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AP课程在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2013-03-27肖俊一
肖俊一
(新疆艺术学院基础部,新疆乌鲁木齐830049)
ESP是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的缩写,即“专门用途英语”或“专业英语”。EAP是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的缩写,即学术英语。专门用途英语和学术英语是与专业学科密切结合,侧重于专业或学术交流的英语,旨在培养研究生利用英语口语和书面语与世界同行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际的能力。
当今学术发展已不仅仅限于国内的研究成果,任何学术的进步都是以国际标准加以判断的。如果一个研究生的研究范畴仅限于中文文献,势必是学术视野狭窄,研究从开始就缺少全方位立论的有力支撑。当前,在研究生英语教学中,引用多种英文原版教材,使用英文授课已成为大多数高校的理性选择,很多高校甚至聘请一批外教充实到教学队伍之中,以提升英语教学的整体水平。在目前的研究生英语教育中,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教学居主体地位。笔者认为,EGP的教学应在本科甚至高中阶段完成,确立ESP+EAP课程在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的主体地位,可以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专门人才,使学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具有国际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
一 我国学界对ESP+EAP课程的研究
近年来,一批有志于研究ESP教学的专家学者对于ESP理论及实践进行专题性研究,取得了许多富有学术价值的研究性成果。ESP研究在国内的发展可以分为3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之前,以介绍国外ESP研究成果为主的研究借鉴阶段;90年代中后期国内学者独立研究实践的起步阶段;21世纪初期,国内ESP研究和实践向各学科、各层次纵深发展阶段。特别是当前,随着我国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在国内很多“211”、“985”综合类高校中,已将ESP纳入英语课程设置之中。从宏观层面上看,国内的ESP研究虽然起步晚,但得益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ESP教学的发展却较为迅速,ESP教学已不再局限于科技、经贸、法律领域,其触角已延伸至旅游、艺术等诸多领域,将来的大学英语课程和研究生英语课程中有相当一部分会与ESP密切相关。从微观层面上看,其研究范围涉及ESP在各层次英语教学中的定位、教学设计、需求分析、教学内容、教学法、测试、教材的编写、师资培训及专业化发展等诸多问题。新出版的学术专著有,程世禄、张国扬的《ESP的理论与实践》(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陈莉萍的《专门用途英语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黄萍主编的《专门用途英语的理论与应用》(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莫莉莉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与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严玲的《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建构》(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郭剑晶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以上专著都是将ESP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和实践全面阐释ESP基本理论和基本观念,为ESP在中国高校英语教学的实施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撑。
二 ESP+EAP课程主体地位确立的意义
当前,国力日趋强大的中国正在实现由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的转变。随着这场具有战略性的、影响社会全局的社会大变革的发展,研究生教育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转型期,研究生教育目标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强化学位专业方向及应用型学位设置,将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更多高层次教育管理者已认识到课程改革对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性。著名英语专家章振邦教授曾说过:“我国的普通英语教学时间太长,对专业英语重视不够,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都是学的普通英语,所谓四级、六级测试,都是在测试普通英语的水平;高校英语教学迟迟不与专业挂钩,学生毕业后往往无法在需要专业英语的工作岗位上胜任。”[1]应当说章振邦教授指出了中国高校在英语教学中的弊端所在,尤其是研究生公共英语学习阶段这个问题更为突出,改革研究生的英语教学呈迫在眉睫,势在必行之态势。否则,我们将在国际上失去话语权。
ESP+EAP教学具有鲜明的实用性和专业导向性特征,是培养新时代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这是因为ESP教学吸收了多种教育理论的合理内核,如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特别是多元智能理论,它的教学日标以实际应用为根本。教学任务依然是以语言教学为中心,使学生获得提高英语水平、学习专业知识、训练专业英语表达能力,将语言学习与专业学习有效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在认识上、观念上、体制上、行为上,都进一步明确了研究生英语教育的指导思想。研究生英语教学目标和课程设置符合当代新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为出发点和归宿。换言之,“大学英语必须从为学习语言而学习语言转变为学习专业而学习语言。以学术技能为导向的学术英语课程,以内容为导向的专业英语课程学习不仅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效率原则,也遵从了在使用中学习语言和提高语言的学习规律。”[2]因此,这就需要在研究生层次教学中重视ESP+EAP课程教学,明确其在学位课程定位和预期要达到的目标,完善其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与模式,加强其师资队伍建设。高等院校还应结合本校的学科专业特点,在研究生英语学位课程中,不断完善ESP+EAP课程教学。这样可以拓宽英语教学的领域,转化教师的教学和学术视角,深化和丰富学科教学理论。
三 ESP+EAP课程主体地位确立的策略
探索实施ESP+EAP教学的策略,首先要明确ESP+EAP教学的宗旨,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以专业发展为导向,以满足需求为目的。其次,在教学实践中要灵活处理基础英语、专业英语和学术英语的关系。基础英语学习为掌握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语言技能,完成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专业英语学习是解决每位学生与所学专业有关的英语能力学习,把英语作为一种工具,让非英语专业学生获取更多本专业知识。学术英语是让研究生开拓更广阔的学术视野,培养研究生查阅国外专业文献的习惯和能力,在与外国同行的学术交流中获得话语权。最后,再在基于对ESP+EAP学习的学生的调查和了解基础之上,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总结,确立ESP+EAP教学主体地位的策略应分为五大主要过程(curriculum Processes):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课程设计(curriculum design)、教材开发(material development)、课堂教学(classroom instruction)和课程评估(Course evaluation)。
1.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可分为学习者的需求分析和社会的需求分析。需求分析在ESP教学实施中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影响学习者英语动机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了解学习者在学习中真正的需求,才能把握住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热情。只有了解社会的需求才能有针对性地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二者要统筹兼顾。
2.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课程目标确定到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模式建立、教学资源准备,无一不要求课程设计者对整个设计过程有一个通盘的规划和考虑,因此为了保证课程设计质量,必须研究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和步骤。”[3]ESP+EAP的课程设计是以教育学、语言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的理论为基础,通常分为三种模式:(1)以语言为中心的课程设计;(2)以技能为中心的课程设计;(3)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设计。ESP+EAP课程在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中要兼收并蓄,博取众长,综合以上三种课程设计的优点,以此构建专业英语学习互动式的教学模式。
3.教材开发
高质量的教材是开展一切有效教学的保证。教材承载着知识主体,是有效进行教学活动的核心要素之一,又是沟通教与学的桥梁。教材已成为制约外语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高质量的ESP类教材能够为教学提供最佳的语言样本和有系统、有对象的语言教学实践材料。因此,在ESP教材的编写中,要从实践出发,注重使用对象的不同层次的特殊背景和实际需求。建议在编写ESP教材时应遵守以下原则:内容真实的原则、实用的原则、循序渐进的原则、审美需求的原则,使教师和学习者有兴趣、有针对性地去学习外语,提高英语学习的实效。
4.课堂教学
由于ESP课程仍然属于英语语言教学的一支,且包含多种英语类别,甚至囊括了包括科技英语(EST)、商业经济英语(EBE)、社会科学英语(ESS)3部分的分类英语。这些隶属于ESP课程的分类英语不仅仅包涵专业英语范畴,而且包括与ESP相关的英语语言和技能、专业学科知识(包括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实践知识)和文化知识,所以我们在为研究生开设ESP课程时,一定要考虑学生所学专业对落实ESP课程所具有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明确ESP课程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范围。“外语教学只有充分体现与学习者学习需求的‘相关性’,同时具备‘完整性’(指教学能较好地包含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有用性’(能让学习者学以致用)、‘满意性’(让学习者感觉到他们的需求得到满足),才有优势来施加对学习者的影响。”[4]有鉴于此,我们建议由语言教师与专业教师共同合作,来实施ESP的教学,以保证是以学习者需求为基本的学科特征。必须强调的是,在ESP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起到重要的主导作用,每位ESP的主讲教师都必须从意识层面上明确这项英语课程改革的重要性,以元认知层面和行动层面入手,完成ESP学习策略的实施。
5.课程评估
课程评估是检验ESP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ESP课程是以专业交际应用技能培养为教学目的的高层次的英语教学,由于内容的专业性和教学方式的多样选择性,教学过程的优化,这就需要对ESP课程进行评估,以便及时发现并纠正ESP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对ESP课程评估通常由学生评估、教师评估和专家评估3部分组成。学生参与的评估是对所学全部课程的课前、课中和课后的评估;教师和专家参与的评估是对所教全部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手段、教学进度、教学效果的评估。评估以是否实现教学目标为标准,既是了解学生学习效果、改进学习方式、搞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又为教育主管部门决策(获取教学信息、改进教学手段、提升教学质量)提供重要依据。
四 结语
当前,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国际化已经形成,国与国的竞争首先是人才的竞争。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何知彼,掌握外语是最重要手段。我们需要保持我国在外国语教学上取得的宝贵经验,探索过去的成功方略和理论基础,使之更趋完善。但我们更要“与时俱进”,决不墨守成规,不能用一种固有模式去套用复杂的社会存在,否则我们将被时代所遗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大学英语教育“一波三折”,从最初实用逐渐走向功利,四、六级英语考试制度的确立使功利主义达到极致,这种思潮直至现在还没有进入消退期,其弊端正日趋显现,尤其是近些年这种做法正逐渐由本科生教育向研究生这类高层次教育蔓延,给我国研究生教育埋下危险的伏笔。ESP课程作为一种较新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虽在理论上还有需更加完善之处,但在大学英语教学尤其是研究生层次的公共英语教学中,其价值正逐渐被认同,取得的成果也越来越显现出来,确立ESP+EAP课程在我国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的主体地位刻不容缓。
[1]章振邦.也谈我国外语教改问题[J].外国语,2003(4).
[2]郭剑晶.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3]严 玲.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建构[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4]张尧学.加强实用性英语教学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