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教师队伍建设要抓住关键

2013-03-28张韦韦

教育与职业·综合版 2013年2期
关键词:教师队伍职业院校考核

张韦韦

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教师队伍中,中职尤为薄弱,主要表现在相当一部分专业教师专业不对口、实践能力不强、教学观念滞后,而从企业引进的专业教师数量有限,又难以解决根本问题。针对这些难题,近年来,湖南以中职专业教师培训为引领,以“双师型”教师建设为重点,以全面提升职业院校教师整体素质为目标,大力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本期,湖南教育厅副厅长葛建中为我们介绍了湖南在中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教育与职业》:针对目前中职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我们在提升职教教师队伍水平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葛建中:湖南把中职在职专任专业教师培训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从制度建设入手,着力构建中职专业教师培训长效机制。

一是全员培训机制。2010年以来,我们先后印发了《关于印发<湖南省职业院校专业教师素质提高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培训与考核制度的通知》等文件,明确提出中职专业教师近五年必须轮训一次,其中教师每年参加企业实践和社会实践的时间不少于一个月。要求市(州)和职业院校制定中职教师培训总体规划和分年度计划,并落实到专业、落实到人,确保学校和教师参训面均达到100%。

二是管理运行机制。我们专门成立了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师培训与考核工作委员会,并将办公室挂靠在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先后制定并颁布了《职业院校教师培训基地遴选及管理办法》《中职专业教师培训市(州)考核办法》《中职专业教师培训学员管理办法》以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企业顶岗实践管理办法》。不断完善职业院校教师培训与考核组织及管理办法,为职业院校教师培训组织与实施提供了组织管理保障。

三是经费和政策保障机制。从2010年开始,省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作为中职专业教师培训专项经费,要求市(州)、县市区也要根据区域专业教师培训需要,设立本级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培训专项经费,学校用于教师培训的经费不能低于学校收入的5%。与此同时,把专业教师是否参加培训并考核合格作为专业教师资格再次认定、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必备条件,作为评选优秀教师、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等的重要依据;把专业教师培训情况作为评价地方教师队伍整体水平、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水平、专业建设水平的重要内容,作为国家和省级职业教育重点建设项目申报、遴选的重要依据。

《教育与职业》:我们如何组织如此大规模的专业教师培训?

葛建中:我们注重以省本级培训为引领,着力构建国家、省、市(州)和学校四级培训体系。在认真组织实施国家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的同时,按照统筹规划、分级实施的原则,明确省、市(州)、学校各自的培训重点,省本级主要培训技能紧缺型和培训成本高、组织难度大的专业,市(州)主要培训文科类和区域性特色专业,学校主要做基础培训。在培训体系建设进程中,重点加强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将职业院校教师培训基地建设纳入湖南教师队伍建设总体规划,作为省级职业教育重点项目建设重要内容。到目前,已建设职业院校教师培训专业点110个,涉及本科学校2所、高职院校35所、中职学校13所、规模企业27家。基本涵盖了我省中职学校的主要专业。地方政府和基地学校累计投入4.5亿元,改善了实习实训条件,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几年来,我省中职专业教师培训主讲培训师全部为“双师型”教师,从企业聘请的现场专家比例达37%。

二是加强培训标准建设。现已开发了中等职业学校34个专业(类)教师培训与考核标准,涵盖中职90余个专业。标准对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考核标准等提出了明确要求,突出了职业教育最新教学理念的学习与运用,突出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标准、新设备”的学习与应用。我省开发的中职专业教师培训与考核标准,已经成为培训与考核的纲领性文件,有效指导了培训工作。在2010年7月全国职业教育创新教材展示上得到高度评价,获得第二届全国职业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

三是认真抓好各级培训。突出抓好中职专业教师省本级培训,充分发挥省本级培训的示范引领作用。2010~2012年,省本级共培训了22个专业(类)3740名专业教师,取得“专业技能教学水平合格证书”的有3590名,这批合格教师已经成长为全省中职专业教学骨干。通过省本级培训,带动了市(州)和校本培训全面开展,14个市(州)在组织实施专业教师培训的同时,还结合区域特点组织专业教学法、教育教学管理等专题培训。广大职业院校在组织参加国家级和省级培训教师基础性培训的同时,针对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需要,组织各类校本培训,校本培训面达到90%。与此同时,共选送1837名中职专业骨干教师、610名高职专业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选送了134名中职青年教师参加企业顶岗实践。

《教育与职业》:与传统的培训模式相比,有哪些突破和创新?

葛建中:我们组织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培训,完全打破了传统的培训模式,在培训理念上突出作品导向,在培训方式上突出校企合作,在培训管理上突出全程监控,使培训取得了实效。

第一,突出作品导向。培训标准开发、培训组织实施、培训考核始终贯彻“基于作品”的培训理念,每一个培训项目以真实的任务呈现,要求学员形成真实的作品,如产品、方案和课程标准等。学员培训过程就是作品形成和完善的过程。“基于作品”的培训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学员学到了真本事。

第二,突出校企合作。“做中教、做中学”,校企共同实施培训,是我省中职专业教师培训的突出特点。一方面,培训过程中校企紧密合作,每个基地均与2?3家知名企业深度合作,企业专家和教学专家共同制定培训方案、共同组织教学、共同实施考核。另一方面,组织学员到企业顶岗实践,40天的培训,学员有10天在合作企业顶岗,学习现代企业的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感受企业岗位要求和企业文化,提高学员的专业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

第三,突出全程监控。一是专门开发《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师培训与考核管理系统》,建立培训师和培训学员学习空间,培训全过程在网上实时跟踪、全程监控。二是建立学员培训手册,每个学员一本《学员培训日志》,每天记录学员的培训情况,反馈培训意见。学员日志还在网上公布,管理机构和送培学校可以随时查看和监督,实现了管理无盲点和全覆盖。三是建立培考分离制度。专业教师培训由相关基地组织实施,考核由省统一组织。建立由现场专家和教学专家组成的考核专家队伍,开发考核题库,考核专家和试题随机抽取,确保考核不走过场,推动基地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几年来,我省培训教师考核合格率为96%左右,不合格教师必须再次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才能取得“专业技能教学水平合格证书”。

由于培训理念先进,培训内容具体、明确,过程管理到位,我省组织的中职专业教师培训获得社会各界和参训学员的广泛认可与高度评价。参训学员认为,这种培训对他们是一种震撼,练就了本领,明确了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路,收获很大。市(州)、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认为,专业教学改革种子通过培训播撒。企业专家认为,这种培训完全符合企业要求,极大提高了中职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在加强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培训的同时,我们还改革了职业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制定并颁布了职业院校教师编制标准,有效推动了职业院校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

猜你喜欢

教师队伍职业院校考核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扎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常德市依托名师网络工作室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恩施市 “四变”树考核新风
360度考核的自我校正机制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中国古代的考核制度
国务院扶贫办:政府扶贫考核脱贫成效占逾60%
教育部扩大实施“特岗计划”创新教师队伍补充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