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加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对策

2013-03-27孙培鑫

大众科技 2013年9期
关键词:本科生高校教师素质教育

孙培鑫

(河南科技大学,河南 洛阳 471000)

1 推进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1.1 高校教师应充分认识自己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

邓小平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在高校本科生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障碍重重,阻力不少,其中教师素质是突破口,也是高校本科生素质教育得以顺利实施的保证。教师素质是指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品行、育人知识和育人能力的综合反映。高校教师既是实施高校本科生素质教育的主体,承担着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重要责任,同时也是提高素质的对象,他们自身的素质如何、能否加强自身的学习和教育,关系到能否真正把高校本科生培养成为国家和社会所需要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2 高校教师在实施高校人才培养教育过程中应具备的素养和能力

(1)要具备一定的先进教育理论。高校教师作为教育者的主体作用表现在用什么样的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去塑造高校本科生,去引导他们自我完善。马克思主义认为,主体所抱的目的,规定了主体对客体信息有选择的接受,主体的目的性愈明确,对信息接受的质量也就愈高。高校教师只有真正确立了素质教育的理念,才可能按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去认真思考和探索教育改革,把素质教育融汇贯穿于教育的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教师要拥有正确的教育思想理念,就要学习高校本科生素质教育理论,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尽快从“传道型”转为“引导型”、从“授业型”转为“参与型”、从“解惑型”转为“启发型”。

(2)要具备知识结构的多元化以及较高的科研创新能力。高校本科生素质教育内容的社会化是现代教育的一个特点,其实施也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过程,教师作为这一过程的直接参与者,应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促进自己知识结构的广泛化、多元化,对实际问题作深入思考和研究,既能够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教学水平,又能总结经验,扩大交流,在对比与渗透中培养高校本科生的诸能力,促进高校本科生素质教育的推行。

(3)要具备自我提高的意识。高校教师一定要保持强烈的求知欲,这是高校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性所决定的,正如陶行知所言:“惟有好学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好学不厌的学生。”高校教师应不断地学习、创造,使自己了解最先进的知识,用新信息、新成就来补充教学内容,把书本上的知识与科研最新成果紧密结合起来。

1.3 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师资力量

(1)重视对教师有效引进与优化教育,构建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努力延聘一流教师,千方百计延揽大批名师,这种唯才是举的作风,必定能招揽一批优秀的教师,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针对近年来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应重新强调高水平教师为高校本科生上课的精神和要求,努力推进高水平教师走上讲台,明确规定教授必须承担教育教学工作,每学年至少完成本科课程一定课时量的主讲任务或者一定学分的教学工作,这既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工程,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

(2)不断完善激励竞争机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在重要岗位设置、加薪提职以及分房排队时,对于获奖的优秀教师以及本科教学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应给予优先考虑,要定期评选一批在教学工作第一线辛勤耕耘的优秀教师,并进行大力的宣传与奖励。

(3)实行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新生入学后,可根据学生班的人数,为各班配备 1~2名任课老师做导师,要求每名导师每月与指导的本科生面谈或集体指导数次,帮助高校本科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确立正确的专业思想,指导本科生安排学习计划,在此基础上,引导本科生尽早进入科研阶段、参加科研训练。

2 加强领导工作的改进,加大人才培养投入

2.1 高校各级领导要予以充分的关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1)学习、研究有关理论,利用各种场合、各种机会进行大力宣传。绝大部分的高校领导对本科生素质教育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能够主动从参与国际竞争、培养21世纪创造型人才的战略高度认识其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培养“四有”新人作为事关国运兴衰的大事来抓,并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进而对素质教育理论及实践进行了研究探讨,也取得了很多成绩。

(2)加强高校自身的制度建设,制定和完善具体的实施办法。在深入理解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以及上级主管部门关于素质教育的指示精神以及文件要求的基础上,要结合着本校的办学特色、师资力量、软硬件设施、本科生素质现状以及原有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充分调研、统一认识,动员全校师生群策群力、共同参与制定具体的落实措施

(3)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加强软硬件建设。学生是学校的名片,从长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看,高校要建设成为一所有特色的研究型、开放式、综合性大学,毕业生在社会中的表现是重要因素。

2.2 建立良好的综合治理联动机制,改善校园周边环境

高校领导应努力改善高校本科生的生活和学习条件,把创建优美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作为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建设和改造,为他们提供一个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安全舒适、富有时代气息和较高文化品位的学术氛围和生活家园。为此,高校领导要在与所属地的地方公安、工商、文化、卫生、教育等多部门领导沟通的基础上,结合着地域特点以及风土人情,制定一个切实有效、便于操作的校园周边综合治理联动机制,并出台相应的治理方案,划分各自的职责以及所辖地域范围,对高校周边的文化、娱乐、商业经营等活动进行综合治理。除了给教师、本科生日常生活能带来极大便利的文化娱乐和服务场所外,学校周边200m以内干扰学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的经营性娱乐场所以及在高校校园周边非法经营的网吧、台球室、影像厅等坚决予以取缔;加强对校园周边的治安巡逻,建立群防网络,确保不发生大的社会治安事件;严密排查校园周边治安不良因素,对抢劫师生财物、殴打师生、入校盗窃等危害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将予以严厉打击;在校园附近设立红绿灯、斑马线等警示标志,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3 深化管理体制的改革,完善育人高效机制

3.1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努力推进人才培养的多样化

(1)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推进本科生知识结构的全面发展。学校要充分挖掘各方面的教学资源,对本科生多开些学科交叉比较大、实验(实践)性强、比较前沿的课程,供同学们选修,即使选修的人数很少,也要坚持开课,最大程度地满足本科生不同的知识需求。除一些公共基本课程外,在基础课教学中推行以文入理,以理入文,文理渗透,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打下良好的根基。

(2)尊重本科生个性,形成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方式。

第一,大类招生,分类培养。为了夯实基础,增强高校本科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一、二年级不分专业,共同学习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三、四年级根据社会需求、本科生兴趣特长和个人倾向再行确定其所修专业方向。

第二,实行双学位教育(主辅修制)及转专业制度。允许高校本科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除主修一个本科专业之外,只要能完成辅修本科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毕业论文和其他教学环节、考核成绩合格,即可获得辅修本科专业的学位或辅修专业证书。同时,允许高校本科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通过考核实现自由转专业。

第三,实行“三学期制”。各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把一学年分成大小不等的三个学期,在大学期安排学科基础课的教学,确保学科基础的完整性、系统性;在小学期,学校根据不同本科生的学习能力和个性差异,组织较为个性化的教学活动。通过这种调整,不但能鼓励各个学院(系)开设一部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程,允许学有余力的高校本科生进一步修读提高性课程,还能让在学习上确有困难的高校本科生在短学期补修或重修课程。

3.2 完善有关管理体制,加强教学工作

“近年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大,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高等学校教学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任务更加艰巨。因此,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高等教育工作重心的转移,在规模持续发展的同时,把提高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培养数以千万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高校本科生素质教育在教学环节中可以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1)加大教学经费投入,确保正常的本科生教学运行需要。

(2)强化教学管理,确保教学工作正常秩序。

(3)深化教学改革,优化高校本科生培养过程。

(4)加强教材建设,确保高质量教材进课堂。

(5)加大教学信息化建设力度,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6)以高校英语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提高高校本科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

(7)加强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8)切实加强对本科教学工作的督导与评估。

[1]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生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Z].中国企业集成网-中国法律大全-行政类,2005-01-07.

[2] 张德祥.坚持不懈、形成合力 深入推进高校素质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6(1).

[3] 维柯.维柯论人文教育[M].张小勇,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本科生高校教师素质教育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培育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行业特色院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
对提高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效果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