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和谐校园建和谐社会

2013-03-28陈兴福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3年1期
关键词:教职工办学校园

陈兴福

学校是社会网络的一个子系统,是社会这个大家庭的一个重要成员,它联系着千家万户。无疑,创建和谐校园成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和谐的社会是由和谐发展的人组成的,和谐发展的人是由和谐的教育产生的,和谐的教育是由和谐的校园支撑着的。

一、创建和谐校园,需要有明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理念

在我们党的各项事业中,教育始终处在培养先进生产力、传播先进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教育需求的特殊位置。学校要始终把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最大的政治目标和指导思想,只有在此思想的主导下创新办学理念、不断开拓进取、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才能为创建和谐校园奠定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

二、创建和谐校园,需要倡导各尽其能,充分激发出校园的创造活力

构建和谐校园,必须注重教育主体诸要素间的和谐发展。学校全体教职工各尽其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条件和必然要求。和谐校园应是充满创造活力的校园,是全体教职工的创造活力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的校园,这就要求学校要努力为教职工搭建一个宽松愉悦、干事创业的平台,充分发挥教职工的特长与技能,进而形成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把学校的办学思想内化为教职工的意愿,成为教职工的自觉行动。坚持和完善各种校园体制,鼓励和支持全体教职工为学生、学校的发展积极贡献力量。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感受他们付出的辛劳,与他们一起探讨教育教学方法。在这其中,全体党员同志应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便在广大群众中产生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成为创造校园活力的带头人。这既是保持党员先进性的要求,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证。

三、创建和谐校园,需要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和谐校园并非是校园人“你好、我好”式的一团和气,也不是个性被压抑、被掩盖,问题被搁置的“稳定局面”。和谐校园的“和谐”源于协调和默契,表现为水乳交融的自然状态,营造的是融洽的人际关系,协调的是各方面利益。

1. 同心同德,和谐共事的领导集体。学校党政领导、正副职领导、校级与中层领导等之间要有同心同德、和谐共事的思想和作风;要统一步调、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要建立民主的工作作风,认真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要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体现人性化的管理制度,认真实施校务公开,在工作中形成合力。校长作为学校的第一责任人,要在办学思想的形成上下功夫,要用自己的实力、活力、魅力去影响干部,影响师生形成共识的价值观、群体意识、行为规范等。

2. 尊重了解、平等相待的干群关系。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提高创建和谐校园的能力,必须充分认识到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只有干群关系的融洽,才能共同致力于学校发展,和谐校园建设才有坚实的基础。形成融洽的干群关系,关键在于学校各层领导。学校领导集体要坚持把全体教职工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教职工的利益,高度重视和维护全体教职工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在实践中以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工作重点,善于在新形势下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方法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使群众正确认识自己的根本利益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途径,而广大教职工也应体谅、理解和支持校长的工作,从而达到平等、尊重、理解、容让,形成合力的干群关系。

3. 互相关爱、共同发展的教职工关系。教职工群体是学校的主力军,也是提升办学水平的主体力量,教职工之间虽岗位不同,但目标是一致的。每位教师要摒弃“文人相轻”、“同行是冤家”的陋习,打破“画地为牢”的学科壁垒与偏见,切忌拉帮结派、搞小团体主义,同志之间能够在一块共事是一种缘分。所以,遇到荣誉时让一让,看到困难时上一上;接受任务时争一争;教育教学,帮一帮;与人相处,笑一笑;碰到困难或矛盾时,解一解。工作和生活中、互相关爱、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不同学科的教师,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知识,改变自己单一的知识结构,走综合型发展之路。在教师和谐互动的正向氛围中,完善学校的合作机制,让广大教职工充分认识到学校的兴、衰、荣、辱都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都关系到渴求发展的莘莘学子。

4. 相互信赖、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师生和谐是学校和谐的基础,成长中的学生需要教育,而成功的教育在于师生间的相互信赖、相互尊重。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教师呵护学生的自尊,做一个充满爱心、富有人情味的教师。教师爱学生,就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用心去感悟学生的丝豪变化,用童心去感受孩子们的喜怒哀乐,让他们在爱的呵护下成长。要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给他们应有的关注和充分的信任。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是一种爱,严格要求学生也是一种爱。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并不是指教师提出要求时要有严厉的面孔、生硬的语气;不是讽刺、挖苦,更不是体罚或变相体罚,而是提出的要求要严格,并能够做到切实可行,坚持不懈地贯彻到底。严在理中,严中有爱。和谐的师生关系还应体现在和谐课堂的建立上,和谐课堂应呈现民主、自由、合作、进取的教学氛围,而学生更应该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感恩老师的艰辛与苦心。

5. 团结互助、奋发向上的生生关系。构建和谐校园更应该注重建立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这种关系应该定位于团结互助、奋发向上。同学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给予学困生、残疾生和生活困难的学生等应有的关怀与照顾,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现出生活在集体中的乐趣和温暖,从而树立起学习、生活的自信心,形成一种无论是在学习或在其他各项活动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你追我赶的有序竞争,反映出校园的生机与活力。

6. 勤于沟通、积极协作的家校关系。在教育的终极目标上,家庭与学校是相一致的。为此,就要努力构建学校教育环境与家庭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举手、一投足往往是无言的规范,对孩子的影响胜过千言万语。为此,家长应该为孩子创造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民主平等的家庭环境。而学校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与学生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加强沟通、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要充分利用家庭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提供有关教育资讯,让家长明确良好家庭教育的标准,针对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给予解答和帮助,克服“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弊端。

四、创建和谐校园,需要营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氛围和优美的校园环境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精神、学校文化、学术氛围,是精神文化、教育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共同构成的一种文化。校园文化渗透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对学校成员的道德情操、精神面貌和行为举止产生重要的影响。创建和谐校园,就要根据学校的地域特点和时代特点,高品位设计、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努力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风格。对学校的每间教室、每一堵墙、每一个角落,甚至每一处细节的设计,都要浸润平等、宽容、理解和激励,让全体师生每时每刻都能在潜移默化中享受文化的熏陶,实现人格的升华。

和谐校园环境应该是幽雅、舒适、安全、卫生。在这种环境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起到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的作用。

另外,创建和谐校园,还要着力建设和培养体现办学思想和特色的校风、学风和教风。

总之,校园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一个基础,应是校园人的不懈追求,它需要全方位地打造。

猜你喜欢

教职工办学校园
南县:举办跳绳比赛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新时期高校教职工先进文化建设长效机制探析
创新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