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熊蜂的过箱技术

2013-03-25缪正瀛张世文韩爱萍

中国蜂业 2013年7期
关键词:外勤蜂房熊蜂

缪正瀛 程 瑛 张世文 韩爱萍

(甘肃省蜂业技术推广总站,天水741022)

熊蜂的过箱技术

缪正瀛 程 瑛 张世文 韩爱萍

(甘肃省蜂业技术推广总站,天水741022)

熊蜂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维护生态平衡链条中的重要一环,特别在设施农业发展中越来越显现出其独特的生存价值和利用优势。熊蜂过箱其实就是将营巢在自然环境中的熊蜂窝发现挖出后,转移到可观察、可训练、可实验、可运移、可管理等的人工饲养箱内,从而为人类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服务。不同于中蜂过箱的是,由于群势小,熊蜂过箱简单易行,不需要切脾、绑脾,不需要二人相互配合,有基础的话一人完全可行。同中蜂过箱一样,熊蜂过箱也要通过敲击振动蜂巢周边环境或刺激蜂巢,将分工不同的内勤蜂驱赶离母巢。内勤蜂离开母巢后,一部分在空中盘旋飞行,一部分躺在地上通过摩擦翅膀警戒入侵者,这时,可将它们同外勤蜂一并用捕虫网收拢到事先准备好的采集瓶内,技术熟练的采集者可直接用手捉进,之后将蜂王、幼蜂和蜂巢一同移植到事先准备好的饲养箱内,将饲养箱放到阴凉处。一边整理挖掘熊蜂巢穴的工具,一边继续捕捉采蜜归来的外勤蜂,等到天快黑大部分外勤蜂归巢并采集完备后,将饲养箱和工蜂收集瓶一同带回新的固定饲养点。此时,迅速把工蜂从巢门口逐一放入或直接从瓶口倒入箱内蜂巢,出于本能,工蜂会很快进入巢内蜂房,适应新的巢内环境。关闭巢门数小时,第二天开启巢门,观察工蜂重新认巢并积极进行采蜜、采粉工作,过箱即成功。在过箱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环节:

1.由于有恋巢性和护子性,蜂王一般不会惊飞,所以挖取到蜂巢表面时,可沉着不必紧张慌乱。由于蜂王体格较大且腹部背面光亮,爬行缓慢,容易辨认,应轻拿轻放。如果伤及到或丢失蜂王,过箱也能成功,但群势不会增加。

2.挪动蜂巢时,尽量以不挤压损坏蜂房和不伤子为主,因为熊蜂的社会化程度较蜜蜂低,群势恢复慢,蜂群更经不起折腾。

3.在转运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饲养箱和工蜂收集瓶进行通风透气。否则,极易闷死,前功尽弃。

4.饲养箱大小应与蜂巢相匹配,太小蜂群拥挤,太大不利于保温。

5.过箱时,应按照原先的蜂房结构进行排列,将原巢穴中的保温材料(如麦秆、苔藓类)能用则用上,以维持其原有的筑巢特性。

6.为防止过箱后群势衰减严重,第二天应在原来营巢的地点补充采集一次当天未采尽的外勤蜂。

7.对于过箱后放在室外的熊蜂群,在外界蜜源缺乏时,就加强管理,防止蚂蚁、胡蜂等生物入侵造成的飞逃。

8.为使熊蜂群快速繁育,可适当进行奖励饲喂,但饲喂器皿应固定好,防止蜜糖乱洒招致蚂蚁等敌害,对使用过的饲养箱及饲喂器具应及时清理、消毒,放在通风条件好的地方备用。

上述过箱技术是针对野外营巢的熊蜂群而言的,对于室内饲养的熊蜂,过箱(确切的讲是换箱)操作更为简单,即将蜂王、蜂房、产卵诱导器和第一、二代成年工蜂一同转移到大箱子进行饲养。由于室内饲养的熊蜂不能到外界采集,必须饲喂足够的花粉和蜜糖水以满足其繁育需求。

将自然界营巢的熊蜂巢穴进行过箱是满足某种需求(如授粉、科研)的应急措施,也是人为实现其特定目标的一种强迫措施。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临时补偿的方式方法,而实现国产熊蜂周年繁育技术的研究和产业化发展才是长远之计。

甘肃省科技支撑——农业类项目“甘肃省熊蜂资源调查及利用研究”(1204NKCE093)资助。

缪正瀛,高级畜牧师,主要从事蜂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研究。

猜你喜欢

外勤蜂房熊蜂
蜂房的建造
姜永满
蜂房的秘密
蜂房历险记
安徽省首次从国外进口熊蜂
外勤的一天
医院外勤工作统一管理模式效果观察
云的世界你不懂
魔手花,神奇果
乐器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