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冠VS苹果iPad是谁的?
2013-03-27
2012年7月2日,旷日持久的苹果公司与深圳唯冠iPad商标纠纷终于尘埃落定。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宣布,双方在法庭主持下已经达成和解,苹果公司为获得iPad内地商标权向深圳唯冠支付6000万美元。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看了唯冠和苹果的新闻才会问,唯冠是什么?才会好奇唯冠IPAD是什么,才会想了解唯冠的IPAD与苹果的IPAD有什么区别。而在更早之前,唯冠在大多数中国眼里还是个陌生的名词。
其实是这样的,IPAD 只是一个商标一个名称,苹果在美国为自己的平板电脑注册的名称为IPAD。之后进军各国市场,为了产品名称的统一,因此在各国上市也用的是IPAD这个名称,但几乎每个国家都有人注册过这个商标,但没有实际产品命名为此商标,因为此商标废弃时间过久,所以苹果在其他国家的官司可以轻松获胜。
不过唯冠IPAD是唯冠在十多年前注册的一个名字。苹果当初向唯冠购买商标权时,遗漏了一处小小的破绽,即大陆IPAD的商标权掌握在深圳唯冠手里,台湾唯冠无权做主。
苹果获取商标是与深圳唯冠的母公司唯冠国际签协议,但商标的真正持有者是深圳唯冠,按照内地法律,苹果对商标协议细节未能严谨把握。正是这一破绽,导致了多年后的商标权纠纷。
唯冠的主业是电子产品代工,性质上有点类似于富士康。但是到2012年时,唯冠不但没有什么实际产品业务,而且整个公司濒临倒闭。——向苹果索赔成为它近期的主要业务。
苹果iPad商标和解案赔偿金额是目前为止中国知识产权司法案例中最高的。专业人士认为,本质上,本案是不同法律文化冲突的结果,外国公司确定商标战略必须谨慎,对知识产权交易的法律选择和争议解决选取,也必须极其慎重。
最后的和解结果可以说是双赢,也可以说是双输。苹果输在法律,唯冠输在道德。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则措辞激烈地指出,“唯冠曾做过一个叫iPad的产品,失败取消”,“唯冠破产后,回头细查iPad授权,喜见当年授权手续有误,便启动以维权为包装,以敲诈为手段的天价官司”。同时,他认为,苹果收购商标时草率,“这次为疏忽付出了应付但较合适的代价”。
有意思的是,iPad商标纠纷也引发了普通人群对商标的兴趣。有人说抢注商标域名,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这种财富效应的示范作用是明显的,中国商标域名的抢注之风会愈演愈烈。而对于企业而言,知识产权的投入应该是投资,而不是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