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路高考改革

2013-03-30崔银娜

民生周刊 2013年20期
关键词:朝晖公平考试

□ 本刊记者 崔银娜

观点 VIEWS 圆桌

问路高考改革

□本刊记者 崔银娜

Argument

备受关注的高考改革在这个“高考季”又成为热点。6月初,教育部出台《关于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该文件被认为是新一轮高考改革正式启动的标志。

高考改革,你有怎样的建议和期许?6月28日,《民生周刊》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联合举办“问路高考改革”公益沙龙活动,邀请了教育专家、校长中学以及媒体朋友探讨高考改革的理想与现实。

毕唐书 北京新学校研究院特聘专家、总编审

杨培森 河南省林州市教体局局长、林州一中校长

>>>招生,权力放开可行吗?

高校自主招生一直是高考改革中呼声最高的话题。教育部放权给高校或者中学到底可行吗?是否能够增加学校的自主性以及考生的自主性,以实现考试的公平?

目前,高校自主招生出现了哪些问题?备受质疑的“小高考”会取消吗?

袁桂林:高考招生制度要改善、完善,而不是取缔,取缔可能更不利于我们教育的发展。

高校自主招生要扩大,而不是收回去。现在高校联盟有问题,要勇于面对和解决,而不是往回撤。把权力交给高校是一种探索,方向是对的。至于怎么搞,遇到了哪些困难,我们应该积极地面对和解决,而不是要放弃自主考试招生的权力,否则高校的自主权很难保证,高校的特色也很难出现。

储朝晖:高校应该有更大的自主权,招生的权力本来就是高校的,但是现在是完全按照招生分数线,要招的就是这些人,没有选择余地了。

毕唐书:前年我参加一个知名高校校长座谈会,我在会上提出几个问题,如果把招生权交给大学,你们有哪些看法?有一位校长说,如果现在把招生自主权给我,我不敢要。因为中国的国情,给我这个权我也不敢用。

大学的招生存在的问题相当多,可能黑幕重重。所以大学不能自主招生,自主招生必须设置很多条件,比如公开、透明。

自主招生招什么?一般的学生还是应当通过统考、统招。有一些特殊学生,如天才、怪才、奇才,学校可以推荐,自己也可以推荐自己,但是必须对全体毕业生公开,而且还得向社会公开。

杨培森:我认为高考应该变一考为多考,可以把招生权力交给中学,由中学对学生进行全程考核,综合确定这个学生的成绩。最了解学生的是中学,每年一次高考选拔的效果都不会优于高中学校公正地推荐的结果。

当然还应该采取一系列相应的配套措施。首先要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学生评价体系。

其次,指标的分配,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人口、教育水平、激励性等问题。

再次,建立一个监督体系,可以考虑四个层面:一是学生层面的监督,学生怎么排序、进哪个学校,要让学生组织说了算;二是家长层面的监督,要让家长参与这个过程;三是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当然是对学校的监督;四是高校对学生的审查,可以将不合格的学生退回去。其中最重要的是学生层面的监督,多数学生认可的结果肯定是一个好的结果。

另外,还需要建立奖惩机制。对于运行好的学校和地区,可以在指标分配上给予奖励;对于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或者是违规、营私舞弊的要给予严厉惩罚。

>>>指标,从未停息的争夺战

高考招生指标的分配一直被诟病。有人认为,招生指标的均衡化是实现高考公平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有人认为,招生划定指标正是某些区域行使特权,获得特殊利益的途径。现实中,招生指标的争夺战从未停息。

2013年,国家面向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重点高校招生计划由1万名增至3万名。新增招生指标能否解决贫困地区考生上大学的问题?高校农村地区生源减少的问题能否得解?

杨培森:现在高考招生指标是先分到省里,再分到地区这一级,再到县里,层层加压。学校的考试压力非常大,教师太累,学生学得太苦。

河南今年大约有72万名考生,规模太大、竞争太激烈。今年高考被称为“史上最严的高考”,这意味着考试成本的增加,把考生当成罪犯来看待,考试投入的压力非常大。

袁桂林:因为高校所在地对高校有很多投入,付出更多,对所在地的名额倾斜也有一定道理。所以高校布局应该更加合理,高校资源不应过于集中。

杨培森:可以尝试把招生指标放到县一级,由高中根据学生三年的学习情况来分配。

储朝晖:把招生指标分到县一级,要怎么分呢?按人口合理吗?有的地方教育质量好,有的地方教育质量差一点。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根据前三年各个大学在这个县里招生的数量。但这可能造成新的问题,我们提出的措施和方法需要有可操作性才行。

袁桂林:按人口标准分,需要分步骤进行。第一步以省为单位,如果做出来是一个很大的进步。现在还没有以人口为参照分配名额,像河南、山东等一些人口大省,高考是非常难的,这是最大的一个问题。所以到要分到县这一级,恐怕不能操之过急。

杨培森:可以分几个层次,国家级的高校应该按全国的人口规模分配指标;地区办的高校,可以向所在地倾斜;我们对县城和乡村从来都是一视同仁,没有说县城可以享有特权。

储朝晖:我不同意进一步分到县级,靠这个方式解决不了问题。

实行计划体制,就必然有分指标的问题。实际上招生的依据和标准,只能是依据这个学生所具备的条件是否符合学校的要求,其他的如按照计划分指标都存在不合理性。依据这个标准,学生找学校,学校找学生,形成双向选择。

>>>加分,都给了谁?

今年5月27日出版的《民生周刊》推出了《高考加分盗走名校梦》的报道,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2013年,北京市高考考生总体照顾率超过了18%。高考加分政策有没有可能改善或取消?

储朝晖:那些得奖的,往往从小学一直到初中、高中,都会得奖;而那些不得奖的,可能一直不得奖。对于这种评奖我是不赞成的。我们要通过专业的方式解决公平问题,而不是达到某一种形式化的公平。

一个偏远地区排名靠前的学生,远远要比在条件很好地区考分很高的学生优秀,未来最有发展潜力的肯定是在偏远地方排前1000名,而分数比大城市学生低的考生。仅仅凭一个高考分数,很难获得全面的信息。

袁桂林:人口智力的分布应该是随机的,不可能全部集中在大城市。

杨培森:加分还有一个突出的的问题,就是信息不对等。现在没有一个人能讲清楚,哪些项目该加分,基层学校都不清楚这些。我们找了很多文件,都找不到明确的规定。前几年我们才知道,体育上棒球、垒球可以加分。为什么这些项目可以加分,我们也不知道。

储朝晖:高考问题背后是一个公平的问题,而公平的问题要通过专业的方式去解决。

袁桂林:加分的权力应该给高校,由高校的专业老师来鉴别这个孩子是不是有特长,是否给他加分;而不是看获奖证书,证书恐怕也有一些是假的。

杨培森:怎么让专家们对每一个考生都进行公正的鉴别?理论上是对的,但落实起来非常难。我的主张就是让高中对孩子进行鉴别。

储朝晖:我部分赞同你的看法,就是要在高考招生中给高中话语权。但是不能完全由高中来做,高考评价机制是专业评价的一部分。当高中的校长是由当地行政部门任命的时候,如果有官员子弟参加高考,你很有可能优先考虑他。

杨培森: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腐败都是从上面压下来的。给了高中以后,我们都是让学生来评,根本不会去请示书记、市长。

毕唐书:给了名额之后,市长给你打电话,市委书记也给你打电话,你照顾哪一个?所以只有给考试成绩最好、表现最好的学生。

储朝晖:有这样做的,有不是这样做的。监督一个高位的权力机构,比监督一个低位的权力机构要难得多。

杨培森:如果出了问题不光处理校长,首先处理他的上司,这个问题就很好解决了。

>>>高考改革的走向是公平

未来,我们的高考改革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原则和理念?我们可预见的五年、十年内,高考改革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应该怎样改?目前高考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现在正在做什么工作?

储朝晖:更自主、更专业、更公平、更透明,是未来高考改革应该具备的原则和方向。

第一步还是分类、分段,这个已经初见端倪了。高职学校和本科院校差距很大,分开了以后,各段有各段的目标。

现在包括三本、二本的院校都面临着生源不足的问题。随着这种形势的发展,压力越来越小的时候,就没有必要考了,任何学生只要愿意就可以来读。所以真正的考试会集中在高端的一本阶段,一本阶段的考试肯定会向各个高校扩大自主权方向发展。但是实施的步骤跟外在的环境相关,比如高校提出更强烈的要求。但是现在高校是行政部门的下属机构,它不敢提。或者是考生提出强烈的要求,这些都会引发变化。

亟待解决的就是要在评价环节尽可能做到公平,这是没有办法回避的一个课题。评价要由形式的公平转向实质的公平,把现在较多的行政力量干预的评价,转为一种专业的评价,在有些环境中要有独立的第三方专业评价参与并起作用。大概方向是这样,具体到各个环节怎么操作,那是一个技术问题。

袁桂林:公平的问题要解决。实际上各省单独命题,就是在掩盖指标分配的不公平。公平问题中最主要的就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平。特别是在高中阶段,校际差距、城乡差距非常明显,以不公平的资源占有和配置,面对同一个标准的考试,是不是不公平呢?

当然公平可以从两个维度来看。给有着不同的家庭收入背景和智力水平的人,提供同样的教育机会,这是一种公平,但这还是低层次的公平。高层次的公平,应该是不同的人不同地对待。特别是在公共资源占有方面,如果我们不强调资源占有和享受的差异,而用一个标准来选拔,那显然是不公平的。

毕唐书:要解决公平问题,先必须把见不得阳光的特殊政策取消,如果这一步都做不到的话,很难达到公平。

袁桂林:高考改革是一个综合配套的问题。国外往往把考试作为高中和高校之间的桥梁,高中信赖它、高校也信赖它,但是又不会完全依赖它,除了它以外还有别的参考因素。在美国,学生课程学了几门、成绩如何,占的比重一般是30%;另外还有学生的社会实践,参加了什么社会实践、有什么发明创造,都是加分项,由高校来鉴别,中学是如实记录。

一般考试占四成,课程占三成,社会实践占三成,加起来综合决定是否录取,这也是一个发展方向。但这涉及的问题很多。一个完善的制度的形成,需要很多配套措施。

□编辑 罗燕□美编 王迪

猜你喜欢

朝晖公平考试
公平对抗
CENTRAL LIMIT THEOREM AND CONVERGENCE RATES FOR A SUPERCRITICAL BRANCHING PROCESS WITH IMMIGRATION IN A RANDOM ENVIRONMENT*
怎样才公平
三只蚊子
笨柴兄弟
公平比较
唆拜(外一首)
吴朝晖秘书长接待RDPAC来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