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市场机制论略

2013-03-31余小波

关键词:市场机制市场化成人

余小波

(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南长沙 410081)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市场机制论略

余小波

(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南长沙 410081)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社会,成人高等教育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关头,任何单一的改革都不足以解决成人高等教育面临的诸多问题,只有实现由传统学历导向型向现代学习导向型的转型,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才能凤凰涅磐,火中重生。社会转型是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基本社会背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是目前我国社会转型的重要表现,成人高等教育的转型必须与经济的转轨相适应,引入市场机制,这既是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客观要求,也是转型的重要保证。引入市场机制,推进成人高等教育的转型,主要包括:办学的市场化,招生的市场化,专业、课程和培训项目设置的市场化,以及学校内部改革引入市场机制等方面。

成人高等教育;转型;市场机制

一、转型是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选择

进入新世纪以来,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既充满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成人高等教育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关头。任何单一的改革都不足以解决成人高等教育面临的诸多问题,只有实现由传统学历导向型向现代学习导向型的转型,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才能凤凰涅磐,火中重生。这一转型是成人高等教育的质变和飞跃,是成人高等教育基本型态的更替,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变革:在价值取向上,由强调学历文凭的获取,重视教育外烁的身份认定功能,向以成人为中心,重视教育内在育人功能,注重成人和社会发展的转变;在教育对象上,从以成人学历预备者为主,向以在职或非在职成人为主的转变,成人高等教育应逐步实施注册入学的招生制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凭高中会考成绩、学习工作的各种证明以及参加普通高考的成绩等进入成人高校学习;在办学形式上,由注重正规学校教育,向开放式办学转变,充分发挥各种高层次培训班、讲习班、专题讲座以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社会化教育的作用,积极拓展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以及现代远程教育,把正规的学校教育、非正规的有组织教育活动和无组织无系统的非正式教育活动相结合,重视教育与社会的广泛联系,引导成人高等教育深入广大的社区、企业、农村;在教育内容上,由系统理论知识的传授为主,向全面综合素质教育转变,以满足成人工作、生活、学习、休闲、娱乐等多种需要,推进现代信息社会中成人的继续社会化;在教学途径上,由以教师的教为主,向以学生的学为主转变,积极创造条件,在成人高等教育领域推进学分制教学改革,既学会做人,又学会做事,既学会生产,还学会生活,特别强调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等等。[1]可以说,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转型是一个整体的变革过程,具有全面性和深刻性。也正因为此,我们认为转型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改革。改革是转型的前奏和准备,转型是改革的总结和提升,转型进一步指明了改革方向,明确了改革对象和目标,也揭示了改革新的时代特征,昭示着成人高等教育的改革已经由表层到深层、由局部向整体推进。

二、引入市场机制是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必由之路

引入市场机制是当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必由之路。教育领域里的市场化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199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对高等教育市场化作如下界定:把市场机制引入高等教育中,使高等教育运营至少具有如下显著的市场特征:竞争、选择、价格、分散决策、金钱刺激等。它排除绝对的传统公有化和绝对的私有化。[2]依此解释,成人高等教育市场化既不是绝对的私有化,也不是绝对的公有化,而是一个引入市场机制的过程。引进市场机制的本质是利用市场供求关系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使教育更具竞争性、自主性和适应性,不断地汲取市场经济的有益因素,在办学理念、运行机制和经营模式上进行适时的调整,构建一整套适合市场经济需要的体制和运行机制,增强成人高等教育系统及其院校的生存发展和创新能力,以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按公共产品理论,全部社会产品可以划分为三类:公共产品、私人产品、准公共产品。萨缪尔森给公共产品下的定义是:“公共产品是这样的物品,扩展其服务给新增消费者的成本为零,且无法排除人们享受的物品”。[2]根据这一定义,人们归纳出公共产品的两个特征:一是消费的非竞争性;二是消费的非排他性。与公共产品相反,私人产品是同时具有消费的竞争性和排他性的产品。介于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之间的产品,即消费上具有部分的竞争性和排他性的产品,属于准公共产品。公共产品一般应由政府提供,私人产品由市场来提供,而准公共产品则由政府和市场双方共同提供效率比较高。作为产品属性分析对象的教育,指的是学校提供的教育服务,这种产品在消费上具有特殊性:消费效用有直接与间接之分。从直接消费来看,增加一个学生,其边际成本不为零,会降低原有学生得到的教育服务水平,如平均受教师关注的程度会降低,生均校舍面积、图书、仪器等教育资源会减少。因此,教育的直接消费具有私人产品的性质。从间接消费来看,教育尽管能使受教育者个人获得更高的收入和社会地位,受教育者个人收益,他人不可分享,但教育同时也能使社会经济更快增长,社会发展更加和谐,这是教育带来的社会经济利益,全体社会成员都可以受益,对社会而言增加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也无法排除其他成员得到这种利益,因而没有竞争性和排他性,所以,教育的间接消费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属性的确立,为教育引入市场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正在逐步发育成熟,教育需要新的社会定位。教育的基本定位应是:教育是介于市场领域和政治领域之间的部分(第三部门),学校及其教育机构是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教育产品是非垄断性的公共物品,可以通过政府和非营利性机构两种资源配置机制来向社会提供。”[3]

上述讨论,包括了各级各类教育。成人高等教育主要以在职在岗的工作成人为对象,直接为各行各业培养培训各类人才,是教育系统中与市场衔接最紧密的部分,面向社会进入市场具有更加现实的意义。社会转型是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基本社会背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是目前我国社会转型的重要表现,成人高等教育的转型必须与经济的转轨相适应,引入市场机制,这既是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客观要求,也是转型的重要保证。

引入市场机制推进成人高等教育的转型,不仅必要,而且可能。市场化需要具备三个必要条件:一是市场上买卖双方地位的平等;二是有市场需求,需求者有购买能力;三是充分的信息传递,市场买卖双方信息对称。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市场化的上述三个必要条件都已具备。从买卖双方地位来看,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成人高等教育市场上买卖双方的地位已趋于平等。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有了很大发展,规模扩大很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仍然十分落后,学生必须通过考试并要取得好成绩才能跨入大学的门槛,根本无法和学校处于一个平等的位置上进行双向选择和平等交易。而成人高等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开始由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现代远程高等教育基本上实行免试入学,院校类成人高等教育尽管还在实施成人高考,并划有最低分数线,但由于生源有限,通常无法执行,而非学历的各类培训和继续教育完全开放入学,学生拥有了更多选择学校,选择专业、学习方式等的权力,与学校进行双向选择和平等交易的条件已经具备。从市场需求和购买能力来看,近些年来,尽管成人专科学历教育的生源有明显减少,但本科层次生源充足,现代网络教育的发展很快,非学历的各类培训和继续教育的生源呈上升之势,市场需求十分旺盛。而且,成人学生多为在职在岗人员,所在单位、家庭及个人具有支付学习费用的意愿和能力,具备参与市场的条件,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支付能力,选择合适的教育培训形式和种类。从市场信息传递来看,近年来,为了应付竞争,争夺生源,各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越来越重视招生广告宣传,加强了教育咨询服务,成人学员了解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对学校的教育服务提出合理要求的机会更多,渠道更畅。充分的信息传递,买卖双方的信息对称,给成人高等教育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三、运用市场机制推进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路径选择

引入市场机制,推进成人高等教育的转型,实现成人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首先是办学的市场化。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政府财政投入甚少,主要靠学生的学费维持教育的运行,而学费的收取政府有严格的规定,办学机构不得随意违背。所以,办学经费的窘迫是成人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严重制约了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也不利于它的转型。成人高等教育要利用与经济部门、行业、企业广泛联系的优势,实行开放办学,广泛吸纳社会资源,通过市场运作,建立多元化投资体系,筹措教育发展基金。此外,成人高等教育不仅要面向行业和企业,还应该拓展自己的服务面向,面向社会大市场,进入广大的农村、社区以及中西部地区,实施开放办学。我国是一个拥有近十亿农业人口的农业大国,社会主义新农村要靠掌握了现代科技知识的新型农民去建设,面向广大的农村应是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大选择。但目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面向农村服务的意识不强,与这种要求很不相符。社区作为开展社会性文化活动的重要舞台,已越来越受重视。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教育,是全面提高社区居民素质的客观要求,在这方面成人高等教育大有可为。在有条件的地区还可通过改制的方式,将一些成人高校改为社区学院,这不仅有助于其课程的综合与质量的提高,使其能够更好地为成人发展和社区服务,也有助于学习型成人高等教育的形成。

其次是招生的市场化。传统的成人高等教育受区域限制较为明显,比如夜大学,一般只能在学校附近招生,脱产与函授教育也主要是本省招生。随着社会发展,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推广运用,传统成人高等教育按生源划片分块的招生办法被打破,跨省跨区招生越来越普遍。哪里有需求,就在哪里办学,哪里有市场,就在哪里招生。办学院校可在全国各地招生,求学者也可自由选择学校和专业。招生的市场化,要求成人高等教育努力塑造良好的整体形象,提高自身竞争力,一方面是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以社会和市场需要为参照,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努力吸纳本地生源,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培训各类高级应用人才,使他们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地方建设的主力军。另一方面则是扩大招生领域和范围,对各地生源市场进行细分,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正确选择目标市场,准确进行市场定位,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生源竞争策略,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在激烈的生源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第三是专业、课程和培训项目设置的市场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专业、课程和培训项目设置,日益靠近市场和社会要求,但存在问题也还不少,重理论学科,轻应用学科;重长线专业,轻短线专业;重专门型人才培养,轻复合型人才培养等。因此,必须引入市场机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进一步调整成人高教的专业、课程和培训项目设置。以专业调整为例,一是调整专业设置的服务方向。高等教育为适应新技术革命的需要,培养高新技术方面的人才是必要的。但是,对于成人高教来说,当前一个时期,更为重要的是要大力培养各类应用型人才。这种调整不是简单地增设或减少几个专业,它要求整个成人高教科类专业设置的方向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即由学历型成人高等教育的注重理论学科向注重应用学科方面转变。二是拓宽专业口径,增强学生适应性。我国传统的成人高教专业设置是前苏联模式的翻版,按部门所有,按行业归类,按产品工艺划分专业,主要弊端是专业口径小,学生适应能力差。因此,当前科类专业结构的调整,应特别注重适应学科的综合发展需要,拓宽专业口径,建立起纵向的本专业课程和横向的跨学科课程相交的立体课程结构,增强学生适应性,培养具有多种综合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现代生产发展和人员流动以及职业更替的需要。三是积极发展紧缺专业、急需专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才供需的矛盾更加突出,一些专业人才过剩,而另一些专业人才成为社会市场的热门。如近些年来,从事企业管理和金融、财政、行政等方面的管理人才;信息、能源、生物、新型材料等方面的技术人才;第三产业大幅度上升后一些技术性强的服务人才;各级各类学校师资和教育人才;外经、外贸等涉外专业的外语人才等成为人才市场的急需。对上述变化,成人高等教育应灵敏反应,发挥自己“船小好掉头”的优势,在专业、课程和培训项目设置上予以考虑,培养企业和社会急需的人才。

第四是学校内部改革引入市场机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进行学校内部改革,其实质在优化校内的教育资源配置,彻底打破学校内部存在的“大锅饭”现象。具体来说,就是教师、教育行政人员均应该竞争上岗,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应符合市场的需要;学生交费以后有权自由选择上课的老师,自由选择课程;将后勤服务逐步剥离学校等等。以教师管理为例,成人高校的教师多为专兼职相结合,兼职教师所占比例较大,教师流动性相对较大,在对教师的管理上必须打破常规,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特点的用人机制,根据“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公平竞争、择优聘用”的原则,实行全员聘任制,以广泛吸纳社会和企业有特长的工程技术人员、能工巧匠,以及学术教学水平高,热爱成人教育事业,且身体健康的高校离退休教师,兼任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师,充分利用人员流动带给队伍建设和调整的有利条件,不断吐故纳新,使教师队伍不断得到优化。并适当拉开收入差距,加大薪酬与岗位、绩效挂钩的力度,向急需人才和拔尖人才倾斜,向教学一线倾斜,向重点岗位倾斜。

需要强调的是,引入市场机制推进成人高等教育的转型,离不开政府的有效调控,政府不可以放弃自己在成人高等教育事务中的责任。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尚不发达,市场发育尚不充分,而且市场自身存在自发性和一定程度的盲目性,需要“政府干预”来补缺。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许多社会领域的建设还离不开政府力量,“在中国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中,政府和市场表现为两种不同的推动力量,但是这两种力量的巧妙结合,的确是世界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范例”。[4]教育的转型更是如此。教育市场化有别于经济的市场化,运用市场化手段推进成人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必须坚持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充分利用政府的制度性力量,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唯此,才能既保证市场机制有效地配置教育资源,又能通过政府对成人高等教育运行的宏观调控,补充、矫正市场机制的不足,实现成人高等教育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没有政府引导和调控的市场化,不仅不利于成人高等教育的转型,还可能造成文凭主义的进一步泛滥,导致学历贬值,成人高等教育领域曾经出现过的“三乱”(即乱办班、乱招生、乱发文凭)现象就是一个例证。

[1]余小波.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困境与转型[J].教育研究,2008 (12):84-87.

[2]李盛兵.高等教育市场化:欧洲观点[J].高等教育研究,2000 (4):108-111.

[3]劳凯声.社会转型与教育的重新定位[J].教育研究,2002(2):3 -7.

[4]陆学艺,景天魁.转型中的中国社会[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46.

[责任编辑 刘范弟]

Essential Strategies of the Market Mechanism of China’s Adult High Educational Transition

YU Xiao-bo
(Research Academy of Educational Science,Hunan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081,China)

The 21st Century is a era of knowledge economy and information society with the adult high education in a vital turning point.Any singular reformation is insufficient for the solution of the many existing problems facing the adult high education.Only with the realization of the transition from traditional diploma-oriented type to modern study-guide type can China’s high education revive itself from ashes like the phoenix which gets reborn in its death through fire.Social transformation is the basic social background of China’s high adult education.The transfer from the planned economic system to market economic system is an important representation of China’s current social transition.The transfer of adult high education must fit in the economic reform with the induction of market mechanism.This is the objective demand of the transfer of adult high education as well as the important guarantee of the transfer.The strategies of introducing market mechanism,and propell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adult high education mainly include the aspects of the marketization of school running,marketization of enrollment,the marketization of setting up of majors,courses and training programmes in addition to the marketing mechanism of inner reform with the schools.

adult high education;transition;market mechanism

G72

A

1672-934X(2013)04-0114-04

2013-05-27

余小波(1961-),男,湖南安乡人,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成人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市场机制市场化成人
以市场机制推动自愿减排 全国自愿减排交易中心建设有序推进
试论二人台市场化的发展前景
离市场化还有多远
成人不自在
解读玉米价格市场化改革
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机制是市场机制的内在本质
嵌入分部相关性的内部资本市场机制设计
Un rite de passage
我国排污权交易存在的的问题与完善市场机制
“泛市场化”思想根源及其治理:评《泛市场化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