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心理障碍成因分析与干预对策探讨
2013-03-31长江大学荆州临床医学院荆州市中心医院妇产科湖北荆州434020
张 念 (长江大学荆州临床医学院 荆州市中心医院妇产科,湖北 荆州 434020)
产后心理障碍成因分析与干预对策探讨
张 念 (长江大学荆州临床医学院 荆州市中心医院妇产科,湖北 荆州 434020)
产妇由于心理、身体、家庭等方面原因而形成产后心理障碍,给产妇身体恢复、婴儿健康成长、家庭和谐,乃至社会安定,都会造成诸多负面影响。应当以开展孕期保健,加强产时教育及心理支持等方面提供相对应的护理措施和治疗,并在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进行预防和护理,减少产后心理障碍的发生。
产后;心理障碍;原因;干预
临床表明产妇在产褥期内普遍存在暂时性心理退化现象,情感脆弱,依赖性强,适应性差,以产妇产后爱哭、孤僻、失眠抑或嗜睡,精力不集中,容易疲乏和食欲不振,悲观厌世为主要特点,更为严重者出现轻生和残害婴儿的苗头,所有这些,既对母婴身心健康产生影响,又对家庭、社会构成一定威胁[1]。若不加以重视则会产生严重后果,其主要表现为:一是影响婴儿发育。许多学者对患产后心理障碍母亲的1~2岁小儿研究发现,早期产后心理障碍与婴儿不良认知及情感障碍有关,较为严重且持续时间较长者,对婴儿发育影响的危险性更大。二是影响母乳喂养。产后泌乳时间迟,泌乳量少,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幅度大,持续时间长,恢复慢,产后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低。三是影响产妇内分泌。导致体内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减少及其他分泌激素改变,使宫缩减弱,使助产率和产后出血增加。可见,产后心理障碍是医护人员不能轻视、必须面对,更不应忽视的重要课题。
1 临床表现与成因分析
笔者通过近几年产科临床护理实践,特别是对年龄在25岁左右的头胎产妇的护理观察,在排除智力障碍、精神病、内分泌系统及其他身体疾病等因素后,发现不少产妇不同程度地存在产后沮丧及轻中度抑郁症。心理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迷、忧虑、哭泣、食欲下降、情绪激动、自卑、内疚,甚至厌恶婴儿。在与产妇交谈和护理中观察出,导致产后心理障碍的主要因素包括心理、身体和家庭等方面的原因。
从心理方面看,分娩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因为产妇对分娩缺乏应有的认识,特别是85后头胎产妇由于缺乏对生产的直接体验,从电视、报刊等媒体上耳闻目睹了许多她人生产的痛苦经历,留下诸多阴影,对分娩存有不安与惧怕心理,包括分娩中的疼痛与过程是否顺利及母婴安全,新生儿健康及畸形与否,以及婴儿性别是否符合预期、能否被亲人所接受等等。更有的年轻产妇认为自己还是孩子,生活需要他人照顾,在生产一瞬间要为人之母,由被呵护人变成照护他人,而且照料对象是一个不会言语、不善情感交流的幼小生命,感到无所适从、难以面对,导致情绪紊乱,产生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造成心理不平衡[2]。
从身体方面看,产妇由生产及产后引起的并发症,以及生产中的滞产、难产、剖宫产等等,都是产后心理障碍的直接诱因。分娩在给产妇身体引起疼痛与不适的同时,心理上滋生紧张与恐吓,致使身体和心理的应激增强,让既存的身体因素并发心理失衡,担心产后身体逐渐变胖、体形慢慢改变、生殖器官发生变化,以及留下妊娠斑、剖宫产后刀痕。有的还会因为坐月子期间护理不周而带来身体上的长期不适,如头疼、月经不调、子宫脱垂和腰痛等。还有的出现急性肾盂肾炎、上呼吸道感染、产褥感染和乳腺炎等症状,造成身体上诸多不适,由此而造成心理上的障碍,并形成身体变化与心理障碍相互影响的恶性循环。
从家庭方面看,影响原因主要是父母和丈夫的思想观念与态度。因为产妇产后母体雌孕激素水准下降,情感脆弱,敏感性上升,情绪容易波动。在此时更需要家人,尤其是丈夫的关心与呵护,倘若她们所面对的是亲人的冷漠与家庭的不和,甚至是丈夫的不理不睬,以及营养补给的滞后,家居环境的低下,以及亲属对婴儿性别期盼的失望所表现出的不满情绪,都会诱发和加剧产妇的心理障碍。
2 干预对策与技巧
为了防止滋生或减轻产后心理障碍,针对上述成因,开展孕期保健,产前、产时教育,做好产后护理及相应的心理干预,十分必要和有效。
2.1做好孕期保健
孕妇进入妊娠中期,医院应当与孕妇保持经常性联系,孕妇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孕检,并接受孕期知识教育。对孕期出现的常见症状,如血压升高、便秘引发痔疮、腰酸背痛、四肢不适等,既要让孕妇知晓有些属于妊娠中的正常生理变化,同时要掌握自我护理与调节的方法和技巧,防止因为知识的缺乏,以及对某些症状的护理与调节方法和技巧的不当,给孕妇造成心理压力,致使产后形成心理障碍[3]。
2.2重视产前教育
恐惧与害怕往往源于无知。由于产妇对分娩知识的缺乏,婴儿护理知识、产妇健康知识的空白,产妇及家庭成员不正确的生育观,都可能导致产后心理障碍。因此,从医疗机构这个层面上讲,条件较好的医院,应当配合地方工会及妇联组织或独立开办产妇培训学校,对准妈妈进行分娩知识、婴儿护理、产妇保健与护理,以及树立正确生育观方面的教育;不具备开办产妇培训学校的医院,应当将上述产妇教育内容编印成册,或录制成VCD等向准妈妈发放,也可以通过办宣传橱窗、播放多媒体等形式,对产妇进行教育,帮助她们端正思想,提高认识,培育健康向上生育心态,了解分娩过程及其相应的放松技术,学会给婴儿哺乳、换尿片、洗澡等技能,为从孕母向母亲角色过度作好思想与技能上的准备;力求通过准妈妈的积极心态影响和感染家人,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减轻产妇心理压力。
2.3加强产时教育与护理
孕妇进入医院后,医护工作人员应秉持“视病人为亲人”的态度,予以热情接待,实事求是地介绍病房的设施条件、主管医生与护士的医疗技术水平,以及与监测母婴安康有关的仪器设备,讲解科学生产的优越性与安全性,积极宣介分娩过程的注意事项,耐心解答孕妇与亲属的提问。针对孕妇容易产生的焦虑、恐惧与矛盾心理,提早进行干预和情感疏导,帮助她们把滋生心理障碍的各种诱因消除在萌芽之中,为分娩作好精神准备。
当产妇进入产程后,一般情况下,她们都会因为母婴安全与减低心理压力的需要,期望得到医生和护士更多的关心及亲人的陪护,此时的助产及护理人员,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话语,对产妇及家属作相应的健康与卫生指导,并从生活细节上关心和帮助,给她们在情感、生理、心理等诸多方面的支持,引导产妇调整心态,培育乐观向上的心理,努力配合医生和护士顺利实现分娩。
分娩是一件快乐并痛苦的事。分娩期疼痛是每位头胎产妇必须经历的一种不适。要采取积极措施尽力减轻产妇的疼痛感,消除产妇的紧张心理。这些措施和办法包括:让产妇知晓可能带来的疼痛及其原因,以及疼痛可能出现的时点与持续时段,有较为充分的心理准备,增强抵御信心;通过与产妇谈话、让她们通过听音乐等方式,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淡漠疼痛意识;教给产妇减轻疼痛放松和控制呼吸等技巧;帮助产妇按摩、热敷紧张酸痛部位,协助产妇减轻疼痛。
2.4做实产后心理疏导
产科护理临床经验告诉我们,产后造成产妇情绪下降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分娩疲劳、会阴伤口及剖宫切口疼痛、子宫收缩、母乳缺少,以及不会照护新生儿等等。对此,护理人员要细心观察,弄清症结之所在,正确诱导情感疏泄,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防范与生活抚慰,尽可能地改善休息条件,指导母乳喂养和母婴互动,淡化产妇紧张情绪,减轻和消除疼痛感。此外,对产妇产后进行早期锻炼指导,也不失为产妇身心健康恢复,自尊心和自信感增强的有效措施。
2.5护理方法和技巧
为了帮助进入产程的孕妇消除恐惧、焦虑心理,医护工作者应本着微笑服务的精神,主动与之进行沟通,了解她们的病史、孕检情况及对分娩知识的掌握程度,观察其心理状态。详细介绍医生、助产士、产房环境及医护流程,以和蔼可亲的态度同孕妇交流,以温馨关爱的心态对待之,不厌其烦地细心解答提出的问题,尽量满足提出的要求,及时安抚不良情绪和表现,向产妇及家属讲解产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和注意事项,使其能以良好和稳定的情绪配合,增强分娩自信心,避免心理障碍因素的滋生。
干预产妇心理障碍,应主要采取心理疗法和情感疏导法。以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为基础,用医护工作者的关爱、体贴和护理,辅之以语言、情感、动作、暗示等方法,多管齐下地干预和调控产妇认知活动、异常情感和非常言行,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和由此而引起的身体不适,收到预防、控制和消除产后心理障碍之效果。
[1]周昌菊.现代妇产科护理模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13.
[2]汪健桥,冯琳.产后心理障碍原因分析和心理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4):3339.
[3]覃章莲.新妈妈患上产后抑郁症[N].楚天民报,2013-01-07(6).
[编辑] 一 凡
R473.71
A
1673-1409(2013)21-0072-03
2013-03-15
张念(1983-),女,护师,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