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1年度江西茶业生产情况与发展分析

2013-03-31赵沙鸥

蚕桑茶叶通讯 2013年1期
关键词:茶园江西茶叶

赵沙鸥

(江西省茶叶联合会 330009)

1 基本数据

江西省农业厅市场与涉外处《农业统计信息》第5 期提供的数据,2011年度,江西省年末实有茶园60 360hm2,其中采摘面积为45 304hm2,新增面积3 915hm2,全省茶叶总量35 039t,其中绿毛茶26 912t,红毛茶4 450t,其它茶3 677t。分别占总产的76.78%、12.70%、10.52%。与2010年相比,茶叶总产增5 231t,增长17. 55%。其中绿毛茶增4 045 t,增长17. 69% ,红毛茶增加283 t,增长了6.79%,其它茶增加908t,增长32.79%。毛茶价格按每吨均价6 万元(60 元/kg)计算,产值21 亿元。茶产业总产值约40 亿元。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数据,2011年江西省茶园61 800hm2,茶叶产量35 178t,其中绿茶28 689t,红茶4 765t,乌龙茶1 724t。分别占总产的81.55%、13.54%、4.91%。茶叶产值20.97 亿元。江西茶园面积占全国茶园面积2.8%,茶叶产量占2.27%,茶叶产值占2.86%,在全国18 个产茶省(市、区)中(不含台湾),分别排名12 位、11 位、12 位。

2 情况分析

2.1 成绩与特色

2.1.1 茶产业三大效益明显

经济效益。2011年茶叶一产产值21 亿元,总产值超40 亿元。23 万户茶农,户均茶叶收益8 695.65 元,涉茶人员300 万,人均茶叶收入1 333元。省级以上龙头企业销售茶叶15.34 亿元,上交税收8 986 万元。

社会效益。茶叶种植遍布全省11 个设区市91个县(市、区)、180 多个乡镇。茶产业已成为主产县(区)的支柱产业,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是城乡居民就业的有效途径。

生态效益。2 0 1 1年,江西的森林覆盖率为62.1%,位居全国第二。按现有的茶园覆盖面计算,在森林覆盖率中约占1.8 个百分点。

2.1.2 茶叶品质优势继续在全国保持突出地位

一是江西的优越生态使茶叶品质具有丽质天生的优良禀赋并一直得以充分彰显。来自传统茶区的婺绿、宁红、庐山云雾、狗牯脑久负盛名,享誉海内外。近年来引进栽培的系列白化茶、乌龙茶品种,亦具有上乘的品质表现。2011年,江西茶产品参加全国最具权威和公信力的“中茶杯”名优茶评比,共有13 个绿茶获该奖项的最高奖(特等奖),占全国该项奖总数的15.66%。还有15 个绿茶获一等奖,远远高于江西茶叶面积、产量、产值在全国所占的比重。红茶、乌龙茶也在全国“中茶杯”一等奖中占有相应席位。

二是有机茶和绿色食品茶面积大,全省建立省级无公害茶叶基地57 个,通过绿色食品茶园和有机茶园认证的茶叶企业和产品分别达到43 家和139个。有机茶园认证面积在全国各产茶省份中位居第一。

三是在国家农业部和食品质量安全检测部门每年的飞行检测和各种形式的安全检测中,江西茶叶继续保持100%合格率,在全国各产茶省中继续处于领先地位。

2.1.3 茶类生产结构调整进一步取得成效

绿茶生产仍占主导地位。但有显著的变化:一是高档名优茶如狗牯脑、浮瑶仙芝、林生茶、井岗云雾等,继续保持高价位且供不应求;

白化茶面积继续扩大,产量增加,价格虽然保持高位,但逐步趋向理性,且一些生产企业采用春茶后期原料试制各种形状的炒青绿茶,市场销路看好;

大众茶(大宗茶)生产规模扩大,发展前景乐观。2011年,江西大众茶评比活动有效地引导和推动了全省大众茶的生产和消费。

二是红茶生产呈恢复性增长。受“金骏眉”影响,江西省茶企茶农生产加工高档红茶的积极性高涨,全省各产茶县都先后开启了红茶生产之路。宁红、浮红再现历史辉煌。传统的绿茶产区如婺源、上饶、遂川、上犹,生产加工的红茶都有上乘的品质表现。白化茶品种也有夏秋鲜叶加工的工夫红茶在市场崭露头角。全省红茶数量增长较快,但尚未达到历史最高记录。

三是乌龙茶生产异军突起。20 世纪80年代,江西省曾有用当地绿茶品种、红茶品种加工乌龙茶的尝试。

乐安县华盖山合作社首先引种乌龙茶品种。2011年,该合作社加工的乌龙茶参加第九届“中茶杯”名优茶评选,荣获一等奖。2011年全省累计已有乐安、南城、瑞金、新余、宜春、兴国、黎川、崇仁、金溪等县引种乌龙茶品种,产量达172.5 万kg。

2.1.4 生产基础夯实,发展态势稳健

一是各茶叶主产县高度重视,发展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政策得当,效果明显。遂川县强化政府高位推动,以狗牯脑品牌整合、宣传为抓手,以拓展市场为突破,以优化产业布局为基础,扎实推进全县“双百茶叶长廊”建设。2011年,全县茶园7 万亩,产茶100 万kg,产值突破1.2 亿元。狗牯脑品牌在百年辉煌的基础上再次名声鹊起,仅在南昌市就占有30%的市场份额。该县计划到2015年,茶园面积扩展到20 万亩,产茶800 万kg,产值实现20 亿元,进入名符其实的全国重点产茶县行列。婺源在继续保持全省茶产业“领军县”的同时,着力改变传统经营方式,引进茶饮料生产线,延长了产业链,加快了茶产业的转型升级。修水县组织实施全县“万、千、百、十”茶业工程,即“万亩茶乡、千亩茶场、百亩茶基地、十亩茶业户”,茶产业发展后劲强势,《农民日报》为此做了长篇报道。上犹、崇义依据生态优势,坚持茶业生产的“生态化、基地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之路,相邻两县,互比互学,竞相发展。

二是茶产业投入增加,投资方式呈多元化趋势。婺源整合涉茶项目资金2 000 万元,带动当地民间投资1 亿元,又引进深圳聚芳永茶业公司,一期工程已完成投资1 亿元,二期工程计划投资4.6 亿元。浮梁从2007 ~2010年,整合各类财政资金4 000 万元,吸纳社会资金近1 亿元。修水引进北京更香茶叶有限公司投资1.5 亿元兼并重组宁红集团,新建茶园5 000 亩,新建现代化红茶加工厂和“江南国际茶城”。中茶股份有限公司与婺源鄣公山茶业公司共同投资9 000 万元,建设万吨婺绿标准化加工生产线。崇义上堡公司董事长张永海投资8 000 万元,建设万长山有机茶基地。

三是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促茶产业转型升级。

科技进步的主要贡献为:1、标准茶园建设、无公害茶、有机茶生产管理技术被越来越多的茶农茶企熟练掌握,“一亩园一万元”的安全优质高产高效茶园在全省各大茶区均有成功的典型示范。2、名优茶加工技术已由传统的手工、单机作业向全过程机械化转变。大众茶加工已普遍实现了机械化,部分实现了清洁化、连续化。3、茶叶生产加工各项技术日益成熟,茶产品结构由原来单一的炒青绿茶和工夫红茶,发展到名优绿茶、名优红茶、出口有机茶、大众茶、乌龙茶、花茶、茶饮料、茶食品等,形成了以绿茶、红茶为主,多茶类、多产品结合的多元结构。

体制创新主要表现为:茶叶生产的主体已由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小作坊逐步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转移,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等专业化分工特点明显,龙头企业产业化程度和专业合作社组织化程度提高。“公司+基地+农户”、“协会+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社+市场”等各种形式的茶叶合作经济组织逐年发展。2011年,全省有180 多家重点茶叶企业、其中省级以上涉茶龙头企业29 家,各类茶叶合作经济组织308 个,连结、辐射、带动了全省23 万户茶农的茶产业生产发展。

2.2 问题与挑战

一是规模总量不大,发展茶产业具有的生态优势和茶叶品质优势远远超出面积、产量、产值在全国的地位,生产潜力大,优势明显,竞争力强,但尚未“扬优成势”。

二是现有茶业生产基础薄弱,良种化程度低,设施装备落后,单位面积综合生产能力亟待提升。

三是社会工资呈大幅增长之势,劳动力资源紧缺,生产成本上涨过快,茶产业的机械使用推广愈显迫切。

四是质量安全压力大,出口茶遭受技术壁垒和国内消费者对质量安全的低容忍甚至零容忍日益突出,生产、加工、包装、贮运、销售全过程的安全防控不能掉以轻心。

五是产、学、研、社(行业组织)资源与能力有限且未能形成合力,科技支撑能力、行业指导协调能力、从业人员素质严重滞后于产业发展。

六是政策给力不够,茶企普遍小而弱,尤其缺乏“规模总量大,经济实力雄厚,辐射带动能力强”的行业龙头企业和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

3 发展对策分析

3.1 扩大规模总量

近十年来,我国茶产业发展进入历史鼎盛时期,面积产量雄居世界第一,全球茶叶已进入买方市场,消费将保持平稳增长。但从江西看,尽管茶产业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又处在世界绿茶生产的“金三角”核心区,优势明显,竞争力强,但仍然是发展缓慢,规模总量小,有“优”无“势”。急需做强做大,尽快“扬优成势”,再创产业辉煌。

江西十二五茶叶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茶园总面积达到8 万hm2,其中无性系良种达到4.73万hm2,良种率59%,茶叶总产量10 万t,总产值80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2.5 万t,产值52.8 亿元,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和QS 认证制度,标准化生产覆盖率80%以上,无公害茶园100%,茶叶加工厂达到清洁化生产要求,做强做大“江西绿茶”省级品牌,出口增长30%以上。

这一目标的提出,主要是依据江西优越的生态条件、大面积可利用的宜茶荒山丘陵和茶叶“天生丽质”的优良禀赋。扩大规模总量,应做好三个方面的文章:

3.1.1 适度扩张面积,着力新建标准化茶园

到2015年,全省每年扩大6 700 ~13 400hm2新茶园,对于有91 个产茶县(市、区)的江西来说,这一数量目标是不难完成的。但要打好“三张牌”。

一是“生态牌”。既要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的“基础”和“名片”作用,又要坚持保护好生态。利用好的生态发展茶园,通过茶园规划建设营造更好的生态,形成开发与保护的良性互动。

二是“标准牌”。必须是标准化茶园。按标准选择园地,按标准规划、种植茶园,按标准培育管理茶园,按标准加工产品。新建标准化茶园,需要较高的投入,要把握高投入高效益,低投入低效益,甚至无效益、负效益的科学规律,务必实现建一亩成一亩,确保成效。

三是“有机牌”。必须坚持按有机茶园技术规程操作,使江西茶叶的生态优势得以充分彰显,品质优势得以充分体现,效益优势得以充分实现。

3.1.2 主攻现有茶园,提升单位面积综合生产能力

通过淘汰一批“山高坡陡,不便管理,水土流失严重,劣质低效茶园”,退茶还林,挤掉面积、产量的“水分”。

通过“五改”措施,即“改树、改园、改土、改种、改管”。加大茶园投入,加快低产茶园改造和高产茶园培育,推广“一亩园一万元”的成功模式。

“改树”,对树势衰老半衰老和未老先衰茶园,采取台刈、重剪方式更新树势,采完春茶即进行,一般当年对夏秋梢两次修剪,翌年即可投产。

“改园”,对缺丛严重的茶园,按标准茶园的要求重新规划,实行挖掉重栽或移植归并,保证有效丛数和单株生长优势。

“改土”,对茶园进行深翻,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修剪物归还茶园,用稻草、谷壳、山间杂草覆盖茶园。

“改种”,淘汰萌发不整齐,芽叶大小、色泽不一致的劣种,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适制性强,优质高产的无性系良种。引进良种不能盲目“跟风”,“白叶一号”茶适宜在江西省中部以北地区,“铁观音”适宜在江西东南部栽培。

“改管”,改变落后的生产管理技术,茶园增施饼肥,深耕、覆盖,不能不施肥或纯化肥,防止土壤酸化板结。使用绿色防控技术防治病虫。推广使用中耕、修剪机械。

通过研制开发适销新产品,使夏秋茶原料得到充分利用,产品优质优价。

通过引进深加工新技术,使低档茶原料变成高附加值产品。

3.1.3 拓展茶产业外延,着力打造复合型产业

充分利用江西山川秀美、生态优越、茶产业源远流长、茶文化底蕴厚重的独特优势,系统发掘整理,开发利用茶文化资源,打造茶文化产业;结合江西省生态旅游、红色旅游及古色旅游的丰富资源,建设一批有影响力的生态休闲观光茶园、茶博馆和茶文化休闲公园,打造茶旅游产业。做足文化产业、做新旅游产业,做强做大茶产业。

3.2 强化科技支撑

3.2.1 重点推广四项技术

——标准化生产与加工。主要是新建茶园的标准化,茶园管理的标准化,加工过程的标准化,产品质量的标准化。

——机械化生产与加工。主要是茶园管理耕作机械化,茶树修剪(重修剪、深修剪、轻修剪)机械化,鲜叶采摘机械化,产品加工的机械化、清洁化、连续化、自动化。

——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和植保专业化。

——质量安全追溯。实行从“土地到茶杯”的全过程质量安全追溯。

3.2.2 拓宽技术推广途径

鼓励省内大中专院校开设茶学专业,培养茶叶专业技术人员,从源头上改变江西省茶技人才“难以后继”的状况。

强化现有省级产、学、研资源整合,加强茶业联合会服务社会和政府的能力,协调制定并组织实施人才培养的长期规划和常年培训计划,重点培训各产茶县农业部门技术干部和省、市级龙头企业骨干;

加强区域性专业技术推广,各产茶县组织实施各自区域内的茶农培训工程,以各专业生产合作社、茶企、茶叶专业户为重点,着力提高茶农茶企科技素质和先进实用技术到位率。

3.3 加大政策给力

3.3.1 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调,形成上下联动

建议省政府成立茶产业领导小组(或茶产业联系会议制度),将茶产业发展列入茶叶主产区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设立考核目标,建立激励机制,实行年度绩效考评。

强化省农业厅职能,省发改委、科技厅、商务厅、林业厅、水利厅、教育厅、银行、信用社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在项目、贷款、资金、基础设施配套、人才培训、科技支撑、市场建设、质量标准、安全监管等方面全力支持。

3.3.2 完善产业政策及配套措施

鼓励扩大生产,妥善解决新建茶叶生产、加工基地的土地流转使用;组织茶农参加专业合作社,发展生产给予奖励性扶持和生产技术培训。

支持专业销售企业(公司)或其它投资主体在茶叶主产区的乡(镇)、村投资新建茶青交易市场,新建大中型茶叶加工厂,收购茶青加工,实现“茶青市场化”。加快实现生产、采摘与加工销售完全分离的社会化分工。

指导省级“产、学、研、社”资源整合,加强与国家级茶产业学会、协会、茶叶科研院所合作,引进才智,组建科技团队,明确目标任务,保障工作经费,制定奖励政策,鼓励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生产、加工一线,开展研究、培训、指导、推广;充分发挥茶业社团服务社会、服务政府的能力,打造为产业服务的“软实力”、“巧实力”。

加大招商引资优惠,积极引进境内外知名茶业集团,其它行业(产业)集团,引进工商资本和民间资本,进入江西茶产业行列。通过整体收购、兼并重组、控股经营及品牌营销等多种方式,加快整合、组建、培育若干个行业“旗舰”,打造江西茶产业的“航母集群”。

强化市场营销体系建设。大力倡导“茶为国饮”,引导消费,建议省人大立法确定每年的“谷雨”为“江西省全民饮茶日”;定期举办每年一届的“江西国际茶业博览会”,开展丰富多彩的茶事活动;支持南昌茶叶交易市场、龙鼎茶城、洪城茶叶市场进一步提升能力;组织企业集群整体打包参加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西安、香港、台湾的茶博会;鼓励茶企跨区域开设连锁店、专卖店;支持发展茶叶物流配送、绿色营销和电子商务。

继续实施品牌战略。定期举办全省名优茶和大众茶(大宗茶)评选活动;支持区域品牌整合;加强品牌和原产地保护;探索完善“江西绿茶”内涵外延及与区域品牌的“母子商标”关系,强力宣传推介“江西绿茶”,唱响“绿动天下,茶韵千年”。

3.3.3 增加资金投入

一是增加资金总量,加大扶持力度。以茶产业为平台,整合资金、集聚总量。设立省级茶产业专项资金;主产县设立茶产业专项资金,集中财政、农业、林业、水利、土地、扶贫、以工代赈等涉茶资金,集中打捆使用;银行、信用社加大信贷支持;吸引民间资本投入;鼓励引导茶企茶农增加资金投入。

二是完善资金使用方式,突出扶持重点。重点扶持:新建标准茶园,推广无性系良种和茶园耕作机、修剪机,购买清洁化加工机械,推广使用绿色防控技术和植保专业化,建设茶青交易市场。常态使用:省级人才培养与技术培训工程,品牌宣传与推介,定期举办茶博会、名茶评比、全民饮茶日等茶事活动,参加重点展示展销。以奖代补:“一亩园一万元”示范;企业技术改造;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获省级以上奖励的技术与产品创新;企业QS 认证;获省级以上著名商标,驰名商标;绿色营销;电子商务。

三是加强监管,保证扶持实效。政府设立的茶产业专项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严格按程序办事,做到专款专用。各地申报财政资助的涉茶项目,审批前组织人员实地考察认证,按实际情况量化资助额度。项目实施完毕组织检查验收,确保扶持资金的安全可靠和合理使用,确保项目建设达到预期目标、质量。

猜你喜欢

茶园江西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江西银行
茶园飘香
茶园之晨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我爱江西奶奶
湄潭茶园
茶园观色
香喷喷的茶叶
江西立法遏制涉医涉校的“以闹索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