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育求真方法探微

2013-03-27潘伟志

当代教育科学 2013年2期
关键词:语感课文情境

● 潘伟志

语文教育中的“真”,指语文智育的范畴,即语文学科的知识结构与体系,其中包括由语言、文学、文章、词汇、语法、修辞等组成的与现代汉语相关的知识,也包括与文学相关的作家作品及文学知识,还包括文言文及其文化常识。可以说这些知识是构成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求真”,就是指在语文教育中要突出语文智育,这是由本学科具有基础性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学习语文首先要落实语文智育,即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训练以及智力的开发,这是第一位的。任何课文教学都应保证做到这一点。忽视或者削弱语文智育,语文教育就可能舍本逐末,误入歧途。失去了求真,素质教育也就如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了。为此,在文章阅读教学过程中,要纠正“‘纯吸收’的‘单程阅读论’,坚持‘内外互动’的‘双重转化论’。”也就是说“遵循‘感言辩体→入情得意→运思及物’的‘阅读过程规律’,引导学生走完阅读全程,切不可半途而废。”“在文章阅读教学策略上,应以阅读能力训练为中心展开教学,阅读的人文精神必须渗透在阅读能力训练之中;要把‘随意被动’、违背阅读规律的教学盲点,变成‘自觉主动’、符合科技原理的阅读教学亮点。”[1]

那么,语文教育如何“求真”呢?

1.教出语感。叶圣陶先生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敏锐的感觉。”吕叔湘先生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对学生进行语感的培养,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因为语感不仅是对语文表层意义的感知,而且也是对语文隐含意义的感知。所以,语感力强的学生能通过直接感知与语言行为的主体进行心灵的交流与感应。所谓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敏锐的感知,即一听就明,一说就清,一读就懂,一写就通。对作品能直接领悟。《红楼梦》中香菱学诗一节中香菱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见了这景似的。”香菱正是抓住了诗中的关键词深入领会诗的精髓,体现了其较高的语言感受力。教出语感,就是要教出对语言的敏感,包括对文体、语体和字、词、句的敏感。要让学生学会通过字、词、句的字面意义或字典意义,读出字、词、句的深层含义、象征意义和情景意义。对语言的敏感主要是靠读出来的,而不是靠教师讲出来的。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把书面的文字语言转换为声情并茂的有声语言,是眼、口、耳、心并用,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义的活动。诵读,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理清作者的思路及文章的脉络,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诵读要“目视、口诵、耳听、心思”,多方面立体化感知文章,使文中之意皆出我口,文中之情皆出我心。只有通过反复的诵读训练,体会领悟文中的感情,加上适当的语气语调,才能产生较好的语感效果。如教学小说《最后一课》的最后一部分时,指导学生联系上文进行反复诵读并组织评读,无需老师多作分析讲解,学生自能较好地理解韩麦尔先生的形象。尤其是其中的“‘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一句,通过诵读,学生自能把两个破折号作出正确理解:那是由于感情过于激动,喉咙受阻所造成的语塞、停顿。进而清晰地感悟到韩麦尔先生那种痛苦不堪的表情和无比激动的内心,深切地感受到他的那股强烈的爱国热情,这是教师抽象枯燥的讲解分析所难以达到的效果。因此,语文课上一定要让学生反复诵读,让琅琅的读书声弥漫整个课堂。这是解决学生语感的广度、深度、敏度和美度不足的最好的途径。

2.教出方法。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指导。知识的不断延伸和发展,决定学习不仅是学会,还要包括会学。只有知道如何学,才能在知识不断增长的社会继续学习,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特别是文章阅读方法的掌握,是阅读教学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在阅读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的整体性与创造性。教师应遵循“完形律”的艺术法则,从文本的有机整体出发,目有全牛,立足于对文本的整体观照。每教一篇课文都不应急于分析,而应指导学生在阅读时注意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和形式,确定对课文的整体观照:对课文中的“人”有个整体认识,对课文中的“事”有个整体概念,对课文中的“问题”有个整体思考。不能让学生一开始就在头脑中留下支离破碎的印象。如元代戏曲家马致远的小令《越调·天净沙·秋思》一课,这是一幅和谐、完整的“秋野夕阳天涯羁旅图”。它的美,不是从单个孤立的形象体现出来的,而是由几幅画面综合起来而成为统一、完整的形象和意象体现出来的。如果孤立地去鉴赏某一单个形象,它们就不美,有些单个形象如“枯藤”、“昏鸦”等,甚至还是丑的。因此,教师必须指导学生把文本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从浑然的角度去考察文本的内部营构系统,才能深入理解文本的深层意蕴,领略文本内层的艺术魅力,从较高的层次上把握文本艺术营构的特点和规律。

3.培养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一种积极进取的、富有成果性的意识形态。它是人根据社会发展和现实生活的新需要,诱发而产生的新动机、创新意向和愿望。创新精神由认知、情感、行为意向三种成分构成。这三种心理成分互相协调、互相促进,使创新精神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现在教育的核心已经转向培养人的创新素质,因此,应该让创新落实在课堂,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定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掌握各种能力要素。但是对中学生只要是体验创新过程,不要过多强调创新结果。中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各种类型的文章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因此,在语文课堂的各个环节,都应注入创新的血液,都应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

(1)创设情境。情境是指引起人情感变化的具体的自然环境或具体的社会环境。创设情境指语文教师从教学的需求出发,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以学生的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作为参照对象,而创设的以形象为主,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特定氛围,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探索求解。课堂教学中真正震撼学生心灵的一次次体验,它都是发生在一定情境中的某种生活化的经历,而绝不是老师带有极强逻辑性的空洞说教。为此,语文教师必须利用语文学科特有的优势和独特的能力结构,贴近学生的生活,创设语文创新的情境,使学生在读、写及口语交际等活动中增强创新精神,实现自我完善。创设情境有多种方式,如用生动、直观、有趣的教学语言勾画出某种情景;给课文配乐、配舞;编、演课本剧;组织学生演讲、辩论;模拟情境经历等。例如教学海伦·凯勒的《我的老师》一课,教师可要求学生闭上眼睛,什么也看不到;用手堵住两耳,什么声音也听不到;闭上嘴,不能发出任何声响。时间两分钟,然后让学生谈体验。学生就会纷纷发言,在体验中感受到了人的瞎、聋、哑的痛苦。对于海伦·凯勒集瞎、聋、哑于一身,坚持学习,终成世界著名的教育家和作家,对于安尼·莎莉文老师对海伦·凯勒的成功教育,就会产生特别的崇敬和仰慕之情,从而为课文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以上方式,教师为学生创设出适合学生语文创新的“交流与共享”的情境,让学生沉浸在愉悦的氛围中玩味、学习、探究,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意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

(2)鼓励质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有疑问才能促使学生去探索,去创造。疑是思维的发动机。心理学研究表明:疑,最易引起思维的深入。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问难,勤奋思考,勇于怀疑,善于求索,把新信息和已知信息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发现和提出问题。首先,质疑的目的性要明确,不可随心所欲,要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其次,质疑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正确的思维,疑难要设计得科学、严密,但又要避免呆板枯燥。再者,还要有一定的难度。所谓难度,就是教师要设疑给学生解,让学生逾越。有疑难,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学生群情激昂地进行讨论,或者全神贯注地探索思考,从而激发学生进行创新。此外,要让质疑在学生创新过程中正确地、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还应注意两点:一是善疑,二是敢疑。所谓善疑就是要提倡理智的怀疑,而不是盲目的怀疑;所谓敢疑就是不迷信权威。敢于向权威挑战是创造型人才的可贵品质,教师应支持这种品质的培养和发展。标新立异有时会出差错。如果学生的观点和主张不对,教师可以解释或引导,但万万不能扼杀这种创新精神。如理解《背影》中朱自清父子亲情之深时,有学生可能会提出父亲对儿子是溺爱的看法,又如对《我的叔叔于勒》所解释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学生或许有不同的见解……独立思考是追求真理的起点,学生敢于发表不同看法,表明他们已开始具备探求真理的勇气。“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思考的独创性往往在争鸣中迸发出灿烂的火花,而争鸣反过来又促进创造性阅读品质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懂得保护学生的这种探求真理的勇气。

(3)多向求解。就是指多方面、多角度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语文教师尤其要注意开放课堂,允许百家争鸣。学生运用发散思维进行的自己的思考是答案的源泉,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是最优答案产生的过程。发散性思维,即从多种角度着眼,尝试多种可能性,从多方面探求本质的思维过程。语文教育过程中,问题设置一定要重视思维的发散性,不能是那种填空式的机械问答。发散性思维,就是要学生具有广阔的联想力,能运用辐射性思维从多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而运用发散式提问则有助于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如教《陌上桑》,教师可设计以下提问:①罗敷“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如此年少,怎么嫁给了一个40岁的男人?②既然罗敷是一个采桑农妇,诗人为何极力刻画她的美丽外貌和服饰呢?③罗敷的美貌引得使君“五马立踟蹰”,这和众人为罗敷的美所倾倒差不多,无可厚非,这样认识对吗?这些发散式提问,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探究兴趣,牵引着学生的思路不断向纵深发展,在多向求解的过程中训练了思维,找到了问题的最佳答案。

综上所述,求真是语文教育的根本。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能力的训练以及智力的开发。只有这样,才能为培养学生的全面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1]曾祥芹.汉文阅读学导论[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8.552.

[2]杨道麟.语文教育学导论(修订本)[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8.

[3]孙春成.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9.

猜你喜欢

语感课文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背课文的小偷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背课文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