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思考
2013-03-27王晓玲
王晓玲
一、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已成为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我国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探索,应该说在内部控制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就,涌现出不少具有理论见地或者具有较大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这些为普及我国的内部控制管理,提高人们的内部控制管理意识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我国制定内部控制制度做了较好的理论铺垫。但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较,我国无论在研究的理论深度、广度还是对于内部控制未来发展方向的把握上,都还与之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特别对于中小企业,目前没有独立地提出具有中小企业特征的内部控制理论体系和控制理念。实践中,一些企业不重视内部控制,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更是无从谈起。针对这种状况,为了提高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水平和实践管理能力,加强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构建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现状
(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制定环节存在不足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管理者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内部控制意识薄弱,通常以传统经验代替规范化管理措施和手段,根本没有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甚至滥用职权谋取私利。有些企业虽有建立,但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环节,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对企业经营的某个或某几个关键点进行控制。内部控制制度制定没有渗透到公司的各项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没有覆盖到所有的部门和岗位,未能实现立体交叉、多角度、全方位的风险预防监控,内部控制建设不成体系。
(二)权利和责任分配不合理
由于体制等原因,很多企业内部人控制现象较为严重,岗位设置及权限、审批程序等重要控制环节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相背离,业务决策人员与经办人员没有很好的分离制约,重大事项的决策和执行没有很好的分离制约,权利和责任的分配不合理。使得工作缺少规划,工作进度不明显。这是造成内部控制制度失效,进而导致舞弊行为发生、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三)管理层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有些企业管理人员内部控制意识薄弱,一方面水平不高,缺乏应有的辨别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无法适应内部控制所需的知识层次,影响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另一方面虽具有足够的专业技术水平,但出于个人利益驱动无视职业道德,对发现的企业内部控制漏洞,不仅没有主动提出建议加以完善,甚至参与违法违纪活动。管理人员这种专业素养和道德素质无法满足投资者及企业发展的要求,制约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使内部控制流于形式。
(四)企业监督、评价机制不健全
有些企业没有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缺少有力的监督系统,有时企业制定了规章制度,但由于监督力度不足,导致实施效果事与愿违。很多企业在内部控制的监督过程中内部审计、评价等未能履行其应有职能,也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完善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措施
(一)科学合理的认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建设
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有助于帮助企业实现内部控制目标。但内部控制作用发挥的关键,在于能否将其变为企业内部自发需要。因而提高企业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认识水平,提高全体员工对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性的认识,将内部控制置于企业的战略高度,使内部控制意识渗透到每个人的内心,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形成一种习惯,每个经济活动和与经济活动有关的内容均是内部控制范围。这样,无论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环节,还是执行环节,都能形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监督体系,同时给予必要利益激励。从而达到观念的认同和利益的驱动相辅相成,才是建立健全和落实内部控制制度的根本方法。
(二)明确规定各岗位的权利和责任
权利和责任的分配应考虑国家法律法规、监管要求、经营管理实际以及员工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合理设置组织机构的基础上,将各个部门的业务活动划分为若干具体的工作岗位并在不同的岗位上配备具体的控制人员,而且每一项业务活动或事项制定必要的和恰当的政策和程序,规定其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将各项控制政策落到实处。企业应当特别注意授权和所分配的责任应当吻合。
(三)提高内部控制管理人员的道德修养和专业素质
提高管理人员的道德修养和专业素质,是内部控制机制得以顺利运行的前提。首先,要加强内部控制管理人员的政策教育、法制教育以及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内部控制管理人员纪律性,使其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在履行职责中遵纪守法,无论何种情况都不丧失原则。其次,应加强对内部控制管理人员定期培训和考核,提高专业知识和业务素质,能正确应用内部控制方法实现企业的控制目标,加强内部控制执行力的力度。
(四)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
要确保内部控制制度切实得到执行并取得良好效果,就必须对其施以恰当的监督,企业中最主要的监督方式就是内部审计。因而切实提高企业对内部审计的认识,实现内部审计由事后监督职能向事前、事中监督职能的转变,使其监督具有日常性与全过程控制性,并将监督、评价结果及时反馈,协助企业进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加强考核、监督、制约机制,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以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
(五)充分发挥企业内部评价的作用
对企业来说,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必须建立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根据情况的变化和出现的问题对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作出及时修正或建立新的内部控制制度,只有不断进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和改进,才能有助于企业自我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企业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应紧紧围绕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等进行,具体评价内容应该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制定具体的测试评价方法,形成评价结论,出具评价报告。通过自我评价,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内部控制状况以及与此相关的发展战略,促进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1]《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
[2]杨雄胜.内部控制理论研究新视野.会计研究.2005年第7期.
[3]钟玮.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研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