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子故过之”的“故”当作何解

2013-03-27姜海燕

语文教学之友 2013年2期
关键词:信陵君公子品格

姜海燕

鲁教版《史记选读》第二单元第四课《信陵君窃符救赵》一文有这样一段话:“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教学参考书》及各种版本的译文都将“公子故过之”的“故”解释为“特意”,将“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一句翻译成“我本不该再去拜访朋友,今天公子竟特意陪我拜访他”。愚以为这里的“故”解释为“特意”不通,应解释为“还是”为好。为什么这么说呢?请看这句话的语境。

这一部分太史公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侯嬴对信陵君“仁而下士”品格的反复试探,来突出信陵君 “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的品格特征。

文章以一连串的生动情节,描写信陵君与侯嬴的交往,充分表现了信陵君“仁而下士”与“不敢以其富贵骄士”的高尚品格。侯生年老家贫,是一个地位卑下的“夷门监者”,在当时的社会中,这样的人是为世俗所不齿的。然而,信陵君听说他是个贤者,就“往请,欲厚遗之”,侯生“修身洁行”不肯受。信陵君就专为他“置酒大会宾客”,并亲自赶车去迎接他。这时的侯嬴就对信陵君进行了一系列的试探。先是“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接着走到半路,侯嬴又急让信陵君停车,说:“臣有客在市屠中,原枉车骑过之。”而侯生见到他的朋友朱亥后,却“俾倪,故久立与客语”。经过如此“不让”、“过客”、“故久立”三次试探,侯嬴发现信陵君“执辔愈恭”“颜色愈和”“色终不变”。且到家后,信陵君又引侯生“坐上座”、“遍赞宾客”,并且“为寿侯生前”,待侯生为上宾。这一系列的行动,信陵君做来没有丝毫勉强,侯生这才确信信陵君“能下士”之名果然不虚。但是侯嬴的这一系列奇怪的行为却引得“从骑皆窃骂”、“宾客皆惊”,于是侯赢这才对信陵君解释说:“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巿中,过客,以观公子,公子愈恭。巿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翻译过来就是:“今天侯嬴我难为你也足够了,我只不过是城东门抱门闩、看城门的人,而公子却亲身委屈车马去迎接我,在大庭广众之中,我本不应该有拜访朋友的事情,而现在公子却还是同我去访问了朋友。然而,侯嬴是为了成就公子的名声,才特意使公子的车马久久地站在街市里,借访问朋友来观察公子,公子的态度却愈加恭敬。街市的人都以为侯嬴是个小人,而以为公子是个宽厚的人,能谦恭地对待士人。”

这里“公子故过之”一句中的“故”之所以不能解释为“特意”,而应翻译成“还是”,理由有五:

其一,“特意”是有意而为之的意思,根据上下文来看信陵君有意而为之的事情只有自迎侯嬴和宴请侯嬴这件事,而拜访朱亥是不在信陵君计划之中的,信陵君根本没有料到侯嬴会横生枝节去拜访朱亥,所以谈不上特意。

其二,拜访朱亥是侯嬴有意三次试探信陵君之一,所以有关侯嬴的举动可以翻译成“特意”,文中例句有“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巿中”。所以侯嬴是“特意”为之,而信陵君是“无意”为之,是下意识行为,是“能下士”的自然流露。

其三,从整个事件来看,在信陵君礼遇侯生的一系列行动中,尤其是对于侯赢横生枝节访客一事,信陵君做来是那么顺其自然,不但没有丝毫的伪装和不耐烦,反而是愈加发自内心地谦敬,所以用“特意”来形容信陵君就显得虚伪了,这与信陵君的光辉形象不符,有悖于司马迁的写作初衷。如果翻译成“还是”则更能体现信陵君“仁而下士”的品格。

其四,从“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一句的语义关系来看,前后显然是转折关系,将“故”翻译成“特意”不能表达转折关系,所以翻译成“不应该……还是”更为恰当。

其五,“故”译成“还是”的例句还有很多:1.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孔雀东南飞》)(译为:三天就织完五匹布,婆婆还是嫌我织得慢) 2.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资治通鉴·赤壁之战》)(还少不得让我做一个下等小官,坐牛车,使吏卒跟随,交往士大夫们,然后逐渐升官,最终还是不低于州郡一类的职位。)这两句中的“故”都解释为“还是”。

综上所述,愚以为“公子故过之”的“故”解释为“还是”为好,该句理应翻译为“我本不应该有拜访朋友的事情,而现在公子却还是同我去访问了朋友”。

(作者单位:平度第九中学)

猜你喜欢

信陵君公子品格
品格提升在小学语文亲子阅读中的渗透
鸡鸣与狗盗
唐雎说信陵君
弟子规
弟子规
五公子抢位
冬季暖男必备
信陵君尊老
牵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