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地区狗咬伤病例急诊处理及流行病学分析
2013-03-31李明琴钟祥市柴湖中心卫生院内科湖北钟祥443000
李明琴 (钟祥市柴湖中心卫生院内科,湖北 钟祥443000)
狂犬病是一种人畜共患性传染病,感染狂犬病毒会引发此病。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将狂犬病列为乙类传染病[1]。被狂犬病毒感染的狗、猫等动物咬伤、挠抓人皮肤或粘膜是狂犬病传播的重要途径[2],可对人民群众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近年来被狗咬伤的伤害在钟祥市柴湖镇有上升趋势。为掌握柴湖镇该病的流行病学相关特征以及相应处理情况,为我镇防治该病提供相关依据,对2008年至2012年我镇卫生院门诊暴露人群进行相关分析。现将内容及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湖北省钟祥市柴湖镇位于湖北中部,被称为“中国第一移民大镇”,人口97054人,其中男性49479人,女性47575人。从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湖北省钟祥市柴湖镇卫生院收治狗咬伤患者639例,其中男388例,女251例。年龄1~79岁,平均年龄 (43.8±21.3)岁。
1.2 狂犬病暴露分级与处理原则
根据《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 (2009年版)》,按照接触方式及暴露程度可分为Ⅲ级。I级:接触或饲养狗,皮肤无破损而被狗舔;Ⅱ级:存在皮肤被轻咬,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或者擦伤;Ⅲ级:出现贯穿性皮肤咬伤或者抓伤,亦或皮肤破损处被舔。该病处理的原则,I级:无需特殊处理;Ⅱ级:立即处理伤口,同时接种狂犬病疫苗;Ⅲ级:立即处理伤口,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接种狂犬病疫苗。
1.3 方法
对部分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如有必要,则使用SPSS 17软件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狗咬伤患者的临床特点
2.1.1 暴露分级 主要以Ⅱ、Ⅲ级暴露为主。所有伤者中,I级暴露有264例,约占41.31%;Ⅱ级暴露有331例,约占51.8%;Ⅲ级暴露有44例,约占6.89%。
2.1.2 狂犬病受伤部位 四肢最常见,其中上肢占34.4%、下肢占57.9%。上肢受伤多见于男性,下肢受伤多见于女性;头部及躯干也占一定比例。
2.1.3 咬伤时所进行的活动及地点 大部分伤者是在休闲或者与狗玩耍时激惹狗被咬伤,占89.3%。咬伤地点主要发生在公共场所及家中,占65.1%。
2.1.4 时间分布 发生率较高的季节是夏季和秋季,而冬春季则较低,其中7、8、9月份发生率较高,分别为12.3%、10.5%、9.8%。2、5、12月份发生率较低,分别为5.8%、6.1%、5.9%。
2.1.5 狗咬伤性别及年龄分布 男性388例,女性251例,男女比例为1.55∶1。各年龄组均有被咬伤患者,其中发生狗咬伤最小的仅1岁,最大的79岁。6~15岁组构成比最高,占25.7%,其次是35~44岁组。
2.1.6 狗咬伤后就诊时间 被咬伤后到卫生院门诊进行处理的就诊间隔时间最长达75d,最短为1h之内。43.1%的伤者在3h内可到达诊所就诊,其次是3~6h(16.4%)和12~24h(12.4%)。
2.2 狗咬伤后的急诊处理
处理原则以国家卫生部的文件《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 (2009年版)》为指导,对到卫生院就诊的狗咬伤患者进行了规范化伤口处置:尽快清除伤口残碎组织,同时清除伤口上的污垢。随后用碱性肥皂水和流速较快的流动清水交替彻底冲洗所有咬伤和抓伤处至少15min。然后用清水洗净伤口,用无菌棉球吸除伤口处的残留液。随后再用碘伏或者消毒酒精涂擦伤口。对重度撕裂伤者,需用抗狂犬病血清或者狂犬病患者免疫球蛋白中和病毒。数小时后 (不少于2h)再行伤口的缝合和包扎。对于伤口深而大的患者,应放置引流条,以便于伤口分泌物的排出[3]。对高危暴露者注射疫苗,44例Ⅲ级暴露者中,有34例暴露者注射了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占需注射总人数的77.27%。
3 讨 论
狗在农村是一种很常见的动物,但农村尚无相关管理及免疫措施[2]。本调查表明,婴幼儿、青少年属于高危人群;受伤部位主要位于四肢;咬伤地点多位于家中,休闲活动时;夏秋季发生率较高;咬伤程度多为轻度,无死亡病例,这与国内有关报道总体一致[3-5]。同时应认识到部分伤者对该病的认识不足,在受伤后延误至24h以后才到院处理,从而失去最佳治疗时机,一旦发病,则会造成严重后果。
目前尚缺狂犬病的有效疗法,该病死亡率极高,一旦被带有病毒的狗咬伤或感染,需立即进行标准化治疗。但目前在一些农村及防治意识较弱的偏远乡村,仍存在被咬伤后不积极接受治疗的现象,从而使狂犬病的发病留下较大隐患。因此,应走村下乡大力宣传防治狗咬伤的相关知识,对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进行重点宣传,从源头控制病源。同时在宣传教育方面应该有针对性,并掌握好宣传的时间和对象。另一方面,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做出规划,开展定期疫情监督,定期对3月龄以上狗接种狂犬病灭活疫苗。卫生部门应定期对人群进行监测,发现可疑患病者、带毒者予以及时救治,以预防和控制狂犬病的发生。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 (2009年版)[EB/OL].http://www.mob.gov.en/publidiles/business/htmlfiles/mohjby&zj/s3578/200912/45090.html,2011-5-18.
[2]俞永新 .狂犬病和狂犬病疫苗 [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185-186.
[3]江涛诸,葛毅俎,德玲杨,等 .农村社区狗咬伤的急诊处置与狂犬病预防 [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1,20(8):874-875.
[4]刘佃亮,石增丽.2008年临沂市河东区狂犬病暴露人群资料分析 [J].预防医学论坛,2009,9(9):891-892.
[5]世清,刘富强,高立冬,等 .湖南省2007年狂犬病监测结果分析 [J].实用预防医学,2008,15(6):1819-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