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塑性钛钢板治疗跟骨骨折24例体会

2013-03-31段玉金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可塑性皮瓣螺钉

段玉金

(晋中市榆次区人民医院骨科,山西晋中 030600)

可塑性钛钢板治疗跟骨骨折24例体会

段玉金

(晋中市榆次区人民医院骨科,山西晋中 030600)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可塑性钛钢板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SandersⅡ、Ⅲ、Ⅳ型24例跟骨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均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并用可塑性钛钢板进行固定。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本组24例骨折中,优10例、良12例、中2例,优良率91.7%。结论:手术切开复位,可塑性钛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Ⅳ型跟骨骨折是一种有效治疗方法,可有效降低术后感染率。

跟骨骨折;可塑性钛钢板;骨折内固定术

跟骨骨折是足部的常见损伤,多为高处坠落伤和交通伤。跟骨骨折患者以青壮年多见,跟骨是人体重要的负重骨,对骨折对位要求高,因此致残率较高。跟骨骨折如复位不良,常遗有疼痛、扁平足、足跟变宽等后遗症,将严重影响患肢功能,特别是距下关节面不平整,可较早发生创伤性关节炎。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应用可塑性钛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Ⅳ型跟骨骨折病人24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24例根骨骨折患者,男性16例、女性8例,年龄17-54岁,平均32岁;右足15例,左足7例,双足2例。受伤原因:高处坠落伤15例,重物砸伤3例,车祸伤6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患侧跟骨侧位、轴位X线及跟骨CT扫描及三维重建检查。按Sanders分型[1],Ⅱ型10例、Ⅲ型12例、Ⅳ型2例。

1.2 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时间为伤后8h以内或伤后7-10d跟部肿胀消退后,如果局部存在较严重的水肿或张力性水疱,延迟至伤后14-21d。双侧骨折取俯卧位,单侧骨折取健侧卧位。上气囊止血带,采用外侧“L”形切口,分离皮肤、皮下组织及筋膜,注意保护腓肠外侧皮神经、腓骨长短肌腱。显露跟骨外侧面,用小的骨膜剥离器插入外侧面的骨折线内,向外撬开跟骨外侧面,观察关节面的骨折情况,结合术前跟骨侧位、轴位X线、跟骨CT扫描及三维重建,确定骨折面。撬拨复位,尽量恢复跟骨的宽度和纠正跟骨内翻,克氏针临时固定,将向外膨出的外侧面向内挤压复位以纠正跟骨宽度及外翻成角,再选用大小适合的可塑性钛钢板安放在跟骨的外侧面上,修剪塑形后螺钉固定。严重塌陷的骨折复位后可植入自体髂骨。常规冲洗伤口,放置引流片,逐层缝合切口,加压包扎。术后24h即作踝关节及足趾伸屈锻炼,24h去除引流片,常规抗炎5-7d;术后2w拆线,术后4w扶拐不负重下地,术后12w根据X线摄片情况逐步负重活动。

2 结果

24例骨折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无钢板折断、螺钉松动病例,术后无腓肠外侧皮神经损伤症状者,无感染或皮缘坏死发生。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即根据患者对疼痛的主观感觉、功能恢复、运动情况和手术局部外观等方面进行评分,按照分数将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情况分为四个等级:优,90-100分;良,75-89分;中,50-74分;差,<50分。24例患者中优10例、良12例、中2例,优良率91.7%。

3 讨论

3.1 可塑性钛钢板治疗跟骨骨折的优势 跟骨是足部最大的跗骨,其形态和内部结构都极为复杂。跟骨支撑着人体近一半的重量,在人体负重和行走中起重要作用,瞬间的高负荷可导致跟骨发生压缩性骨折。国内外大多数学者认为,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是治疗跟骨骨折的主要手段。可塑性钛钢板材料为钛合金,具有以下优点[2]:①具有可塑性,可根据需要任意截剪和塑形,能较好地紧贴于跟骨外侧面,以适应骨折稳定固定的需要。②钢板较薄,皮肤缝合后不至于因张力过高发生皮缘坏死。③内固定牢固可靠,术后不需要石膏外固定,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④钛合金具有组织相容性好的特点,可有效降低感染率,且不需二次手术取出,避免了患者再次手术的痛苦。⑤钛合金独特的性能,对后期利用CT或MRI复查距下关节术后恢复情况不构成影响。

3.2 手术时机和并发症的预防 手术治疗跟骨骨折,把握手术时机显得极为重要,手术时机的选择应视局部软组织情况、并发损伤及患者的全身状况决定。跟骨骨折后肿胀严重,高峰期在伤后3d左右,极易出现张力性水疱,故手术应在肿胀高峰前或后进行,以减少术后肿胀及创口愈合困难等并发症[3]。另外,跟骨外侧软组织较薄,跟骨表面为致密结缔组织,皮肤血供差,抗感染能力差,术后易并发感染、皮肤坏死、切口裂开等,原因是跟骨骨折的同时常伴有皮肤挫伤瘀血、局部水肿张力增高、术中软组织广泛剥离等。常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预防:术前抬高患肢;手术延迟到肿胀消退后进行;术中需将皮瓣整体向上翻起,避免过度牵拉;术后加压包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等。

3.3 术中注意事项 ①L形切口转角处应保持圆钝,避免直角,以防皮瓣尖端坏死。皮瓣分离应在骨膜下锐性剥离,以增加皮瓣血运;尽可能不用电刀,以免术后组织溶解致内固定暴露。②跟骨载距突应尽可能用螺钉固定,因此处骨质相对致密,有利于增强固定的可靠性;靠近跟骰关节跟骨处螺钉应后倾15度左右,防止螺钉进入跟骰关节。跟部皮肤较薄,螺钉不宜过长,以免钉尾刺激软组织引起疼痛。③跟骨为松质骨,骨折后常伴有骨质压缩塌陷,骨折复位后多留有空腔,因此建议复位后植骨。植骨有利于骨折稳定,可促进骨折愈合。

[1]周玉宽.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治疗进展[J].淮海医药,2008,26(1):92-93.

[2]黄永森,杨小平,何忠,等.可塑形钛跟骨钢板治疗跟骨骨折32例[J].中国医药导报,2008,5(2):150.

[3]张继东,刘浩,冯惠民.跟骨骨折66例治疗及疗效观察[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8,1(23):77-78.

R683.4

A

1004-6879(2013)01-0033-03

2012-08-11)

猜你喜欢

可塑性皮瓣螺钉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皮瓣选择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甲基苯丙胺改变成瘾小鼠突触可塑性基因的甲基化修饰
侵彻弹体尾部联结螺钉失效的影响因素
内源性NO介导的Stargazin亚硝基化修饰在脑缺血再灌注后突触可塑性中的作用及机制
超声刺激小鼠伏隔核后c-Fos蛋白及结构可塑性改变的实验
椎弓根螺钉设计与其生物力学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颏下岛状皮瓣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
转GDNF基因的BMSCs移植对大鼠脑出血突触可塑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