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军工精神与现代高等教育
2013-03-27刘献君
刘献君
(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武汉430074)
□高等教育教学研究
哈军工精神与现代高等教育
刘献君
(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武汉430074)
2013年是哈军工创建的甲子年。哈军工之所以创造了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主要原因是在办学中形成了哈军工精神。陈赓的教育思想、观念,是哈军工精神的核心,对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如,“善之本在教育”,突出强调把握教育的方向和根本目的,这是发展现代高等教育的前提;“教之本在师”,强调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这是发展现代高等教育的关键;“一切为了学生”,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这是发展现代高等教育的核心;“尖端集中,常规分散”,强调突出重点,创建特色,这是发展现代高等教育的标志。
哈军工;哈军工精神;教育思想;现代高等教育
2013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创建的甲子年,值得我们隆重纪念。1953年哈军工创建以后,在不长的时间内,成为名牌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出类拔萃的人才,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以至整个国家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创造了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究其原因,主要是陈赓等哈军工主要领导在教育实践中正确把握办学的战略方向,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创造高质量的科研和教学,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观念。这些教育思想、观念,是哈军工精神的核心内含。我曾多次到哈尔滨工程大学,通过查阅资料、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对哈军工的办学战略思想进行探讨,将其归纳为:“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两老办院,团结建院”,“一切为了学员”,“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教学的基础”,“尖端集中,常规分散”等五个方面。[1]哈尔滨工程大学荣承初创地,得天独厚,继承和发扬哈军工精神,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发扬“一中、二主、三严”的办学传统,凝炼了“大工至善,大学至真”的校训,形成了“三海一核”的鲜明学科特色,产生了一批国内第一的科研成果,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
现代高等教育是一个开放系统,需要学习国外发达国家先进的办学思想、理念,吸取我国古代以来的教育思想,学习蔡元培、梅贻琦等教育家的教育理念,总结我国在教育实践中形成的教育观念,同样,我们要从哈军工精神中吸取丰富的教育思想。值得指出的是,哈军工精神还没有引起我们高等教育界同仁们的高度重视。本文就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应该从哈军工精神中吸取哪些营养,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1 把握教育的方向和根本目的——发展现代高等教育的前提
把握教育的方向和根本目的,是发展现代高等教育的前提。《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2]从本质上说,教育是人类自我意识的体现,是人类自我形成,自我发展以致完善的方式。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1952年12月9日,陈赓在党员干部大会上提出“善之本在教”,[3]明确回答了教育是干什么的,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即,教育要使人达到“至善”,坚守“至善”。陈赓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身体力行地教育全院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此,哈军工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以辩证唯物论的正确观点和思想方法武装教师和学生。重视教书育人,1955年便提出了“教书教人”,要求教师不仅要向学员传授科学技术和知识,还要培养学员的革命品质;不仅要在课堂上传授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还要在实践中成为学员的表率。始终强调治学严谨,组织严密,要求严格,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把握教育的方向和根本目的,是哈军工发展的重要前提。
由于哈军工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握教育的根本目的,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因而形成了自己的精神,例如:报效祖国,献身国防的献身精神;无私奉献,甘当无名英雄的奉献精神;开拓创新,顽强攀登科学高峰的科学精神;艰苦奋斗,勇于克服困难的奋斗精神;团结协作,集体攻关的团队精神;顾全大局,遵守纪律的自律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激励哈军工学子自觉把个人的志向和民族的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积极主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不论在什么工作岗位,不为名,不为利,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奉献自己的青春和人生;以一丝不苟、脚踏实地、不断进取、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攻克科学难关;无论在什么情况和条件下,团结奋斗,识大体,顾大局,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服从组织安排,为国家经济建设、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现在,在高等教育中,不少教师、学生把教育仅仅理解为知识教育,学习知识、学习专业,掌握一技之长,以在社会上安身立命。教师认为,“我是教知识、教专业的”,学生认为“我来到大学,是学习知识、学习专业的”,理直气壮。这是对教育的误解。由于对教育本质和内涵的把握出现偏差,教育教学中忽视德育,因而造成部分学生社会责任感不强,缺乏奉献精神,没有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教训十分深刻。在现代高等教育中,我们要牢牢把握“善之本在教”,深刻认识教育的本质和我们培养学生成人的崇高责任。
2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发展现代高等教育的关键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发展现代高等教育的关键。因为,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学校的中心任务是育人,育人主要靠教师;高校具有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这些职能的实现,主要靠教师;一所高校的地位、影响,主要通过教师的水平,特别是大师级学者的数量和水平来体现。现代高等教育应确立教师在办学中的主体地位。
陈赓在提出“善之本在教”的同时,强调“教之本在师”,回答了教育靠谁来完成的问题。哈军工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在办学实践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有:
1)重视引进高水平教师。学校领导千方百计从全国各地引进高水平的优秀教师。陈赓亲自抓人才引进,在全国范围内网罗各类人才,向周恩来总理请调62名教师。这些教师大多就职于国内著名大学,其中38人曾留学欧美。曾就职于美国芝加哥大学教学研究所的卢庆骏博士,回国后任复旦大学教学系主任,是苏步青校长的高足。开始,苏步青校长不同意放卢庆骏博士,陈赓先后派海军工程系主任黄景文、教育长徐立行亲自去上海商调,陈赓的诚心打动了苏步青。哈尔滨工程大学戴遗山教授回忆说:“陈赓办学很有战略眼光,把当时在中国教学界非常著名的这面旗帜竖在哈军工,人才自然聚集过来。我当年在北京大学读研究生,还没有毕业,就是因为听说卢庆骏到了哈军工,才毅然决然地来到了哈军工。”[4]同时,十分注意发挥苏联专家的作用。
2)政治上信任教师。在当时的政治形势下,政治上信任教师十分重要。陈赓认为,办军事技术学院不仅要依靠部队的老干部,而且要依靠老教师,创造性地提出了“两老(老教师、老干部)办学”的思想。他对有些不服气的老干部语重心长地说:“你有八年抗战功,他们有十年寒窗苦。”“既要承认自己的长征两万五,也要承认人家的十年寒窗苦”。[5]陈赓把“两万五”与“十年寒窗苦”相提并论,认为带过“八角帽”和“四角帽”,上过太行山和去过旧金山的都是学院的宝贵财富,公开宣布办大学主要依靠知识分子,这是何等的战略勇气和魄力。同时,组建“教育工作者协会”,按不同学科专业成立教授会,给予教授们充分的学术自主权。
3)业务上培养教师。培养教师,集中体现在重视科学研究上,学院强调全院教师都必须开展科研,“不应有一个教员例外”,“如果不抓紧时间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很快地就会成为时代的落伍者。”[6]学院尽其所能,为教师开展科研创建条件,放手让教师在科研中、教学中成长。在哈军工时期的十余年时间,教师们创造了3500多项高水平的科研和技术革新成果,如全国第一个超音速风洞、第一台军用电子管计算机、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第一台水陆坦克样机、第一台水翼艇等。科学研究的开展,提高了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同时为以后的银河系列和“天河一号”、“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第一台水下智能机器人的研制等打下了良好基础。
生活上关心教师。陈赓在生活、住房和家属子女安置等方面,无微不至地关怀广大教师,尤其是老教师,使得他们无后顾之忧,一心一意从事教学工作。作为院长、大将,陈赓带头住平房,把专家楼分配给老教师;为教师配备比较大的书桌、书架;为来自南方的老教师聘请南方厨师;为教授们配备交通车,接送教师上课;为教职工的孩子们建立八一小学和全托幼儿园。陈赓还经常看望教师,与教师谈心。一位曾经在哈军工任过教的老教授告诉笔者,当年陈赓院长去宿舍看望青年教师,大家都怕见不到他,结果,陈赓院长一个一个宿舍走访,直到见到全部青年教师才离开。这位教授深情地说:“直到现在,大学校长一个一个去看望青年教师的,能有几人?”[1]
现在,大家都意识到了教师特别是高水平教师的重要性,但像陈赓那样信任教师、培养教师、关心教师,还有很大的距离。在现代教育发展中,必须把“教之本在师”落实在行动之中。
3 学校的一切工作要“以学生为中心”——发展现代高等教育的核心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以学生为中心,即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从“传授模式”向“学习模式”转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上获得全面提升。实现“以学生为中心”,这是发展现代高等教育的核心。
大学主要由学生、教师、管理人员三部分组成,这三者是什么关系?这是每位校长都必须正确回答并紧紧抓住的问题。陈赓院长对此作了精辟的论述,他认为,办大学就像办一个食堂,学生是来吃饭的,教师是炒菜的,干部是端盘子的,“学校的宗旨是育人,一切为了学员的学习成长”。陈赓进一步指出:“学员是我们的宝贝,是我们事业的希望,我们所有的工作部门,都要为学员服务。”[7]“一切为了学员”,这就是陈赓的回答。陈赓院长身体力行,从政治、学习、生活上多方面关心学员。每一期学员入学,他都要去新学员大队看望,引导学生端正入学动机,鼓励他们攀登科学高峰。对教学工作高标准、高起点、高要求,学院从教师备课抓起,要求集体备课,新教师都必须经过试讲,对答疑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在管理上,要求从学员的实际出发,让他们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反对形式主义,要废除“苛捐杂税”式的活动。希望把学员的课余生活搞得丰富多彩,让学员有机会痛痛快快地玩。在陈赓的倡导下,哈军工在办学的过程中,形成了“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以学生为主,治学严谨,组织严密,要求严格”的“一中、二主、三严”的办学传统。
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就要像哈军工一样,“一切为了学员”,学校方方面面都应该设想:如果把学生的学习放在第一位,我们将以怎样的方式做事。现在,大学离这样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在教学上,仍然是以“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不注重学生的发展、学习和学习效果。在管理上,颠倒了目的和手段的关系,行政化现象严重。大学的职能是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因而大学是学术性组织,其中,教学、科研是目的性活动,行政管理是手段性活动,是为教学科研、培养人才服务的。为此,要学习哈军工精神,像陈赓院长所说的,管理干部“要树立为教学端盘子端碗的服务思想”。
4 突出重点,创建特色——现代大学发展的标志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2]突出重点,创建特色,是现代大学发展的标志。舍弃是战略的精髓,有舍才有得。“再大的树也无法长到天上去。”[8]对于任何学校来说,资源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在一切领域,所有学科都处于领先地位。因此,突出重点,创建特色十分重要。
1959—1960年,哈军工以“尖端集中,常规分散”为原则的学科重大调整,是突出重点,创建特色的一个成功典范。经过七、八年的建设,哈军工已形成了比较大的规模,学员达7000多人。1959年11月19日,陈赓正式给中央军委写报告,从整个战略部署出发,根据我军技术装备和科学研究工作迅速发展,工程技术干部的需要日益增大,军事工程学院的任务也日趋复杂、繁重的情况,提出学院分建、改建的意见。中央军委原则同意陈赓的意见,并提出分建、新建工作的指导方针是“尖端集中,常规分散”,“双方兼顾,照顾尖端”。根据这一原则哈军工从装甲兵、工程兵、防化兵和炮兵工程系共分出27个专业,包括541名教师、282名实验人员及全部教学设备。学院分建之后,又新建了原子工程系和电子工程系,突出了导弹、原子、电子等尖端技术专业,并强调哈军工以培养研究设计制建工程师为培养目标,形成了自己的学科重点和办学特色。
在哈军工基础上建立的国防科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都继承了哈军工的优良传统,突出重点,创建特色。国防科技大学突出巨型计算机的研制,使之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哈尔滨工程大学确立“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工程、核能应用)特色办学方略,加强特色学科建设,在科学研究和教学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我国大学通过本科教学评估,开始形成特色意识,但在办学实践中,仍然停留在总结特色,不注重创建特色;追求学科专业门类齐全,同质化倾向仍然十分严重。我们要从哈军工精神中学习,主动、积极、大手笔地去创建自己的办学特色。
哈军工精神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大创新,是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需要我们去学习、研究、发扬,从而更好地推进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1]刘献君.“哈军工”战略思想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7,28(2):61-67.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1,36,4,19-20.
[3]任学文.永远的“哈军工”[M].长沙: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3:37.
[4]赵阳辉.陈赓军事工程技术教育思想[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增刊,2013(8):3.
[5]当代中国出版社编辑委员会.陈赓传[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753.
[6]哈尔滨工程大学50年通鉴(1953-2002)[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3:23.
[7]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R].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5.
[8]杰克·特劳特.什么是战略[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19.
HaJunGong Spirit and M odern Higher Education
LIU Xian-jun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 430074,China)
This year is the 60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Harbin Military Engineering Institute.The main reason forwhich Harbin Military Engineering Institute created amiracle in the history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has become a sign of the times,is the formation of the HaJunGong Spirit in her development.Chen Geng's educational ideas and concepts,is the core of HaJunGong Spirit,which is an important guidance and refere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modern higher education.For example,the nature of good implies in teaching highlighted the direction and the fundamental purpose of education thatwe should grasp,and it is the prerequisite for the development ofmodern higher education;the nature of teaching implies in teachers,putting the emphasis on teacher-based educational plans,is the key for the development ofmodern higher education;"all is for the students",emphasizes student-center,is the core of the development ofmodern higher education;“the strategy of concentration on frontier science and dispersion of common science”,emphasizing focus,creating features,is the sign of the development ofmodern higher education.
HaJunGong;HaJunGong Spirit;educational ideas;modern higher education
刘献君(1945-),男,湖南宁乡人,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大学德育研究。
G647
A
2095-0063(2013)06-0115-04
2013-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