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须体现人文关怀
2013-03-28张宏
张宏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令语文教师和学生比较头疼的难题。对于学生来说,提及作文训练,总是感到缺少素材、难以表现文采,因而写作的兴趣不浓,更谈不上体验写作过程中的乐趣。对于教师而言,针对学生普遍畏惧作文的心理,似乎也难开出有效的方剂,因而只好精心挑选不同文体的佳作若干篇,从中总结出固定的写作模式和套路,让学生机械地模仿借鉴,以应对各类考试。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固然很多,但笔者认为,如果教师能够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并能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大胆创新作文教学的理念和方法,一切以实效为衡量的标尺,改变当前萎靡不振的作文训练情形,是完全可能的。为此,不妨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用阅读和活动,扩大学生的生活半径
众所周知,现在的中学生课业负担较重,生活的空间极其狭小,脑子里充斥的无非是大量的知识点和题目,难怪到写作文时,就觉得实在是无米之炊,绞尽脑汁写出来的总是那些连自己都不愿意看的陈旧不堪的事情,毕竟他们的生活太单调、枯燥了。为了帮助学生解决素材选取难的问题,我们语文教师可有意识地通过阅读和活动来扩展他们的生活半径,为他们的生活不时地增添新的色彩。
先说阅读,它也是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可以每周专门挤出一节课让学生阅读一些书报杂志,并指导他们做好必要的摘记和尝试作批注,也可以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阅读,然后每个月抽出3~4节课组织他们交流阅读心得。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既能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文学文化素养,又能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在作文训练时能尽量避免无话可说和思维僵化的窘境。
另外,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也是丰富学生的生活内容、让他们学会向生活要写作素材的一个有效途径。例如,可以让学生参加一些志愿者活动,如走出校门,帮助敬老院的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或者与家庭、学习有困难的孩子结对子。这样既可以增加他们生活的厚度,让他们体察到质朴的生活中蕴含的感动,又可以通过活动积累素材,省得作文时捉襟见肘、手足无措。
二、适当增加学生作文的自由度和修改作文的时间
作文训练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我们不必局限于在作文课上要求学生按规定的时间和文体要求完成。除了这个办法,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写周记,并且不限定写作的范围和内容:写家庭、写班级、写友情、写对某些社会现象的看法,哪怕是虚构合乎情理的故事,只要体现真情实感、真知灼见即可。至于篇幅要求,我觉得也完全可以放开,即使是300~500字,抑或几则微博(我们可以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开微博,并且引导他们以健康的心态利用微博抒写自己的生活感悟),只要确实写得不错,就说明有效果,这总比硬逼着学生苦思冥想半天才“榨”出一篇不痛不痒、没有意思更没有意义的文章要强得多。
另外,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反复推敲的习惯同样大有必要。不少文章写得好的人都认为文章是改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清代大戏剧家李渔就曾说:“凡作传奇,当开笔之初,以至脱稿之后,隔日一删,愈月一改,始能淘沙得金,无瑕瑜互见之失矣。”可见,要写出一篇好文章,一蹴而就是不现实的,必须经历反复修改、仔细推敲的过程,才能精益求精、打动自己,进而打动别人。至于修改的时间,放宽至一个星期则比较合适,太短了会造成敷衍了事,太长了热情又会减退。
三、带着放大镜去寻找学生作文中的亮点
俗话说,严师方能出高徒。这话固然有一定道理,但在讲评学生作文时如果要求苛刻,恨不得每个人都要成为作家,效果恐怕会有悖初衷。据我的经验,讲评作文时我们不妨采用赏识教育法,带着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用心写出来并适当修改了的作文。事实上,只要我们满怀期待地去阅读学生的作文,还是能找到其中的精彩之处的。有一句话说得很有道理: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它用在讲评学生作文上同样是令人信服的。这方面我有着比较深切的体会,给学生的作文打分时,我总是尽量往高了打,遇到文章中写得好的片段,更是不吝红圈圈和溢美之词,还利用讲评的时间举例表扬,并选择性地朗读几篇比较出众的文章,结果大家的积极性普遍提高了,作文水平也较以前有了不小的进步。
四、积极搭建平台,帮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每个人的潜意识里都渴望成功和得到别人的肯定。因此,通过作文训练尽量让多数学生获得表扬是很有必要的。考虑到学生的作文水平确实存在着差异,我便采用不同层次的奖励措施,对那些不乏闪光点的、比较优秀的作文在黑板报上专门辟出一块地方予以张贴,并配以作者的照片;对那些非常优秀的贴近校园生活的作文,就热心地向学校广播站推荐;对那些特别优秀的作文,则主动地和作者一起修改、推敲,并向相关的报刊荐稿。经过多渠道的赏识、“奖励”,班上学生原本畏惧作文的心理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写作热情的高涨,甚至还形成了暗地里你追我赶的喜人局面,真令人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