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阈转换
2013-03-31贺长余
贺长余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哲学教研室,辽宁沈阳 11000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阈转换
贺长余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哲学教研室,辽宁沈阳 110004)
马克思哲学是关于历史发展的哲学,历史发展的双重动力是阶级革命与生产力发展。当马克思哲学转变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与发展”两大视阈应运而生。随着现实背景发生变换,马克思主义哲学两大视阈实现了从革命到发展的历史转换并在中国产生巨大的时代回响。
革命视阈;发展视阈;视阈转换
马克思哲学是基于充满主体精神的实践原则,强调经济基础决定地位的唯物史观,是关于历史发展的哲学。历史发展的双重动力是阶级革命与生产力发展。随着马克思哲学转变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意识形态化的工人阶级的圣经。历史进展的双重动力也随之转变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与发展”两大视阈。
一、马克思关于历史发展的双重动力论析
马克思哲学基于实践本性和现实关切的哲学立场,实现了对传统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理论超越,基于人的本质和发展解释自然的生成和社会的发展,基于经济关系、经济基础探索社会的发展与历史变迁。因此,它的核心是唯物史观,全部理论也可以看做是广义的社会发展理论。在阐述现代唯物史观的过程中马克思直接提出历史发展的双重动力因素即阶级革命与生产力发展。
马克思指出:“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就是人们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1]马克思认为这种现实需要的日益满足和丰富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最终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因素。马克思指出:“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而这种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因而始终必须把人类历史同工业和交换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和探讨。”[1](P24)“在历史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是与同一时期的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都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速发展为前提的……生产力的这种发展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1](30)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现存的社会关系和现有的生产力发生了矛盾,即“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彼此之间可能而且一定会发生矛盾,因为分工不仅是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由不同的个人来分担这种情况成为可能而且成为现实,而要使这三个因素彼此之间不发生矛盾,则只有消灭分工”,[1](27)“分工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例证,说明只要人们还处在自然形成的社会中,就是说,只要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还有分裂,也就是说,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这种力量现在却经历着一系列独特的,不仅不依赖人们意志和行为反而支配着人们意志和行为的发展阶段”。[1](30)这样的发展阶段被称之为异化。要消除这种异化必须消除这种异化力量的统治阶级“每个力图取得统治的阶级,即是他的统治要求消灭整个旧的社会形式和一切统治,就像无产阶级那样,都必须首先夺取政权以便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普遍的利益,而这是它在初期不得不如此做”。[1](30)所以马克思提出这种异化只有在具备了这样的实际前提之后才会消灭,即“要使这种异化成为一种不堪忍受的力量即成为革命所要反对的力量。就必须让他把人类的大多数变成完全没有财产的人同时这些人又同现存的有钱有教养世界相对立”。[1](30)“革命之所以必需不仅是因为没有任何其他办法能够推翻统治阶级,而且还因为推翻了统治阶级的那个阶级,只有在革命中才能抛掉自己身上一切陈旧的肮脏东西,才能成为社会的新基础”,[1](35)因而“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通过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1](36)
由此看来,在马克思那里,历史的发展的双重动力是生产力发展和阶级革命。马克思指出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前进的最根本动力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只不过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处于一定的紧张关联时,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此时,阶级革命就成为变革生产关系以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手段和中介环节,推动着人类社会演进。当马克思哲学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步转变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后,马克思主义哲学秉承实践本性和现实关切的哲学立场,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哲学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双重动力的理论论说,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大视阈,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视阈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视阈。随着时代主题发生变换,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实现从革命到发展的视阈转换,重新回到马克思哲学唯物史观所强调的生产力发展的理论根基上。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视阈确立
马克思哲学是学院外的非黑格尔式的非思辨哲学。马克思反复强调哲学的实践原则,“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哲学家的根本任务不是“解释世界”而是“改造世界”,“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现实性力量和真理性的根本标准”等观点都凸显了马克思哲学的现实关切。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是革命的时代。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和危机所酿造的革命运动在世界范围内风起云涌,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视阈正是在这个时候确立,并为各国无产阶级革命提供锐利的思想武器,成为许多国家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和革命领袖发动革命、指导革命的行动指南,改变了许多国家的命运和整个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列宁曾明确指出,“俄国的纲领实质就是组织无产阶级斗争,领导这一斗争,争取达到最终目的-由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和组织社会主义”,[2]“阶级斗争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问题之一”,“经济派只承认阶级斗争中的那些从自有资产阶级的观念看来最能容忍的东西,而拒绝比自由派更进一步,拒绝承认更高级的,自由派所不能接受的阶级斗争,这种阶级斗争就是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的阶级斗争概念,阶级斗争是历史的唯一的实际动力”。[3]斯大林进一步指出现实的历史就是“自发的发展过程让位给人们自觉的活动,和平的发展让位给暴力的变革,进化让位给革命”。[4]毛泽东《关于农村调查》也指出:“人类自有史以来,就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初步得到认识的方法论。可是这些书上,并没有中国的湖南、湖北,也没有中国的蒋介石和陈独秀。我只取了它四个字:阶级斗争,老老实实地来开始研究实际的阶级斗争。”
在革命与战争成为主题的年代,具有实践本性和现实关切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彰显了革命视阈的理论视野,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视阈强调对抗、强调批判、否定、斗争、革命的两极对立的思维模式。在以革命和战争成为主题的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视阈是合理的、必要的、正确的,并产生了巨大的历史效用。在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之时,也鲜明的凸显出自己特有的理论表征: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视阈强调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根本对立。马克思主义者广泛认为“唯心论和唯物论学说都是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而存在,在阶级没有被消灭以前,唯心论和唯物论的对抗是不会消灭的。唯心论在自己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代表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起着反动的作用。唯物论则是革命阶级的宇宙观,它在阶级社会内,从对反动哲学的唯心论之不断的斗争中生长与发展起来”。[5]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视阈突出对立统一规律及其斗争性原则。“对立面的统一(意志、同一、同等作用)是有条件的、易逝的、相对的。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发展仅是对立面的斗争”。[3](P557)在这个革命与战争为主题的时代,一定会突出强调敌我双方的分立与斗争,强调矛盾的不可调和,不可相容。对辩证法的理解,对对立统一规律的理解,在这样的时代,只能从斗争性、革命性、否定性的方面进行理解。对于大部分生活于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者来说,都希望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方式夺取政权以推翻资产阶级残酷统治,把革命、斗争、尖锐对立的观念提高到空前的理论高度,从而突出辩证法否定性、革命性,突出对立统一规律的斗争的绝对性和至上性是有意义的。再次,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视阈突出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认为辩证法是从不断运动的形式中从暂时性方面去理解和审视世界,因而辩证法从不崇拜任何存在,它是批判的革命的。最后,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视阈强调阶级革命推动历史发展的绝对效用。指出阶级革命、斗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巨大杠杆”“唯一动力”。在一些社会主义国家里,“斗争哲学”、“阶级斗争为纲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论”的思想成为主导,大范围开展“革命”“斗争”运动。
三、视阈转换:走向发展视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视阈所具有的思维模式和理论表征,是适应革命斗争的实际需要,反映了实际革命斗争的客观要求,在革命战争年代是合理的、必要的、正确的。但是当今时代,随着时代主题转向和平发展,核心矛盾与中心任务由阶级斗争转向发展生产力,无产阶级政党由代表人民大众夺取政权的政治角色转变为执政党。若仍以革命视阈来处理和平时期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就会理论脱离实际,就要犯错误。此时,马克思主义哲学应实现视阈转换,从革命视阈转向发展视阈,以适应新时代背景的实践需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视阈在特定历史时期,由于符合革命斗争的现实需要,产生了巨大的历史效用和实践成果,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视阈得以夸大并僵化,产生许多不堪回首的历史灾难。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者深刻反省自身出现的历史问题,及时转变不合时宜观念。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进行检讨并最终提出“对马克思主义要坚持的主要是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6]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就是要面向现实面向我国当下实际。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明确了当下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发展生产力成为新时代中国面临的新主题。邓小平同志在反思中国建设的实践经验后提出了一系列新方针,指出当代中国“中心点是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从封闭到开放,从固守成规到各方面改革”。[7]社会主义应该有比资本主义更加发达的生产力,经济文化落后不是社会主义。正如马克思所说:“历史上的周期性重演的革命动荡是否强大到足以摧毁现存一切的基础;如果还没有具备这些实行全面变革的物质因素,就是说,一方面还没有一定的生产力,……那么,正如共产主义的历史所证明的,尽管这种变革的观念以表述过千百次,但这对实际发展没有任何意义。”[1](P36)由此可见,现时代马克思主义者应时代呼唤重新将生产力发展提到历史核心地位,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视阈。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视阈强调生产力发展的中心地位,强调兼容并蓄、和谐共生、开放多样的思维模式。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主题的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视阈凸显了时代精神的精华,展现出鲜明的理论表征。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视阈反对唯心论与唯物论的僵化对立,强调实践观。改革之前的苏联教科书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贯穿着唯心论与唯物论绝对对立的逻辑主线。秉承发展视阈的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实践才是理解马克思哲学的核心要素。邓小平曾鲜明提出:“我们不要盲目争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下实践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发展生产力。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视阈弱化否定性辩证法,突出和谐辩证法。否定性辩证法将否定的环节上升为辩证法的轴心原则,将“否定”“批判”“革命”教条化,使之成为“斗争哲学”“阶级斗争为纲论”等政治第一、革命至上的意识形态范式的理论基石。与此相反,和谐辩证法是对对立面关系的重新认识和重新对待,是向对立面的统一性倾斜。实际上对立面本身包含有彼此一致的方面。双方不仅能够结合,而且他们的结合会产生出一种新的机制,更好的促进事物发展即达至否定之否定的最高环节。再次,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视阈主张建构和谐社会。历史经验告诫我们发展需要稳定和谐的社会条件。在此前提下生产力才可有序发展,同时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人类历史不断前行。由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适时提出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并把此目标定为今后长期发展的核心。最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视阈坚持开放式的思维原则。这方面我们最有深刻体验,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破除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对立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等一系列重大举措都鲜活的展示出新时期开放式的思维原则。正是基于现实关切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视阈向发展视阈的视阈转换,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视阈所具有的思维模式和理论表征,是适应新时期历史发展的需要,从而促进中国巨大发展。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阈转换在当下中国的时代回响
近现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视阈的引导下,成功开展了一系列社会革命。可“文革”等运动的历史教训清晰的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视阈只适用于特定时期,不可教条化,否则将会成为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严重障碍。“文革”之后中国人民经过深刻反思,将被革命视阈遮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视阈提上日程。
十一届三中全会彻底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的历史性决策。邓小平明确指出“经济工作是当前的最大政治,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不只是当前恐怕今后长期的工作重点都要放到经济工作上面”,[8]虽然“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但是说到最后,还是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于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8](P251)所以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9](P375)可见,此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视阈成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共产党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以此,当下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果敢的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邓小平直接指出,“我是主张改革的,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旧的那一套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过去我们搬用别国模式,结果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在思想上导致僵化妨碍人民和基层积极性的发挥”,[9](P237)因而“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9](P370-371)所谓的改革开放就是变革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环节,最终实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要找到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核心动力。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推进历史的最终动力。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阶级对立与斗争已不复存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需要彻底转变,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同匮乏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才是当下中国社会实质矛盾。只有发展生产力,只有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会顺利开展。否则“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9](P150)
正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视阈引领下的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逐步踏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大力发展生产力,坚定不移的实行改革开放,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吹响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以发展为指向,引领全党和全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行。继邓小平之后,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的伟大旗帜,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继续深入改革开放,与时俱进。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发生严重政治风波,国际社会主义出现巨大困境,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发展面临空前的压力。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又一次处在历史关头。以江泽民为领导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临危受命,带领全党全国人民继续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基本路线方针不动摇,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国内外政治风波的严峻考验面前,稳固了改革和发展的大局,捍卫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捍卫了社会主义事业,维护了广大群众的利益,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为了更好地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我们摒弃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视阈下所坚持的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两级对立,创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的新局面。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这一创举不仅受到国内某些人的反对,而且也遭到国际方面的质疑,他们都认为社会主义只能搞计划经济,资本主义才搞市场经济。按此逻辑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是两相对立,万不可结合的极端。可是当我们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视阈向发展视阈的转换之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便成为现实。我国还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现样式,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提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提出“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新的对外开放战略,制定和实施了“科教兴国”“西部大开发”“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重大方针,从而使得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和完善,中国的共产党人进一步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出发,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只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视阈的框架下,才能合理有效的建立起来。实现社会和谐,建立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当下中国所要建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实社会。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视阈为其提供了理论基础。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是指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这种和谐关系不能建立在以革命冲突为导向的社会基础之上。否则有序将被动乱所取代,民主法治将被暴力革命所取代,正义将被冷酷无情所取代,友爱将被冷漠所取代。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视阈在当代中国日益凸显,为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建立提供了平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同样也要在此平台上建立。当我们还在偏执人与自然根本对立之时,生态的破坏、自然资源匮乏、自然灾害频繁光临,使得人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得出结论:为了人类的现在和未来我们必须转变对待自然的先前态度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综上所述,总览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我们完全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视阈转换是历史轮轴拓步前行的必然选择。发展视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形态。
[1]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23.
[2]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5.
[3]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2.
[4]斯大林.斯大林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29.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471.
[6]李洪林.我们坚持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 1989(1).
[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69.
[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94.
[9]邓小平.邓小平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责任编辑 刘范弟]
Shift of Perspective of Marxism Philosophy
HE Chang-yu
(Teaching and Research Faculty Group,Party School of CPC Liaoning Provincial Committee,Shenyang,Liaoning 110004,China)
Marxism philosophy is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the twofold motive power of which is class r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abor force.When Marx’s philosophy turned into"Marxism Philosophy",the twofold perspectives of"r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came into existence.With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background of reality,the twofold perspective of Marxism philosophy realized its historical shift from revolution to development with its huge reverberations of the times in China.
revolutionary perspective;development perspective;shift of perspective
A81
A
1672-934X(2013)04-0039-05
2013-05-27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哲学思想与当代价值研究”(L12AZX003);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自由与平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范畴研究”(L12AKS010)。
贺长余(1984-)男,辽宁盖州人,哲学博士,中共辽宁省委党校哲学教研室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