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与编 letters
2013-03-30
读与编letters
Letter From Readers
近日,超标镉大米风波持续发酵。6月24日出版的《民生周刊》推出《“镉米”阴影》封面报道,“镉米”局面让人担忧。耕地安全是确保食品安全的基础环节,开展长期的大刀阔斧式的耕地治污已经迫在眉睫。
目前,我国有关耕地污染防治的法律条文散见于《环境保护法》、《农业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土地管理法》等多部法律。这些法律法规对防治耕地污染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内容分散、缺乏系统的有效的衔接,可操作性不强。有法可依、有法可行是耕地治污的保障。因此,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制定一部专门的《耕地污染防治法》已经势在必行。
提高广大农民的参与度也是耕地治污的关键。化肥污染、农药污染、地膜污染、污水灌溉等是导致耕地污染的重要因素。据测算,每年大量使用的农药仅有0.1%左右可以作用于目标病虫,99.9%的农药则进入生态系统,造成大量土壤重金属污染。但农民未必知道这些,很多农民几乎都是第一次听说“镉”,他们不知道镉的来源。所以,要想让农民参与耕地治污,必须加大对农民的环保宣传力度,指导农民合理施肥、科学喷药。
河南郝迪婧
民生周刊MINSHENG WEEKLY
记者手记
Notes
在各地出台扶持家禽业生产措施的基础上,中央财政近日拨付3亿元资金对祖代种鸡饲养户给予补助,应对H7N9禽流感对家禽业造成的冲击。
这则消息将我的思绪拉回了4月份。在一个难得的晴天,宁海县路下施村“鸡司令”施实会放出他的宝贝鸡。当时有5万只土鸡因H7N9滞留鸡棚。看着土鸡们在翠绿的山地里悠闲散步,参观者都感到振奋。是宁海得天独厚的丘陵地形,造就了黄羽红冠、步伐矫健的振宁土鸡。
“怎么样?漂亮吧,跟画一样。”老施和振宁牧业董事长屠友金总爱重复同样一句话,他们对鸡的喜爱,不仅源于生计,还有一种相濡以沫的情感。
3亿元补助资金下拨的消息传来后,一个问题闪现在我脑中:“面对家禽业整体达500亿元的损失,这3亿元是掰成碎片授人以鱼呢?还是拉动政策授人以渔?如果算到屠友金头上,又是多少?”
一直记得屠友金说过的一句话:“能不冤吗?H7N9,人有事,鸡没事,农业险也不管啊。”经历过2003年非典、2004年流感、2012年速成鸡事件后,屠友金的免疫力没有增强,反而越发脆弱。
回想“家禽业之考”封面报道策划初期,我和同事吕天玲试图寻找脆弱生态链背后的根源与解决之道。但随着采访的深入,我们发现,相对于家禽业的风险怪圈,所谓的方法论是如此苍白无力。
在下一个公共卫生事件中,脆弱的家禽业以及背后的产业政策,能否吸取教训,变得“坚强”?
本刊记者陈沙沙
读者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