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信息时代网络恋爱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2013-03-25石蕾蕾

电子测试 2013年9期
关键词:网恋身份现实

石蕾蕾

(河海大学,江苏南京 210098)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应用已经远远超出其发明之初的信息传递与共享功能,演变成了一个“以计算机为中介”(computer-mediated)的“虚拟社会”,[1]为人们的社会生活与社会行动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量已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2]网络已衍生成一种巨大的潜在力量,使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网恋即是网络带来的一种新型婚恋情感模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网上寻求亲密关系的建立,许多未曾谋面甚至远隔重洋的男女通过网络相识、相恋,对传统“面对面”互动的恋爱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1 网络恋爱的涵义

目前学术界对网恋的定义还存在争议,争论的焦点主要表现在:网恋究竟是通过网络恋爱,还是纯粹的网恋。前者是指将网络作为工具的恋爱形式,双方在网络上相识、相知,并慢慢发展为恋情,就像通过电话、鸿雁传书恋爱一样,在时机成熟后向网下发展,其实质与传统恋爱殊途同归;[3]后者是指将网络作为载体的恋爱形式,仅指停留于精神层次的恋爱而无关现实,双方在网上相识,在网上相恋,甚至在网上结婚。

可以看出尽管“网恋”还没有统一的界定,但是大多数学者基本认同将“网恋”认定为在网络上相识,并发展为恋爱关系,至于会不会“下载”到现实中来,则各有论断。因此,本文中的“网恋”即是指个体以超越时空限制的网络为工具或载体,与情感对象相识、相知、相恋,进行虚拟或虚拟与现实兼而有之的情感互动过程。[4]

2 网络恋爱的特征

网恋是两个陌生人通过网络相识,并相互了解最终建立起亲密关系。在现实社会中我们每天也遇到很多陌生人,但是我们一再被告诫“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更不用说和他们交流甚至恋爱了。但是为什么在网络上,不需要任何原由,两个陌生人以一句“可以聊会吗?”或者“你好!”就能轻易地开启彼此间的交流,而不会觉得有任何的唐突或不安全,相反,正是因为这句话却很有可能诞生一段美好的姻缘。除了网络交互平台的技术便利性外,更在于它是一个不同于现实社会的人际互动的全新场域。这个场域中人们进行的是一种“去角色互动”,[5]人们可以不用受到现实中的社会地位和身份以及基于这种身份的期望的制约,而且个体还有重新自主选择某种虚拟身份的自由,即使重新选择了身份,也可以不用按照现实社会对这种身份的规范去行动,从而表现出有别于现实社会生活中的角色化互动。这种“去角色互动”的条件有:

2.1 网络交往的非“面对面”

按照符号互动论的观点,人是在面对面的互动中产生角色和期望的。“面对面”的社会学意义在于它本身便是一种社会制约,它具有真实性,双方必须按照应有的角色规范去扮演。如果不按照规范去行动,双方的互动可能无法顺利进行,甚至还会受到一定的“惩戒”。对于熟人而言,是否面对面对双方来说没有实质的影响,因为双方的行为规范已经事先确定下来了。但是对于陌生人而言,非面对面的意义甚大,因为在网络空间中所有面对面交往中可见可感制约交往的因素部分或全部地消失了。也就是说,人们对“脸”或“面”已经不那么在乎了,即便是丢脸也不会觉的那么难堪,因为这时的“脸”或“面”已经没有意义了,它只是虚拟的“脸”,而不是那个真实的“脸”。

2.2 网络交往的符号化

网络中人们的喜怒哀乐、嬉笑怒骂都是通过键盘的敲打传达给对方的,甚至人们的身份也具有符号性,在网络空间中不同人际交往情景的个体可以随意组合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比如,有的女扮男,有的老扮嫩。由于交往主体以及内容的符号化,给个体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和发挥余地。

2.3 网络交往的匿名性

现实社会中我们多半和互知“底细”的人交往,即便是不认识,我们大多也因某种社会关系知道该如何与他交往。比如在一个大的公司中,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互相熟悉,但相同的组织成员身份也使得彼此知道该如何交往。但是在网络社会中人们是互相不知道彼此身份的,这是一个“假面舞会”,每个人呈现在他人面前的只是一个虚拟的ID,就连性别也是隐匿的。因此,在现实社会中,因为禁忌、利益、关系等考虑,有些事情、观念、想法,我们难于启齿告诉身边的亲人、朋友等,但在网络上我们可以毫无顾虑地向一个素昧平生的人讲述。

3 网络恋爱的积极意义和问题

3.1 网络恋爱的积极意义

3.1.1 网络恋爱具有超俗性

现实社会中“面对面”的恋爱方式往往是双方先接触,在对外貌等感性的方面了解后再决定是否继续交往。因此,现实中的爱情难免带有功利主义色彩,往往受到一些世俗性因素的制约。而网恋是双方先通过精神交流,若能情投意合才决定接触。与传统恋爱相比,网恋通过网络社会互动的“去角色化”过滤了金钱、身份、地位等因素,摆脱了附加在爱情身上的诸多非爱情的东西,给个体追求真爱提供了空间。

3.1.2 网络扩大了择偶空间

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多元文化的存在往往给个人带来迷茫,工业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原子化”使个体感到脆弱;同时城市生活的高度异质性又易导致人际间的冷漠,个体体会不到参与感、融入感,现实社会交往遇到巨大困境。但是网络能够超越时空的限制,通过一根网线就可以使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人们瞬时链接起来,扩大了人们的交友范围,提高了爱情的幸福满意度。

3.2 网络恋爱带来的问题

3.2.1 网络恋爱的不确定性、欺骗性

曾坚朋运用戈夫曼的“戏剧论”认为,网恋也有“前台”与“后台”之分[6]。在“见光”之前所有的网上交流都属于前台,但等“下载”到现实中后,所有的谈婚论嫁都要接受现实的检验。首先是鉴别“前台”中交流的信息是否真实。若双方在网络上表现的是真实的自我,预期与现实状况相符,那么现实中的交往就有可能持续下去;若双方输出的信息都不真实,或者有一方信息不真实,造成预期与现实的反差,那么可能就会“见光死”。其次是看双方的资源状况是否充足到支撑“网事成真”的成本。一方面是物质性的固定成本,比如双方克服地域限制的信息成本、交通成本,以及结婚所必须的房子等设施成本;另一方面是精神性成本,比如生活习惯的适应性、双方父母是否应允等。如果双方的资源总和大于成本,那么双方就有“喜结良缘”的可能性。若双方的资源总和远远小于成本,“网事”往往就不能成真。所以网络的虚拟性使得网恋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与欺骗性,社会恶性事件频发。

3.2.2 摧毁家庭的“高科技炸弹”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许多对自己的感情不满意,但是又不愿离婚的已婚男女喜欢在网络上寻找真爱的伴侣,毕竟这与现实的情感“越轨”相比危害小的多。现实中已婚群体的网恋已逐渐增多,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婚外恋,由于已婚群体网恋的纯精神性和网恋的虚拟性,这部分群体的网恋常常受到道德舆论的忽视。但是已婚群体的网恋导致的家庭角色冲突问题是不可忽视的,而且它正悄无声息地危害着家庭的和谐与稳定,成为破坏家庭的“高科技炸弹”。

由于网络自身的虚拟性等特点,网络恋爱不可避免的会给个人、家庭以及社会带来危害,对现实婚恋存在一定的冲击。但是,网络对婚恋也存在积极意义,因此我们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网恋的合理性价值,防范其不良后果的产生。

4 保证网络恋爱合理性价值的策略

4.1 建立安全的网络交友平台

网络是一种开放型文化系统,精华与糟粕共存,宝藏与猛兽同在。人们在享受网络空间的交往自由的同时,也应增强自己的防范意识,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同时,应建立严格的网络监管系统,减少不良影响源。网民应选择权威、安全的网络交友平台,多让虚拟情感接受现实检验。

4.2 教育人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爱情是情爱与性爱的统一,是高尚的道德情感。网恋在提升其精神性的同时,不应该忽略其自然属性。因此,未婚恋的青少年应该多关注现实生活,少沉湎于网络世界。网络是交友的一种选择,而不是恋爱的唯一渠道。明智的做法是在网上相识,在现实中相处,在生活中相恋。

4.3 增强家庭成员的角色意识

已婚群体成员网恋导致的角色冲突的根源往往在于其角色意识淡薄,没有尽力扮演好自己的家庭角色。因此夫妻双方应明确与这一角色相对应的权利与义务规范,以及对方对该角色的期望。培养家庭责任感,加强道德约束。同时双方应注重情感沟通,提高婚姻生活质量。

5 小结

网恋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它是人们在面对社会转型期带来的现实交往困境下,对社会关系的重建。而网络为人们的互动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场域,成为触网方便的现代人交友的“理想”工具或载体。只要网络还存在虚拟性,网络恋爱就不可避免的存在弊端或问题。它对传统“面对面”互动的恋爱方式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影响,但是无法取代之。网络作为一种高科技的恋爱方式,应该成为传统恋爱方式的有益补充,这就需要人们理性的运用,在“网上”相识,在“网下”相恋。已婚群体应该自律、自重,网络是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而不应成为寻芳猎艳的手段。

[1]屈勇.去角色互动:赛博空间中陌生人互动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1:1

[2]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Z].2013-1-15

[3]李伦,陈韬.“网恋”及其伦理问题辨析[J].伦理学研究,15(1):72

[4]程燕,余林.大学生网恋透视[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3(3):146

[5]屈勇.去角色互动:赛博空间中陌生人互动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1:124

[6]曾坚朋.虚拟与现实:对“网恋”现象的理论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2,(6):31

猜你喜欢

网恋身份现实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漫画:现实背后(下)
跟踪导练(三)(5)
身份案(下)
测测你的网恋成功率有多少?
他们的另一个身份,你知道吗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现实的困惑
网上谈情,甜言蜜语掩盖了多少真实?(一)
放松一下 隐瞒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