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管生成抑制剂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2013-03-26敬秀清四川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广元628017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3年9期
关键词:内皮生存率肺癌

敬秀清(四川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广元 628017)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最为常见的肺癌,根据病理类型可分为腺癌、鳞癌及大细胞癌三类,由于该类癌症对于放化疗敏感性低,早期患者多采用手术治疗,对于部分淋巴转移显著者,在手术前可给予放化疗,但对于中晚期患者手术治疗已经失去意义[1],多给予放化疗治疗,但从近年的临床应用效果看,化疗治疗中晚期NSCLC已经达到了平台期,

进一步提高化疗效果已成为中晚期NSCLC的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各类生物抗癌制剂和分子靶向药物被先后应用于临床[2],其中生物抗癌制剂备受关注,因为该类制剂在提高临床疗效同时,各种毒副反应相对较低,特别适合体质虚弱人群及化疗毒副反应敏感人群,本文将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应用于临床中,通过观察其对化疗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

我院2008-05~2011-09共收治NSCLC患者87例,男性56例,女性31例,年龄在25-70岁之间,所有患者均有吸烟史,经临床病理学及组织细胞学检查均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所有患者无其他肿瘤史且无化疗禁忌证,87例患者根据收治时间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为2008-05~2010-07间收治36例患者,男22例,女14例,平均年龄(47.2±2.7)岁;根据病理类型分类,其中16例鳞癌,17例腺癌,3例大细胞癌;参考国际TNM分期标准,25例患者为Ⅲ期,11例患者Ⅳ期,卡氏生活质量[3]评分为(63.8±2.4)分。观察组为2010-08~2011-09间收治51例患者,男34例,女17例,平均年龄(45.9±3.4)岁;20例鳞癌,26例腺癌,5例大细胞癌;TNM分期标准,34例患者为Ⅲ期,17例患者Ⅳ期,卡氏生活质量评分为(62.5±3.2)分。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PC化疗方案,化疗前1 d口服地塞米松15 mg,并于化疗前,静脉滴注格拉斯琼9 mg及抑制胃酸药苯海拉明40 mg,第1-8天静脉滴注紫杉醇175 mg/m2,缓慢静滴保持4 h以上,第2天静脉滴注卡铂350 mg/(m2·d),第3天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4],并可以根据骨髓抑制情况给予升白药肌苷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将15 mg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山东先声麦得津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23017)加入500 ml生理盐水中,匀速静脉点滴,滴注时间3-4 h,在治疗化疗前2周,1次/d,每次7.5 mg/m2(1.2×105U/m2),2周为1疗程,用药1个疗程后停药1周,共进行3个疗程,对于本品耐受患者可适当延长治疗周期[5]。

1.3 疗效观察

参考WHO制定的抗肿瘤药物疗效评价标准,将临床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及恶化(PD)四类,将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例数视为临床控制率(DCR),将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例数视为临床有效率(RR)[6];在化疗期间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参考《亚急性毒副反应的表现和分度标准》对发生的毒副反应进行评级,不良反应共分为四级,Ⅲ级及以上视为严重不良反应,对比两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1年,采用肺癌患者生命质量中文版量表(QLQ-LC43)对患者化疗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高,并观察1年生存率[7]。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临床疗效从表1中可见,观察组临床控制率94.1%(48/51),临床有效率为76.5%(39/51);对照组临床控制率72.2%(26/36),临床有效率为50.0%(18/36)。两组间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wo groups cases(%)

2.2 预后及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预后情况比较见表2,随访10个月,观察组QLQ-LC43量表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生存率为96.1%(49/51),对照组1年生存率为83.3%(30/36);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QLQ-LC43量表评价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QLQ-LC43 scale after treatment(±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QLQ-LC43量表评价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QLQ-LC43 scale after treatment(±s)

参数 化疗后5个月观察组 对照组t P化疗后10个月观察组 对照组t P总体健康 71.72±2.25 61.36±2.24 6.722 0.038 79.67±1.94 67.09±1.54 6.724 0.040躯体功能 74.96±1.72 62.53±0.31 7.133 0.033 78.92±1.47 66.94±2.33 7.375 0.025角色功能 71.97±1.50 60.42±2.37 6.341 0.043 81.93±1.33 65.88±1.61 7.492 0.022情绪功能 72.95±1.49 61.41±2.44 6.452 0.042 77.94±2.51 64.91±3.45 6.421 0.046认知功能 70.94±2.47 63.58±1.56 6.866 0.036 79.95±1.69 66.86±2.34 7.862 0.018社会功能 71.86±1.42 64.31±1.45 6.776 0.039 80.31±1.45 68.02±1.38 6.721 0.03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及生存率比较 例(%)Table 3 Comparison of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fter treatment and survival rate cases(%)

3 讨论

NSCLC晚期患者有疲乏、体重减轻、食欲下降等表现,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咯血等局部症状。许多临床研究显示,化疗能够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生活质量或存活率,对于中晚期NSCLC一线治疗方案,学界已达成共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点:①两药含铂方案治疗体力评分佳的晚期NSCLC患者,可显著延长生存期和改善生活质量;②各种新药方案优于老药方案,如生物制剂或靶向制剂联合化疗一线治疗中晚期NSCLC,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其中生物类抗癌制剂近年来发展迅速[8],被首个批准临床使用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在临床中取得良好效果。鲁士均等[9]的研究发现,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能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显著提高疗效、无耐药性及毒副作用少,且具有潜在的抗肿瘤转移特点,因此临床应用效果显著,该品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迁移,阻碍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从而阻断肿瘤细胞的营养供给,达到抑制肿瘤增殖或转移的目的,其还能阻断内皮上的α5β1整合蛋白[10],及阻断内皮细胞选择素和金属蛋白酶活性,这些作用均能产生抗血管生成作用,因此说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是一种多重的血管生成抑制剂。

本文将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应用于临床治疗中,通过观察诊疗情况发现,加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的观察患者相比单纯化疗的对照组患者,临床控制率、临床有效率、QLQ-LC43量表评分及1年生存率均较优,临床实验结果表明,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在晚期NSCLC的化疗药物中,联合应用该药物对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化疗后生活质量均有显著意义,该药从新的作用途径产生抗肿瘤作用,虽然当前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不高,但相比其他化疗药物毒性更小,也更易为患者所接受。

综上所述,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与PC化疗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1] 梁宁震,周怡萍,肖莉,等.恩度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肝转移疗效观察[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1,40(10):954-955.

[2] 刘杰,成媛,贾永旭,等.血清CEA水平与EGFR-TKI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预后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1,33(7):728-731.

[3] 苏林.恩度联合EP方案一线治疗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2(6):846-848.

[4] 王磊,钟竑,梅举,等.肺鳞癌、腺癌中 Survivin表达及其与VEGF和P53表达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4):577-579.

[5] Kim S T,Lee J,Kim J H,et al.Comparison of gefitinib versus erlotinib in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who failed previous chemotherapy[J].Cancer,2010,116(12):3025-3033.

[6] 王大鹏,刘晶,孙利,等.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4):2729-2730.

[7] 高福平,魏谨.肺活检诊断肺小细胞癌9例临床病理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11):1748-1749.

[8] 刘馨,顾立学.两个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1,40(25):2523-2524.

[9] 鲁士均,施敏骅.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多西紫杉醇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J].江苏医药,2011,37(16):1920-1922.

[10] 夏宇,戴月梅,焦克岗,等.奈达铂、顺铂分别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综合疗效评价[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21):2652-2656.

猜你喜欢

内皮生存率肺癌
中医防治肺癌术后并发症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五年生存率”≠只能活五年
Wnt3a基因沉默对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