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网络技术对执政党建设的三重影响——技术变革视野下的政党建设

2013-03-27薛小荣

党政论坛 2013年1期
关键词:信息网络信息管理政党

○薛小荣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在推动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已经日益显现出其对社会政治生活领域的深刻影响。信息社会已经渐露峥嵘,必然会对传统的政党组织结构带来巨大冲击。

因此,如何通过政党的组织重建适应迅速变化的社会,不仅是中外政党的普遍共识,更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信息网络技术主要从技术、组织和价值三个层面对当前党的建设产生了极大影响。

信息网络技术对党的建设的第一重影响主要表现在技术层面,即要求我们必须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趋势,积极推进党员党组织的信息化,提升党的党务管理能力。政党的党务管理能力直接反映了政党的组织水平,并决定着政党的战斗力。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其党务管理能力更是关系到执政党执政水平的高低。因此,借助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可以有效提升党员和党组织信息的精确管理、动态管理和统一管理。具体来说,提升党务管理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信息网络技术带来的信息存储的数字化,可以使党员党组织的信息编码实现真正的精确管理。这主要是因为:传统党务管理主要是依托印刷载体而实现对党内成员和各级组织的信息管理活动。基于以纸质为主要代表的印刷载体上的党务信息管理表现出两个典型特征:一是垂直线性特征。由于纸质类信息载体具有单一线性的信息垄断特点,这就决定了党内各级组织和成员的信息管理必然表现为上级组织对下级组织主要信息的管理具有最终的汇总权和知情权,而下级组织则只能拥有本级单元的信息知情权。上下级之间组织内部的信息流动的强烈反差带来的结果就是下级组织只能“一叶障目而不见泰山”;二是分割阻隔特征。纸质信息载体除了垂直线性所带来的上级信息垄断特点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本级组织在整个政党的信息管理体系中,只是作为一个单一孤立的本级信息聚合点和提供者而存在。一般来说,在垂直孤立的线性信息管理模式中,它与其他的信息提供者之间按照系统安排是不能或者只是进行简单的信息联接。一方面,这是由纸质载体的信息容量大小所决定的。超大的纸质信息是无法支持信息之间的横向流动,只能通过自下而上的单向流动方式向上级汇聚;另一方面,这也是由纸质载体的信息存储水平所决定的。纸质载体特有的易损伤性带来了信息管理的存储难度,从而也无法支持政党组织体系内部信息有效流动。正是由于垂直线性和分割阻隔两大特征的存在,导致依托纸质载体进行信息管理的传统党务管理在对党员党组织的信息管理方面只能进行模糊化管理。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则有力地突破了纸质化信息管理的这一缺陷,通过对党员党组织的信息编码,使政党的党务管理可以实现对党员党组织的精确化管理。这是因为依托信息网络为载体的信息管理有效克服了纸质信息载体容量小、存储难的问题,能够促进信息的交互流动,从而为精确管理奠定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信息网络条件下党务信息管理更为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在精确化的党务管理中,党员党组织的个体信息不再只是纸质材料上的刻板平面印象,而是具有了鲜活立体感觉;党员党组织不再只是数据统计中一连串的数字符号,而是信息交互图景中一幅幅的生动形象。

2.信息网络技术带来的信息流动的瞬时化,可以使党员党组织的信息管理实现真正的动态管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原来高度集中统一的中国社会结构日益呈现出分层化、碎片化的趋向,使“单位人”逐渐向“社会人”转变,特别是由于大量新的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的出现,不仅促进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流动,而且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问题,集中表现为流动党员的管理问题。造成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在于:一是中国社会的持续发展使个体越来越成为独立的社会单元,传统党务依靠相应的行政组织体制来进行管理的渠道已经因为部分党员个体脱离国家行政体制而无法实施有效管理,从而出现流动党员组织关系“空巢”现象;二是现有党务管理中遵循的属地原则已经无法适应流动性增强的当今社会。部分党员在生存发展的驱动下,逐渐脱离原来的组织关系所在地,到达新的工作地方之后又没有相应渠道转入当地党组织,从而出现流动党员组织关系“空转”现象。三是以纸质载体为主要特征的现有党务管理体制,在面对迅速变化的流动社会以及由此而带来的流动党员问题时,往往固于信息管理的高成本和现行组织关系转接的复杂性,而无法对流动党员实行有效的实时动态管理,从而导致组织对党员管理出现暂时性的“失声”现象。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流动党员管理的时空“错位”问题,克服现行组织系统内部横向交流能力欠缺的困难,通过党员党组织的信息编码,政党的信息管理可以实现信息流动的瞬时化,从而实现政党内部组织信息约有效对接。具体来说,加强党员党组织的信息管理,特别是针对流动党员群体的管理,可以通过搭建“党员党组织信息管理系统”和“党员党组织联系动员系统”两个平台来实现,真正使党员管理“落地生根”。

3.信息网络技术带来的信息选择的时差化,可以使党员党组织的信息传播实现真正的统一管理。对党员进行宣传教育是党务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增强党内团结的重要形式。在现实党务管理中,这一活动主要依托各级党组织所在的行政事业编制单位进行,从而形成强烈的路径依赖。由于这一党务活动的组织形式具有典型的行政色彩,对宣传教育的对象(党员)、时间和场所等有明确的物理要求,即党员必须身体在场、固定的时间和一定的物理空间。应该说,这一教育组织形式满足了行政事业编制体制内的党员需求,但是对体制编制外的党员教育则稍显不足,尤其是在“两新”组织内的党员和流动党员更显困难。正是如此,加强对党员的统一教育往往由于在人员、时间和场所上的问题而不能很好地落实,其效果自是大打折扣。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和解决党员统一教育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一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实时交互性,可以有效破除物理条件下的时空限制,实现虚拟空间领域的人员、时间和地点的统一。通过建立“网上党支部”等平台,可以使党员通过电脑、手机等通讯媒体实现人员的“虚拟集合”,从而解决由于身体不在场而带来的教育“缺席”;二是信息网络技术的信息选择时差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现实党员教育中存在的非同步性问题。不能及时参与党组织举办的统一教育活动的党员,可以通过“党员远程教育系统”等平台,点击调取党员宣传教育的相关文字、音像和视频等资源,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事后学习,从而真正实现党员的统一管理。

信息网络技术对党的建设的第二重影响主要表现在组织层面,即要求我们必须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趋势,全力应对政党组织结构的变化,提升党的组织适应能力。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发展转变,信息网络技术引起了一系列经济、政治和社会组织的结构变化。相比于经济组织(如公司企业等)和社会组织(如志愿者组织、环保组织等)对于技术变革而带来的组织变化的敏锐反应,政党作为社会政治生活的特殊政治组织,往往由于政治问题的敏感与沉重而无法迅速应对技术发展推动下的社会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政党组织结构的变化。事实上,在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今天,中外主流政党的变化已经说明,只有迅速适应变动不居的社会,才能确保政党的长久发展之道。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当代中国社会剧烈转型的深刻变革下,更应该着眼变化,通过组织的调整与优化,朝着更加灵活、更加及时、更加直接的发展方向,积极提升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具体来说,提升组织适应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根据灵活原则,构建组织管理的新模式。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新的技术成果的广泛运用,更为深刻的意义还在于技术运用所引发的剧烈社会变动。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是一个新旧杂陈,不断突破创新的转型时期。在达到新的社会平衡之前,这一过渡时期最大的特点就是“变化”。在传统的党的建设赖以依存的高度板结的社会结构逐渐消解,新的稳定的社会结构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的情况下,党的建设面临着严峻挑战,并且这种压力与挑战将会长期存在。就党的组织管理模式而言,由信息网络技术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历史性变化对党的组织管理模式提出的挑战主要表现为:一是在党员管理方面,由于流动党员群体的出现,对现有的党员管理模式提出了新问题。即如何在属地管理原则的基础上,更好地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如前所述,可以通过将党员党组织信息编码和搭建党员党组织联动系统平台等方式,实现对流动党员的组织管理。二是在信息管理方面,由于信息网络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信息流动模式的深刻变化,对传统政党严密封闭的信息管理方式提出了新问题。中国共产党的信息管理模式产生形成于特殊的革命战争时期,在时刻面临生死存亡的高度警惕状态下,出于保守秘密和保证党的活动安全的目的,党内信息流通具有极其严格的规定。下级组织或普通党员群众只有在上级传达的情况下才能获知党内重大情况通报。当党取得革命胜利,建立起高度集中统一的政治经济结构后,党的信息管理方式又与之相适应,在动员党员和人民群众响应国家号召,发起群众性运动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原有的计划经济被打破,市场经济体制逐渐确立起来后,党的信息管理方式与社会开始出现不相适应的问题。而近些年来由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使用以及由此引起的信息传播的开放性与迅捷性,又进一步加剧了这一不适应。一些事关党员群众和人民群众利益相关的重大事件,往往在没有正常的组织渠道传达的情况下,通过网络、手机等信息平台迅速传播开来,而现有的信息管理模式又固于组织程序无法进行及时澄清,以至引起了部分党员群众的思想混乱,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社会政治生活。因此,面对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党的组织管理模式必须因时顺变,在强化集中领导的前提下,通过优化组合,建立更加灵活机动的组织模式,以切实应对急剧变化的社会新问题。

2.根据及时原则,完善舆情治理的新机制。政党组织机制的优化调整,是信息网络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影响的必然结果。而网络舆情问题的提出,则更是强化了这一技术发展对政党的影响。网络舆情的风潮叠起,使互联网这一虚拟空间领域成为舆情发生的集散地和放大器,对社会生活造成极大影响,使得如何有效治理网络舆情成为执政党迫切关心的现实问题。但是,网络舆情的发生发展,有其自身的独特生成机制。现实的社会舆论治理手段并不能达到治理的理想目标。这主要是因为现实社会的舆论,其发生发展主要是通过有形的信息载体来实现的,无论是通过报刊、电视,抑或是一定人群的私下传播,都可以借助于政府强大的公民个人身份信息寻根摸底,从而将舆论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避免引起社会的连锁反应。可以说,现实空间领域中的一切舆论都可以做到有迹可寻,从而能够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管控。但是,虚拟空间领域中的舆情发生在相当程度上由于公民个人信息在网络空间的模糊性而无法得到迅速有效的治理。因此,在现有的网络舆情治理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的时候,执政党面对网络虚拟空间滚动的舆情浪潮时,其治理手段往往不能尽其全功。那么,应该如何提高执政党治理网络舆情的能力呢?从组织机制的角度来讲,应该着眼建设一套及时、果断、灵活的治理机制来应对舆情风潮。首先,要及时发现舆情苗头。网络舆情的发生虽说具有突发性,但是并非空穴来风。一般来说,网络舆情的发生往往都是与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突发事件有着紧密联系。在一定程度上,网络舆情和社会突发事件就是一对孪生子。因此,要治理网络舆情,必须找准引发舆情的根源,从而采取措施进行有效治理。其次,要果断处置舆情风潮。网络舆情治理,本质上就是危机管理。因此,当网络舆情逐渐在虚拟空间蔓延之时,必须在第一时间果断出手,表明态度,赢得网民信任,掌握舆情治理的主动权。最后,要灵活应对舆情问题。网络舆情的背后往往站立的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鲜活个体。因此,治理网络舆情的核心要求,就是要学会如何与这些人打交道。通过建立平等、公开、透明的对话机制,无疑应该成为一种比较理智的选择。

3.根据直接原则,优化党群密切的新渠道。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进一步密切党与群众的关系提供了可能。主要表现为:一是信息传递的瞬时性,可以使党与群众的交往渠道更加迅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现实生活中组织体制中层级关系带来的信息审核,使基层群众的需求得到迅速反映,从而增强了党了解民情、民意、民生的信息获取能力。二是信息联通的同时性,可以使党与群众的对话渠道更加方便,从而增强党与群众的亲合力。信息网络技术提供的网络同时在线功能,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虽远隔千山万水,但却通过网络而实现了面对面的“零距离接触”。传统党群关系是党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各级组织与群众的日常接触而实现的。而信息网络技术则为党联系群众提供了一条更加方便的渠道,使党的各级领导能够摆脱组织层级的束缚,实现与群众的直接对话。胡锦涛总书记在论坛的实名注册和温家宝总理与网民的直接对话等一系列举动,就直接拉近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与普通群众之间的距离,增加了党吸引、团结群众的能力。因此,根据信息网络技术在促进党群关系的方面所具有的两种特征,我们可以通过建立邮箱、微博、论坛等多种形式,及时了解人民的所思所想,正确作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方案,使党与群众通过网络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牢不可分的统一整体。

信息网络技术对党的建设的第三重影响主要表现在价值层面,即要求我们必须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趋势,正视重视党员主体价值的实现,提升党的持续发展能力。在迅速变动的社会中,政党的持续发展有赖于全体党员主体价值的充分实现。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党员个体在信息获取和民主实践两个方面提供了更大的可能,从而要求政党必须正视、重视党内普通成员的主体性,切实采取措施为党员主体价值的实现提供制度保障,以保证党的健康发展。可以说,一个内部团结、充满活力、昂扬向上的党员队伍,是执政党保持团结、稳定和发展的关键要素。因此,提升党的持续发展能力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党员信息获取能力的提升,要求政党必须正视党员个体的智慧水平。“人”作为政党组织的主体构成,其价值内涵并非一成不变。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及其所展现的社会意义都已经表明,一个有别于机械大工业时代的新时代已经出现,并越来越展现出其强有力的变革力量。现有的政党模式多脱胎于机械大工业时代,其政党的组织理念、组织架构、组织成员大都具有明显的机械大工业时代的特点。具体来说,在组织理念上,强调的是统一指挥;在组织架构上,表现出的是中央-地方的垂直线性机制;在组织成员上,强调的是个体的纪律与服从。而在信息网络时代,政党的组织理念、组织架构、组织成员等方面都正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从组织理念上来看,信息网络技术的分权特点使组织越来越呈现出多元自治而非统一一律的特点;从组织架构上来看,信息网络技术的多中心特点使组织越来越表现出扁平化的非线性结构趋向;从组织成员来看,信息网络时代的“人”的特点在人与组织的关系中越来越彰显出“人”的理性自我特征,强调的是个体自我价值实现而非一味地要求组织成员个体的牺牲与奉献。也就是说,在人与政党的关系中,究竟是人作为政党组织的主体价值存在还是政党本身成为组织主体价值存在?在政党本身成为主体价值存在的人-政党关系中,政党强调的是个体集合——集体的整体利益,这一组织伦理要求组织成员必须放弃个体的一切特征与需求,即个体的“去个人化”,个体的“人”泯然于组织的千万大军之中,成为一架庞大机器的螺丝钉、一座宏伟大厦的地砖。而在人作为政党组织的主体价值存在的人-政党关系中,政党本身的价值内涵开始回归。在近代政党政治兴起以后,政党的根本意义在于它是代表一部分社会利益的群体集合,通过鲜明的政治理念,通过政治权力的争夺来实现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可以说,在人-政党的关系中,政党是人实现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工具与平台。这才是政党价值的根本体现。但是,建构于机械大工业时代的政党组织固于观念、技术等制约因素,越来越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利益存在”和“宏大目标”,组织内部成员的个体价值与目标消逝得无影无踪,犬儒主义的精神状态开始弥漫于整个组织的方方面面。信息网络技术的兴起及其普及运用,其最深远的社会意义就在于它促使组织内部关系的变革。而变革的核心就是人与组织的关系中如何在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个体价值与整体价值之间寻求一个恰当的平衡。如果说机械大工业时代由于信息流动和组织控制成本的过高而使个体屈从于组织纪律要求,那么,信息网络时代带来的信息流动与组织控制成本的降低,以及个体理性的成熟,则无疑成为推动政党进行组织变革的时代之力。

2.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党员民主践行能力的提升,要求政党必须重塑党内民主的政治价值。党内民主是执政党发挥党员智慧、保持党内活力的基本方式,也是中国共产党扩大社会民主的关键步骤。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在提升党员个体信息获取能力的同时,也为党员个体民主参政能力的培育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技术保障和政治价值追求。相比于现实的党内民主的活动实践,信息网络技术具备的信息发布的迅捷性、公开性和交互性等特点,无疑是对现实党内民主实践过程中的有益补充。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党员的参政议政能力的提升。信息网络促进了包括政治信息在内的信息流通。而信息流通则使党员直接参与党内重大决策成为可能。通过信息网络技术的运用,对于党员群众所关心的党内重大事件的讨论,党组织可以通过内部网的传播平台,向党内成员广泛征求意见,从而确保党员知情权和议政权得到最大限度的贯彻落实,并在党内广泛讨论的基础之上凝聚共识,形成科学决策。比如,目前各级党组织通过党建网站等形式向党员群众征求党内事务的看法意见,不仅使各级党组织以低廉的信息成本获取了丰富的信息,而且通过这一技术平台,使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和建议权得到了有效落实,为党的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二是党员的民主监督能力的提升。党内监督是确保中国共产党纯洁性的重要保障。事实证明,只有把监督的权力掌握在全体党员手中,才能真正确保党内的纯洁健康。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党员履行直接监督权力的有效平台,比如12380举报平台。同时,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信息网络技术带来的信息的公开性、流动性与互动性,不仅使本级组织内部的监督成为可能,而且为党内其他成员发挥非本级组织监督提供了重要手段。

猜你喜欢

信息网络信息管理政党
巴西主要政党党的标志概观
世界政党与国家治理丛书
造价信息管理在海外投标中的应用探讨
评《现代物流信息管理与技术》(书评)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教义学展开
河南省交通运输厅信息网络监测预警系统
网络共享背景下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保护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若干问题探究
在高速公路信息管理中如何做好QC小组活动
国外政党加强和创新群众工作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