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群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模型

2013-03-26王虎成王月红何天祥

商学研究 2013年1期
关键词:株潭城市群指标体系

王虎成,王月红,何天祥

(1.长沙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217;2.湖南商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205;3.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205)

一、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快的今天,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已成为各国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东部沿海地区对外开放早,外向型经济相对较发达,中西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导致经济增长相对较慢,实力较弱。然而,目前对外向型经济概念尚未达成一致,如何系统评价区域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现有评价体系主要是从狭义概念出发,选择对外贸易依存度、外资依存度、外贸总额和F D I等几个总量指标和人均指标来衡量单个城市发展水平[1~4]。这种评价体系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没有考虑到发展外向型经济目的是带动区域经济增长;二是没有考虑外向型经济内部结构性差异;三是没有考虑外向型经济地域空间差异,因而无法科学评价城市群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本文从外向型经济概念入手,分析外向型经济的特征及其作用,提出从一套系统评价城市群外向型经济的指标体系。然后,基于信息熵理论,提出用相对熵距离法测定城市群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解决“评价标准”选择问题,也为优化外向型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指导。最后,以环长株潭和珠三角城市群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二、外向型经济概念及特征

1.外向型经济概念

外向型经济概念分为狭义和广义两大类。世界银行、路林书、吴能远和王书柏等人均作了不同论述。一般认为广义的外向型经济是从经济制度和经济运行的机制出发,认为采取对外开放性的经济制度,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人才、资金、技术和原材料等各类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发展本国经济。狭义的外向型经济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是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带动本国经济高速发展。本文认为狭义的外向型经济定义过窄,无法涵盖现有的外向型经济外延。因此,定义外向型经济为:通过制定对外贸易制度和政策,加强国际经济交流,充分吸引和利用国外市场要素,瞄准国外市场,组织生产,参与国际分工协作与竞争,达到提升本国出口和提高国内就业率,推动本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模式。

2.外向型经济特征

结合现有研究,归纳总结为四大特征:

(1)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出口创汇和提升就业率为直接目标。外向型经济必须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组织生产,出口创汇,扩大就业。

(2)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外向型经济必须广泛吸引和利用国内外生产要素,发挥比较优势,通过参与国际分工,出口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产品。

(3)形成鼓励出口的经济制度和政策。外向型经济结构的建立必须着眼于国际经济交流,以本国经济特征为依据,建立具备较为健全的开放性市场经济秩序和经济组织结构体系。

(4)生产要素及产品流动对国际市场依赖性强,企业竞争压力大,风险大。外向型经济要充分利用国外外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瞄准国外市场需求,实行“两头在外”生产组织方式,因此对国外市场的依赖性极大,受国外企业竞争压力大,面临的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也很大。

三、城市群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1.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评价城市群外向型经济的指标体系不是随意选择和杂乱堆积的,而是依据外向型经济的概念和特征建立起来并能全面地、系统地、简洁地反映城市群外向型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集合。这些指标设计应该遵守以下四大原则:

(1)全面性。要求指标体系具有足够的涵盖面,能全面反映其思想核心的各个方面。既要考虑货物贸易又要涵盖服务贸易,既要考虑规模又要注重效益,既要考虑贸易效益又要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既要考虑流通又要反映生产。

(2)代表性。强调所选择指标含义必须清楚,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尽量避免选入意义相近、重复或可由其他指标组合而成的导出性指标。

(3)可操作性。指标体系的构建应以理论分析为基础,考虑实际应用中资料来源和数据支持的制约。要求所选择指标能够量化,其数据来源真实、可靠,具有可比较性。

(4)层次性。指标体系应当分层次设计,使之更系统,更有条理性、逻辑性。

2.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外向型经济的内涵和特征,按照上述原则,可将其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为“系统—目标—指标”3层次的框架结构。外向型经济发展可以利用现有统计年鉴上的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出口商品结构、实际利用外资、对外经济合作合同金额和国际旅游创汇等指标,分别从外向型经济总量规模、外向型经济依存度、外向型经济增长速度、外向型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外向型经济结构、外向型经济国别结构和外向型经济空间结构七个方面29个指标进行评价。

(1)外向型经济总量规模,反映外向型经济宏观总量的绝对数,代表实力水平。

(2)外向型经济依存度,反映城市群外向型经济占本区域经济比重,表示外向型经济的重要性。

(3)外向型经济增长速度,反映一段时间内城市群外向型经济增长速度,反映发展潜力。

(4)外向型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反映外向型经济对城市群经济增长的贡献,这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主要目的和意义,可以分成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C 41和F D I对技术进步贡献C 42。

(5)外向型经济结构,反映外向型经济构成,用于分析外向型经济内部结构的非均衡性。

(6)外向型经济国别结构,用以描述进出口商品和外商投资的国别结构,大体反映对外经济的来源结构风险。

(7)城市群外向型经济空间关联结构,用以描述城市群内部外向型经济总量的空间分布和各城市间外向型经济关联程度。可以用进出口总额空间集中度C 71、出口额空间分布集中度C 72、F D I空间分布集中度C 73、国际旅游空间分布集中度C 74和外向型经济空间相关性C 75衡量。外向型经济空间相关性C 75用M o r a n’s I系数衡量空间相关性。M o r a n’s I系数的计算方法参照沈体雁的空间计量经济学[5]。

表1 城市群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系统

3.评价方法

采取基于T O P S I S法相对熵距离法,将环长株潭城市群与珠三角城市群进行对比分析。具体评价原理和步骤参照何天祥的论文[6]。该方法利用信息论中的K-L距离公式计算两种状态的差异程度,即用两个状态的相对熵距离衡量,既解决了评价标准选择问题,也能反映其内部结构状况的差异性。

四、案例:环长株潭城市群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

1.原始数据来源

评价指标的部分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2)、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96~2011)、湖南省统计年鉴(1996~2012)、广东统计年鉴(1996~2012)以及长沙、株洲、湘潭、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和肇庆等城市统计年鉴(2001~2012),以及相关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0~2011),以及相关的论文、政府工作报告和规划。另一部分数据,通过网上调查结果得知。

2.计算结果

根据上述指标体系,利用2011年数据,运用相对熵距离法,采用R语言,分别求得两大城市群5大目标层与理想结构的相对熵距离,然后计算城市群外向型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图1、表2)。

环长株潭城市群外向经济综合得分偏低,发展水平较落后。从总体得分看,环长株潭城市群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与理想城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均大于珠三角城市群。环长株潭的综合距离为16.8,而珠三角为9.0。从单个城市得分看,珠海和深圳的距离最小,约为6.8,而岳阳的熵距离最大为23.9。从城市群内部看,长沙得分最高,熵距离为15.8,其次是株洲。

环长株潭城市群与珠三角城市群的主要差距表现在:外向型经济总量C 1、外向型经济依存度C 2、外向型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C 4上。而环长株潭城市群在外向型经济增长速度和外向型经济结构上略有优势。

特别关注的是F D I对技术进步贡献水平,两大城市群有很大差异。珠三角城市群的F D I的技术溢出效应大,包括了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而在环长株潭城市群除长沙外,其他城市的技术溢出效应较小,一般均低于0.5。并且只有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可以忽略不计。说明外商直接投资对环长株潭城市群的技术进步带动作用很低,目前通过外资来发展技术比较困难。原因可能是环长株潭城市群的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对先进技术的吸收能力也比较弱。

图1 环长株潭与珠三角城市群熵距离分布图

五、结论

提出从外向型经济总量规模、依存度、增长速度、对经济增长贡献、外向型经济结构、国别结构和空间结构七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能全面系统反映城市群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对比环长株潭城市群与珠三角城市群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得出:无论是单个城市还是城市群整体,环长株潭城市群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远低于珠三角;而环长株潭城市群仅在外向型经济增长速度和外向型经济结构上略有优势。

表2 环长株潭城市群与理想城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距离 (2011年)

[1]果艺.我国中心城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测定与比较[J].社会科学辑刊,1998(4):61-65.

[2]谢守红.我国中心城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的测度与比较[J].经济地理,2003(2):238-241.

[3]李练军,黄志峰,张琳.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聚类分析及比较[J].江苏商论,2007(3):70-72.

[4]吕国宁.新疆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测度与思考[J].新疆财经,2008(2):44-47.

[5]沈体雁,冯等田,孙铁山.空间计量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0).

[6]何天祥,朱翔,王月红.中部城市群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比较[J].经济地理,2012(5):54-58.

猜你喜欢

株潭城市群指标体系
人类活动对长株潭城市群湿地景观格局的影响研究
武汉市城市圈与环长株潭城市群经济发展阶段比较分析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我国第7个城市群建立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课堂进公园 画笔绘春天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从国外经验看我国城市群一体化组织与管理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