶3枚,叶片大。叶色有绿、灰绿、黄绿等色,两面都有茸毛。总状花序簇生在叶腋或枝腋间,每个花序有花15朵左右,多者达30余朵,花紫色,少数为白色。荚果长矩形,密被茸毛,内有种子2~3粒,无限结荚习性。种子椭圆形或长椭圆形,扁平,黑色。百粒重12~14 g。

生物学特性喜温作物,生育期110~130 d。生长期间最适温度18~22 ℃。幼苗抗寒性较强,能忍受-3~-1 ℃的低温,当真叶出现后,抗寒力减弱。开花期喜水耐涝。种子萌发期间含有自身质量120%~130%的水分,较易萌发;幼苗期地上部分生长缓慢,叶面积小,地下根系生长迅速;开花期需要较多水分,短期水淹不会影响正常生长,干旱则会引起植株矮小、落花等现象。短日照植物,在生长期内,当每天日照长度短于12 h,即可促进开花;喜光同时又耐遮荫性强,因此可用于与青贮玉米等高秆作物混播。对土壤要求不严,喜肥沃疏松的黑钙土或壤土,稍耐盐碱性但不耐酸性土壤。产草量高,营养丰富,饲用价值高,干草中粗蛋白含量大于18%。干草调制时,即使遇雨,叶片也不易脱落。

基础原种由东北农业大学保存。

适应地区东北北部及内蒙古东北部。

松嫩秣食豆
Glycinemax(L.)Merr‘Songneng’

品种登记号455

草种名称秣食豆

品种名称松嫩

登记日期2013年 5月15日

申报者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李红、罗新义、杨曌、黄新育、杨伟光。

品种来源20世纪60年代在黑龙江省松嫩平原西部经过长期栽培、推广种植,形成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地方品种。

形态特征轴根型,根系发达;株高180~190 cm,生长初期直立,后期上部蔓生或缠绕,茎密被黄色硬毛;三出羽状复叶,小叶3片,大而较厚,顶生小叶卵形或椭圆形,侧生小叶卵圆形,叶柄长,托叶披针形;总状花序腋生,通常有花5~6朵,花冠蝶形,淡紫色;荚果矩圆形,成熟时为黑褐色,每荚种子2~3粒;种子扁椭圆形,黑色,百粒重12~14 g。

生物学特性喜温,出苗最低温度为6~8 ℃,最适温度18~22 ℃。适应性强,抗旱,耐阴,耐瘠薄,较耐盐碱;对土壤要求不严,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的黑壤土、黑沙壤土为宜。在黑龙江省不同生态区均生长良好。黑龙江地区一般在5月上、中旬播种,生育期130 d左右,可与青贮玉米混播。松嫩秣食豆结荚初期粗蛋白含量18.24%,是优质的蛋白饲草和混播饲草作物。

基础原种由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保存。

适应地区东北、内蒙古东部等类似地区。

泰特Ⅱ号杂交黑麦草
Lolium×bucheanum‘TetreliteII’

品种登记号456

草种名称杂交黑麦草

品种名称泰特Ⅱ号

登记日期2013年 5月15日

申报者四川省金种燎原种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凉山彝族自治州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李鸿祥、傅平、王同军、姚明久、张新全。

品种来源2003年由从丹农国际种子公司(DLF INTERNATIONAL SEEDS)(美国)引入。原品种于2001年由丹农美国育种中心育成。

形态特征多年生禾本科疏丛型草本,根系发达,须根密集,分蘖多,茎秆粗壮,直立生长,高90~110 cm。叶量大,分蘖数60~100个。叶片深绿色有光泽,长10~20 cm。穗状花序,长20~30 cm,每小穗含小花5~11朵。种子长7~8 mm,外稃具短芒,千粒重4.0~4.6 g。

生物学特性中早熟四倍体品种,种子萌发迅速,株型高大,抗逆性好,喜温暖湿润气候,春季开始生长早,不耐阴。适合多种土壤,略耐酸,适宜土壤pH值6~7,对氮肥反应敏感。再生快,鲜草产量37.5~87.5 t·hm-2,干草产量6~14 t·hm-2,产量和持久性受种植地气候条件影响很大,在温和湿润气候区可利用3年,但在夏季炎热干旱地区只能利用一年。适口性好,品质优良,特别适合反刍草食家畜,适于刈割青饲,调制优质干草,亦可放牧利用。

基础原种由丹农国际种子公司(DLF INTERNATIONAL SEEDS)保存。

适应地区长江流域及以南、海拔800~2 500 m、年降水量800~1 500 mm、年平均气温10~25 ℃的温暖湿润地区。

淮扬金花菜
MedicagohispidaGaertn. ‘Huaiyang’

品种登记号457

草种名称金花菜

品种名称淮扬

登记日期2013年 5月15日

申报者扬州大学、扬中市绿野秧草专业合作社。魏臻武、曹德明、武自念、李伟民、雷艳芳。

品种来源由长江下游江苏沿江稻区搜集的金花菜种质资源和江苏扬中等地栽培的金花菜为原始材料,采用混合选择法,以产草量和生长速度为指标,经多年筛选整理而成地方品种。

形态特征金花菜,亦称秧草。为豆科苜蓿属一年生草本。主根系,侧根较多。子叶出土,株高30~80 cm。茎斜生或匍匐,分枝能力强,可刈割再生。根瘤圆形或扇形,较多。三出羽状复叶,叶片较薄,叶菱形、倒卵形或倒披针形,有大叶型和小叶型之分。小叶顶端圆,中肋稍凸出,叶缘上部2/3至1/2有锯齿。总状花序腋生,蝶形花较小,从叶腋中抽生,花梗细,花黄色,小花1~4枚。雄蕊9+1,自花授粉,花期30~40 d。荚果螺旋形,边缘有毛具带钩柔刺。每荚3~6粒种子。种子黄褐色、粒较小,肾形,千粒重1.8 g。

生物学特性适宜长江中下游地区温暖湿润气候,在降水量1 000 mm的地区生长良好。对土壤要求不严,喜排灌良好、肥沃疏松的沙壤土。前期生长慢,后期生长快,冬季生长良好。淮扬金花菜属小叶型,产草量高,产草量稳定,抗寒、抗病虫能力较强。蛋白质含量高,经济价值高。金花菜可多季栽培,春、夏、秋播均可,常年以秋播为主,长江流域适于9-11月夏秋播种。可以多次刈割利用。生长状况易受水分条件影响,不耐涝,抗旱性差。冬春季病虫害发生较少。淮扬金花菜营养生长期烘干样干物质含量83.86%,其中粗蛋白29.4%,粗灰分7.94%,中性洗涤纤维21.71%,酸性洗涤纤维10.29%。

基础原种由扬州大学保存。

适应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

长白稗
Echinochloacrusgalli(L.)Beauv. ‘Changbai’

品种登记号458

草种名称稗

品种名称长白

登记日期2013年 5月15日

申报者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于洪柱、徐安凯、王志锋、刘卓、栾博宇。

品种来源以2004年在长白山西麓蛟河市漂河镇采集的野生稗草为选育材料。通过穗选法,筛选成熟期一致,株高、叶色性状接近的单株组配成株系,对株系进行播种、观测,进一步通过穗选法纯化,对筛选的成熟、稳定株系进行扩繁,采收性状非常一致的单穗混合形成原始种。

形态特征长白稗为一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高180~240 cm,茎0.5~1.5 cm,分蘖较多,叶片扁平光滑,黄绿色,条形,长19~55 cm,宽1~3.5 cm,叶量丰富、质地柔软,穗粗大,穗长在13~20 cm,像谷穗一样,小穗倒卵形或椭圆形,长2~3 cm,颖果椭圆形,种子为半卵形,末端钝尖,外稃草质,千粒重4.47~4.68 g。

生物学特性长白稗为C4植物,光合能力强,喜水,不耐阴,苗期生长较弱,在叶片充分展开后生长迅速。干草产量为12~15 t·hm-2,籽实产量为2.8~4.1 t·hm-2。抗性较强,抗旱、耐涝,在瘠薄土地上仍生长良好,在水肥条件良好的土地上能获得最高产量。由于长白稗植株高大,生长后期遇到风雨天气容易倒伏,倒伏后会从各个茎节长出新的分蘖芽。初次刈割风干样中含粗蛋白9.95%,粗脂肪0.72%,粗纤维33.68%,无氮浸出物42.3%,粗灰分10.75%,钙0.62%,磷0.24%,中性洗涤纤维70.17%,酸性洗涤纤维41.23%。

基础原种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保存。

适应地区黄河以北地区的农区、草原、轻中度盐碱化土地等区域。

陇东达乌里胡枝子
Lespedezadavurica(Laxm.)Schindl‘Longdong’

品种登记号459

草种名称达乌里胡枝子

品种名称陇东

登记日期2013年 5月15日

申报者甘肃创绿草业科技有限公司、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曹致中、马彦军、于林清、柴永青、邹伟。

品种来源以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龙门乡采集的野生达乌里胡枝子为材料,在人工栽培条件下,采用混合选择法,从野生群体中选出植株高度较高,分枝数较多、生育期相近、花色相对一致的优良单株,混合收种,形成野生栽培品种。

形态特征该品种是豆科胡枝子属多年生旱生草本状灌木。开花期株高约86.53 cm,直根系,主根发达,多分布于0-20 cm土层。茎直立或斜生。羽状三出复叶,小叶披针形。总状花序腋生,一级分枝和二级分枝均有花序,生长2年的陇东达乌里胡枝子平均每个花序小花数为21.9个。每荚果1粒种子。

生物学特性该品种生产能力较高,在良好栽培条件下,干草产量可达7.0~12.5 t·hm-2,种子产量300~700 kg·hm-2。植株较高,成熟期株高80 cm以上。开花前适口性好,开花后草质较粗糙。抗寒抗旱耐瘠薄,病虫害少。可用于改良退化沙化草地和建植栽培草地,以及用于水土保持。

基础原种由甘肃创绿草业科技有限公司保存。

适应地区黄土高原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和北方类似主地区。

甘农7号紫花苜蓿
MedicagosativaL.‘GannongNo.7’

品种登记号460

草种名称紫花苜蓿

品种名称甘农7号

登记日期2013年 5月15日

申报者甘肃创绿草业科技有限公司、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曹致中、徐智明、吕文坤、赵春花、柳茜。

品种来源从霍廷尼科(Hodchika)、德宝(Derby)、普列洛夫卡(Prerovaka)、哥萨克(Cossack)新疆大叶苜蓿、陕西矩苜蓿等26个国内外苜蓿中,经过单株选择而来的综合品种。

育种方法从26个国内外苜蓿品种的穴播田中,选择株型直立、叶色浓绿、茎叶脆嫩、绿秆活熟的单株和类型,扦插并移栽到隔离区收种繁殖。将收到的种子种成株行、继续进行选择,并在隔离区收种,连续单株选择3~4代。对所选单株不同生育阶段的营养成分分析,保留粗纤维含量低、粗蛋白含量高的单株,经茎秆拉伸、茎秆剪切、茎秆抗弯曲试验以及人工瘤胃消化试验等,最终选出低粗纤维的24个无性繁殖系形成综合品种。

形态特征主根发达、株型直立,开花期株高80~90 cm,分枝数约70左右,羽状三出复叶,花紫色或淡紫色,荚果螺旋形,种子肾形、千粒重2.1 g。

生物学特性在兰州地区种植,生育期约112 d。该品种生长速度快,产量高,粗纤维含量低,其ADF和NDF比一般苜蓿低约2个百分点,粗蛋白高约1个百分点,适口性好,是一个优质高产苜蓿新品种。

基础原种由甘肃创绿科技有限公司保存。

适应地区黄土高原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和北方类似主地区。

康巴老芒麦
ElymussibiricusL.‘Kangba’

品种登记号461

草种名称老芒麦

品种名称康巴

登记日期2013年 5月15日

申报者甘孜藏族自治州畜牧业科学研究所、甘孜州康定情歌牧人有限公司。龙兴发、蒋忠荣、李太强、朱连发、杨秀全。

品种来源1998年,在四川甘孜州高原牧区的康南雅江县、理塘县、巴塘县、稻城县和康北的道乎、炉霍、甘孜、白玉等县采集的野生老芒麦经多年栽培驯化选育而成。

形态特征禾本科多年生疏丛上繁禾草。须根系,株高(133±6.6) cm,茎直立或基部稍倾斜,淡绿色,通常3~4节。叶片扁平,长(23.8±4.64) cm,宽(1.24±0.23) cm,两面粗糙或下面平滑,叶鞘光滑,叶舌膜质,无叶耳。穗状花序较疏松,长(24.8±1.4) cm,有穗节(40.1±4.3)个;穗弯曲下垂,每节小穗2~3枚,小穗灰绿色或稍带紫色,小花4~5朵。穗顶部有2~5 cm小穗不结实,颖挟披针形,粗糙,外稃芒长1.5 cm。种子长扁圆形,成熟易脱落,种子千粒重(连稃)3.95~4.38 g。

生物学特性中熟品种返青早,绿期长,叶片宽,叶草层高、叶量丰富;抗寒能力强,耐旱,在-25~25 ℃生境中能顺利越冬和越夏;适应性强,在海拔2 000~4 000 m栽培能获得较高的牧草产量和种子产量;每年可刈割1~2次,年产干草8~9 t·hm-2,种子产量0.95~1.2 t·hm-2。抗病能力强,根系发达,水土保持能力强。开花期干物质含量89.5%,其中,粗蛋白12.1%,粗灰分6.3%,粗纤维29.9%,粗脂肪2.4%,中性洗涤纤维55.1%,酸性洗涤纤维32.5%,钙0.47%,磷0.20%。适宜于放牧利用、青饲和调制青干草。

基础原种由甘孜藏族自治州畜牧业科学研究所保存。

适应地区川西北高原寒温带草甸地域及其类似生境地区。

都柳江马蹄金
DichondramicranthaForst.‘Douliujiang’

品种登记号462

草种名称马蹄金

品种名称都柳江

登记日期2013年 5月15日

申报者四川农业大学、贵州省草业研究所、温江区天府草坪园艺场。干友民、付薇、刘伟、彭燕、邱常兵。

品种来源2002年,由四川农业大学草学系从贵州三都县采集的野生马蹄金为原始材料(编号SD200203),经多年栽培驯化而成。

形态特征多年生匍匐低矮小草本,主茎长约25.0 cm,节间长约1.0 cm,茎被短柔毛。叶呈马蹄状,先端宽圆形或微缺,基部阔心形,叶面积约1 cm2,被贴生柔毛,叶柄长约0.8 cm。花单生叶腋,花冠钟状深裂,稍长于花萼,浅黄色,无毛。子房被白色绒毛,2室,每室2胚珠,柱头2个,少数为3个,呈头状;雄蕊5,生于花冠裂片间。蒴果近球形,直径约1.5 mm,种子1~2粒,黄色至褐色,无毛,千粒重约1.8 g,结实率低于10%。

生物学特性喜生于半阴湿,土质肥沃、土壤pH微酸至微碱的平地或丘陵低山。匍匐生长,分枝密度大,质地细腻,耐阴、抗寒、抗旱、抗病虫害能力强。在西南区,2月中下旬返青,3月初开始现蕾,5-7月上旬种子成熟,生育期110 d左右。一旦建植成功便能够旺盛生长,无需修剪。

基础原种由四川农业大学保存。

适应地区我国西南区海拔2 000 m以下平原、低山丘陵及其它类似生态地区。

(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 齐晓 邵麟惠供稿)

猜你喜欢

名称种子品种
桃种子
品种选育彩版
可怜的种子
种什么品种好?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种什么品种好?
新陆早52号(硕丰165)品种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