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一堂课例引发的思考

2013-03-27江苏省苏州高新区第一中学215011张伟明

地理教学 2013年11期
关键词:坎儿井预设新课标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第一中学(215011) 张伟明

【课例回放】

去年在校内随堂听一位青年教师的课,内容是人教版必修1“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堂后期进入到课本“活动”题,材料如下:“在新疆吐鲁番地区,当地的人们开挖地下渠道,引冰川积雪融水发展灌溉农业,建立了举世闻名的坎儿井工程。随着人口增加和农田面积扩大,坎儿井暴露出供水量小、工程量大的缺点,于是人们越来越多地开挖机井,利用地下水。有些人担心长此以往,可能会导致地下水枯竭、土地荒漠化等危害。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角度,以吐鲁番地区的水资源利用为例,说一说如何解决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因为班上学生都来自新疆(内地新疆高中班学生),教师先让一名来自吐鲁番的学生简要介绍了坎儿井,为课堂研讨营造出良好的氛围,随后展开简短讨论,学生的回答和补充也都让教师很是满意,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忽然一位同学举手发言:“其实坎儿井水不用也是浪费。”一句话引起同学满堂大笑。这位学生似乎还想说些什么,教师微笑着示意他坐下,师生一起进行归纳总结。

【课后探讨】

课后交流中,就这“意料之外”的课堂细节听取这位教师当时处理的想法。他说:吐鲁番地区生产生活用水严重缺乏,坎儿井水全部用了还不够,还在打机井取水,不用当然是浪费。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纠缠”,使课堂教学保持流畅,也就让那位学生坐下了。于是基于我对坎儿井的了解和他进行进一步交流:一是立足于知识内容上,当今坎儿井面临着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况,那就是虽然夏季气温高而坎儿井相对流量较大,但生产建设和生活用水量更大,已不能满足生产生活所需;冬季流量虽小,但因农业用水的极大减少而使流量有余,多余的水无法储存,只能任其白白流走。因而这位学生的发言从某种角度上讲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而显出教师对坎儿井知识的了解不很全面。二是立足于课堂教学上,老师虽然没有直接否定这一回答,但也没有给同学继续陈述的机会,没能耐心倾听,因而也就没有发现隐藏其中并可能呈现的生成资源(后来我们找机会再与这名学生聊,知道他就来自吐鲁番鄯善县迪坎乡农村,对坎儿井的了解源于其直接的生活经验)。如果学生真的说出这个原因,并由此再引出“针对坎儿井这样的现实,是否有办法不让冬季的坎儿井水白白流走?”这样的话题,那自然也就会有意外的收获,课堂会更加精彩。可见这位教师课堂教学处理尚显粗糙,课堂驾驭能力有待于提高。

【启迪思考】

字典上“驾驭”一词有操纵、支配、管理、使用、控制等含义。课堂驾驭能力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技巧和方法调节课堂气氛与学生心理情绪的能力,处理、观察、组织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力,基于课前教学设计进行适时调控,以保障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能力,是教师综合教学能力的体现。教师驾驭课堂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心理上形成一致,在行为上目标统一。驾驭能力强的教师一进课堂就有大将风度,成竹在胸,充满信心,面对复杂、多变的课堂,能驾轻就熟、游刃有余地指挥调度;能牢牢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出色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而驾驭能力差的教师在课堂上往往会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自信心不强、情绪低落、教学环节紊乱、缺乏系统性、应变能力差、不能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等缺陷。课堂驾驭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质量的保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同时代教育理念下的课堂驾驭能力有着不同的内涵。传统教育理念下的课堂,课堂驾驭能力旨在于教师“驾控”,主要体现在教师带领学生沿着备课设计“教”的途径,以其教学经验掌控课堂,避免学生偏离预设的轨道,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突出教师的“教”,充分体现出教师的主体地位。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课堂驾驭能力旨在于教师的“领驭”,更多地体现在教师通过对教学资源的整合重组,基于课前预设,“形成新的又具有连续性的兴奋点和教学步骤,使教学过程真正呈现出动态生成的创新性质。”课堂依据预案但又跳出预案设计的框框,根据课堂教学实际,以其教学睿智,引导和帮助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突出学生的“学”。

在传统教学方式中,课堂驾驭作为教师非常重要的能力之一,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随着教学方式的变化,课堂由线性结构向非线性结构改变,对教师应对课堂变数、驾驭课堂教学进程的能力要求比以前更为增强。可以说,教师课堂驾驭能力的高低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一大关键。因此,教师在关注自身专业成长的过程中,致力于提升课堂驾驭能力这一老调,仍有重“谈”之必需。

一、教师心里要有底气

课堂驾驭能力的提高来自于教师渊博的地理专业知识与视野。“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渊博的知识是教师完成授业、解惑的前提,自身没有“一桶水”,何以给学生“一碗水”?在网络时代的今天,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得到拓宽而呈现出多样化,他们见识多,知识面广,在课堂上时不时会问及一些问题,且不少问题能在短时间内聚焦学生的注意力。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地理知识本身也在不断更新。新课标下的地理是“有用的地理”,地理教学与生产生活实践更加紧密,需要用地理知识来解决更多现实问题。新课标下的地理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的一切都围绕着学生的学而展开。过去是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现在是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今后是学生带着教材上的问题走向教师。因而渊博的知识是新课标下教师服务课堂教学,更是驾驭课堂的保障。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专业新知识,还要关注学科以外的知识,熟悉本专业与社会、科技之间的密切关系,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优化知识结构,实现对自身专业理论的厚积、博观和更新,形成一专多能的现代教育人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网络。

上述课例中,这位青年教师显然对坎儿井知识了解浅显,对坎儿井在当今自然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下所面临的新情况知之不多,因而听不出学生问题中的“弦外之音”,没能“放马到花朵缤纷的小路上”而匆匆“收缰”。

二、教学预设要求精细

教师课堂驾驭能力的提高来自基于学情实际的精心预设。课程实施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其不确定性表明课程实施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没有预设的课堂是粗放的课堂。有了精心的预设,才会有活跃的课堂,才会有精彩的生成。教师要对自己设计的问题的严密性反复推敲,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在问答时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情况,对每个问题所涉及到的种种答案作好充分准备,做到心中有数。成功的预设必然是基于学情实际,包括学生学业水平、生活经验等方面。不同学校、不同班级,生源质量不同,其学业水平不同;不同学生,其生活经历与经验也有差异,这些差异甚至十分显著。教师要细致分析新知与学生知识背景或生活经验的关联度,努力使其成为学生掌握新知的台阶和桥梁,让学生的思维在“旧知固定点——新旧知识衔接点——新知延长点”上有序展开,使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呈现出高效化。这种基于学情实际的精心预设,让教师在走进课堂前就成竹在胸,对课堂的驾驭自然得心应手。

上述课例中,学生来自于新疆,其中一部分就来自于我国坎儿井最大分布地——吐鲁番,他们对坎儿井现实的了解与理解极可能比我们教师更多、更深。教师对这一学情实际没能进行更多更细的课前分析,这样的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与本地学生相比,因生活经验知识的不同而肯定会有差异。

三、课堂教学要有灵气

教师课堂驾驭能力的提高来自于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灵动的教学智慧。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技巧不在于能预见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教学过程是一个极具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具有不可预见性,尤其是新课标下的课堂更具有诸多不确定性。新课标下的学习,已从原来的“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活的、流动的过程,一个充满着人的情感、有着审美要求以及不完全在“预料之中”的探险过程,这无疑给教师的课堂驾驭增加了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现代课堂需要教师丰富的课堂经验,能够从容应对各种意外情况。课堂经验丰富的教师,既有较好的预见性,能预见具体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诸多细节,并提前作出应对准备;又有良好的应变能力,能及时接收学生接受知识的反馈信息,弄清他们的希望与困难,并及时作出调整,或调整教学节奏、课堂预设,或转换讲解角度,面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非预设问题能从容应对,冷静处理。课堂经验应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积淀、总结、反思中得到提高的。其次,现代课堂需要教师的教学睿智。叶澜教授指出,教师要“具有敏锐感受、准确判断生成和变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势和新问题的能力;具有把握教育时机、转化教育矛盾和冲突的机智;具有根据对象实际和面临的情境及时作出决定和选择、调节教育行为的魅力……”现代课堂重思辨、重过程。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相互探讨的互动过程,在这样的课堂中,思维的流动不是一味由教师流向学生,而是师生相互碰撞、师生相互接纳、生生相互接纳的过程。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课堂上随时可能发生一些“意外”,需要教师以其敏锐的眼光和独到的视角,去发现并在短时间内进行快速筛选,顺势转变为课堂教学资源,促成课堂教学的生成,让课堂因“放”而呈现非线性的精彩美妙,最终“收”到有效之果实,达到收放自如的境界。

上述课例中,这样的思维“火花”已经闪现,却因教师缺乏一双“慧眼”,未能引领学生走上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错失了一次让火花“引爆”课堂、让课堂走向精彩的绝好佳机。

四、教学交往要求和谐

教师课堂驾驭能力的提高来自于教师积极情感的感化。前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学校里,知识是不可能冷冰冰地毫无感情地从一个脑袋装进另一个脑袋。”新课标下的地理课堂,是师生共为主体的课堂,教师要以开放、坦诚、真实、自然、谦逊的个人情感态度去赢得学生的信赖和欢迎,构建师生互相平等、互相尊重的和谐课堂。这种平等、尊重的情感,体现在诸多具体的教学细节之中,学生能从中真切地体味到。比如在设计和提出问题时,要使问题语句有积极的暗示,对学生有较高的预期,虽然学生还没有思考、回答,但是可以认定他们能够思考、回答得出来,表达出对他们已有知识、能力水平、学习态度的充分认可和信任,传递出对学生充分认可和信任的感情色彩。教师对学生的平等、尊重情感,能使学生在积极的心态下思维活跃,愿意参与并乐于参与课堂教学;也更能赢得学生的尊重,让学生以情报情,反映在课堂上能循着教师的教学思路思维,从而有助于教师驾驭课堂。

【结语】

古希腊一位哲人说:头脑不是一个可以灌注的容器,而是一个可以点燃的火把。怎样把学生的脑用火把点燃起来,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是关键之一。提高课堂驾驭能力是新课标下实施低负高效的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之一。在大力倡导平等、民主、和谐、尊重的师生关系并努力发挥学生主体性学习的今天,教师无法预料到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全部结果,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互动会产生怎样的变化、怎样的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地理老师在新课标引领下,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静心潜心地工作,运用我们的教学机智,冷静面对、正确引导,巧妙处理各种问题,在新课标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我们驾驭课堂的能力。

猜你喜欢

坎儿井预设新课标
新疆坎儿井研究及未来的发展
哈密坎儿井发展现状及保护应对策略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Aqueducts
吐鲁番坎儿井价值分析及其保护措施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对新闻采访中语用预设的探讨
新闻采访中语用预设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