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的应用
2013-03-31王兴华
孙 霞,王兴华
(1.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9;2.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伤寒教研室,江苏南京210029)
经方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的应用
孙 霞1,王兴华2*
(1.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9;2.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伤寒教研室,江苏南京210029)
经方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侧重于白虎汤、桃仁承气汤、小柴胡汤证、黄芪桂枝五物汤等,临床观察在调脂、改善血液循环、提高胰岛敏感性等方面有着良好作用,并可增加患者体质,提高免疫力,对合并症的预防与协同治疗有积极意义。但目前的研究多侧重于某一侧面,或者局限在某几个方证,只是停留在对症状的改善及某些指标的观察上,缺乏病因、病理、功能检查等系统的现代研究,对于某些机制阐述不明,缺乏大样本多中心研究。提高临床疗效并阐明作用机理,扩大经方研究范围将是今后面临的艰巨任务。
糖尿病;经方;辨证论治;白虎加人参汤;肾气丸;桃仁承气汤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最早载于《素问·奇病论》曰:“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逆,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张仲景最早提出“消渴”病名,经方则是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之方剂也,伤寒学家刘渡舟认为《伤寒杂病论》之方来自殷商时代伊尹所著的《汤液经法》,其上而又源于《神农本草经》及《桐群采药录》,并把方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早在南北朝时期,陶弘景称仲景方“最为众方之祖”。成无己谓:“唯仲景之方,最为医方之祖”。故对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所载方剂尊称为经方。其中包括《伤寒论》中113方,及《金匮要略》中205方。近年来运用经方在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的运用,越来越引起医家们的重视,现就近年来研究现状进行总结。
1 经方对糖尿病本病的治疗
1.1 辨证论治 古代往往分为上、中、下三消进行辨证论治,并提出主要病机为“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社会日益更新,环境变化多端,今人发病表现形式以及疾病的进展与古代颇有差异,病机则变幻莫端。仝小林[1]教授提出糖尿病形成和发展分“郁、热、虚、损”,4个阶段,并提出不同的阶段应当辨证使用经方,“郁”:病位在胃,今人过食肥美,谷气难消,日久食郁,化热则成热郁;久坐气血运行不畅,成气郁、血郁;食郁伤脾则湿痰,形成六郁。重在消导,清理肠胃。代表方:胃郁用半夏泻心汤,肠郁用承气类,肝郁用四逆散。“热”:胃热用白虎汤,肝热用大柴胡汤,肠热为主:实热用承气类,症以大便干结难下为辨证要点;湿热用葛根芩连汤,症见大便臭秽,黏滞不爽;热毒用大黄黄连泻心汤。“虚”:脾虚胃热为主半夏泻心汤;气阴两虚为主麦门冬汤。“损”:脉络损伤是糖尿病的最终归宿,瘀是其根本。重点是活血化瘀通络。代表方:抵当丸、大黄虫丸。刘世荣[2]治疗证属热盛化燥型用加味玉女煎以清热养阴。
熊曼琪[3]教授治疗糖尿病初发者或血糖控制不佳时,常用白虎加人参汤清热泻火润燥,益气生津止渴。方用石膏、知母寒凉苦寒清泄胃热为主药,并常加天花粉、葛根、生地黄、玄参等清热滋阴凉血活血之品,取得良效。并提出“瘀热互结”是Ⅱ型糖尿病主要病机之一。临床以便干、便秘,以及口唇紫暗,边有瘀斑,舌下静脉青紫,脉沉而涩为辨证要点,治用桃核承气汤,以桃仁活血化瘀,桂枝通经活血,大黄、芒硝、甘草,即调胃承气汤,攻下阳明燥热内结,共奏泻热通下,逐瘀活血之功。临证加减滋阴润肠活血之品,既可除“三多”之症及便秘之苦,又可正对阴虚燥热之病机。治疗糖尿病患者188例,总有效率80%,并观察到有明显降脂,改善微循环及临床症状的作用[4]。《金匮要略》消渴病篇亦有:“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叶天士云:“三消一证,不越阴亏阳亢,津涸热淫而已。”由此可见消渴病机为阴虚燥热,滋阴治本,清热治标。
1.2 方证论治 朱章志等[5]治疗糖尿病常用方证为:白虎加人参汤、肾气丸、真武汤。
1.2.1 白虎加人参汤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云:“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临床以口渴引饮为辨证要点。李伟令等[6]认为白虎汤清胃热与人参益气健脾生津相伍,恰合仲景“趺阳脉数,胃中有热,即消谷引食,大便必坚,小便即数”之胃热气盛之病机,其中生石膏辛甘大寒,既可清阳明之内热,又能滋养肺阴之效,与少阴肾经之知母相配,可泻无根之肾火,知母之辛苦寒凉,下则润肾燥以滋阴,上则清肺金而泻火;粳米生胃津益胃气;甘草和胃养阴;人参益气生津协同白虎诸药化其燥热,益气生津,邪热自可顿消,消渴得瘥。郑家铿等[7]观察白虎人参汤加减能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改善消渴症状,可提高糖尿病大鼠lgM含量,提高糖尿病大鼠的体液免疫功能。
1.2.2 肾气丸 《金匮要略》:“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消渴日久,阴虚火旺,阴损及阳,下元虚衰,阳痿遗精,下体畏寒,夜间多尿,腰酸细软,小便不利或频数,头晕耳鸣;命门火衰,火不生土,脾胃虚寒,中焦虚寒,饮食无味,日渐消瘦;方中生地黄、山茱萸补益肾阴,统摄精气;山药、茯苓健脾渗湿,泽泻泄肾水邪,牡丹皮清肝胆之火,桂枝、附子温补命门之火,临床以腰酸脚软,肢体畏寒,少腹拘急,小便不利,少气懒言,语声低微,四肢乏力,舌淡苔白,脉沉而弱等为辨证要点。
1.2.3 真武汤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少阴病,……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不利……真武汤主之。”《圣济总录》云:“消渴病久,肾气受伤,肾主水,肾气虚衰,气化失常,开阖不利。”本证以形寒肢冷,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全身浮肿,头晕心悸,小便不利,舌淡苔白或白滑,脉沉迟弱为主。方用附子为君药,以温心肾之阳,既助肾阳气化,又助心阳温煦,白术输转脾津,恢复脾运,生姜宣肺气以启水之上源,白芍柔肝调理肝的疏泄,使五脏功能重归协调而津液运行畅通。用茯苓渗其已停之湿,诸药合用共治阳虚气化不行引起的水液失调。糖尿病日久,阴损及阳,导致肾阳虚衰,肾为气之根,阳虚则温蒸无力,水饮内停,泛滥周身,正和此方意。姬云海[8]用该方治疗糖尿病证属阳虚水泛者50例,总有效率为92%。
2 经方对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
2.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边秀娟等[9]观察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对并发DPN大鼠血清中MDA、GSH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可降低血清MDA、提高GSH的含量,减轻机体过氧化反应程度,对DPN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苏广炎[10]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DPN 21例,总有效率95.24%。提示利用补阳还五汤益气活血之功、化瘀通络,能扩张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促进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提高神经细胞血氧供应。黄淳康等[11]发现,黄芪可降低早期尿转铁蛋白(TRF)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的检出,提示其可以作为防治早期DN的有效药物。
2.2 糖尿病胃轻瘫 彭万年[12]运用半夏泻心汤治疗本病症见胃脘满、呕逆肠鸣者;辨证但见心下痞、干呕、肠鸣下利者即可,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多腹胀腹泻交替,与此不谋而合;方中半夏、干姜辛温除寒和胃止呕;黄连、黄芩苦寒泄热除热清肠燥湿;人参、大枣、炙甘草补中益气,合而辛温止呕,清肠燥湿。仝小林[13]用大柴胡汤加减治疗本病证属肝胃郁热者而取效,王巧云[14]则从脾虚肝旺、中焦气机郁滞人手,以加味四逆散治之。
2.3 糖尿病肾病 李乐梅[15]认为糖尿病肾病是由气阴两虚,水、热、瘀3邪内结,使本病迁延难愈,用益气养阴润燥,活血利水消肿的猪苓汤加减,并配合常规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30例,总有效率90%,表明猪苓汤加减对DN病人有调整糖脂代谢、减少蛋白尿、改善肾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状态,延缓肾功能减退进程的作用。李世云等[16]在一般饮食控制及降糖、ACEI类降压治疗基础上加用利百苓胶囊(五苓散)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水肿进行治疗,总有效率达85%。陈志刚[17]观察瓜蒌瞿麦丸(天花粉、炮附子、山药、瞿麦、茯苓)治疗DN 30例,治疗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加服瓜蒌瞿麦丸,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2个月,结果治疗组24h UAER明显降低,优于对照组。何泽[18]认为糖尿病肾病病位在肾;病性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病机要点为毒损肾络;病机转变由脾肾阳虚,渐至气阴两虚;以祛毒外出、宿邪缓攻为原则。其采用解毒通络保肾为大法,对于兼夹证如湿热,浊毒、血瘀等随症加减。用药基本思路以真武汤、实脾饮合小承气汤加减。
3 总结
目前,经方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侧重于白虎汤、桃仁承气汤、小柴胡汤证、黄芪桂枝五物汤等,临床观察在调脂、改善血液循环方面、提高胰岛敏感性等有着良好作用,并可增加患者体质,提高免疫力,对合并症的预防与协同治疗有积极意义。目前研究多侧重于某一侧面,或者局限在某几个方证,只是停留在症状的改善及某些指标的观察上,缺乏病因、病理、功能检查等系统的现代研究,对于某些机制阐述不明,缺乏大样本多中心研究,各家研究零散不能统一标准。提高临床疗效并阐明作用机理,扩大经方研究范围将是今后面临的艰巨任务。
[1]仝小林,张昆,段军.经方在糖尿病治疗中的运用[J].中医杂志,2002,43(11):868-870.
[2]刘世荣.糖尿病辨证论治探讨:附120例病历小结[J].浙江中医杂志,1999(10):442.
[3]汪栋材,朱章志,蔡文就.熊曼琪运用经方治疗糖尿病经验[J].中国医药学报,2000,15(5):42-44.
[4]熊曼琪.桃核承气汤加减治疗糖尿病188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2):12.
[5]朱章志,唐咸玉.经方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研究述评述[J].新中医,2006,38(11):10-11.
[6]李伟令,王兴华.白虎加人参汤在糖尿病中的应用[J].甘肃中医[J],2006,19(9):7-8.
[7]郑家铿,戴锦成,杨竣联,等.人参白虎汤加减方对糖尿病大鼠血糖及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1,11(1):40-43.
[8]姬云海.真武汤加减治疗消渴病50例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1999(3):98.
[9]边秀娟,王兴华.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模型大鼠血清MDA、GSH水平的影响[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4(1):78-79.
[10]苏广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1例疗效观察[J].吉林中医药,2012,32(2):169-170.
[11]黄淳康,黄爱梅.黄芪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肾脏功能的影响[J].吉林中医药,2008,28(6):412-413.
[12]彭万年.经方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体会[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18(4):318-319,320.
[13]柳红芳.仝小林应用仲景方治疗糖尿病的经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4(1):51-53.
[14]王巧云,谷中红,佘静,等.加味四逆散治疗糖尿病胃轻瘫56例[J].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04,6(2):104.
[15]李乐梅.猪苓汤合膈下逐瘀汤治疗糖尿病性肾病30例临床研究[J].中医杂志,2002,43(3):189-190.
[16]李世云,牛素蒲,韩松林.利百苓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水肿21例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22(3):41.
[17]陈志刚.瓜蒌瞿麦丸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临床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1):92.
[18]何泽.解毒通络保肾法治疗糖尿病肾病验案[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18(8):65.
R289.5
A
1007-4813(2013)02-0353-03
2012-12-19)
孙 霞(1981-),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伤寒论》辨证论治理论及方药应用研究。
*
王兴华,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E-mail:wxh1951@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