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认知和行为能力的培养

2013-03-27河南职工医学院

电子世界 2013年2期
关键词: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

河南职工医学院 吴 珂

一、引言

世界日益全球化的进程使不同社会、文化和地区间人们的交往更加频繁。跨文化交际成为全球化时代的一个突出特征,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越来越激烈的文化多元化、文化多样性带来的冲突对当代大学生的冲撞越来越大。如何构建跨文化人才的素质体系,如何培养适应国家未来发展需要的国际化人才,是当今高等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为社会提供既具有某一专业知识又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国际化通用型人才,既是高校人才培养面对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国际社会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

随着对语言与文化教学并重进行认识的深化,笔者认为不能再将语言教学简单地看作是对语言知识的传授,而是要将语言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视为相互联系的统一体,并培养学生在具体的跨文化交际中灵活自如地应用这些文化的能力。同时,另一方面,由于交际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推广,使得大多数的英语教师认识到要学好英语必须结合文化,只注意语言的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英语的。英语专业培养的最终目的是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所以,交际能力不仅体现于使用语言的语法正确性,而且还体现于言语行为的得体性。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文化知识的输入和文化能力的培养是必要的,还应在教学中逐步引导学生形成跨文化思维方式,提高跨文化交际认知水平,促进跨文化交际行为能力的发展。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

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环境下建立了自己的文化体系,一个民族的文化特点及其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民族心理、审美和价值观必定会反映到民族语言中来,中西方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语言文化、价值观念、性格特点等方面的差异。

1.语言文化的差异

语言上的差异不仅仅是语音、语法、词汇的差异,而且也是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社会习俗、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例如,汉语中没有表达cowboy和hippie(或hippy)的意思的对应词。这两个词是美国社会特有的产物。cowboy与美国早期开发西部地区有关,关于他们的传说总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和传奇色彩。在汉语中译为“牧童”或“牛仔”,反映不出这些意义。

2.性格特点与交际模式的差异

由于中美两国人民在性格方面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差异,因而他们的交际模式也不尽相同:中国文化长久以来都把谦虚看成是一个十分必要的美德。因此当听到对方称赞“你的英语说的很好”时,大多数中国人都会谦虚地回应说:“不,不,我的英语说得很糟。”相反地,大多数美国人则会很自然地说:“谢谢。”在美国人看来,过度的谦虚就变成了虚伪。

3.价值观念的差异

价值观念可以说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价值观念决定了人们会有什么样的信念和态度,决定了人们如何进行交际。无论是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还是社会交往,无一不受到价值观的支配。如英美人普遍崇尚个人价值至上,喜欢体现个性化的自我和自我肯定,自由表达内心情感而不受外界约束。比如好莱坞影片中的蜘蛛侠(spiderman),就强烈体现了英美人的个人英雄主义,而个人英雄主义正是英美文化所宣扬的和鼓励的,这就体现了西方人注重个性的文化特色。而中国人崇尚“集体主义”和“中庸之道”,认为个性化即为“个人主义”,意味着“自以为是”、“利己主义”等,“个人主义”在中国文化中就带有明显的否定色彩。所以要真正了解另一种文化的价值观却是极为困难的,这就需要教师的不断引导和学生的大量实践,避免在英语学习中出现“Chinglish”。

三、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影响

(一)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认知水平以促进其行为能力的提高

在外语教学中,学习者常常按照母语的思维习惯去思考外语,把母语语言习惯和思维定势带到外语学习中去。久而久之,母语的使用原则让学习者在外语文化交流中不知所措,无法完成交际任务。

在外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培养言语技能,还要充分重视传授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培养学生拥有较强的文化敏感性,强化文化认知度,引导学生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尊重文化差异,让学生养成用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去认识事物。

《刮痧》是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故事情节至真至纯,影片演绎了人世间的亲情、爱情、友情以及对社会和谐地渴求、向往,同时,由于文化的差异而导致的跨文化交际的失败也表现得淋漓尽致。《刮痧》所表现的中国人和美国人的差异,不仅反映在中美两国的法律、道德标准等方面,而且触及法理、观念,甚至中医理论等诸多议题。由于各国在地域、历史、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了中西方的差异,表现为民族传统精神背景、文化背景、哲学背景等方面。首先,中西方在哲学观上是不同的,西方崇尚理性主义的实证论,它的医学——解剖学,也是建立在这种哲学思想上,所以对“刮痧”这种口耳相传的经气之学是不能理解的;中国人是相当重视家庭伦理的,他们重视每个人在家庭社会中的位置,强调家的观念与感情。西方文化由于一直尊重个人的观念,他们从小就接受了“独立精神”教育,和家庭的感情较为淡薄。美国父母相当尊重孩子的行动自由,在大原则的范围内,任子女自由发展。对中国人来说,美国思维似乎冷漠、不讲人情;而西方人认为中国人思维模糊不清。影片在表现中美差异的同时,也表达了对文化趋同、文化融合的一种向往。

(二)进行教学改革以满足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知识的需求

脱离具体的文化背景去单纯地教语言,必然导致语言与文化脱节,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经常出现误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导入文化的比重,加强中西文化对比,培养学生文化意识,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首先,加强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除了语言知识结构技能的培养,更为重要的是英语教师应该从文化角度来考虑相关的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修养,并贯穿于我们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扩大教学中的文化内涵,加大文化导向的深度,让学习者接触到目的语不同领域的文化差异,把文化知识和语言知识技能培养有效地结合起来,使其互相促进。

其次,加强教师自身建设,提高教师文化修养。英语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英语功底之外,还要求教师具备知识能力结构的复合性和实践性。由此应该大力开展高校的各种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四、结论

文化是一门覆盖面宽广而又十分复杂的学科,包括社会规范、世界观、价值观、生活方式等等。跨文化交际着重研究了文化与交际的关系,以及文化对交际过程的影响,这显然对语言教学,尤其是外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就要在实际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让学生不仅学习语言知识、理解词义、熟知语法结构和加强阅读能力。同时,还要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风土人情、文化背景知识及社会风俗习惯,加深学生对该国文化的认识,增强文化底蕴及跨文化交际意识,预防交流中可能出现的冲突,通过拓宽各自的眼界以达到更好地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交流的目的。

[1]邹薇.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J].长沙大学学报,2010(1).

[2]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李平.外语教学中深化跨文化教育的意义与实施[J].山东外语教学,2010(4):42-45.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
情景交际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交际羊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外语教学法的进展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