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药结合治疗急性期下肢血栓性静脉炎验案

2013-03-31齐姣姣周春祥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血栓性针药静脉炎

齐姣姣,周春祥,2*

(1.南京中医药大学伤寒金匮教研室,江苏南京210046;2.南京中医药大学明基教学医院,江苏南京210036)

针药结合治疗急性期下肢血栓性静脉炎验案

齐姣姣1,周春祥1,2*

(1.南京中医药大学伤寒金匮教研室,江苏南京210046;2.南京中医药大学明基教学医院,江苏南京210036)

血栓性浅静脉炎;下肢血栓;湿热血瘀;针药结合;医案

血栓性浅静脉炎是较为常见的外周血管疾病。其中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更为频发,多发于青壮年男性、中老年女性[1]。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下肢静脉曲张常见的并发症,由于静脉壁变性,静脉瘀滞,液体渗出,血液黏滞度增高,血小板聚集和黏附性增高,最后形成血栓,继而发生静脉炎和静脉周围炎[2]。甚至血栓可沿浅静脉蔓延至深静脉,有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的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笔者曾跟随家父就诊时遇到一典型病例,经针药并施颇见奇效,现报告如下。

1 病案举例

刘某,男,19岁,2012年1月14日就诊。3 d前出现右下肢疼痛,曾至当地区医院就诊,诊断为右下肢血栓性静脉炎(检查报告及治疗药物不详),经治未见明显好转,建议转诊上级医院治疗,故来求诊中医。就诊时患者右下肢肿胀明显,足不任地,行走困难,由家人背至诊室,痛苦呻吟不止。体格检查:右小腿及足部伸侧沿浅硬条索疼痛,触痛明显,仰卧抬高患肢,疼痛减轻,皮肤焮红灼热,汗出涔涔,如掀锅之蒸笼,腹胀,大便溏而不爽,口苦口黏,舌苔黄腻而厚,舌底静脉迂曲,脉沉伏。诊断为右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经详细问其病因,自诉平素沉迷网络,竟至废寝忘食。四诊合参,因久坐,气血运行不畅,致使下肢静脉回流受阻,引起静脉栓塞,造成静脉血液回流障碍。辨证属湿热内蕴。治疗当清热利湿,兼活血化瘀。方用甘露消毒丹与四妙散加减。处方:茵陈15g,黄芩12g,滑石18g,白豆蔻5g(后入),藿香10g(后入),薄荷6g(后入),木通6g,石菖蒲6g,连翘24g,金银花24g,浙贝母10g,川牛膝15g,黄柏6g,生薏苡仁30g,苍术6g,丹参15g,红藤15g,豨莶草20g,甘草3g,蜈蚣1条,石斛15g。急则治标,煎药有待时日,试用针法解除患者痛苦:取穴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冲阳、内庭、足临泣、太冲等穴,针后旋即疼痛大减,能下地缓慢行走。用药3剂其病若失,患者小腿静脉条索无红肿热痛,皮肤无色素沉着。服药3剂后加一味当归祛瘀生新,养血活血,共用药9剂,针2次,病告痊愈,随访未见复发。

2 讨论

关于该病证祖国传统医学中早有记载,属“恶脉”“赤脉”“脉痹”“青蛇毒”“黄鳅痈”等范畴。葛洪在其《肘后备急方》中记载:“恶脉病,身中忽有赤络脉起如蚓状,此由春冬恶风入络脉之中,其血瘀所作。”较为详细描述了该病的临床表现,并指出血瘀是基本病机。王肯堂《证治准绳》中说:“或问:足小肚内侧,微红微肿,坚硬如石,三四寸许,痛楚难禁何如?曰:此名黄鳅痈,属足太阴与足厥阴二经湿热,又积愤所致,宜服五香汤、流气饮加牛膝、木瓜、防己、黄柏。”清·吴谦《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黄鳅痈》指出:“此证生在小腿肚里侧,疼痛硬肿,长有数寸,形如泥鳅,其色微红,由肝脾二经湿热凝滞而成”。古代文献中不难看出,古代医家所指血栓性浅静脉炎,大都指发生于小腿者,相当于现代分型中的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在论述过程中,提出了血瘀、肝脾二经湿热为本病的主要病因病机[3]。

2.1 本案证候分析 患者形体肥胖,考虑为多痰多湿之体,湿阻中焦,脾不运化水湿,则腹胀便溏;苔黄腻为湿热之证,舌底静脉迂曲为湿阻血瘀之证;下肢属阴,湿性下趋,郁久而化热,湿、热、瘀博结,瘀阻脉络,不通则痛也。治以清利湿热,解毒止痛。

2.2 方药分析 甘露消毒丹取自清·魏之琇《续名医类案》,清代著名温病学家王孟英称之为“治湿温时疫之主方”,此方具有利湿化浊、清热解毒等功效;四妙散以驱下焦之湿热,牛膝引药下行直达病所。红藤《本草图经》记载:攻血,治血块,考虑可色赤入血,木质部有密麻之细孔可通经络,散经络之血结,合丹参共奏凉血以清瘀热,凉血以消肿止痛之功;豨莶草能除湿热利筋骨;蜈蚣为虫类药,搜剔经络,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石斛可使清热利湿而不伤津液。

2.3 配穴意义 《标幽赋》曰:“拯救之法,妙用者针。”《通玄指要赋》曰:“必欲治病,莫如用针。”阳陵泉为筋之会穴,可舒筋通络;阴陵泉为脾之合穴,可除湿热,阴陵、阳陵为一阴一阳,可使“阴平阳秘”。足三里配阴陵泉,均为脾经胃经的合穴,调脾胃之升降运化,中州健,水湿得化;近部取穴冲阳(胃经原穴)、内庭(胃经榮穴)、足临泣(胆经俞穴,亦是奇经八脉同带脉交会),古人称“胆经的水湿风气在此化雨冷降”、太冲为肝经俞穴和原穴,顾名思义肝经的水湿风气由此向上冲行,且肝主筋,两表里经穴配伍舒筋通络,祛除湿邪,缓急止痛。《保婴撮要》卷十三中指出:“腿痈之症,所主之经不同,而所治之法亦异,发于内侧者,属肝脾二经,发于外侧者,属胆胃二经。”方药丝丝入扣,收效颇速。[4-5]

本病例旨在说明正确的辨证,运用针药结合方法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能收到效如桴鼓的临床疗效,也为治疗该病症提供了一条新思路和新方法,但是针药结合还缺乏更加规范的诊疗体系标准,陈丽智等[6]认为需要建立针药结合的研究团队与辨证的运用循证医学理念来完善具有自身特色的针药结合临床评价体系将是今后针药结合临床研究的重点。其大样本的临床疗效和规范法治疗还需进一步研究。

[1]李曰庆.中医外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305.

[2]尚德俊,王嘉桔,张柏根,等.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69.

[3]佚名.从肝脾论治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的理论探讨及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0,39(9):1693-1694.

[4]李建鹏,侯玉芬.中医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概况[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6,22(3):184-185.

[5]王威.针灸与中药协同作用的合理性[J].中国针灸,2004,24(4):296.

[6]陈丽智,王玲玲.关于针药结合临床研究的思考[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4):56-59.

R269

B

1007-4813(2013)02-0269-02

2012-12-11)

齐姣姣(1986-),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伤寒论》对于疑难杂症的辨证研究。

*

周春祥,男,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E-mail:chunxiangzhou@hotmail.com。

猜你喜欢

血栓性针药静脉炎
中药涂擦联合TDP治疗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针药并用治疗癔症性失声验案1则
针药并用治疗舌咽神经痛验案1则
脉络舒通颗粒联合西药对血栓性浅静脉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妇产科血栓性静脉炎临床护理
妇产科术后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的护理
聚维酮碘治疗药物性静脉炎1例报告
针药并用治疗紧张型头痛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