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加坡华语教学本土化探索——聚焦 《中华通识课程》与 《双文化课程》

2013-03-27刘丽平雒力蓉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3年3期
关键词:华文通识新加坡

刘丽平,雒力蓉

(西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一、背景

新加坡是一个典型多种族、多元文化的国家,全国有208个民族,人口约400多万,其中华人占77%,马来人占14%,印度人占8%,此外还存在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民族多元的现状促使语言呈多元化状态分布。为了尊重各种族的历史,弘扬各种族的文化,新加坡政府根据本国国情,推行了以英语为主、兼修母语的双语教育政策,即不仅要学好英语,还要学好母语。现行语言政策的目标概括为:通过学校制度确保学生双语能力的提高;促进作为中立语言——英语的使用以保证所有的种族平等竞争;促进母语的使用以确保学生对传统文化及价值观的了解和认同。实行双语教育的目的也就是为了确保每名学生都通晓母语,并且对本民族的文化遗产有所认识,同时掌握世界大多数国家通用的英语。这样不仅使学生了解认识自己的国家,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将来更好地去了解认识世界,分享世界的资源。

新加坡曾经是英国的直辖殖民地,直到1959年才取得完全自治,并于1965年才真正脱离马来西亚联邦,成为独立的新加坡共和国。独立之后,政府机构一直采用英语作为社群之间沟通和教学的语言。自1979年由新加坡政府主导的 “讲华语运动”(类似于中国的 “推广普通话”)之后,华语成为新加坡华裔的母语。面对人口数量占绝对优势的华人,政府既要保证英语的继续存在,又要推行华语的普及,在这种情况下,双语教学便成为新加坡教育体制的一大优势,因此华语教学便自然成为新加坡教育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环。2004年,新加坡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与华语教学相关的教育政策,目的是通过修读双文化课程,培养学生掌握中国的文史地哲、社会、经济和翻译等方面的知识,并使其对中西方语言、文化的对比有较为广泛的认识。2005年,新加坡教育部致力于推出 “中华通识课程与双文化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对中国人文和当代中国有较为深入理解的双文化精英。2005年又首次采纳并推行了 《华文课程与教学法检讨委员会报告书》(2004年)提出的建议,这标志着华文教学发展迈向了新阶段。自2007开始,新加坡教育部又推出学生可以选择一门非本族语言 (nonnative mother tongue language)作为第三语言学习的计划,旨在通过这项计划,持续推进新加坡学生精英教育的优点,以提高其在国际上教育体制的影响力、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生产力。

二、主要内容

双文化课程的概念最初由李光耀于2004年提出,为了与中国有更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并参与本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李光耀认为每年应该培养一批华文程度较高,并对中国上下五千年以来的人文历史有深入了解的双文化精英人才,这样的精英人才既能与中国进行沟通,亦可以和西方发达国家对话,同时提升新加坡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的地位,进而为国家的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基础。[1]与推行双文化课程的目的相似的是,中华通识课程的开办旨在培养中西方双文化精英,让更多的学生接受不同程度的双文化 (涵盖西方文化与中华、马来、印度、巴基斯坦等东方文化)的通识教育。一直以来教育部都将强调传统价值观、灌输华裔文化以及提升华文能力作为新加坡华文教学的大方向。为了让学生能够迅速的提升华文水平,并能亲自感受中国的历史文化,通过政府与民间所创造的面对面的实际交流与对话,以及随后实施的中华通识课程的 “浸濡计划”,本国学生假期被安排前往中国进行学习交流,以便获得更全面的学习体验。

(一)目标

新加坡政府认为,在全球化进程加快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学习母语能让学生在全球化瞬息万变的大环境中做好准备,强化他们对新加坡及自己的民族与文化的认同。[2]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里,失去母语将使国民失去共同的文化认同感,社会也随之会失去其特殊性。新加坡作为一个亚洲国家,也将会丧失传统的亚洲文化和价值观,进而削弱社会凝聚力和国民归属感。[3]而中华通识课程和双文化课程包括了国民教育的内容,这也就留住了自己悠久历史文化的根。因此,新加坡中华通识课程和双文化课程在其发展过程中的目标非常明确:一是向学生灌输华文的传统价值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二是让学生了解当代中国的崛起,及其在崛起发展过程中的中国文化和历史;三是为了促进和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及其对华文文化的兴趣。双语教育政策一直被视为新加坡教育教学政策的一大优势,这样也更有利于新加坡政府与区域及其周边国家加强合作和交流,洞察世界的发展局势,进一步促进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二)内容

1.教育政策

在实施 “中华通识课程和双文化课程”的过程中,新加坡政府考虑到学生在自身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故在华文教学政策的实施方面提出了华文课程的实施并不都为必修性质,而注重的是学生自由、自主的选修课程,课程设置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阶段学生发展状况,旨在强调课程设置和政策实施一致性原则。此外,两个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都积极采取了教育部提出的教学方针。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以及环境的变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并不完全掌握主动角色,从而对教学方法提出调整,强调对学生 “少教多做”,同时将这种教学法融入专题作业中,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取向来扩展兴趣,而并非完全接受教师的授课。此外,为了应对全球化发展的新趋势和适应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鼓励各特设学校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因此,两个课程的授课方式以及教学方法的相似,体现出了新加坡华文教学的发展已经真正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然而,两个课程的设置能否发挥它的主体作用,对新加坡华文教学的发展、双文化人才的培养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有很大的挑战性。

在华文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为确保政府和教育部将资源都集中在有潜质的学生身上,不分散和浪费资源,其招生标准主要针对具有较强语文程度的学生,期望以此来提高其华语水平,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和提高。

2.课程要求

新加坡1959年的首次教育改革,制定了第一个 “6·4·2”(小学-中学-高中)学制,规定了前期中学相当于初中4年,后期中学 (又称 “大学先修班或者初级学院”)相当于我国的高中两年。在实施过程中,两个课程的设置期限都是4年。双文化课程的学生从中三修读到高二,而中华通识课程则从中一就开始教授,4年时间更能让学生平衡正规课程和额外课程的分配。另外,新加坡政府考虑到小学生无法理解到较深奥的教学内容,在高中两年的学习课程中,由于时间的紧迫和学生自身的压力如果再教授有关当代中国华文课程的额外知识,则时间太过紧迫。鉴于此,为积极适应学生的实际发展能力,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新加坡教育部门提出了直通车课程学校的开办,积极适应和支持了华文课程开办,对修读直通车课程的学生来说,则是6-6(小学-中学及高中)年。

3.课程设置

基于教育部制定的纲领来看,在课程设置方面,两个课程也有相当高的相似性。[1]随着中国的迅速崛起,两个课程内容的设置都集中提出培养精通中英双语的翻译人才,翻译课程的设置既能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也能进一步加强学生在国际化环境中的竞争力。而与新加坡文化相关的课程,则能让学生在学习中西文化的同时,也加深对新加坡的认同,间接作为国际教育的一部分,成为塑造身份认同的一种新兴方式。此外,两个课程采取的评估方法也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在个别学校所开办的额外课程里面,学生的学业成绩主要以学生的实际课堂表现能力和专题报告作为其评估的标准。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文化活动,激发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其思维辨别能力,让学生将这些技巧运用于其他知识领域的发展和变化中。因此,中华通识课程和双语文化课程的成功开办,为新加坡培养了极具潜力的下一代。两个课程在教授方面,主要偏向于当代中国的文化,旨在培养学生成为双文化人才,提高学生对当代中国的变革和历史事件的认识,让学生参与浸濡活动,亲自体验中国的历史文化氛围,也为两国的友好交往和沟通互动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让学生参加一些特定的文化活动,教授新加坡的文化知识,将两国的文化加以融合,确保为新加坡的进一步快速发展奠定国际基础以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教育国际化的教育理念为中华通识课程和双文化课程的开办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冲出了国家或地区的局限,将教育技术的发展从本土扩展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积极运用全球互动发展的视野和交流来应对教育问题,加强了跨国界、跨民族、以及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4.浸濡计划

浸濡计划的提出,旨在让学生亲身体验中国发展步伐,并让学生迅速提升华文水平并拓宽知识眼界。多所学校采取 “浸濡计划”,安排学生假期到中国与当地中国学生进行亲密的交流和沟通,以期获得最全面的体验。能够去中国留学的学生,往往是结合了对中国元素的向往以及华文学习的热情。毕竟,在中国的大学学习,需要一定的华文基础。中华通识课程和双文化课程的设立紧扣了教育部所推行的教育方针、政策,采取双向的互动方式,在中国招待新加坡学生的同时也会安排中国学生到新加坡进行同样方式的沟通。这种双向交流的方式,不仅能够惠及两国各自学校的学生,同样也能让新加坡学生在不出家门的情况下,获得类似浸濡体验的效果。浸濡学习计划的实施,说明华文教学已真正地从课堂教学发展到了实际的亲身体验。这种交流教学的方式,不仅达到了华文教学的进一步传播,而且更进一步地加强了国际政治教育的交流与沟通。

三、实施

中华通识课程和双文化课程涵盖的内容大致相同,新加坡教育部大力支持和鼓励特选学校开办旗舰课程,以协助特选学校加强母语的文化传授和教育教学。教育部对课程的内容和学生的具体要求是:通过各种方式,探讨当代中国在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课题,以及有关课题的相关历史因素,进而分析中国的发展以及所面对的各种挑战。[4]在两个课程的设置上,虽然都有意培养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强化学生的语文学习程度,但是在为学生规划的具体目标中,两个课程仍分别有其短期和长期的计划和目标。在计划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中华通识课程期望学生上初中后选修语言特选课程;而双文化课程虽然也有意为学生日后的生活做好准备,[4]但其主要目标在于培养一批双文化精英,以便为未来新加坡的经济、政治等不同领域服务。同时,政府和学校对双文化课程的期望也包含了在未来与中国的良好沟通和互动。

新加坡教育部政务部长曾士生认为双文化课程其目的是要培养一批精英人才,使其既能熟悉东西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又能有朝一日在中国办事会显得得心应手,中华通识课程的目的则在于培养一批适合在本地发展的华文工作者,内容侧重于对中国语言和文学知识的应用和掌握。[5]10所特选中学和15所特选小学在新加坡教育部的支持下,纷纷设立了具有校本特色的旗舰课程。例如,华侨中学的 “华中戏剧课程”;公教中学的 “深儒文化,驰骋神舟”;德明政府中学的重视翻译教学,同时开设了 “文史华艺鉴赏课程”;南华中学则具体采用西方社会案例分析法来进行 “文史哲与翻译课程”的教学;圣公会中学的 “中国通课程”;华中则通过小组讨论和讲堂来进行课程探讨。[6]由此可见,几所学校虽然都采用了相同的课程名称,但是内容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成为学生择校的重要依据。同时,这种特色办学模式也成为个别学校吸收优秀学生的一种重要策略,亦提升和加强了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使用华文的信心。中华通识课程和双文化课程的设置,既为学习者提供了灵活性,个性化的选择,同时又帮助学习者做好进入知识社会的准备。

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通信技术 (ICT)对教师和学生的学习环境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为积极适应时代潮流和加快教育发展的步伐,针对双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教育部长王瑞杰于2012年6月1日在新加坡教师学会组织的第六次教师会议上对教师专业发展又提出了新的模式。[7]

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中,该模式强调教师需要继续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专业理念,而为了更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1世纪新加坡教师应承担以下5种角色:合作学习者、专业优秀者、道德高尚者、共同创建者以及改革领导者。该教学模式鼓励教师共同学习,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模式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如,研究、网络学习和培训以及在实践经验中学习等。从而促使来自不同专业与不同学校教师之间的协调一致,使其教育教学发展更具凝聚力。

中华通识课程和双语言文化课程的实施,是伴随着新加坡双语教育的兴起而出现的,不同于其他较成熟学科。因此,教师专业发展新模式的提出,有利于鼓励双语教师积极参与学校关于中华通识课程和双文化课程的进一步开发、实践与探索研究。通过社交学习平台 (pay-as-you-go)既能为教师创建、管理分享学术内容,又能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完成任务。教师专业水平的进一步发展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四、评析

中华通识课程与双文化课程的实施既保证了学生最基本华文知识的学习,同时又获得了对中西方文化的完全体验。新加坡政府指出,所有特选学校将在2012年完成发展各自的旗舰项目,并通过精心策划和实践,突出具有华文色彩的活动。新加坡对中国的观察,通过中华通识课程、双文化课程、浸濡计划等等的持续实施和推广,参与人数日益增多,影响层面日益广大,对中国的认识程度也比以往更深入、更多元。这些,既与中国发展过程中不断派送学员到新加坡学习构成有趣的互动,反过来亦激发人们更深刻地理解新加坡的优势与未来发展的推动力。

新加坡是一个富饶、安定、祥和的国家,拥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较高的教学水平,新加坡注重国内民族教育的发展,同时,把握社会和世界经济的发展脉搏,积极适应社会发展潮流,满足人们对教育的需求,提供充足的教育资源,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教育计划,通过双文化课程和中华通识课程的开展,积极顺应时代潮流,开展了更宽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育的国际化水平,成功的完成了教育转型,也促进了国家民族教育的均衡发展。

教育转型,是教育教学发展的一种整体性的变革,从国际教育的发展状况来看,当代中国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教育转型,在当前教育水平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在积极吸收跨国教育文化精华的同时,也应该更多地驻足于我国传统优秀的历史文化和教育精神,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儒家情怀,正如朱永新教授教育理念所言:“教育必须有根有魂”,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理念渗透到学校建设的每一个领域,让学校环境、教育行为的细微处浸润到生命的每一个角落。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逐步推进,教育也随之走上了国际化的道路,新加坡政府关于国民教育发展的改革,正是应了时代的需求,应了社会发展的步伐,为社会的改革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通过开展国与国之间的多边教育交流与合作,为新加坡双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更加雄厚的基础。其鲜明的教育办学特色,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不无启示。

[1] 双文化课程研讨会2007教育部兼人力部政务部长颜金勇先生致欢迎词 [EB/OL].http://www.Singapore/Speeches,Ministry of Education,2007-03-23 21:53:03.

[2] Speech by Senior Minister Mr Lee Kuan Yew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ational Boundaries and Cultural Configurations,10th Anniversary Celebration of the Centre for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N].Singapore:National Archives of Singapore,2004-6-23.

[3] Speech by Mr Tharman Shanmugaratnam,Minister for Education and Second Minister for Finance,at the East Asian Institute's 10th Anniversary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China:The Next Decade”on Monday,2007.6.18at 9.00am at RELC International Hotel [EB/OL].http://www. moe. gov. sg/education/admissions/dsasec/assessed.Singapore:Speeches,Ministry of Education.2008-9-20.

[4] Speech (in Chinese)by Ms Grace Fu,Senior Minister of State,Ministry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Ministry of Education,at the Joint Exhibition cum Seminar on the History of Chinese-Medium Schools[EB/OL].Singapore:Speeches,Ministry of Education.2008-11-30.

[5] 新加坡特选学校设旗舰课程让学生体验中华文化[EB/OL].http://www.chinanews.com/hwjy/news/1852949.shtml.2009-09-07.

[6] Formation of the Committee to Promote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CPCLL)and its Working Groups[N].Singapore:Press Releases,Ministry of Education.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b288a90100s56s.html.2011-04-18.

[7] http://www.moe.gov.sg/education/primiary/changes/,2012-06-01.

猜你喜欢

华文通识新加坡
“和而不同”的华文教育
新加坡
五彩斑斓的新加坡
在新加坡乘公交车
华文教育中的汉字文化教育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酷炫的新加坡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