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钱伟长先生关于教学方法的创新理念

2013-03-27程勉中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3年3期
关键词:钱伟长教育教师

程勉中

(江南大学 田家炳教育科学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钱伟长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科学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考察钱伟长先生在教学方法上的论述,我们发现他始终强调教学过程中要关注人的发展,倡导建立一个创新化的课堂,认为教学活动的性质应当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创新活动,是一种生命发展的活动。

一、反对照本宣科,提倡生动活泼的创造性教学

人的发展中的内在力量包含着理想、意志、情感、欲望,作为人的发展过程中目标性行为的蕴涵,既有意识的潜在驱动,又体现为一种超越自我的生命本能特征,而创新式的教学活动正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这种人的内在力量的展示。钱伟长先生反对照本宣科,提倡生动活泼的创造性教学的观点就充分体现了对教师自由、自觉追求创新教学目标行为的强烈诉求。他多次强调 “作为高校的授课教师,应该对他所教的这个学科领域中当前存在什么问题,对世界上哪些地方、哪些机构、哪些学校、哪些人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哪些是研究得比较好的,都知道得很清楚。然后通过他的授课,使学生们清楚地了解这些情况,并且有强烈的欲望和责任去解决问题。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一旦走上社会,就会懂得每一门学科都没有 ‘关门’,都有千千万万个问题等着人们去解决。所谓 ‘科教兴国’,只有这样的 ‘科教’才能 ‘兴国’。”[1]392

钱伟长先生认为,教师不能居高临下,要尽量做到使学生有亲切感、享受感,使课堂气氛轻松、和谐、愉快,达到情感交融,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有时,学生的思维很可能是五花八门,在回答问题时,可能也是离题万里,但是我们一定要看到学生创造火花也正因此而产生,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灵感加以培育,对不同观点要引导同学们进行探索,给他们鼓励,鼓励他们多思,多用怀疑的眼光去看待事物,不要扼杀学生的创造欲。“让学生在创新的气氛中学习,将来到社会上他也会创新。”[1]205“今后的人,寒窗一辈子,他不断地学,不断地吸收很多新的信息,考虑很多新的问题,知识面越来越广,而不是死盯在一个很窄的范围,因为以后出来的问题往往不是一个办法可以解决的。”[1]327

课堂教学的中心是课本还是学生,是文本的复制还是知识的再创造性,是单向的知识传授还是互动的学习过程,是注重知识的记忆与掌握还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些问题的核心是 “教书”与“育人”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两种教育思想的区别及传统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对立。正如钱伟长先生所说,旧的办学体制不是让学生有创造性,只培养模仿力、接受力,没有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他认为教师对学生影响很大,教师有远见,学生也有远见;教师守旧,学生成长不了多少。[1]282钱伟长先生提倡 “我们所有的教师都要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创造性的工作,要离开了教师也能学习,而不是不教不会,一教就会的学生,这种教学我是历来反对的。”[1]360

注重 “教书”和复制文本是传统教学模式的致命缺陷,它把教学目的归结于对知识点的掌握,把课程的教学过程僵化为死板的教材内容的复述,把学习的过程定义为知识传授,以至于课程目标演变成为了知识和技能的拼凑与展示过程,窒息了学生在时空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些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指导我们教学工作的都存在一个思想问题,就是教师不教,学生不懂,教师一教,学生就懂。这是个指导思想,所有一切都要放在课堂里讲,而且要学生懂得,实际是要学生记得。这样的教学是不行的。”[1]364如果不能超越这种教学模式的束缚,那么,我们的素质教育将是一个 “悬案”,学生学习的发展将是一个遥遥无期的等待,课堂教学始终将是一个复制文本的行为。对此钱伟长先生表示坚决反对。他说,“念书式的讲课我主张不上,可以让学生自己念。”[1]56在课堂上出现理论和实践脱节问题的原因所在,是课堂教学活动被设定在固定时空中进行,这种特定的时空有需要完成的刻板内容,客观上存在着对教师和学生的外在限制,容易形成一种思维定势。所以钱伟长先生提出 “以教科书作为教师讲课的要求是错误的”。[1]56大学教学的误区在于作为 “先生”的教师因为有先学的体悟,而教学活动也是一种经验和体验活动,教师对于课程重点和难点越了解,越有可能形成对自身 “权威”地位的陶醉与自我崇拜。因为他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对哪些知识点的掌握是有困难的,而自身的经验和体验与这种特定的时空传授方式反复结合时,就有可能对已有的教学经验、体悟途径和学习方法失去重新探讨兴趣,而变为直接传递的经验和方法,导致教学 “模式”化。对此钱伟长先生告诫,“上课绝不是卖旧文章,希望能经常地根据本学科进展,不断地革新自己的教学内容。”[1]169照本宣科现象的实质反映出教师的一种 “异化”现象。“异化”一词是德国古典哲学术语,黑格尔解释为主体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分裂出它的对立面,变成外在的异己的力量。钱伟长先生一贯主张: “我是反对照本宣读的。”[1]198他提出 “作为一个教师不能靠一本书、一个例子过日子,学问是无止境的,知识面要拓宽。”[1]204传统的大学教学 “按照平时制订的教学计划,统得过严、管得过死,都是划一的模式。这种教学计划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据我所知,有的教师讲了几十年的课,自认为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且沾沾自喜,但学生却反映你今年讲课的内容与去年的完全相同,甚至连讲的笑话都分毫不差。这种陈旧的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怎能反映当代瞬息万变的新的科学技术,又怎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呢?”[1]201

二、反对文理分家,鼓励触类旁通的综合化教学

综合化学习的思想,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智慧,它可以让受教育者的学习过程获得最有力的支撑。综合化需要换位思考,有些人习惯于教育就是说教、训斥、灌输、告诉,于是施教者常以正确自居,整齐划一,齐步推进。当我们换位思考,就能设身处地,退到思维的起点,与学生一同探索,用他们的视角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这样才能知己知彼,进一步启发诱导。综合化的教学方法是一种教育的智慧和风范,它需要平和的氛围和情境,留给学生更多的探索体验和顿悟的时空,让他们在情境中见微知著、触类旁通、自醒自悟、豁然开朗、享受成长。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一个著名的口号 “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这是尊重学生,使之产生自尊的形象说法,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体验、成果与成就。在重视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不宜把标准定得过死、过窄,要全方位考虑,以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积极能动性,教师任何不尊重学生的态度,都会挫伤其自尊心,使其产生逆反心理,教育效果将适得其反。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允许学生的差异性,允许学生的不同见解,引导非智力因素,把学生全部心理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学生产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形成坚强的意志和性格,让学生以主体的姿态参与学习活动,充分发表意见,主动进行探究,以主人翁的责任感,积极主动地投身学习活动中。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如何因材施教,这里既有态度问题,也有方法问题。钱伟长创新式教学方法中倡导综合化的教学和评价标准尤其值得我们重视,他关注个体差异,突出评价标准的综合化。他说,“我们主张综合型的,我们主张学生的知识面要广,在广的基础上提高,在广的基础上专,才能提得高,专得有水平。我们主张理工合一,文理渗透,反对现在国内中学就文理分家的现象。”[1]360他认为学分制就是这样一个制度,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学。[1]359

对学生行为的评价是教师教育学生的一种艺术,学生作为自我教育主体要及时地得到教师的反馈信息才会不断纠正或继续自己的行为,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教师对学生行为进行评价时,要做到及时、公正、客观和因材施教。由于每一个人的先天素质、生活环境以及教育条件的不同,使得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各不相同,因此教师要对学生行为进行教育和评价,就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性格、气质等个性特征,做到区别对象,有的放矢,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启发学生智慧、引导学生创造的基本前提是尊重学生的人格,把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在首要位置,从发展其潜能的角度去洞察学生的个性,以避免因为一些 “负面”特征而使具有独立探究和批判精神的学生的人格发展被 “扼杀”。而创造个性一旦不存在,智慧也就无法开启。钱伟长先生呼吁:“应把学生培养成有创造性的人,不是背书人。”[1]282“现在的办学机制能不能培养出有创造性的人?值得大家考虑,如何改变,才能使我们学校培养的人有创造性。”[1]283为此,他要求学校要为学生创造一种积极好学、奋发向上的气氛,让他们在这种自强不息的气氛中成长,将来到社会上就有勇气去竞争、去拼搏,去创造成绩为国家多作贡献。[1]205并提出学科专业要通过选课拓宽,允许学生选不同系、不同学院的课。他觉得过去学生学得太专了,出去不能适应社会需要。他指出,从学生知识结构发展的规律来讲,专是在广的基础上进行的。首先应该要有宽广的知识面,才能再说专。我们是一直主张通过教学改革,拓宽学生的知识面。[1]359钱伟长的结论是:“只有综合型的人,才是国家的栋梁。”[1]360

三、反对脱离实际,强调提纲挈领的启发式教学

讲课是一门艺术。甚至不仅仅是语言的艺术,还是思维的艺术。讲课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是传授思维方法。钱伟长认为,教学并不只是传播知识,要用知识是怎样发展来的启发学生,怎么进一步再推进。一门课各人讲的内容可以不同,举的例子完全可以不一样,可是这门学问总的、综合的几个部分是一样的。也有可能这部分讲得多一些,那部分讲得少一些,各位教师应该有自由,但是这个自由是建筑在他自己走过的道路的基础上面的。你要没有走过这道路是讲不好的,讲的是平面的东西,不是一个发展的东西,能动的东西。[1]209钱伟长对于把教书简单化为讲教学法的观点作了严厉的批评,他说 “有人说教书是讲教学法的,教学法好教书自然好,不讲学问,这是非常荒谬的,我坚决反对。”[1]207他生动地比喻说,“教书不是留声机,不是拿几张纸去念。讲课应该把你理解的内容生动活泼地讲出来,不要稿子。可是我们过去推行的是什么呢?一个大纲一本教材。对教材非常重视,钦定教材,钦定是皇帝定的,你不能改。可是要讲好课,教材需要年年改变。”[1]207

一位优秀的教师上课能用简洁的语言,轻松的话语进行讲授,这就是基本功,也是一种艺术。钱伟长对讲课的语言艺术是十分关注的,他认为 “最好不要照讲稿讲,要联系实际来讲很多东西。你照讲稿讲就往往会脱离实际,也不了解学生的反应。在讲课时你得注意,听众里有的听呆了,表明他不理解,那么那个地方你该多讲几句;听众表现很活跃,你看到这个情况可以停了,因为他们已经理解了,用不着再讲了。所以讲课要提纲挈领,要引导学生在你讲完课以后,自己深入去研究问题。”[1]23教师要运用提纲挈领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就得掌握讲好课的各方面要求,钱伟长认为主要应从准确、明白、精炼、形象、生动等五个方面来要求。

第一是准确,指教学语言要符合科学性。准确是教师课堂语言的基本要求。教师在授课时必须用准确的语言叙述问题,阐述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钱伟长说 “讲课最主要的是来龙去脉,要讲清楚,就能使同学晓得它的重要性,晓得发展方向,晓得困难所在。”[1]207他认为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还应对学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要努力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认识思维水平和科学创新思维的能力。第二是明白,指语言要有逻辑性,切忌思维混乱,语无伦次。要做到主次分明,前后连贯统一,讲课有条理,善于言简意赅地点拨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或思维特点,使学生在受到讲课艺术的熏陶和享受的同时,提高认识思维水平、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钱伟长认为,“提纲挈领地讲一下,容易明白,教学也是这个问题,你何必讲那样多呢?”[1]22第三是精炼,指语言要简洁、简约,用少而精的语言阐明科学规律,不可拖泥带水。精炼的语言便于记忆,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钱伟长说, “要动员全部的教师理解这一点,少讲就好。为此,我们所有的教材还要精简,要突出更新的东西,更基础的东西,要训练学生自觉地抓学习,掌握自学的方法,而不必样样通过课堂教学。”[1]269“以讲清过程、讲清逻辑、讲清条件和应用范围为主,当然有很生动典型的用例。”[1]233第四是形象,指教学中要对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在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心智技能的训练效益,教师应精心选择例题或案例,优化理论应用与实践的教学环节。钱伟长强调要多运用案例教育的方法,他说:“要把案例教学引进课堂,逐步改革现在这种就理论讲理论的传统教学方式。”[1]256“经济、管理、法学等学科的教材应以案例教育为主,不能只是些空洞理论,从理论到理论不解决实际问题。要从案例教育着手,总结出一些根本理论,才能讲得好,学得活。”[1]279他不但积极倡导,而且率先垂范,他说:“我举的例,都是最现代化的例”。[1]331教师的讲课艺术还体现在自身的形象塑造上,钱伟长认为 “所有老师的形象都在影响学生”,[1]169教师的形象要以身垂范,身教是 “不教而教”的首要方法,教师的形象无时无刻都在起着教育的作用,“教师在讲台上、在与学生谈话之中都对学生起着教育作用。”[1]323第五是生动,指语言清新、自然、悦耳、动听,能使学生在听课中得到美的享受,获得美的陶冶。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在学生的心灵上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时时刻刻展示给学生美,是促进学生素质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钱伟长认为 “讲好课有两条,一要有学问,二要有好口才。”[1]52好口才体现在教学上,表现为把握好讲课的轻重缓急,做到强弱适度、抑扬顿挫、声情并茂,不能呆板僵硬,千篇一律。当然强调好口才的同时,不能忘记 “有学问比好口才更重要”。[1]52

[1] 钱伟长.教育和教学问题的思考 [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

[2] 钱伟长高等教育改革思想的实践路径 [J].江苏高教,2011,(1).

[3] 钱伟长先生的大学管理思想述略 [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1,(6).

[4] 钱伟长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探析 [J].江苏高教,2008,(6).

[5] 以教育创新推动创新教育——试析钱伟长先生的教育创新论述与改革实践 [J].当代教育论坛,2004,(4).

[6] 钱伟长创新教育思想探析 [J].江南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

猜你喜欢

钱伟长教育教师
钱伟长: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国外教育奇趣
《永远的校长——钱伟长1983—2010年画传》推介
题解教育『三问』
最美教师
钱伟长的两次“No”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