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能性和意向归属
2013-03-27吴炳章
吴炳章
(中国海洋大学,青岛,266100)
1.引言
使用语言就是归属意向和辨识意向。意向归属是说话人将自己的意向内容和态度调整为可辨识的语言符号,意向辨识则是听话人从这些语言符号中辨识出说话人的意向。这是意向主义意义理论的基本内容。基于此理论的语用学理论大都关注如何从话语中辨识意向。例如,古典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后格赖斯时期的关联理论,L.Horn的Q-、R-原则,S.Levinson的Q-、I-和M-原则,徐盛桓的常规关系语用学理论等。但是,鲜有人问,说话人何以能够将自己的意向归属于话语?话语是否具有某种属性使之能够负载说话人的意向?在认知语言学背景下研究这个问题具有哲学意义。这关系到人类心智活动的本质。
本文将从示能性理论立场探讨这一问题。
2.示能性说略
2.1 示能性的内涵
示能性是英文affordance的中文释义,是心理学家James J.Gibson于1977年在其论文《示能性理论》中首次提出来的。1979年,Gibson又在专著《视觉感知的生态研究》中对这个概念加以阐释和充实。Gibson用下例来解释“示能性”:如果一块地表面近乎水平(而不倾斜)、近乎平整(而不凹凸),以及充分延伸,如果地表面的物质是坚硬的,那么我们可称之为基底、场地或地面。这块地就可以让动物站上去(stand-on-able),可让动物保持竖直姿势并在其上行走(walk-on-able)和跑动(run-over-able),而不像水表面或沼泽表面一样,使得具有一定重量的动物就会陷入(sink- into-able)(转引自鲁忠义等2009)。示能性直观意义是活动主体的行为环境中能够使得该主体做出某种行为的要素。所以,该理论尤其关注当下情境中环境对于智慧动物的沟通行为提供了哪些可能性与限制(杜佳2009;吴炳章2009)。通俗地说,事物的示能性是其能够使得个体完成某种行为的性质。例如,椅子的主要功能是支撑重量、供人坐,可以使人完成“坐”的行为,其示能性是“可坐性”;床的主要功能是供人卧坐,可以使人完成“睡眠”或者“坐”的行为,其示能性是“可睡性”、“可坐性”;葡萄等水果富含营养素,其功能是供人食用,提供营养,其示能性是“可食用”。当然,上述对象的示能性不限于举出来的这些,例如椅子不仅可坐,还可以用来支撑其他对象(如椅子上可以放置衣物、书本等),葡萄不仅可以吃,其颜色、形状、味道等方面的示能性都可以使得多种动作成为可能。
事物的示能性不是事物具有的物理属性(如硬度、长度、密度等),也不是事物的主观属性(如价值、意义等)。示能性是事物相对于感知主体而呈现出来的属性,既有主观特征,又有客观特征。比如凳子具有“可坐性”,是客观的。但是,这种“可坐性”是相对于人而言的,如果不是以“人”为对象讨论凳子的属性,就无所谓“可坐性”。因此,Gibson认为示能性跨越了主观和客观的二分法,既是物理的也是心理的,也都不是,它同时将环境和行为者联系在一起(Gibson 1979/1986:131)。可以说,事物的示能性是认知主体对事物的实用主义认识。
2.2 示能性的特征
示能性源于物理属性但依赖于主体的感知。其核心特征源于这种兼容主观属性-客观属性的性质。由此可以派生出如下特征:
(1) 示能性具有非组合性。非组合性即涌现性。例如一首乐曲的美不能还原为音符序列,结构的“黄金分割”之美不能还原为线条的比例关系。示能性的涌现性表明,示能性不是环境中某个、而是多个物理性质的结果。示能性是心理内容,是物理属性被主体感知、在意识中涌现出来的。例如,古体诗中的平仄变化导致的韵律美,汉字的形体结构导致的视觉效果等,都与示能性有密切关系。
(2) 示能性具有自主性。示能性是感知对象的心理属性,能够作为原因引起其他事件。广为人知的例子是医学上使用的“安慰药”(placebo)。安慰药不是真正的药物,不具有真正药物所能产生的治疗效果,但是病人服用后,能够感觉到药物的确发挥作用了。这说明病人良好的感觉和他的信念具有因果关系。示能性的自主性,导致其结果具有多样性。例如,夕阳西下时,天空色彩斑斓,李商隐的感受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而毛泽东的感受则是“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3) 示能性具有心理现实性。由于心理事件可以引起物理事件,心理事件必定具有使得物理事件得以发生的示能性。梦境、臆念、幻觉等心理事件都不是客观事件的反映。但是,心理事件的确是人的意识活动的结果,是一种心理表征。因此,心理事件如同物理事件一样也具有示能性。例如,“魑魅魍魉”、“妖魔鬼怪”都是虚拟世界中的事物,关于这些对象的心理表征使得这些对象具有认知可及性。所以,人们才有谈虎色变、杯弓蛇影、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之类的真实感受。
(4) 示能性具有特设性(ad hoc)。行为环境的示能性不仅决定于对象自身的属性,还决定于行动主体的认知倾向。所谓认知倾向,就是行为主体关于环境的意向态度,是主体感知行为环境时的注意力投射。例如,“张三是块木头”中,人们通常选择木头不具有思考能力的属性,而不是木头的其他属性,如硬度、质地、可燃性等。再如,“医生是屠夫”中的医生没有怜悯之心、技艺粗糙,但是“编辑是屠夫”的“编辑”则挥动大笔,肆意删减文章。
3.语言活动中的示能性
示能性是行为环境的影响行为决策的心理要素,那么语言资源作为行为环境的组成部分,具有哪些示能性?众所周知,语言的基本要素是音、形、义。这三个方面的任何形态都可引起特定的心理状态(吴炳章2008),因此,我们就从这三个方面简要叙述。
首先是语音方面。一个声音因为有一些有别于其他声音的东西而有意义,我们称之为区别性特征。如音段内的发音方式和发音部位,超音段层面上的重音、调型、语调,都是这个范畴的要素。特定的调型和语调总是和某些特定的心理状态相关联,例如疑问、不确定等总与升调并存,降调、重音总与确定、断定相关联。语言声音层面的示能性是其音乐性的心理理据。正是基于这些示能性,从一个悲剧演员口中读出的“台词”足以让宾客泣不成声,无论宾客们是否理解其内容。
再看形式。在形式层面,组成话语的字、词结构,组合方式同样可以引起不同的心理状态。例如,汉字的结构特征使得拆字游戏成为可能,例如,热恋中的情侣,赵姓男孩要出国深造,女孩则要他留下,一番思考后,男孩在女孩手掌上写下“赵”字,女孩破涕为笑。这是因为简体的汉字是个半包围结构,拆开看的话,这个字由“走”和“乂”组成。而“乂”通常和表示消极意义的“×”相似。如果不是因为“赵”本身的字形结构,女孩何以将“赵”理解为“不走”?
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当属语言的意义。单个词语的意义是百科性质的,例如,“玉”为“石之美者”,其特殊的文化地位,使得“玉”在多个概念范畴中占据重要地位。如玉女、玉容、貌美如玉、锦衣玉食等无不展示出“玉”的示能性。比单个词语更大的意义单位是语句。语句的意义是命题内容,命题的内容可以是世界中的一个事件或者事物所处的一种状态。一个事件的发生并非和另一事件的发生具备必然的因果关系,但是自然语言中可以表达为因果关系。例如在“小张回来了,因为(所以)他还爱着王丽”中,“小张回来了”的事实和“小张爱王丽”的事实之间能够成立因果关系,是因为主体对这两个事实的认识,使得二者可以互为前提,互为结果的缘故。
4.意向归属
语言使用归根到底是在行为环境中表征意向、辨识意向。意向归属是一种意向性行为。意向归属是指行为主体将交际意向表征为可被辨识的语言形式的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归属意向的行为和其他有意识的交互行为没有区别。所以,主体言说话语的环境为其实施归属意向提供了示能性。鉴于示能性的主体依赖性,意向归属总是和具体的行动主体相关联的。
意向归属是主体将意向内容归属于语言的行为。意向归属中,意向内容和语句内容在贴合程度上不同。最为贴合的情形是意向内容等同于或者近似于字面意义,最不贴合的是意向内容偏离甚至背离字面意义。无论哪种情形,说话人在意向归属的过程中,就是向听众提供了满足其意向内容的示能性(Searle 1983:145)。参考2.2关于示能性特征的说明,说话人归属意向的示能性既包括心理事件的示能性、也包括物理世界的示能性。正是这些示能性的存在,说话人能够将意向内容归属于特定的语言形式。我们分析一些代表性的语言实例,以进一步说明话语何以能够负载交际意向。例如,汉语中的“形容词+点(儿)”结构使用非常普遍,如
(1) a.快(慢)点儿、长(短)点儿、多(少)点儿,……
b.高兴(难过)点儿、节约(浪费)点儿、麻利点儿、干脆点儿、痛快点儿,……
走路时,可以说“快点儿”或者“慢点儿”以催促对方调节步伐速度,截取一段绳子时,可以说“长点儿”或者“短点儿”。如此等等,说话人可以表达自己的意向,而且听话人也能捕捉该意向。但很少听到类似(2)的说法:
(2) ?漂亮(丑陋)点儿、聪明(愚蠢)点儿、暖和(寒冷)点儿、善良点儿,……
如果要说明(2)的合理性,只能将其看作是是省略动词结果,否则就很难理解其中的意思。例如,
(3) (穿)漂亮点儿、(穿)暖和点儿,……
尽管如此,和(1a)和(1b)相比,(3)的意义明显地受到所省略的动词的影响。更明显的情形是,并非所有(2)的结构都能通过增加动词而说得通。因此,(1a)、(1b)比较容易完成意向归属,而(1d)较难。仔细分析可以发现,(1)各组中的形容词“动词性”语义成分差异很大。“快、慢、长、短”等形容词所表达的意义是状态的主观性、可干预性和可控性,这些特征又是主体意向性动作对事物产生影响、最终导致事物形态改变的基础。换言之,认知主体如果要对某事物施加影响并由此使得事物产生特定效果,该事物必须具有“可接受影响”的特性,也就是示能性。因此,只有状态能够呈现“可以快”和“可以慢”的属性,才能说“快点儿”或者“慢点儿”。一个人的长相或者心地不能接受主观影响,所以不能“长”得漂亮点儿或者“善良点儿”。
我们再考察说话人意向和字面意义偏离的情形。最能体现字面意义和隐含义偏离的语言现象莫过于修辞性话语,如隐喻、反语、夸张、委婉语等。例如,
(4) a.单是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b.那晚月儿已瘦削了两三分。她晚妆才罢,盈盈的上了柳梢头。(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c.临时伙房设在草地上,几口行军锅成一字形排列着,蓝色的火苗舔着锅底,锅里热气腾腾……(刘坚《草地晚餐》)
前文指出,示能性具有涌现性,是多种物理属性在主体认知活动中产生的。示能性既不能单独归属于对象本身的自然属性,也不能归属于行动主体的认知能力。油蛉如何唱歌,蟋蟀如何弹琴?月亮如何消瘦、梳妆,又如何登上树梢?显然,这是物理事件在主体认知加工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心理效果。(4a)物理事件是“油蛉在鸣叫”,其声音形象具有产生“悦耳动听”的示能性。主体拥有动听的声音的经验,这种经验随附于物理事件的示能性,一旦物理事件的属性和心理经验经过示能性关联起来,主体捕获语句的意向:油蛉的鸣叫声是动人的歌声;蟋蟀的鸣叫声是悠扬的琴声。同样,(4c)中“锅”的物理属性使其可以承受“舔”的动作,火苗摇曳之状使之能做出“舔舐”的动作,自然这也源于二者的示能性。
4.3 文学作品的示能性分析
最后,我们结合《天净沙秋思》,分析文学作品的意向归属问题。
(5)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的艺术效果,得力于成功地运用映衬技法。作者用朴素的文字勾勒出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事物,各个事物名称之前分别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修饰语。尽管这些事物字面上并没有互相关联,读者却将它们组织成一个画面。枯藤缠绕老树,小河蜿蜒流从简朴的农舍前流过,黄昏中的乌鸦三三两两落在枯树上盘旋,千年古道上,凛冽的西风中一人乘瘦马缓缓而行。画面中,动静结合,相互映衬,使得读者感受到内在的悲凉。
我们不讨论这首小令的文学价值。我们感兴趣的是,读者如何能够感受到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枯藤绕老树、溪水绕家、昏鸦盘旋、西风凛冽、瘦马独行、夕阳西下,这些都是物理世界中的客观存在,没有情感。孤独、凄凉则是读者的主观感受,客观事物和主观感受的中间环节则是示能性。简单地说,读者把这些客观事物纳入认知活动之中,这些事物的组合体便具有某种属性,使得整个画面呈现感情的色彩,进而能够激发特定情感,这种属性使得人的思想感情和外在景物融为一体了。此处所谓的属性便是示能性,它源于读者对各种事物的有机整合,作为整体的画面具有激发悲凉气氛的示能性,所以能触发令人心碎肠断的情感。
5.示能性的语言学意义
心智哲学的发展是人们对身-心关系的深入思考所致。就语言学而言,我们关心语言所表征的概念在何种意义上将人的心智和世界相联系。示能性这一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这个问题。
示能性不是世界对象单纯的自然属性,也不是心智的固有属性,而是自然对象经由心智活动呈现的属性。示能性是连接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桥梁。从这个意义上说,示能性是客观事物的主观属性。事物的属性是主体运用认知能力的必然结果。语言的意义就来自这种能力。“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只是简单景物的并置,但是读者将这些景物进行了意向性配置。使得这些零散的自然对象呈现一定的结构形态,由此涌现出激发凄凉情绪的示能性。尽管如此,语言学研究中,示能性并没有进入主流思想,更没有成为语言研究的范式。既然语言本身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桥梁,示能性就可能、也必然是语言学的重要概念。
示能性是认知主体关于自然对象的“功利性”知觉内容。“核物理”理论无所谓属性,但是用以制造核武器,成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或者用以发电、缓解能源危机,或者用于临床、治疗某些疾病,则是主体的功利性取向决定的。认知语言学的基础是使动性理论(enactive theory)(Simons & Chabris 1999;Simons & Levin 1998)。也就是说,人们的知觉经验是知识的第一来源。因此,语言知识的基础是主体与客体互动中的感觉-动力(sensory-motor)经验。这些经验也是主体“功利性”范畴化的结果。示能性如同感受质一样,也是语言研究中形而上的内容。
(1) 深化对概念化的认识。认知语言学强调概念化、强调百科知识。这种倾向导致归纳不够概括,解释不够充分。因此,对于某种语言现象的解释最终归于经验,而经验之宽泛使我们难以把握其中的要旨。例如,隐喻理论中,A THEORY IS A BUILDING是一种概念图式,关于理论的许多说法都是以building为原型的。例如,理论有基础、有框架、有漏洞、有弱点、会倒塌(collapse)。但是,Croft和Cruse(2004:198)曾质疑过为什么“这个理论有地下室”、“那个理论没有下水道”是个怪异的表达方式?如果考虑到示能性的特设性特征,这个问题就不难理解了。
(2) 示能性理论使我们对某些传统上“语义怪异”的句子有新的认识。例如,人们可以理解to cut a ribbon, cut the tomatoes,cut a finger,cut a cake,cut grass等语言表达方式,但是,难以理解to cut the air,cut the sea,cut the mountain,cut the humor,cut a hole in the air cut a hole in the water等表达方式。这是因为做出cut的行为,需要对象具有“可切割性”。丝带、西红柿、手指等在人们的意识中都具有可切割性,而空气、海、山等不具有可切割性,所以,有的表达式合理的,有的则不合理。
(3) 示能性是理解概念隐喻的基础。无论是认知域映射论,还是概念合成论,关于隐喻的研究都承认,概念隐喻是在两个认知域之间发生的认知加工活动。但是,这些理论对隐喻意义的不确定性始终没有给予令人信服的解释。如在John is a machine中,machine的自然属性是没有情感和智慧的,这是说话人主观感知的结果。因此当表达John缺乏情感、做事情不知道变通的意向时,machine本身的物理属性可以在说话人的心智中涌现出相应的示能性,为意向归属提供条件。
6.结语
本文用示能性理论解释了意向归属行为的实施机制。基本假设是,言说是在行为环境中实施的意向归属行为。意向归属的实质条件是示能性。示能性是行为环境的自然要素在主体认知官能之反映,它既不是要素的客观属性,也不是主体的主观认识,而是一种将客观事实和主观感受关联起来的东西。主体之所以能够实施意向归属,是因为行为环境有足够的示能性。和感受质一样,示能性具有随附性,即决定于物理对象,又有相对独立性。
Croft, W.& D.A.Cruse.2004.CognitiveLinguistics[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ibson, J.1977.The theory of affordances [A].In R.Shaw & J.Bransford (eds.).Perceiving,Acting,andKnowing:TowardanEcologicalPsychology[C].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67-82.
Gibson, J.1979/1986.TheEcologicalApproachtoVisualPerception[M].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Searle, J.R.1983.Intentionality[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imons, D.J.& C.Chabris.1999.Gorillas in our midst: Sustained inattentional blindness for dynamic events [J].Perception28(9): 1059-74.
Simons, D.J.& D.T.Levin.1998.Failure to detect changes to people in a real world interaction [J].PsychonomicBulletinandReview(5): 644-49.
杜佳.2011.基于符担性理论的二语习得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3):133-37.
鲁忠义、陈笕桥、邵一杰.2009.语篇理解中动允性信息的提取[J].心理学报(9):793-801.
吴炳章.2008.常规关系和语言使用[A].束定芳.语言研究的语用和认知视角[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1-45.
吴炳章.2009.博弈交际论[D].开封:河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