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薄壁零件加工工艺方法研究

2013-03-25陈晓薇

机械工程师 2013年1期
关键词:精车锥体外圆

陈晓薇

(陕西秦川机床工具集团有限公司,陕西宝鸡721009)

1 问题的提出

众所周知,导致薄壁件难加工的主要因素是变形与振动:变形包括因工件刚性差产生的变形、加工中因装夹力或切削力产生力矩引起的变形、热处理引起的变形等;而加工中产生的振动又极易引起零件的变形。两者互相影响,共同作用,使薄壁件的加工显得很困难。

我公司某新产品机头采用了双层分流结构,该结构中的关键零件——隔套,就是一个大型复杂曲面薄壁零件,其形状结构特殊,热处理变形及加工变形都很大,而且图纸精度要求高。如果采用常规加工方法,则尺寸及形位公差都难以保证。

零件简图如图1所示。

图1 隔套零件简图

2 零件特点分析

零件左端壁厚10mm,右端为内、外角度锥体,内、外锥体高点处厚度约58mm,锥体最右端为倒圆R1的尖角,总长近850mm,两端壁厚落差较大,锥体结构复杂,加工振动和变形,以及热处理变形都会很大。

零件要求硬度≥500HV,芯部硬度250~280HB,渗氮层深0.4mm。

3 理论分析及解决方案

针对该零件薄壁及有复杂曲面的特征,采用毛坯种类为锻件,并在粗车后进行调质处理。采用毛坯锻件,能使金属内部纤维组织按轴向排列,分布致密均匀,从而可获得较高的抗弯、抗拉、抗扭转强度。35CrMo是合金结构钢,综合机械性能良好,粗车后进行调质处理,可以避免因锻坯表面脱碳、锈蚀、氧化皮等影响零件的淬透性和淬硬性,起到调整机械性能、去除内应力、稳定组织的作用。经淬火后高温回火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具有较高的强度、较好的韧性和塑性。

针对零件各部分不同形状,采用分步骤加工方法:粗车外圆及内孔→除应力→半精车外圆及内孔→时效处理→精车外圆及内孔留放磨量→粗外磨及内磨→低温时效→外磨及内磨→自然时效→精外磨及内磨→精车加工零件内外锥体部分。采用粗、精加工间隔进行,最后进行精加工,这样经过多次加工后,逐渐减少零件的变形误差。同时对车削、内圆磨削、外圆磨削都提出了分多次进刀、每次进刀少余量切削的要求,使加工后零件的精度达到稳定的状态。因为零件结构比较特殊,左端为薄壁套,右端为四段内、外锥体,右端面处几乎为尖角,所以加工时装夹困难、易发生变形。针对这一情况,工艺采用了右端内、外锥体先作成直的内、外圆以利于装夹,最后再加工成形。左端薄壁套处装夹时,利用工装夹具克服夹紧力造成的变形。车削过程中,车床使用精密刚性数控机床CK6163,振动小。粗车时,零件右端内外锥体部分均车为直外圆及直孔,方便后道工序装夹。半精车时,车出外锥体α角部分留精车量,另一部分仍保持直外圆。β、θ角内锥体部分留精车量。该过程中,因零件壁薄、自身重量大,三爪直接夹持会产生较大装夹变形。工艺采用内孔用垫套垫实、外圆装开槽弹性夹套后,再用三爪夹持的方法,使零件不被夹扁。半精车时,头架转速在70~90r/min之间,每次进刀量0.2~0.3mm;精车时,头架转速在50~60r/min之间,每次进刀量0.1~0.15mm。在加工中,要求多次进刀,并适当调整夹紧力的方法辅助。在最终的精加工前适当放松夹具后再夹紧零件,使加工应力充分释放。

零件装夹示意图如图2所示。

图2

外磨工序中,设备为M1450B万能外圆磨床。采用外磨心轴装夹工件,以半精车过的内孔作为定位基准,半精车过的θ角内锥体部分顶紧后,两顶尖顶起外磨心轴,磨削φ355外圆。内磨工序中,因零件外圆尺寸已超出磨床中心架装夹范围,故采用组合夹具V型支撑已磨过的外圆,带动板带动零件旋转后磨削内孔,保证尺寸及形位公差。磨削过程分粗、精磨,精磨时要求多次进刀,头架转速20~40r/min,砂轮转速30~40m/s,精磨每次进刀量0.01mm。

最后由CK6163数控车床分粗、精车右端内、外锥体至图纸要求。装夹时仍采用内孔、外圆用工装夹具垫实后,再用三爪夹持的方法。

在零件进行氮化处理后采取研抛的方法降低零件的表面粗糙度。氮化后的零件硬度很高,氮化变形很小,此时研磨抛光后,零件的表面粗糙度会降低。

在粗、精加工中间加入多次热处理除应力及人工时效的方法,使加工产生的应力逐渐并充分释放:淬火(加热温度860℃,油冷)→高温回火(加热温度600℃,空冷)→除应力(两次除应力,第一次加热温度580℃,空冷;第二次加热温度350℃,空冷)→时效(加热温度180℃,空冷)→离子氮化(采用工艺装备及控制变形措施)等热处理方法与加工方法穿插进行,加热温度逐渐降低,保持适当保温时间,调整冷却方法和冷却温度,逐级减少加工余量,消除应力及变形。同时要求加工工序多次进刀、每次进刀少余量切削,以减少振动及变形。人工时效采用铜棒敲击,相当于振动时效,消除应力。在薄壁件的加工中,切削热是影响零件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求车削、磨削时采用乳化冷却液的充分冷却,使零件切削热充分散发、零件温度降低,也减小了零件的热变形。

4 结语

在零件加工的各个阶段,通过采取各种办法,消除和避免变形和振动的影响。经过实践加工,零件尺寸精度及形位公差均达到图纸要求,保证了双层结构的成功运用,对薄壁件的加工进行积极探索,也为今后加工此类零件积累了一定经验。

猜你喜欢

精车锥体外圆
抗压痕透明粉在精车铝轮毂上的应用研究
搜集凹面锥体
高精度专用数控外圆磨床研制
基于MasterCAM车削模块的热轧辊精车加工
锥体上滚实验的力学分析
一种能消除薄壁工件夹持变形的新型精车夹具
进动锥体目标平动补偿及微多普勒提取
外圆车削过程的解析建模与实验验证
基于磨耗选设提高数控车削精度的分析
电针针刺锥体区即时镇痛发作期偏头痛21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