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教师也要成为“杂家”

2013-03-27尹中峰

地理教学 2013年3期
关键词:杂家师者专业

尹中峰

(作者是江苏省东海县第二中学高级教师)

一名地理教师,要做到在教育教学中游刃有余,就必须成为“杂家”。那么怎样才能成为“杂家”呢?

一、多看“闲”书

所谓“闲”书,就是那些非本专业的书籍。我们是教地理的,本专业的书籍自然要多看,而且要看深看透,但我们不能局限在本专业的书本上。我们还必须多看教育学、心理学、生物学、化学等其他科目的书,同时兼看小说、散文、幽默、游记、历史故事等,看多了,看杂了,我们的知识储备就丰富了,所谓“厚积薄发”就是这个道理。地理教师应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古知历史,今知时事”,博闻强识,兼收并蓄,成为“杂家”。只有如此,才能增强教师的人格魅力,提升教师的感召力和亲和力。

对此,我有亲身感受。我是地理本科毕业的,但我曾教过多年的初中语文,多年的语文教学,提升了我的文学素养,增强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对于我现在的地理教学,学生普遍感觉听起来逻辑性强,并且归纳时能够抓住要点,言简意赅。我曾在讲述苏南地理时,吟诵了自己发表于“江南诗词”上的一篇词《枫香怨》:“秋幸江南阴雨哀,枫红染金台。独临栖霞,空对蓬莱,小亭仍在。 赋有河东待沽哉,举酒临歧怀。余声林木,松岑畚卖,暗香袭来。”学生听后反响非常强烈。

二、向非地理专业的教师请教

地理的广度和深度,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地理教师必须广泛涉猎,才能尽可能减少地理课上的尴尬。尤其是新课标的实施,对地理教师的要求就更高。我们不能在学生质疑的时候,告诉学生说你的问题超出了地理学科范畴,你去向某某老师请教。那样学生会感到迷茫,甚至会产生轻视地理教师的念头。被誉为“万世师表”的陶行知先生就曾指出好学是教师从事教育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为师者必须学而后教人,“唯独学而不厌的人,才可以诲人不倦”,他倡导全社会的教师都能“自动求学、自动进修、自动追求进步”,他认为教师进修应该包括社会科学、教育理论和技术等七项内容。

三、多向学生学习

信息时代,谁是永远的老师?是我们这些站在讲台上“传道、授业、解惑”的所谓“师者”?其实,我们都知道,现在的信息那么发达,瞬息万变,我们教师中有很多人存在知识不全的缺陷,如果我们还放不下教师的架子,也许在课堂上学生发出哄笑就不是偶然的现象了。韩愈不就说过这样的话吗“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其实我们都知道许多学生可能在某方面要比我们知道的多得多。他们往往直言不讳,敢说敢讲,我们只需要用心听听就可以大有收获。

四、通过网络学习

伴随科技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方便、快捷,不受时空限制,信息资源丰富且知识面广量大,显示出超凡的优势,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其优势,及时弥补自己知识上的不足,实现教学技能的提升。要知道目前网络已经成为教师获取科学知识最主要的途径之一。网络的自主性、开放性和平等性为教师教学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其多向性、前瞻性、交互性等特点也适应了教师的内在发展需求。只要我们合理利用,有效选择网上的教学资源,我们的地理教学就会变得更加和谐、健康、积极和充满生机活力,我们在教学中自然就会减少许多尴尬和遗憾了。

猜你喜欢

杂家师者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我只说给月光
陈俊玲 师者应有“常流水”
师者风范
怎样才能成为令人信服的杂家?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杂家
乱世奇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