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蜂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分析

2013-03-25揭浩亮游晓东付伟红郝运坡

中国蜂业 2013年9期
关键词:蜂业月薪毕业

揭浩亮游晓东付伟红郝运坡

(1山西省晋中种蜂场,晋中030600;2福建农林大学,福州350000)

蜂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分析

揭浩亮1游晓东2付伟红2郝运坡2

(1山西省晋中种蜂场,晋中030600;2福建农林大学,福州350000)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蜂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结果发现,大多数蜂学毕业生没有从事蜂业行业,而蜂业行业发展空间和薪资待遇成为毕业生选择其他行业的主要因素。对蜂学毕业生就业问题进一步分析探讨,针对蜂学专业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蜂学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

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实施扩招政策,大学毕业生就业群体逐年大幅提升,全国高校毕业生由2001年的115万发展到2010年的630多万[1],2012年再创新高达到680万人,总数比2011年增加20万人[2],随着高校毕业生的人数逐年增大,毕业生就业压力也在不断增大。尽管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而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还没有清醒的认识,对所学专业及就业情况没有清醒的认识。尤其像蜂学专业,许多学生对其就业狭窄,社会需求量小,产生了片面性认识,同时,由于缺乏社会调查和社会实习的体会,许多学生对所学专业职业类型特征和就业特点缺乏理性认识,对自身就业定位有一定的盲目性。对此,笔者作为2011届蜂学专业毕业生对福建农林大学蜂学学院蜂学专业本科已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分析调查相关数据,指出蜂学专业就业特点和存在的一些问题,旨在帮助在校生对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有一个理性的认识,进而有助于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更好地自身职业定位。同时,有助于教育管理者调整教学方案和采取相应措施,以便提高专业质量和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

1 调查背景

201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680万人,加上大量往年没有实现就业的大学生,需要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而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还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体,其吸纳高层次人才就业的能力和空间有限,特别是2008年底开始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也产生一定影响,导致目前适合大学生的就业岗位增长不足,难以满足人数大幅增长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需要。有研究者调查报道,大学生就业难的长期深层次原因主要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相比有很大差距;高校在大学生培养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教学脱离企业实际需求,致使大学生理论脱离实际[3]。可以说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蜂学专业毕业生同样也面临相似就业问题,同时也存在不同的就业特征和就业问题。

2 调查内容和对象

调查时间为2011年,调查数据是借助“问卷星”专业在线调查平台获取的。调查问卷内容由几部分组成,分别为毕业生的基本信息、毕业生的求职及工作状况、在校学习与工作关系、专业满意度及毕业生工作感受等方面的内容。问卷共包含17道题,题型为单选题、多选选题和开发性式问题。

按照随机抽样原则,分别向蜂学专业98级、99级、2001级、2002级、2003级、2004级、2005级、2006级本科毕业生共发送200封附有调查问卷超级链接的电子邮件,收回问卷112份,有效问卷110份,有效回收率55%。男生61人,女生49人,与蜂学专业招收生男女比例相当。

3 调查结果和分析

3.1 毕业生求职及工作状况分析

3.1.1 求职途径分析

就业途径是毕业生寻求就业机会和得到就业岗位的渠道和方式,在当代毕业生就业渠道很多。不同就业途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所学专业的求职特点。在对刚毕业就从事蜂业行业的毕业生调查中,当问及“您毕业后通过何种途径最终找到第一份工作”时,有35.5%的毕业生选择“老师、亲友、同学等引荐”,排在二、三位的分别为“校园招聘咨询会”和“直接上门自荐”,所占比例分别为22.6%和11.3%。由于蜂学专业就业面比较狭窄,毕业生人少,社会需求量也小的缘故,蜂产品公司参加校园招聘活动较少,一般是通过校友关系邀请来校招聘,而主要通过老师直接为毕业生提供相关就业信息,或者通过校友关系联系毕业生。所以,开始想从事本蜂学专业工作的毕业生主要通过“老师、亲友、同学等引荐”的途径找到第一份工作的(如图1所示)。蜂学毕业校友大多工作在蜂产品营销、养蜂生产管理、教学科研等部门,很多都已成为相关部门的领导或学术带头人,在我国蜂业界占据了半壁江山[4]。所以蜂学专业毕业生要是想从事本行业,校友关系网络无疑是一很大优势,在校期间应在这方面关注和留意。

图1 求职途径所占比例

3.1.2 专业对口情况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多数蜂学专业毕业生毕业生未从事本行业。在所回收问卷中有56.4%毕业生的毕业后第一份工作与蜂学专业有关,而不到一半(43.6%)与本专业无关(如图2所示)。对于本科毕业生而言,大多数想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以发扬自身的优势,实现自己的专业价值。从调查结果看,尽管开始多数应届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与本专业无关,但是有将近一半的毕业生与本专业无关。而当问及“您现在的从事的工作与本专业相关吗?”时,已经有74.5%的毕业生无关了,与本专业相关的仅占22.7%(如图3所示)。从图2和图3对比看,可知在开始工作时从事蜂学专业的毕业生没过多长时间就不再从事本行业了;而在调查回收问卷中,从毕业开始到调查截止时间一直都从事蜂学专业的毕业生只有23人,所占比例为20.9%,且这部分毕业生所从事工作类型主要为技术工作(30.4%)、销售(30.4%)和科研(17.4%)(如图4所示)。不过此现象也体现了当代毕业生就业目标多元化的趋势[5]。

图2 刚毕业时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性

图3 调查时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性

图4 从毕业到调查时一直从事蜂业行业毕业生工作类型

3.1.3 工作类型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刚毕业就从事蜂业行业的毕业生(回收有效问卷共计62份)所从事的工作类型主要集中于技术类工作(主要为蜂产品质量检验检测)(40.3%)、销售类工作(27.4%),而由于其他行业专业技能的限制,大部分毕业生只能从事门槛较低的工作岗位,像有的毕业生做培训师、蜂业网站编辑等工作(如图5所示)。毕业刚开始从事蜂业行业而后改行的毕业生(共计37份)所占比例为33.6%,该部分毕业生换工作的原因排在前几名的分别为发展空间(62.2%)、薪酬(59.5%)、福利(43.2%)、工作环境(40.5%)(如图6所示)。而相对从开始就没有从事本行业的蜂学毕业生(共计45人)来说,其工作类型主要销售(37.8%)、其他(28.9%)、行政管理(20%),其中“其他”主要包括金融、会计、外贸、艺术文化、NGO机构公益性事业等(如图7所示);此部分毕业生换工作的主要原因为发展空间(46.7%)、薪酬(44.4%)、志向兴趣(26.7%)和工作环境(24.4%)。从两类毕业生换工作原因的数据分析来看,开始就从事蜂学行业工作的毕业生,在换工作时因为发展空间、薪酬、福利和工作环境而换工作的比例明显高于开始就从事非蜂学行业而换工作的原因的比例。这一结果可以明显说明许多蜂学毕业生开始干本行而后改干其他行业的现象。

图5 刚毕业从事蜂行业的主要工作类型

图6 刚毕业从事蜂行业后改行的主要原因

图7 刚毕业未从事蜂行业的主要工作类型

图8 刚毕业未从事蜂行业后改行的主要原因

3.1.4 薪资待遇分析

本调查中月薪指工资、奖金、业绩提成、现金福利补贴等所有现金收入,当问及毕业生月薪时,所有毕业生的月薪主要分布在2000~3000元区间(28.2%),5000元以上(25.5%)和3000~5000元区间(24.5%)分列二、三位(如图9所示)。图10为从刚毕业就未从事蜂业行业毕业生(共计45人)调查时的月薪,可见月薪在5000元以上的比例最高(31.1%)。而图11为从刚毕业到调查时都一直做本行业的毕业生月薪分布情况,2000~3000元区间和 3000~5000元区间的位于首位(30.4%),1500~2000元区间的次之(26.1%),而5000元以上所占比例较小(13%)。通过对比分析可知,从事蜂业行业工资待遇达到较高水平相对来说要难。

图9 蜂学毕业生月薪分布情况

图10 毕业时未从事蜂行业毕业生月薪分布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蜂业月薪毕业
河南卓宇蜂业有限公司
河南卓宇蜂业
河南卓宇蜂业
河南卓宇蜂业
我们今天毕业了
蔡崇信:我为什么敢放弃580万年薪,拿500月薪跟马云创业
毕业季
毕业了,能否学以致用
定个小目标
毕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