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行为管理在高校学生行为培养中的应用*
2013-03-27刘学云
● 刘学云
要想让大学生的行为习惯直接为社会所接收,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用社会所认可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而企业行为管理的培养体系已形成多年,在社会中的覆盖面广,内容丰富,有足够的素材供高校学生培养工作选择。因此,探讨企业行为管理在高校学生行为培养中的应用是应需而生,应时而生。
一、企业行为管理在高校学生行为培养的必要性
企业行为管理主要是对人的工作行为进行管理,也就是为达到企业目标而对全体成员活动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进行管理[1]。企业行为管理遵循渗透性原则,坚持以学生为本位,通过借助载体、采纳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建构氛围去感染和熏陶学生,使之自觉接受并内化企业所要求的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
(一)企业行为管理在高校学生行为培养是贯彻“以人为本”的需要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一种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直接影响和作用下形成的教育思想,它强调在教育过程中,“发展人的潜能和树立自我实现观念,主张教育是为了培养心理健康、具有创造性的人,并使每个学习者达到具有满足感与成就感的最佳状态”[2]。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于高校学生行为培养教育中。高校学生相比较企业员工而言,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认知发展进入新阶段。高校学生通过长期学习实践的积累,能较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兴趣、爱好、思维特点,与他人相比的优势与短处。其次,主体性意识开始增强。他们开始思考自己的问题、深入探索自我,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独立性倾向,对教师的依赖性明显减弱,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和求知欲。再次,自我教育的能力与观念不强。客观地审视一下我国当前的高校教育状况,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相对薄弱,学生自身存在一些不良行为和错误思想观念,坚持贯彻从高校学生中“人本化”的渗透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需要。
(二)企业行为管理在高校学生行为的培养是社会化需要
随着以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时代的到来,整个世界联系日益紧密,俨然成了一个“地球村”,人们获得信息的自由度扩大、手段增多。处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中的高校校园也不断呈现开放的趋势,这一趋势影响了高校学生生存、生活方式,对他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产生深刻影响的同时,也为学校教育提供了更为先进的教具,为高校教育改革创造了契机。学生行为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抓住这个良好机会与时俱进地实现社会化,即广泛利用各种教育载体和教学方法,综合运用现代化手段,实现由单纯学校的行为教育向校企结合的企业行为管理的培养教育转变。
二、企业行为管理在高校学生行为培养中的结合点
(一)通过引入企业文化,注重典型示范,提高学生职业道德行为的能力
加大校企联合,引入企业文化向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行为教育,以提高职业道德行为教育的有效性。企业文化是职业道德行为教育的有效载体,引入企业文化开展职业道德行为教育,可以优化学生对企业、对社会的认知结构,增强对职业精神、职业规范、职业素质等的理解帮助学生提高职业道德行为素养[3]。典型示范就是利用榜样激励、利用典型引路、利用典型的人和事例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学生去学习、对照和仿效。典型示范的特点是将抽象的说理变成活生生的典型人物或事件来进行教育,在典型示范的教育过程中,学生在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榜样,并以此监督和激励自己朝着典型榜样的方向努力,最终将职业道德行为牢固地变成自己从业的素养和行为。
(二)通过企业角色扮演法和情景模拟法提高团队精神的能力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也越来越注重团队行为能力,很多的企业在招聘人才的时候把有没有团队行为、团队精神作为对人素质的要求之一。团队精神就是企业上下精诚团结、目标一致、协同共进,就如航行于大海的巨舰,有智慧舰长的正确指挥,有勇敢船员的协同配合,在这艘巨舰上每一个人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凝聚成劈波斩浪的巨大动力。作为高校学生相当一部分是独生子女,独特的成长环境导致他们形成任性、自私、缺乏爱心等不良的心理品质。通过角色扮演法和情景模拟法的方式模拟现实企业,这种方法可使培训学生如身临其境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扮演企业员工的不同角色,更深刻的体会到什么是团结,什么是团队精神,看似不能完成的任务经过大家的努力也能较顺利的完成。因为共同的目标、共同的荣辱把他们联系在一起,体验成功与失败、感受快乐与痛苦。共同感受团队合作精神给企业带来目标实现的利与弊,引导学生加强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行为能力。
(三)通过校企社会实践的方式加强沟通行为能力的培养
沟通是指为了设定的目标,把信息、思想、情感在个人或群体之间传递,并达成协议的过程。人是社会的动物,社会是人与人相互作用的产物。“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4],因此,沟通能力是一个人生存与发展的必备能力,也是一个人成功的必要条件。对于大学生来说,良好的沟通能力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是顺利完成学业的基础,是未来事业成功的必备素质,是社会、企业的基本条件。当前大学生在人际关系上适应不良,主要表现在:一是不想沟通,二是不善于沟通。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来说,沟通需要艺术,需要技巧,需要幽默,需要化解,这些都是大学生所欠缺和亟需弥补的。针对这些的特点,高校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沟通能力。作为现代大学生,在具备了沟通意识之后,还应参与到企业社会实践中锤炼沟通能力。学校社团是培养沟通能力的最佳舞台。学生社团常常和企业或其他社会机构联合组织活动,如演出、义卖、知识竞赛等。大学生可以尝试参与企业活动组织、节目主持、广告宣传等多种角色,在角色扮演、角色交往、人际冲突中获得丰富的社会体验;利用寒暑假、学习空闲时间到企业实习,培养传统的沟通能力。实习能使大学生熟悉组织文化,了解办公室的生存方式,知道如何与上级、同事相处,掌握他人的行为方式和管理风格。
(四)通过优化校内群体心理行为的教育模式,提高学生群体心理行为适应能力
群体是社会协作的产物,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社会现象。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大学生群体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群体种类也越来越多样化,而大学生群体心理对学生个人成长和社会、企业发展都将产生直接的作用。加强对大学生群体心理与行为的教育与引导,重点从以下方面:一是抓住学生的群体心理特征,尊重、关心、理解学生,信任、爱护、接纳学生,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确定集体目标,通过活动形成群体情感交融,达到群体心理更多的默契和理解。二是通过组织学习手册、规章制度、条例等道德规范教育,强化成员行为自律,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三是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群体心理功能的作用。如何加强学生干部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等方面工作,正确、合理地让这部分优秀群体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关键点。四是充分利用个体在群体中特有的心理功能,对学生群体中积极健康的思想和行为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对学生个体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及时耐心地给予教育和帮助,使其向正确的方向转变;对学生过激的言行和情绪要善于疏导,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通过以上引导管理教育模式,使学生跨入企业提高群体心理行为的适应能力。
[1]李继绪,盖浩.企业行为管理[J].营销与管理,2008,(6).
[2]周三多,陈传明,鲁敏泓.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3
[3]张晓琳.隐性课程在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中的应用[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报200815卷1期.
[4]张毅,董作华.人际沟通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J].读者与杂志20085期8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