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化协调与四化同步:中原经济区的战略选择
2013-03-27王发曾
王发曾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2011年9月28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32号)[1](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提出:“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2]指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2012年11月17日,国务院批复的《中原经济区规划》[3](〔2012〕194号国函批复)(以下简称《规划》)指出:“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强化新型城镇化引领作用、新型工业化主导作用、新型农业现代化基础作用,努力开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新局面”。如何在“四化同步发展”的框架下走好“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是中原经济区的重大战略选择。
1 三化协调发展
1.1 三化协调发展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中原大省河南常年背负着农业大省、人口大省的落后帽子,虽然经济总量居全国第5位,但人均GDP却排在倒数第9位;城镇化率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约10个百分点,在31个省份中排倒数第五。21世纪初,9千万河南人民发出了“中原崛起”的强烈呼声;时隔十年,中原经济区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我国“中部地区崛起”发展板块上的重要支撑。
中原经济区战略有着坚实的科学决策支撑。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要从本源上认识问题的本质,从本质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中原崛起这个大命题中,首先要给崛起搭建一个地域承载体,就必须弄清什么是中原;其次要给崛起设置一个认知标杆,就必须明白什么是中原崛起;再次要给崛起找到一个充分理由,就必须回答为什么要中原崛起;然后要给崛起找到一条可行途径,就必须回答如何才能实现崛起;最后要给崛起树立一个努力目标,就必须回答中原能否走在中部崛起的前列。
2010年全国“两会”以后,河南省组建了“中原经济区研究”课题组,在集中研究“什么是中原”、“什么是中原崛起”、“为什么要中原崛起”、“怎么实现中原崛起”、“中原能否走在中部地区崛起前列”等基本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初步设想。2010年7月初,河南省委常委扩大会议经充分研究、讨论,正式提出了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战略构想;2010年11月,省委八届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并上报国务院;2011年1月,中原经济区被纳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2011年3月,中原经济区建设被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2011年9月28日,国务院签发《指导意见》;2012年11月17日,国务院以国函正式批复《规划》。
中原经济区战略是中华复兴、中原崛起、中原民心的强烈呼唤;中原经济区战略成为国之方略,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选择、科学发展的选择;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决策,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决策与研究相结合、学术与实务相结合的成功典范[4-8]。
中原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主产区。粮食产量接近1亿t,占全国的18%以上,其中小麦产量5 400万t,接近全国的50%;棉花、油料、畜禽产量分别占全国的18.4%,20.5%,14.8%。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一个突出战略定位,是要强化粮食核心区生产建设,确保国家粮食战略安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015年达到1亿t,2020年达到1.08亿t(其中河南达到6 500万t)[1,3]。保证粮食生产是一个无可置疑、不折不扣的硬任务,也是中原经济区产业结构升级、土地资源坚守的一道红线。
粮食生产诚然重要,但经济收益不高,农民仅靠耕种收入只能维持低水平的生活保障。如果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农业以粮食为主,很难实现“富民强省”的宏伟蓝图。在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上强力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实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即“持续探索在现代农业生产、粮食战略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前提下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关键任务与战略使命。因此,三化协调发展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置语: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河南儿女对党中央、对全国各族人民、对历史和未来做出的庄严承诺[7]。
三化协调发展是中原经济区战略的最高境界,是中原经济区进入国家战略的唯一选择,是中原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全国同类地区推进现代化的示范。
1.2 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
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定位: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全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发展目标为:到2015年,初步形成发展活力彰显、崛起态势强劲的经济区域;到2020年,建设成为城乡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优良、社会和谐文明、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经济区[1,3]。
三化协调发展是指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农业现代化相互制约、交互作用、彼此影响、互促共进,形成互为支撑、互为动力、良性循环、谐振共鸣的经济社会综合体,以产业、产城、城乡三大关系的协调程度为主要衡量标志,以产业集群、产城融合、城乡统筹三大通道为实现途径,是具有中国时代特色的区域协调发展之路[7]。中原经济区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强化新型城镇化引领作用、新型工业化主导作用、新型农业现代化基础作用,努力开创三化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其一,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以粮食优质高产为前提,以绿色生态安全、集约化标准化组织化产业化程度高为主要标志,以基础设施、机械装备、服务体系、科学技术和农民素质为支撑,构建具有中原特点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夯实三化协调发展的基础。其二,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做大总量和优化结构并重,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有序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现代科技与新兴产业融合,构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节能环保、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强化在三化协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其三,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发挥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构建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发展格局,走城乡一体、城乡统筹、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正确引领三化协调发展[8]。
三化协调发展有3条实现途径。首先产业集群发展是其第一条路径,即第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依托产业集聚区建设平台,凝聚强大的产业增长势头。包括:以低碳、循环、集约、节约等理念为引导,转变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和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发挥信息化在产业发展中的动力作用,推动现代产业与传统加工业的有机链接,发挥现代服务业在产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机械化集约化和产业化;以嵌入全球商品链和价值链为路径,建设好各级各类产业集聚平台,推动地方产业集群的优化升级;以综合、持续、全局的原则,打破行政壁垒和地区藩篱,实施区域基础设施的统筹规划建设。其次,产城融合发展是其第二条路径,即产业与城镇的互动发展,产业的生产服务功能与城镇的中心带动机能相契合,形成“以产兴城,以城促产”的融合发展局面。包括:以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为契机和平台,着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和培育本土特色产业,实现城镇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集约节约土地资源的城镇建设理念下,在产业链延伸发展和各级城乡规划的制约中,实现产业集聚区的合理建设和优化组织;以工业化、信息化为产城互动的“粘合剂”,构建特色优势区域创新体系,建立城镇产业创新的现代服务体系网络;发挥“无形之手”在市场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深化财政金融管理体制,搭建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投融资平台。第三,城乡统筹发展是其第三条路径,即城镇与乡村的联动发展,在城市区域一体化、区域城市一体化的进程中统筹城乡发展,形成三化联动、持续发展的新局面。包括:以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板块为支撑,统筹城市、城镇、乡村布局,形成覆盖城乡所有单元的现代城镇体系;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渠道,在地方性中心城镇、地方性次中心城镇、特色中心镇、新型农村社区寻建新的就业途径,搭建城乡统筹发展的本土承载平台;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奋斗目标,调动农民积极性和加强农村“六大员”队伍建设,实现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稳妥推进;以提升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统筹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逐步实现涵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对接。
综合以上,产业集群发展涵盖第一、二、三产业并依附城镇,是三化协调发展的第一结合点;产城互动发展建立产业与城镇的整合链接,是三化协调发展的第二结合点;城乡统筹发展总揽城镇、乡村、产业发展,是三化协调发展的第三结合点,也是最终的落脚点[9]。
2 四化同步发展
2.1 四化同步发展的背景
在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我国鲜明地提出了四化同步的发展方略,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过去10年,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基础设施全面加强,科技进步实现重大突破,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持续推进。农业现代化基础不断加强,农业连年增产丰收;新型工业化步子不断加快,循环经济体系初步形成;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区域发展步入协调、统筹;信息化进程突飞猛进,对经济社会的推动与支撑作用明显。与此同时,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农村、国企、社会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深化,现代市场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健全,财税、金融、价格、科技、教育、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事业单位等改革稳步推进[2]。
上述各个领域成绩的取得为我国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2012年,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以7.8%的速度稳定增长,首次超过50万亿,达到51.9万亿元;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科技竞争力水平均向前迈了一大步;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人民生产生活水平和公民社会保障水水平向前迈了一大步;综合竞争力、国际影响力、国际竞争力向前迈了一大步;然而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2]。
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告诉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立足基本国情,推动改革开放,坚持与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倡导和谐社会理念,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全面贯彻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让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迸发,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在五位一体工程中,首当其冲的是经济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与阐明目标之后,立即聚焦于经济建设,全面论述了“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旗帜鲜明地指出:主题是科学发展,主线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关系我国各项事业全局发展的战略抉择。报告要求,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2]。那么,着力点在哪里?报告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回答了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2]。
四化同步发展,是经济建设与科学发展的着力点与载体,是五位一体工程的有力支撑,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途径,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选择,也是包括中原经济区在内的区域发展战略选择的基本框架。
2.2 四化同步发展的路子
我国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目标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2]。完成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四化同步发展。
四化同步发展是指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互制约、交互作用、彼此影响、互促共进,形成互为动力、相互支撑、良性循环、谐振共鸣的经济社会综合体,以同步发展、区域协调、整体最优为主要标志,以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相互协调为主要途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科学发展之路。走新型四化的道路,在同步前行的进程中推动四化融合、互动与协调,是我国实施五位一体工程的根本保证。
其一,强化新型工业化的主导作用。根据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后半阶段的特点,慎重借鉴发达国家工业化的经验教训,坚决不走传统工业化“高消耗、高污染、高环境影响、低效率”的老路,构建循环工业经济体系,注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技术的自主水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走绿色发展之路。其二,发挥信息化的推动作用。制定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提高智能化工具获取、传递、处理、再生、利用信息的功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积极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渗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其三,培育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重在提高城镇化质量,在适度规模扩张的同时,优化城市系统、城镇体系以及城市-区域系统的结构、功能与效率,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综合发展,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积极推进本土城镇化,挖掘城镇化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10]。其四,夯实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作用。建立广泛采用现代生产工具、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的农业生产体系,增强农业对优质资源、优质要素的吸引力,推广农业生产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严格保障耕地,探索农工商一体化模式,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
四化同步发展有三条途径。其一,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在工业化体系中,无论在技术、产品、管理等中微观环节,还是在企业、行业、产业的宏观层面,全方位实施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二者同时并举,互相促进、带动,加快推动信息技术创新,加快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积极催生新型信息产业,形成全新的工业生产方式。其二,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建立工业化与城镇化互为动力、合力策动的机制,充分发挥其“双轮驱动”作用。通过工业化驱动城镇化,以现代工业提供的各类产品、先进技术、就业机会与经济实力,支撑大中小城市的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为本土城镇化、就地城镇化打造平台。通过城镇化带动工业化,以新型城镇化带来的需求扩张、市场体系、劳动力资源与发展空间,引领工业在城镇及其周围集聚布局、集约发展,并为投资环境优化、产业空间转移提供条件。其三,推进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充分发挥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拉动作用以及农业现代化对城镇化的基础作用,使二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城镇化通过扩展农产品市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农业先进技术与城市现代公共服务,强力拉动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通过提供丰富的农产品、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广阔的农村市场与集约化的建设用地,强力支撑城镇化。
3 战略选择
3.1 三化协调与四化同步的契合
字面上,三化协调与四化同步有所不同:前者隐含了信息化,后者明示出信息化;前者将城镇化置于三化之首,后者仍将工业化放在前面,其后插入信息化;前者在三化之前均冠以“新型”二字,后者只在工业化前加上“新型”;前者强调协调发展,后者强调同步发展。
本质上,三化协调与四化同步完全契合,二者的实质都是“化”的互动发展、和谐发展与整体发展。需求由城镇化进一步创造,供给由工业化继续增加,在城镇化引领与工业化带动下装备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为工业化、城镇化提供支撑和保障,信息化推动其他三化。
二者的发展观念契合。三化协调与四化同步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以人为本,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统筹兼顾,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和人的全面发展。
发展的主题与主线契合。三化协调与四化同步的主题都是科学发展,主线都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只不过三化协调进一步将其具体化:主题是“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两不三新”三化协调发展”,主线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发展要素的作用契合。在三化协调发展与四化同步发展中,工业化发挥主导作用,中置驱动;城镇化发挥引领作用,前置带动;农业现代化发挥基础作用,下置支撑;信息化发挥推动作用,后置驱使。
发展的前提契合。三化协调与四化同步的前提都是“两不牺牲”,即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这对全国的四化同步发展有普遍约束,对中原经济区的三化协调发展有特殊约束。
发展的驱动力契合。三化协调与四化同步都强调“两轮驱动”,全国四化同步发展的“两轮”是工业化与城镇化,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两轮”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产业集聚区建设,后者是前者的具体内容。
总之,三化协调与四化同步的不同主要体现在文字表述上,以及前者单指中原经济区,后者普适全国。而二者的本质属性的契合是全面的,只不过在一个完整系统里处于不同层级而已:四化同步面向全国,三化协调面向中原;四化同步统盘指导,三化协调具体实施;四化同步框架性强,三化协调操作性强——这是中原经济区进行战略选择时最基本的认识基础。
3.2 中原经济区的战略选择
中原经济区战略是继续推进三化协调发展,还是改为四化同步发展?思考此等重要的区域发展战略取向须遵循4个准则:一是理论上立得住、实践上行得通,二是不违背中央精神,三是符合区域实际,四是鼓励区域创新。笔者认为:全方位融入信息化元素,坚持走好“两不三新”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是中原经济区2020年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佳战略选择。理由如下。
其一,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选择。“三化”是一个三位一体的社会系统工程,“三位”的密切互动、“一体”的整体协调符合系统理论,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另外,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看,新型城镇化是“城乡状态的化”,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农业现代化是“经济产业的化”,这三化是具有实体性质的“化”,可以放在一个层面上。而信息化是“技术或技术路线的化,或培育新的生产力的化”,是带有一定虚拟性质的“化”,与前三化不在一个层面上但又要与其全方位融合,因此可以起到助推三化协调发展的作用。
其二,是符合中央精神的选择。国务院《指导意见》以及《规划》已明确中原经济区的核心任务与发展主题是“三化协调发展”,中原经济区坚持“两不三新”三化协调发展,符合中央要求。信息化为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提供的技术支持与新产业支持,实际上是为三化的推进营造了一种崭新的平台、渠道和途径。全方位融入信息化元素,以信息化推动三化协调发展,符合十八大“四化同步”的精神。此外,在四化同步的大框架下,各地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道路,中央也是乐见其成的。
其三,是切合中原经济区实际情况的选择。三化协调发展是中原地区在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必经之路,是社会各界在多年苦苦探索中取得共识的必然选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原实践的光辉结晶,是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最高境界。在信息化推动下,三化各自发力,整体协调统一,中原经济区的初步实践已取得明显成效。另外,经多层次、全方位的认知,三化协调发展在中原地区已经深入人心,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真心拥戴,体现了民心民意。党的十八大以后,充分发挥信息化在三化协调中的作用已由理念的辨析转为实际行动。
其四,是体现区域创新精神的选择。三化协调发展本身拥有诸多引起广泛关注与热议的创造性原素。例如,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前置条件;新型三化与传统三化的分离;新型城镇化在三化协调之中首当其冲并担当引领重任;新型城镇化引领的切入点;新型农村社区与产业集聚区建设的“两轮驱动”……全方位融入信息化元素,既考虑信息化的承载作用,也注重其独特作用,同样具有较大的创新空间。
同步,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随时间变化的量在变化过程中所保持的一种协同状态,即“步调一致”。同步绝非“齐步”,步调要一致,但起步可早晚、步幅有大小。中原经济区三化强调的“协调”应该是“同步”的精髓,没有必要将协调改为同步。宏观的战略取向一旦确定,就一定要一以贯之,可做局部调整,不宜改弦更张,否则就显得很不严肃、很不负责,甚至失去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全国的四化同步包容了三化协调,三化协调在区域层面体现了四化同步,中原经济区战略在三化协调发展中全方位融入信息化,做到了与时俱进。
据此,可适当调整中原经济区战略的主题:践行科学发展观,在四化同步发展的框架下,在加快信息化进程中[11],发挥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强化新型工业化的主导作用,夯实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支撑,提升信息化在三化协调发展中的助推力,持续探索“两不三新”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相应地,中原经济区战略的主线调整为: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新型农村社区与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双轮驱动为切入点,新型城镇化引领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助推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产业集聚发展,产城融合发展,城乡统筹发展,构建城镇体系、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社会管理的支撑体系。
[1]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32号)[N].河南日报,2011-10-08(01).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09(01).
[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EB/OL].(2012-11-30)[2013-03-10].http://www.sdpc.gov.cn/zjgx/t20121130_516998.htm.
[4]喻新安,吴海峰.新型三化协调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王永苏.试论中原经济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J].中州学刊,2011(3):73-76.
[6]冯德显.我国区域发展空间重组与构建中原经济区[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29(5):1-10.
[7]王发曾.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之路[J].人文地理,2012,27(3):55-59.
[8]张占仓.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战略研究[J].经济地理,2010,30(9):1462-1467.
[9]王发曾.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0]仇保兴.中国的新型城镇化之路[J].中国发展观察,2010(4):56-58.
[11]中共河南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快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决议[N].河南日报,2012-12-2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