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洛酮、地塞米松联合丹参滴注液治疗双硫仑样反应疗效观察
2013-03-31罗义根肖新明
罗义根,江 勇,肖新明
胡艳红,金雪云,张志平 (丰城矿务局总医院内科,江西 丰城331141)
双硫仑是乙醇增敏剂,某些化学结构和双硫仑类似的头孢菌素类、硝基咪唑类等药物与乙醇联合应用时可产生药源性双硫仑样反应,反应的程度与用药剂量和饮酒量成正比。为探讨治疗双硫仑样反应的有效疗法,我们应用纳洛酮、地塞米松联合丹参滴注液治疗药源性双硫仑样反应患者52例,取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符合药源性双硫仑样反应诊断标准[1]的93例,均为2007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门诊留观或住院患者。男性76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l8~73岁,平均年龄49.5岁。导致双硫仑样反应药物有:头孢哌酮钠 (46例)、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28例)、头孢曲松钠 (6例)、头孢噻肟钠(5例)、甲硝唑 (5例)、替硝唑 (3例)。临床表现:全身潮红85例 (以颜面、颈、胸背部皮肤潮红明显),头痛、头晕、头昏67例,气短、呼吸急促58例,恶心、呕吐52例,汗出43例,心悸、心慌、心跳加速65例,血压下降46例,胸前闷疼18例,视觉模糊27例,烦躁不安32例,恐惧和频死感15例;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45例、ST-T继发性改变者占13例;93例患者呼吸20~32次/min,心率73~135次/min,血压 (75~155)/(45~95)mmHg。入院后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5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导致双硫仑样反应药物、诱因、发病症状和体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予心电、血压监护、吸氧、补液、护胃、维持呼吸和血循环稳定等对症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同时加用5%葡萄糖250ml+维生素C注射液3.0g、生理盐水250ml+维生素B6注射液0.2g静滴,观察组在基础治疗同时加用地塞米松注射液10mg静推和纳洛酮注射液0.8~1.2mg静推,续接5%葡萄糖250ml+纳洛酮注射液2.0mg和丹参滴注液250ml静滴。
1.2.2 观察项目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从入院开始治疗到临床症状消失及R、HR、BP等生命体征恢复正常所需的时间和观察危重患者心电图变化、心肌酶谱、肌钙蛋白检测情况来判断治疗效果;在治疗期间均应注意观察用药后不良反应情况。
1.3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资料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差异显著性检验采用非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差异显著性检验采用χ2检验,当理论频数较小时用Fisher's精确检验进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经治疗后症状均完全缓解,BP、HR、R生命体征均恢复正常,痊愈出院。但观察组临床症状缓解和生命体征恢复正常时间明显提前,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临床主要症状消失和BP、HR、R等生命体征恢复正常的时间对比情况:观察组中<1h者14例,1~2h者26例,~3h者10例,~4h者2例,无>4h者;对照组在上述时间段恢复正常者分别有4、10、15、6例,另有6例4h后才恢复正常。
2.2 心电图和心肌酶谱、肌钙蛋白比较
入院时13例心电图ST-T有改变的患者均在治疗后24h复查心电图,其中观察组7例,复查ST-T改变均恢复正常;对照组6例,复查有5例ST-T改变恢复正常,1例胸前导联仍有ST段压低改变。对两组心电图ST-T异常或胸前闷疼等危重患者检测心肌酶谱、肌钙蛋白,结果均正常。
此外,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的发生。
3 讨 论
乙醇吸收进入人体内后,在肝脏由乙醇脱氢酶和过氧化氢酶氧化成乙醛,再由乙醛脱氢酶进行进一步氧化,最后通过三羧酸循环生成水和CO2。双硫仑以及许多头孢类和硝基咪唑类等化学结构上含有甲硫四氮唑取代基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能抑制乙醛脱氢酶和多巴胺β-羟化酶的活性,导致乙醇氧化代谢的中间产物——乙醛 (具有多种毒性作用)在体内大量蓄积,以及体内多巴胺代谢受阻,浓度升高,刺激肥大细胞释放血管活性物质,共同致使小动脉、小静脉、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强,血浆外渗,引起相对性低血容量及颅内压升高,并反射性地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促使神经末稍释放大量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等单胺类神经递质,加上甲硫四氮唑取代基因子的作用均可造成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使心肌舒张期缩短,冠状动脉灌注压降低,冠脉血流量减少,导致心前区疼痛伴心电图ST-T改变等;乙醛大量蓄积可刺激下丘脑释放因子,促使腺垂体释放内源性阿片样物质β-内啡肽 (β-EP)等,同时乙醛在体内可与多巴胺缩合成阿片样物质,共同作用于脑内阿片受体,可使患者先处于兴奋状态,渐转入抑制状态,继之皮层下中枢、小脑、延髓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相继受抑制。以上多种因素而引发出现血管运动性和神经精神性等一系列“醉酒状”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表现[1-2]。
盐酸纳洛酮为特异性吗啡受体拮抗剂而无激动活性 (能快速越过血脑屏障),与受体的亲和力远大于吗啡或脑啡肽,能竞争性阻断阿片样物质和内源性阿片肽所介导的毒性作用,缓解β-EP的各种抑制效应,削减体内多巴胺等物质的释放,快速消除这些物质对呼吸和循环系统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和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改善呼吸;改善心肌能量代谢,抗心律失常,增加心输出量,提高冠脉血流及改善脑部供血;发挥强有力的催醒功能。同时还能促进乙醛在体内的快速转化[2-3]。丹参中含有丹参酮及酚类活性物质,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度,消除氧自由基;具有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样作用,可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缩,减轻心脏负荷,扩张冠状动脉及解除脑血管痉挛,改善心、脑微循环和降低颅内高压并促进受损心、脑细胞功能的恢复[4-5]。配伍地塞米松治疗,可以明显提升乙醛脱氢酶的活性,加速乙醛氧化;扩张痉挛收缩的血管,改善血管的通透性,改善人体微循环;增强抗过敏、抗休克以及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上述药物联用,具有很好的协同治疗作用,能迅速缓解双硫仑样反应所出现的各种临床症状。在扩张冠脉治疗时,宜谨慎使用硝酸酯类药物,因其可扩张静脉而加重低血容量和颅内高压,且有报道称硝酸脂类药物也有引发双硫仑样反应的风险[6-7]。
本研究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药源性双硫仑反应能明显缩短症状持续时间和BP、HR、R等基本生命体征恢复正常的时间,提高了安全度 (特别是低血压期),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疗效迅速明显,价格低廉,值得临床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1]殷开军,龙闻 .双硫醒反应的诊治体会 [J].辽宁医学杂志,2007,21(5):312-313.
[2]马明 .纳洛酮在使用头孢类抗生素期间饮酒致双硫醒反应中的应用 [J].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8,5(S2):652-654.
[3]米令飞,李旭 .纳洛酮治疗乙醇与先锋必致双硫仑样反应68例临床分析 [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5,10(4):308.
[4]高志刚 .丹参粉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19例临床观察 [J].吉林中医药,2001,21(6):21.
[5]须进 .脉络宁加丹参注射液治疗老年人眩晕38例 [J].陕西中医,2006,27(2):168-169.
[6]刘非凡,唐瑛,陈忠庆,等 .地塞米松治疗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8,14(4):205-206.
[7]余巍,王德荣,魏朝阳,等 .地塞米松联合纳洛酮治疗双硫仑反应的疗效观察 [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0,25(2):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