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右美托咪定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炎性反应的影响*

2013-03-28刘海林钱燕宁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13年4期
关键词:体外循环性反应咪定

刘海林,钱燕宁

(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一院麻醉科,江苏淮安223300;2.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苏南京210029)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都会伴随不同程度的全身炎性反应,已经证实这与术后发生的多器官功能衰竭有关[1]。细胞因子作为重要的炎性介质对炎性反应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右美托咪定是一种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在临床麻醉和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镇静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动物实验证明,右美托咪定可抑制内毒素休克大鼠的炎性反应。右美托咪定对CPB的炎性反应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拟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炎性反应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分组

本研究已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与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2012年1月至2012年8月,择期行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的病人60例,年龄45~65岁,体重50~78 kg,性别不限,ASAⅡ-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2组(n=30):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

1.2 麻醉方法

麻醉前1.5 h口服地西泮10 mg,麻醉前30 min肌肉注射吗啡10 mg。入室后局麻下行左桡动脉穿刺置管,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用于测压及采血样。常规检测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呼气末二氧化碳(end-tidal carbon dioxide,ETCO2)。麻醉诱导前D组经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 1μg/kg,随后以 0.4μg/(kg·h)的速率输注至术毕,C组采用同样方法静脉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麻醉诱导:静脉注射咪达唑仑 0.05~0.01 mg/kg、芬太尼 5~10μg/kg、依托咪酯 0.03 mg/kg和维库溴铵 0.1~0.15 mg/kg,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麻醉维持:麻醉诱导插管后芬太尼15 μg/kg、丙泊酚2~4 mg/kg和吸入1%~2%七氟烷维持麻醉,维库溴胺间断静脉注射维持肌松。应用Stockert SC体外循环机及膜式氧合器进行中度低温心肺转流术,心肌保护采用间断正向(经主动脉根部)灌注低温高钾心肌停跳液。肝素用于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期间的抗凝,CPB结束时用鱼精蛋白拮抗。患者术后入ICU进行监护治疗。循环稳定,自主呼吸恢复良好则停呼吸机,抽血气如无异常方可拔除气管导管。

1.3 指标检测

标本采集和指标测定于麻醉诱导前(T0)、CPB 30 min(T1)、术毕(T2)和术后 24 h(T3)时采集静脉血 5 ml,加入真空采血管,静置30 min,离心后取上清液,-70℃保存待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TNF-α、IL-6和IL-8浓度。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 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2 结果

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Tab.1 Normal data of the patients(¯x±s,n=30)

与麻醉诱导前(T0)比较,C组 CPB 30 min(T1)、术毕(T2)和术后 24 h(T3)TNF-α、IL-6和 IL-8浓度升高(P<0.05),与 C组比较,D组 CPB 30 min(T1)、术毕(T2)和术后 24 h(T3)时TNF-α、IL-6和 IL-8浓度降低(P<0.05,表 2)。

3 讨论

体外循环(CPB)过程中可引发炎症介质瀑布样释放,导致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TNF-α是肺泡巨噬细胞产生,其水平的急剧上升可诱发急性期炎症反应。IL-6是T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纤维母细胞产生的促炎细胞因子,是介导急性反应、应激反应的主要细胞因子,是组织损伤的早期敏感指标,血清IL-6水平反映组织的急性炎性损伤程度。IL-8是中性粒细胞释放的炎性介质,IL-8是较强的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可活化中性粒细胞,促使其激活和迁移,引起局部的多核白细胞聚集和激活并释放炎性介质,血清IL-8水平是反映机体损伤情况和炎性反应程度的重要指标。本研究结果表明,患者CPB后血液TNF-α、IL-6和IL-8浓度升高,提示机体发生了炎性反应。

Tab.2 Changes of TNF-α,IL-8 and IL-6 in the different groups(pg/ml,¯x±s,n=30)

本研究结果表明,麻醉诱导前给药右美托咪定1μg/kg,随后以0.4μg/kg的 速率输注至术毕,可明显降低患者CPB后血液的TNF-α、IL-6和 IL-8浓度,表明右美托咪定可抑制CPB诱发的炎性反应。可能机制为:(1)右美托咪定可抑制环氧合酶-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TNF-α、IL-6等的表达[2-4]。(2)右美托咪定可抑制凋亡蛋白半胱氨酸蛋白酶-3的表达,从而降低了 TNF-α、IL-6的浓度[5]。

综上所述,右美托咪定1μg/kg,随后以 0.4μg/kg的速率输注可明显降低心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炎性反应。

[1] Billings FT,Balaguer JM,Petracek MR,et al.Comparative effects of 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ade and ACEinhibition on the fibrinolytic and inflammatory responses to cardiopulmonary bypass[J].Clin Pharmacol Ther,2012,91(6):1065-1073.

[2] Taniguchi T,Kidani Y,Kanakura H,et al.Effects of dexmedetominidine on mortality rate and inflammatory responses to endotoxin-induced shock in rats[J].Crit Care Med,2004,32(6):1322-1326.

[3] Lai YC,Tsai PS,Huang CJ.Effects of dexmedetominidine on regulating endotoxin-induced up-regulation of inflammatory molecules in murine macrophages[J].JSurg Res,2009,154(2):212-219.

[4] Taniguchi T,Kurita A,Kobayashi K,et al.Dose-and timerelated effects of dexmedetominidine on mortality and inflammatory responses to endotoxin-induced shock in rats[J].J Anesth,2008,22(3):221-228.

[5] Qiao H,Sanders RD,Ma D,et al.Sedation improves early outcome in severely septic Sprague Dawley rats[J].Crit Care,2009,13(4):R136.

猜你喜欢

体外循环性反应咪定
体外循环心脏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右美托咪定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前列腺剜除术高龄患者中的应用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全麻拔管期呛咳的影响
《中国体外循环专业技术标准》
——体外循环质量控制的基石
肠道菌群失调通过促进炎性反应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在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中的应用
右美托咪定抑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
建立我国体外循环专业技术规范刻不容缓
促酰化蛋白对3T3-L1脂肪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
microRNAs在炎性反应与肿瘤关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