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凌道新与“红烛会”

2013-03-31常崇宜

关键词:周汝昌红烛吴宓

常崇宜

(成都大学,四川 成都 610106)

凌道新与“红烛会”,原是西南文学史上不见经传的、并不多大的一件事,仅仅是近些年来《吴宓日记》及其续集出版,加之有关周汝昌的文章和传记中谈及,这桩几十年前的往事,才又浮向人间。

所谓“红烛会”,又称“吴周会”,并非什么盛大的官方学术会议,而只是1954年红学专家周汝昌的《红楼梦新证》出版,在解放初期的当年,新的研究古典文学的出版物甚少,周著引起学界高度评价及最高层的重视。周汝昌时在四川大学任教,特从成都来到重庆北碚西南师范学院,与前辈国学大师也是红学大师吴宓会晤的一次民间聚会。吴、周原不相识,是由西师教师凌道新牵线的。1954年2月20日晚,也是凌道新在家里设便餐招待他们,赴宴的有叶麐(石荪,原川大教务长、代校长)、孙海波、董季安、赵荣璇、苟运昌等人,均西师教师,彼此畅谈《红楼梦》与曹雪芹甚欢。周汝昌的女儿周伦玲在《吴宓与周汝昌》①一文中称:“整个夜晚,华灯书室,说梦话芹”。其实彼时已开始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凌道新之所以在家里接待周汝昌,是因为吴宓找过中文、历史、教育等系,都“心有余悸”怕开黑会,不愿承担接待任务,而吴家人口较多无法容纳,才只好在尚未结婚的凌道新家里吃饭。凌宅既非豪屋,也没有什么华灯,而且常常停电,所以备有四川土制的红色牛油蜡烛,于是被文人们戏称为“红烛会”。

当晚,“说梦话芹”倒是很热烈的。周汝昌把他原来和他的老师顾随教授②的和诗吟念如下:

小缀何干著作林,致书毁誉尚关心。

梦真哪与痴人说,数契当从大匠寻。

怀抱阴晴花独见,生平啼笑酒重斟。

为容已得南威论,未用无穷待古今。

顾随不久曾和诗一首:

已教城市替山林,许子千秋万古心。

青鸟不从云外至,红楼只合梦中寻。

卅年阅世花经眼,十五当炉酒漫斟。

遥想望江楼下路,垂垂一树古犹今。

凌道新诗兴大发,还当场和诗一首:

漫对遗篇吊故林,未容展卷已伤心。

星归海落珠难见,花近楼开梦待寻。

人世几当红烛会,春宵莫厌绿醅斟。

明朝便是西川路,不尽流云阅古今。

凌道新(1921—1974),为天津人,笔者曾在一篇文章中③写及,摘要如下:

凌道新曾任成都青年会干事(中层),家庭富有,父亲是天津著名的大工商企业家。但他思想进步,也并不信仰上帝。平时西装革履,有时牵一条狼狗。有次被盗一支派克51金笔,就当他那时在成都华西协中教我门英语一个月的薪水。他的英语极好,我们曾在他家中收听关于济南解放与中央公布战犯名单的英语广播。……他思想进步,参加了党的外围组织,应属于离休的范围。然而天真的他没有躲过“五七之灾”,终于熬不过缺粮少钱,浮肿流行的困难时代,英年早逝。

周汝昌与凌道新同为天津耀华中学(与南开齐名)先后同学,又是燕京大学同学,抗战胜利后,又同在成都华西大学任教。周和许多朋友对凌的评价是“家里很阔绰,穿戴考究,而且一表人才,算得上美男子”,“才华出众,中英文都出类拔萃”,“律诗做淂极好”。周汝昌和凌道新原打算翻译冯至的《杜甫传》,因院校调整,凌被分配到重庆西师,当时盛行俄语,凌只好改行到历史系,周汝昌则调整到四川大学,翻译之事也就作罢了。

就是这样一位才华横溢,解放前就加入中国共产党外围组织的先进知识分子,“五七之灾”中,“红烛会”成为一罪,包括叶麐在内的多人被打成右派。凌道新不服,就成了死不悔改的极右分子,工资比一般右派还多降几级,只发点生活费。及至“文革”期间,更被发配到西师劳改队,打扫厕所,搬运杂物,斯文扫地以尽,每月只给几块钱。在繁重的劳动之余,还得被罚跪在水泥地上,用钢鞭/锄把狠打。当打人者打累了时,还叫这些“劳改犯”们轮流互打,并且严禁假打。凌道新自己被打得皮破血流,尚能咬牙忍住,而当他打别人的时候,其心灵的痛苦就可想而知了。我记得古罗马的贵族曾经叫奴隶们在竞技场互相厮杀,以求活命;纳粹对付犹太人,日本军国主义对付中国百姓,也曾有类似手段,真不知当年西师的“革命小将”是从哪里学来的。也不知西师的校史上有没有记载,以警示后人。当时劳动艰苦,心灵摧残严重,物质紧缺,缺吃少钱,凌道新不久家破人亡,也就是必然的结果了。

吴宓虽因名声太大,躲过了反右之难,却躲不过“文革”之灾,被称为头号反动权威,反复批斗。也曾在劳改队睡过。吴宓思想境界和涵养很高,把问题看得很淡,批斗都无所谓,听其自然。只是抄家把他的书籍特别是他的著述全部抄走,使他痛心欲绝,产生厌世心情。好在学校红卫兵抄家抄得的书籍,没有焚毁,堆放在办公楼上。后来吴宓还悄悄“偷”回几本,借给凌道新偷阅,此被称作“吴宓偷书”和凌道新“偷阅”的一段佳话。周汝昌则因高层重视《红楼梦》,调到北京,但在“十年浩劫”中仍未躲脱。被揪出来后,受了三次皮肉之灾,头发被扯了一下,挨了一耳光,被踢了一脚。他自称都比较轻,算不得什么。后来在“五七干校”劳动,周汝昌经周总理点名提前调回北京。

才华横溢、文史精通、学贯中西又值壮年的凌道新,本来是具有成为大师的基本素质,能够为新中国的文化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他的律诗韵律意境都极佳,可惜多已失传。笔者只知道上面这一首。如有人编辑《今诗三百首》,此诗当之无愧应当选入。

注:

①上海《文汇报》2009年4月11日。

②顾随,著名大师级教授,精通国学与诗词,是叶嘉莹和周汝昌等的老师,因逝世较早,今人多不熟悉。

③常崇宜:《华西协中人物漫忆》,载《华西协中校友回忆录》97页,2008年版本。

猜你喜欢

周汝昌红烛吴宓
《霜天红烛》
红烛之歌
吴宓档案中的“红学”资料
天津举办纪念周汝昌先生百年诞辰系列活动
《周汝昌百年诞辰纪念专辑》出版
周汝昌为何称沈从文为真学者
红烛情
吴宓与钱钟书
吴宓、梁漱溟与钱
吴宓与美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