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践哲学视角下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3-03-31张頔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哲学实训职业

张頔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技术系,江苏 常州 213164)

实践哲学视角下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张頔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技术系,江苏 常州 213164)

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是高职教育的核心内容。明确职业能力的内涵、树立正确的职业能力培养观是高职院校有效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前提。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实施项目化课程改革、创新实训基地建设、打造优秀师资队伍、构建实践共同体等路径来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实践哲学;高职院校;高职学生;职业能力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不仅关系到我国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还会对我国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以及我国经济社会有序健康地发展都会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实践为例,探讨培养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路径。

一、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观概述

职业活动是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然而有关职业能力的内涵,目前学术界并没有统一的认识。比如有学者基于行为主义的理论视角,认为职业能力就是职业技能或职业行为,主要体现是高职学生是否能够完成明确的、操作性的、可测量的职业行为。[1]认知主义学派的学者却认为只要高职学生了解、理解、掌握并能顺利运用某一职业的相关知识,那么他就拥有了相应的职业能力。[2]也有学者基于人本主义理论,将职业能力理解成完成某项职业的工作任务时可能的行为表现。[3]近年来职业能力的内涵呈现出从单一方面向多个方面转变的趋势。有学者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职业能力是包括知识、技能、态度等多个方面的心理表征,不同情境对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影响。[4]

培养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观念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美国遵循人本主义理论视角下的职业能力培养,采取将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融合的做法,将职业教育只作为学生自主发展的一个选择项。英国认同行为主义理论视角下的职业能力建设,在培养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过程中十分重视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得,认为学生取得了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就代表了拥有对应的职业能力。法国认同认知理论视角下的职业能力提高途径,是通过让学生掌握某一职业的相关学科的知识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德国采纳建构理论视角下的职业能力的定义,在培养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过程中不只是关注职业技能的培养,而是注重职业知识、心理素质以及职业操作行为等多个方面的有机结合与统一。

我国学者就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内涵和培养途径也开展了相关研究。谭维奇 (2013)运用模糊评价法构建了包含职业特定技能、行业通用技能和核心能力等3个层次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5]景凌凌 (2013)从高职教育多元课程评价视野下探讨了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机制问题。[6]王晓、陈本敬 (2013)通过探讨养成教育与职业能力发展的关系,提出了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发展模式的构建路径。[7]翁幼珍 (2013)探究了CDIO工程教育模式下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路径问题。[8]总的来说,现有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相关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基于某一理论视角下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深入系统性研究还不多见,使得现有研究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二是现有研究更多地是泛泛地论及如何培养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缺乏相应的例证性分析与研究,使得现有研究缺乏富有鲜明特色的实践基础。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核,实践哲学强调通过人类的社会实践来不断提高人类认识世界与改变世界的能力。[9]职业能力的培养本质上也是行动主体实践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基于实践哲学视角来探讨职业能力的培养途径从理论上是可行的。

二、实践哲学视角下职业能力培养观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研究人类的一般本性,而是从人学的社会历史实践出发,探讨人类这种存在物的合理性以及走向自由解放的道路。马克思主义哲学虽然通常被理解概括成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以及实践唯物主义的综合;但从本质上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是实践哲学,因为它是以 “社会化了的人类”这种 “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人类的自由生存与解放为目标,以社会历史实践为基础建立的理论。[10]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由传统的追求 “解释世界”的认识论哲学,通过实践和人对世界的实践关系,转向了追求 “改变世界”,即改变人类的不合理生存状况的人类学哲学。[11]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灵魂,实践哲学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倡导实践优位,认为行动主体的行动及其意义必须在实践语境中才能理解,甚至 “理论”也需要从实践的角度进行意义重构;二是强调实践理性,指向的是事先无法预设的事物,体现的是行动主体在具体实践行动中的机敏与判断;三是消融二元对立,认为理论本身就具有地方性、情境性,理论与实践是对话而不是对立。[12]

基于实践哲学的视角来探讨职业能力培养,就是把职业能力培养看作一种实践活动,强调实践理性在职业能力培养中的核心地位,这也为我们审视解读职业能力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基于实践哲学视角,职业能力不能理解为职业技能或职业资格,而是指在理解、反思、评价和完成某种职业相关工作任务中兼顾知识、技能获得和人格培养,并获取适应某种职业和解决未知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说,实践哲学视角下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社会能力以及发展能力等3个方面,并且尤其突出学生的社会能力以及发展能力。专业能力指高职学生从事某一职业岗位所需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等;社会能力指高职学生在开放的社会生活系统中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比如职业适应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心理抗压能力等;发展能力是指伴随着自身职业发展而要具备的保障自己终身就业的能力,比如自我开发能力、创新能力等。[13]

基于实践哲学视角,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不只是职业技能的获得或职业知识的学习,而是特别强调社会实践在培养职业能力中的作用。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过程就是学生在由人、活动和世界构成的有机系统中以 “合法的边缘性参与”的方式,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实践过程的参与和理解。[13]因此,在实践哲学理论指导下,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不仅仅是教育职业知识或者培育职业技能,还要求学生在不断与外部生活世界紧密联系的过程中掌握胜任职业岗位所需技能或知识的相应能力,从而将学生培养成完整的社会人。下文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实践为例,深入系统地探讨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三、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一)实施项目化课程改革,建立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自2007年起就开始启动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基于 “以学生为主体,以工学结合为突破口,以工作过程为课程设计基础,以真实工作任务或社会产品为载体,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改革理念,积极实施了项目化课程改革。具体而言,首先学校要求教师要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融理论于实践之中,融动脑于动手之中,融做人于做事之中,以项目贯穿始终,突破学科知识逻辑,对单一课程进行单元设计以及整体设计。然后,学校要求教师对关联性课程进行单元设计以及整体设计。最后,学校以工作体系为基础,以工作结构为逻辑,将工作结构转化为课程结构,将工作任务转化为任务引领的课程,建立起以工作过程为基础的项目式课程体系。[14]通过实施项目化课程改革,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至今已开发项目教学课程300多门,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建成江苏省特色专业2个、全国化工职业技术教育示范专业2个、省部级精品课程16门、国家级或省级精品教材多门。

(二)创新实训基地建设,夯实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础

实训基地是实践哲学视角下的职业能力培养观念的基础,对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实训基地建设也是实践哲学视角下的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过程的核心环节,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产生直接的显著影响。秉承实践哲学视角下的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理念,可以通过积极构建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将实训基地建设视为学校基础能力建设的核心,不断探索创新,践行 “四结合、六合一”的实训基地建设理念。[15]“四结合”分别指: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即将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训基地视为一个有机的整合来建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即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融合,开发融教、学、做于一体的项目式课程体系;实操与仿真相结合,即将真实的实训操作与能模拟产品生产特点的计算机仿真操作相结合;小试与大放结合,即将工业产品的试制、中试和规模化生产训练相结合。“六合一”分别指:车间与教室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作业与产品合一、教学与科研合一、服务与创收合一。

通过不断探索创新实训基地建设,可以将学生在校学习的实际操作内容融合到现实工作之中,使得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就能积累比较丰富的岗位工作经验并形成一定的职业设计思维,一方面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普遍欢迎;另一方面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职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岗位之间的差距,对于提高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建设 “三双型”师资队伍,提供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保障

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师资是关键。为了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学院在要求教师具备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的基础上,还积极推进 “双师”、“双证”、“双语”的 “三双型”师资队伍建设。“三双型”教师要具备渊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精湛的教学艺术,还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胜任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的双重责任;同时还具备扎实的外语功底,能够用一门外语作为教学语言来讲授非语言专业知识的复合型教师。为了加强 “三双型”师资队伍建设,学院制订了系统的 “三双型”师资培养计划,加大了师资培养经费的投入,完善了师资培养的相关制度,努力打造 “三双型”教师的工作环境和条件。[16]近几年来,经学院培训和认定的 “三双型”教师占全体教师的比重日益增大,他们在学校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四)构建三位一体的 “实践共同体”模式,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效率

共同体是一个社会学的基本概念,被社会学家赋予了 “为了特定目的而聚合在一起生活的群体、组织或团队”的含义。这一概念后被引用至教育学领域而衍生出 “实践共同体”这一概念。这种以 “活动”为中心进行设计的 “实践共同体”,能够产生更有效的工作、管理和学习方式,给教育者提供了有潜力的技术性突破。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人才培养上建立了一种学校、企业、社会三位一体的 “实践共同体”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校通过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将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成为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技能鉴定为一体的实践教学系统,很好地满足了学生顶岗实习、教师实践培训、教学案例收集以及实践教材开发的需要,成为校企之间构建良好的交流与合作关系的平台。此外,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使其所学的专业知识、技能拥有一个发挥作用的机会,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社会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自我开发能力等发展能力。

通过实施项目化课程改革、创新实训基地建设、建设 “三双型”师资队伍以及构建三位一体的 “实践共同体”模式等途径,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在人才培养上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近3年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国家级、省、市级各类大学生比赛中,先后获取各类奖项200多人次。在全国石油与化工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学校化工系学生连续5年荣获团体一等奖及个人奖前三名的好成绩。学校培养的学生广受用人单位的好评,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8%以上。

四、结语

着力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是高职教育的根本所在,也是社会需求对高职教育的客观需求,更是高职院校自身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明确职业能力的内涵、树立正确的职业能力培养观是高职院校有效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两个基本前提。本研究基于新的理论视角就职业能力的内涵进行了重新界定,提出了新的职业能力培养观。将理论与实践相对接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教育培养学生的重要要求,实践哲学能较好地将职业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整合,因此高职院校在实践哲学的理念指导下能有效开展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实践,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实施项目化课程体系改革、创新实训基地建设、打造”三双型”师资队伍、构建实践共同体等方面来有效地培养或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1]匡瑛.究竟什么是职业能力——基于比较分析的角度 [J].江苏高教,2010(1):131—134.

[2][荷兰]弗兰斯·F·范富格特.国际高等教育政策比较研究[M].王承绪,徐辉,徐小洲,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33-134.

[3]张建新.高等教育体制变迁研究——英国高等教育从二元制向一元制转变探析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43.

[4]马陆亭.高等学校的分层与管理 [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72.

[5]谭维奇.模糊层次评价在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中的应用[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3,43(9):55—60.

[6]景凌凌.高职教育多元课程评价视野下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机制探究 [J].职教论坛,2013(14):79—80.

[7]王晓,陈本敬.养成教育与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研究 [J].中国成人教育,2013(3):115—117.

[8]翁幼珍.CDIO战略下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J].教育与职业,2013(5):79—81.

[9]吴书林.马克思技术本质观的实践哲学解读 [J].学术研究,2011(6):8—12.

[10]苗启明.论马克思哲学的实质:实践人类学哲学 [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3—11.

[11]苗启明,杨学军.论马克思哲学在具体境域上的开新:实践人类学哲学 [J].云南社会科学,2003(6):27—32.

[12]苏鸿.实践哲学视域中的行动研究 [J].课程·教材·教法,2012(6):15—20.

[13]沈建龙.基于实践人类学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J].浙江学刊,2012(1):180—183.

[14]陈炳和,熊威.推进项目化课程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J].继续教育研究,2011(2):113—115.

[15]欧汉生.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困境与对策——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J].职业技术教育,2011(32):51—53.

[16]陈炳和,罗元,束惠萍.高职院校 “三双型”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初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实践与思考 [J].黑龙江教育,2008(9):16—17.

(责任编辑:朱世龙,沈秀)

Cultivating the Vocational Ability of High Vocational Students from Perspective of Practical Anthropology——Taking Changzhou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ZHANG Di
(Chemic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Changzhou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Technology,Changzhou 213164,China)

Developing students'vocational ability is the core cont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Understanding the connotation of vocational ability and adopting the correct developing view of vocational ability are the foundation of developing vocational ability.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an effectively develop students'vocational ability through implementing project course reform,exploring practical base construction,making excellent teachers and building practical community.

practical philosophy;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high vocational student;vocational ability

G710

A

2095—042X(2013)06-0101-04

10.3969/j.issn.2095—042X.2013.06.025

2013-08-30

张頔 (1969—),男,山东汶上人,工程师,实验师,主要从事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教育培养研究。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2011SJD880042)

猜你喜欢

哲学实训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菱的哲学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职业写作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我爱的职业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