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动力追求的三个维度探析
2013-03-27叶胜红
叶胜红,柳 臻
(1.南昌职业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4;2.中共江西省委党校,江西 南昌 330003)
要想全面研究人的问题,必须深入到人的动力追求之中,因为人的动力追求问题是人的实践活动的目的所指,是人的各种属性的交叉点,也是人的本质的立足点。人的动力追求问题,涉及到各个方面,但是它的基本结构应该涉及需要、利益和环境这三个维度。
一、“需要”是人之动力追求的第一个维度。
人之动力追求首先是满足自己的需要,人需要什么,就会有意识地去追求什么,没有需要就无从谈起追求,因此,“需要”成为人之动力追求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1.马克思恩格斯的“需要”理论。
“需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在许多著作中都比较详细地论述了需要理论,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了物质需要的概念,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对需要进行了分类,提出了人的需要的概念,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马克思考查了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一般关系,提出了需要才是“创造出生产的观念上的内在动机,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1](P55)。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则指出:“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1](P262)马克思恩格斯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同时这也是人们仅仅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都要进行的一种历史活动,即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2](P32)“第二个事实是,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2](P33)
对于马克思恩格斯的上述需要理论,我们可以作以下几点思考。
(1)人的需要具有多层次性。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2](P32)因此,人的需要的第一个层次是要解决人的生存问题,而生存问题首先是指物质生活问题,只有解决了物质生活本身的重大问题,才能解决其它问题。
马斯洛也指出了人的需要具有七个层次,只有一层一层地解决好了,人的最高层次即自我实现的需要才能真正地实现。人的需要具有多层次性决定了人的追求具有多样性。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划分为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处在低级需要的人群,他们的选择比较单一,基本上是寻求人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而处在高级需要的人群,他们的选择范围都比较复杂,比较宽阔,他的选择更多地是为了超越自我,而努力追寻着更高的精神价值。低级需要与高级需要是互动的,没有低级需要的解决,高级需要无从谈起,而低级需要的满足与实现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高级需要的满足与实现,人们的动力追求也正是在追寻着高级需要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地到达自由的彼岸,需要引导着追求,有什么的需要就有什么样的追求。
(2)人的需要具有实践性。人的需要是处在一定历史阶段上的需要,是具体的历史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不可能有现代社会的电脑需要,在那刀耕火种铁器的年代也不可能实现像电脑这样的需要。在资本主义社会,随着新科技的发明和创造,人类的生产力突飞猛进,一方面人们不断地改变既有的生产力,而生产力的改变又推动着人们改变生产关系,人类社会就是这样由低级向高级演变。随着实践步伐的不断加快,人的需要日益增长,人的动力更加十足,人的追求更有目标,从而实践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人们通过生产不断开发出新的产品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同时,又不断刺激人们产生出新的需要,确立新的价值追求。正是生产的不断发展推动了人们需要的不断丰富”[3](P57)。另一方面,新的需要的产生又极大地推动着实践的前进步伐。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4](P732)正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物质变为精神,精神又变为物质,如此动力循环,才促进了人的追求朝着更高、更远的方向前进,人类进步才最终得以实现。
(3)人的需要具有社会性。人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里的个人,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孤独地存在,人的需要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不断得到满足,社会性是人的需要的根本特性。人的需要与其它动物的需要有着根本的区别。一方面动物的需要都是比较单一的,动物谋取需要的手段是被动的,另一方面人的需要是很复杂的、多层次性的,人不仅要与动物发生联系,而且还要与人发生联系和与自然界发生联系,人的需要总是带有一定的目的去积极地寻找目标,在这过程中,人的需要总是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很难一帆风顺地实现。“动物的需要是个体性的,类特征与个体特征几乎一样;而人的需要由于多种因素所影响,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这就决定着人的需要即使是最原始的生理需要也成为一种社会性需要”[3](P54)。“人的需要的产生、发展和得到满足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条件”[3](P54)。社会性是人的需要与其它动物的需要相区别的根本标志。
二、“利益”是人之动力追求的第二个维度
《史记》中曾有这样一段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5](P3256)要想解剖人之动力追求的第二个维度,必须研究利益问题。
1.马克思恩格斯的“利益”理论。
马克思大学学的是法律,毕业后任《莱茵报》主编时,发现原来所学的法律知识不能解释诸多社会现象,尤其是很难解释诸多物质利益问题,随后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动力背后的动因,即人们的物质生产资料,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写道:“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6](P82)马克思在《经济学哲学手稿》(1857-1858)中分析了商品交换关系,指出在人与人交往过程中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利益关系,其实质都是人们的经济利益交换关系。因此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只有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才能推翻资本主义,建立一个为工人阶级服务的政权,以便维护工人阶级的共同利益。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分工导致私有制,私有制导致利益矛盾分化,而物质利益以及由物质利益引起的生产关系的异化是最根本的,随后在《资本论》当中,马克思着重划分出来了阶级利益关系,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阶级利益矛盾集中表现为阶级矛盾,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对于马克思恩格斯的利益理论,我们必须进行全面的理解和把握。
1.充分重视物质利益作为人之动力追求的迫切要求。马克思主义者历来重视物质利益的研究并加以指导实践。马克思从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出发,创立了唯物史观,列宁从俄国革命阶级利益矛盾出发,发动了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毛泽东从中国受苦受难的农民身上,看到了他们的基本利益需要是解决他们的生存问题,从而进行了土地改革,让农民成了自己的主人,从而把中国革命引向了胜利,建立了新中国。邓小平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思想,要求把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好,积极地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处理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代表中国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最终目的是解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胡锦涛则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思想,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而发展主要是指经济发展,科学发展的目的是要求我们建立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
因此,不同的历史阶段,马克思主义者对物质利益的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是不一样的,但他们的追求是一脉相承的,即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福利,所以,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应该坚持物质利益的价值标准,要重视物质利益的重大作用。同时要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需求,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完善自身的一大法保,要永远坚持下去,毫不动摇。
2.正确认识“利益”在人之动力追求当中的导向作用。
“利益”在自觉不自觉地引导着人们的追求,因而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人们在追求时只考虑个人利益,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就积极地去做,对自己没有任何利益的事情则一概不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不断完善,许多人在利益观念上发生了重大变化,不少人为此而走向了唯利主义的不归之路。唯利主义就是以功利为惟一的价值尺度,否认和排斥一切精神价值,主张以追逐物质财富为第一要素使利益追求固定化、绝对化,其后果是造成社会价值判断失度,社会行为失范。邓小平指出:“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7](P154)邓小平的话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二是人们在选择时不仅仅考虑个人利益,而且还考虑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并坚持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
三、“环境”是人之动力追求的第三个维度
环境是人之动力追求的第三个维度。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的动力追求的高度。
1.自然环境给人之追求施加动力。自然环境是人类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自然环境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的追求,给人施加这样或那样的动力。优越的自然环境会促使人更好地进行合理的选择,满足人的各方面的需求;恶劣的自然环境则会阻碍人的动力追求的实现。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自然环境开始对人之动力追求发生重大影响,而人在自然环境面前也不是完全被动的,而是有所选择的,人也在能动地影响着自然环境。
人必须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保护好我们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不等于自然界,自然环境只是自然界的一个特殊的部分,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是不能离开自然界而生活的,人的一切都必须依赖于自然界,从自然界中获取生活资料和生产价值。恩格斯指出:“进化论证明了:从一个简单的细胞开始,怎样由于遗传和适应的不断斗争而一步一步地前进,一方面进化到了最复杂的植物,另一方面进化到人。”[8](P534)人作为一个感性的客观存在物,作为一个受动的存在者,总是要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人类不能随心所欲地来实现自己的愿望。马克思指出:“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下闪耀。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具有理智生命,而人的生命则成为愚钝的物质力量。”[9](P4)恩格斯也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10](P519)所以,人类必须充分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保护好人类自己的家园,只有人类合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人类才能从自然界中获得无穷无尽的动力。
2.社会环境也给人的追求施加动力。社会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处的各种社会物质和精神条件的总和,人是社会的人,人的活动离不开自己所生存的社会环境。马克思恩格斯说:“人天生就是社会的生物……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发展自己的真正的天性,对于他的天性的力量的判断,也不应当以单个个人的力量为准绳,而应当以整个社会的力量为准绳。”[11](P167)
人所面临的社会环境是极其复杂的,从广义上说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意识、社会制度等,从狭义上讲包括家庭、社团、组织等,但是我们大体上可以把社会环境划分为经济生活环境、政治生活环境和文化生活环境。人们的活动基本上都是围绕着这三大环境,而人们的动力追求也都与这三大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
(1)经济生活环境内在地规定着人之动力追求的方向。马克思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既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6](P82)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产力,每个人一出生就有了他自己的经济生活环境,物质资料的生活方式最终决定着人的动力追求的方向。
(2)政治生活环境是人生存的环境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现代社会的人来说,政治与每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人们在参与政治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地选择属于自己的政治关系,逐步形成自己独立的政治信念和政治态度。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作为上层建筑,它是根源于经济的,人们的政治关系归根到底反映了人们的经济关系。人们从事各项政治活动的动机背后都有着人们的物质经济利益关系,而要维系经济利益关系,人们会去角逐政治权力,因为政治权力直接关系到人们的权利和利益是否能够得到很好的保障。人天生就是政治动物,人总是为了利益而追求权力,权力动机更能影响大多数人的追求,人们有了政治权力,便会去谋取经济权力,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
(3)文化生活环境为人之追求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人的文化生活主要是指人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精神活动过程,人的文化生活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教育、文学、艺术、体育等。人的文化生活是人的内心世界与客观现实的反映,积极的文化生活可以极大地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为人们的追求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而消极的文化生活则会影响人们追求美好事物的动力。因此我们应大力培养积极乐观的文化生活,促进人自身的完善,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能力,充实人的美好生活。
3.人应主动适应环境、改变环境和创造环境。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活动的范围也开始扩张到全球各个角落,自然资源日益短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口也急剧膨胀,人类盲目的、无序的活动严重影响到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同样,人类自身的生存安全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所以人类在改变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时候,必须要尊重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人类在改变环境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人类自己。马克思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正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人们主动地去适应环境、改变环境和创造环境,为人的身与心、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创造条件。
[1]杨春贵.马克思主义著作选编(甲种本上)[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阮青.价值哲学[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司马迁.史记(第129卷)·货殖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59.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