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转型背景下“村改居”新市民教育探讨

2013-03-27蒋福明刘爱国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村改居闲暇城市化

蒋福明,刘爱国

(1.南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南衡阳421001;2.湖南大众传媒学院,湖南长沙410100)

文化转型背景下“村改居”新市民教育探讨

蒋福明,刘爱国

(1.南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南衡阳421001;2.湖南大众传媒学院,湖南长沙410100)

“村改居”社区中,村民户籍转变为新市民,但是在身份认同、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等方面有别于成熟市民。需要通过文化引领和教育,加强新市民教育。主要内容包括:思想道德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科学文化教育、法制宣传教育、闲暇教育等。在具体途径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强化精神文化转型;针对不同的对象开展文化教育;开展丰富内容、形式多样的文化教育活动。

村改居;新市民;文化转型

一、“村改居”社区新市民教育的重要意义

1.提升新市民素质的需要

市民素质是城市居民在城市生活过程中体现的思维方式、价值观、行为方式等的总体特征。它通过市民自身的言行举止体现在市民的日常行为规范当中,而提升新市民素质的关键在教育。“村改居”社区新市民的居住环境等“硬件”方面发生了改变,但思维方式、价值观、身份认同等各方面的“软件”却没有同步发生改变。因此这些新市民在过去的环境长期生活、工作所形成的相对封闭、保守、自足的精神面貌需要及时转变,逐渐转向开放、进取、自信的精神状态。这就需要在促进社区文化从过渡形态向成熟形态转型的过程中,加强新市民教育,提升新市民整体素质。引导新市民把个人追求与社区发展相结合,在个人的发展中促进社区的繁荣和进步。

2.构建和谐社区的需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和谐社区的建设。而无论是宏观层面的和谐社会还是微观层面的和谐社区,它的核心都应该是对人的全面素质提升与发展。“村改居”社区新市民的文化教育就成为题中应有之义了。具体而言,“村改居”和谐社区的建设蕴含着新市民身份的过渡和转型,这种过渡和转型必须重视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以文化转型为导向,坚持价值引导和教育,帮助新市民实现道德素质跨越,积极融入主流的城市文明,从而促进和谐社区的构建和新市民的全面发展。

3.促进新型城市化的需要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是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作为中小城市扩展以及促进近郊农村向城市融合的重要手段,“村改居”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拉开了序幕。目前,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人口膨胀、交通拥堵、幸福指数低等一系列城市病。针对这些问题,新型城市化战略应运而生。“新型城市化是指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努力促进区域经济与社会经济、人口与资源、人口与环境、硬件与软件的综合发展水平,以达到充分利用城市空间,合理配置城市资源,加快城市人口转变的新型城市发展战略。”[1]新型城市化发展战略需要考量“村改居”社区新市民的融入,以新市民教育为切入点,通过提升综合素质使其成功融入城市,有利于促进新型城市化的水平和质量,也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村改居”社区新市民教育的主要内容

新市民素质的提升关键在于教育。如何改变新市民的精神面貌,提升新市民教育水平,需要从多方面深入开展。

1.思想道德教育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事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关系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在新形势下做好“村改居”社区新市民的道德教育工作,提高新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对推动新型城市化,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其一,提升“村改居”社区新市民的公德素质。社会公德是道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城市文明的核心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起着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一些新市民在长期生活、工作过程中形成了思想、行为惯性,同时由于原有的平衡被打破,又产生了一些不良习惯和行为。因此,增强市民公德意识,激发新市民热爱社会、热爱社区、热爱集体的热情,显得尤为必要。因此,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重点抓好文明礼仪、公共秩序教育,大力倡导和践行“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切实提高新市民社会公德素质。

其二,强化“村改居”社区新市民的职业道德。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履行本职工作时必须遵循一定的道德要求。“村改居”社区从传统农村社区转变而来,其居民不仅面临新的环境,更面临新的职业选择。由于失去土地,这些新市民从原来的农业劳动脱离出来,从事与城市生活相适应的新的工作。职业的更替不可避免地对新市民的道德观、价值观产生影响。迫切需要对新市民加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教育。

其三,重视“村改居”社区新市民的家庭美德。个人生活离不开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也离不开家庭生活。一个和睦、温馨的家庭是个人幸福的基础,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石。“村改居”社区的稳定与和谐离不开每一个新市民家庭的美满幸福。由于安置补偿费、重新就业等原因,一些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出现嬗变、扭曲,甚至形成家庭悲剧。现代社会,血缘维系的亲情同样珍贵,发挥家庭功能有赖于家庭美德的继承与弘扬。

2.职业技能教育

“村改居”社区新市民不仅是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发生改变,生产方式也要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为了满足新环境下的生存、生活和发展的需要,一些新市民只能告别过去传统意义上的农业、手工业等职业,去选择和从事新的职业。比如,就地从事保洁、保安、维修等社区服务人员,还有的选择自主创业、合伙创业等。

从总体上看,由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大部分“村改居”社区新市民都是在城市化运动中被动接受现实,无论是思想层面上还是行为层面上,大多并未做好进入一个全新环境生活的准备,尤其缺乏再就业能力以及重新学习职业技能的思想准备。

3.科学文化教育

对“村改居”社区新市民进行科学文化教育,既是增强新市民个体素质的需要,也是促进“村改居”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及社区区域经济的需要。新的生活方式必须以新的科学文化知识作为支撑,比如科普知识、身体健康知识、乡情知识、市情知识等,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改变居民文化素质偏低、文化不适应等现状,从而为社区建设提供合格主体。应该让新市民了解新社区、热爱新社区,激发他们的集体主义,使他们自觉加入到建设社区、建设城市的行动中来。

4.法制宣传教育

法制宣传教育是法治国家的前提,也是市民掌握法律知识、维护自身权益的先决条件。一部分“村改居”社区新市民,尽管他们身份发生了转变,居住地也发生了改变,但血缘亲情、地缘纽带、乡土情结依然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同时由于一些人文化素质偏低,法律观念较为淡薄,面对一些社会矛盾,缺乏自我心理调节,不懂法,不守法,成为社会不安定的因素,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村改居”社区新市民作为社区建设的主要参与者,提高其法治观念和素质,激励他们学法、懂法、用法,对于构建和谐、文明社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5.闲暇教育

科学、健康、文明、和谐的闲暇生活是市民美好生活质量的保障,也是市民幸福指数的重要内容。“现代闲暇教育是指使社区成员树立科学的闲暇价值观,养成有价值地利用闲暇时间的习惯、技能和技巧,从而提高闲暇生活质量的一种教育。”[2]68闲暇教育活动的开展,能为和谐社区的建设作出一定贡献。“村改居”社区往往是“城中村”、“城边村”整体转变而来,其社区新市民大多是“农转非”人员。过去他们习惯于较为单一的农村生活,大多没有闲暇观念,或者是不健康的闲暇方式。村改居后,房屋拆迁,无田可种,安置补偿,手头又有点钱,一些人的娱乐方式往往是打麻将、打扑克、看电视、聊天等,甚至迷上赌博恶习,影响了个人健康、家庭和谐与社区稳定,因此亟须培育科学文明、健康进取、丰富多彩的新型社区休闲文化。

三、“村改居”社区新市民教育的具体途径

1.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强化精神文化转型

社区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以及精神文化等层面,其中精神文化是核心。“村改居”社区存在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归根结底是其社区成员的精神生活出现了迷茫、困惑、空洞,缺乏了精神导向。为了协调和整合“村改居”社区新市民之间的关系,在新的人际互动中重构社区的共同精神,营造社区归属感,激发社区的活力和社区生活的价值,“需要一种外在力量去激活其内在潜存的思考需要。”[3]51-56必须在尊重新市民内在精神意愿的前提下,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统筹发展社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强化精神文化的渗透和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村改居”社区文化的根本,它能“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村改居”社区和谐文化建设是一个重要课题,它能很好发挥人际沟通、社区归属、社会整合以及行为规范等多种功能,促进良好的社区管理秩序、安定的社区生活环境以及文明的社区生活方式。

2.针对不同的对象开展文化教育

“村改居”社区新市民是新兴的特殊群体,尽管从户籍上和身份上已经转变为城市居民,生活在城市社区,但他们中许多人仍然不适应城市的生活方式,也不太熟悉城市规则。从表面上看,完成了城市化,但人的城市化问题往往被忽视,对新市民的情感、心理需要的忽视,必定会给城市化发展带来多重阻力。必须针对不同对象开展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教育,让其迅速适应城市、融入城市。比如其中有一部分老年人认为,自己年事已高,接受教育应该是年轻人的事情;而一部分青年人教育意识淡薄,认为社区教育无关紧要,学不到自己想要的知识。因此,要分析新市民的利益需求、职业差别、文化差异等个性特点,关注其最直接、最现实、最根本的利益问题,提高自我教育能力,通过文化引领,塑造符合现代城市文化特质的社区文化,促使新市民居民实现文化转型。

3.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教育活动

根据新市民文明素质的提升,应坚持以各种形式的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营造良好氛围,从文化上熏陶人,从思想上改变人。

首先,从机制上保障社区教育活动的开展。街道、社区领导要重视,健全机制,明确分工,科学规划,保障经费等,整合教育资源,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把新市民教育当成社区事业长期坚持下去。其次,提高新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比如,通过开展各种形式、喜闻乐见的群众活动,增强他们的爱家、爱社区的思想情操。通过举办“模范家庭”、“模范夫妻”、“邻里节”等一系列的社区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家庭美德。通过社区与社会各类教育培训机构联合,推进职业技能教育,引导新市民提高新的就业竞争力,增强新的创业能力。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提高新市民法律素质与涵养等。再次,加快推进闲暇教育工程建设。除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充分挖掘社区潜力,建设文化广场、休闲中心、闲暇教育阵地外,更要加强闲暇教育培训,从理念上引导,使新市民逐步树立起健康、科学、文明的闲暇观。

[1]雷杰.靓城之路:推进新型城市化[N].大众日报,2011-07-26.

[2]罗守平.拓展闲暇教育模式提升闲暇生活质量[J].中国社区教育,2010(3).

[3]李小鲁.反思与重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生型构建[J].学术研究,2011(7).

[责任编辑:李 伟]

book=34,ebook=39

蒋福明(1970-),男,湖南衡阳人,南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从事伦理学与公共事务研究。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0YJCZH060);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2010YBA203);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0C1156)。

C916

A

2095-0063(2013)05-0034-03

2013-03-17

猜你喜欢

村改居闲暇城市化
人在何时最清醒
城市化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经济学研究
闲暇拾笔寄娱情
“村改居”社区治理体制的变革与重构
“村改居”需要处理好几对重要关系
试论“村改居”的法律规制
“村改居”法律程序的缺失与完善
闲暇时间干点啥?
莫让闲暇“抹杀”青春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