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狭窄疾病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研究
2013-03-24韩建伦马红红贺晓丹
韩建伦 马红红 贺晓丹
冠状动脉狭窄疾病多以慢性病为主,呈隐性病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现已引起医学界的关注和深入研究。为了了解此病的最新症状及治疗进展,选择我院收治的40例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心血管狭窄疾病的特点及发展趋势,提高治疗的准确性及有效性,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1-2月心血管科病区收治的4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患者的病历记录及本临床表现信息,进行分类、对比、排序等研究。其中,女29例,男11例,患者年龄24~78岁,平均年龄(56±4.5)岁。在患者住院期间,对患者进行药物和手术治疗,无一例患者发生医治无效死亡。
1.2 病例资料 心血管狭窄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有:胸闷,心慌、气促、心前区疼痛(心绞痛)等症状。其中,睡眠困难,卧位难受的3例(7.5%),呼吸困难,气促6例(15%);心电图改变中心律失常20例(50%);表情淡漠,纳差14例(35%);心绞痛,多为左侧疼,上楼梯或上坡时较明显5例(12.5%),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脏扩大15例(37.5%);眼球拉宽,微裂及轻突6例(15%);甲状腺变化,出现甲亢8例(20%),脉压差过大,心尖博动异常25例(62.5%);腹泻等消化系统慢性病4例(10%)。
1.3 方法
1.3.1 辅助检查 所有患者均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抽血化验、血清游离FT 3、FT 4检查;二维心脏超声、X线检查,观察心房是否扩大和病变血管狭窄程度,以便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10例患者全心房扩大(25%),15例患者左心房扩大(37.5%)。
1.3.2 临床治疗 冠脉造影可确定狭窄的程度,如果狭窄>75%是很严重的,要考虑介入治疗。如果狭窄<75%,可暂时采用药物治疗。一般来说,治疗总原则是保持心血管畅通和改善心脏代偿功能,预防及控制并发症发生为主。但针对心血管狭窄疾病的不同症状,决定采取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或介入治疗[1]。
(1)手术治疗 适用于冠状动脉造影示严重冠脉狭窄或三支病变严重的冠心病患者,1例患者转院做了冠脉搭桥手术,且手术成功。
(2)介入治疗 采用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从而改善心肌的血流灌注。15例患者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3)药物治疗 对于心血管狭窄堵塞不太严重患者,可服用改善冠脉血液循环、抗凝、营养心肌等药物。34例服用β受体阻滞剂和钙拮抗剂,以控制心率;38例服用硝酸异山梨酯等药,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5例服用地高辛、并常规使用西地兰,防止心衰加重[2]。
2 结果
经过治疗,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除行外科手术患者需要较长时间住院康复外,其它患者一般住院1周~1个月,都能出院回家休养。其中,心前区疼痛均完全缓解,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部分恢复正常;快速型心房颤动转为窦律;患者心律得到控制,气短、头晕、呼吸困难等症状缓解。
3 讨论
3.1 症状机制问题 从检查结果来看,先天性心血管狭窄有1例(2.5%),比例较小;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粥样斑块堵塞冠状动脉而引起冠状动脉狭窄有22例,是造成冠状动脉狭窄的主要发病机制,所占比例较大。
3.2 并发症问题 冠状动脉狭窄会引起多种并发症,首要并发症是充血性心力衰竭,此时若发生感染、心律失常、劳累、妊娠或风湿活动等,会导致患者加重或死亡;其次,冠脉狭窄可致心房颤动,并发之后或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因此,要积极预防冠状动脉狭窄引起的并发症,以免加重患者病情。
3.3 症状群体问题 冠状动脉狭窄疾病多发生于40岁以上人群,由于此年龄段的人群,要承担更多的生活、工作压力,饮食、作息不规律,心理情绪波动较大,往往会造成心脏超负荷,造成冠状动脉狭窄或并发症。
4 结论
综上所述,有以下临床症状的可能是冠状动脉狭窄疾病患者:心血管狭窄直接影响机体供血、供氧,当从事体力活动、上坡、上楼梯感觉血氧供应不足,气短体虚者;心前区经常绞痛,心房颤动者;失眠心悸,卧床胸闷、胸部疼痛者。有此类症状的人群应到医院进行心血管检查,及时确诊,积极治疗。同时,要注意日常饮食、作息、情绪控制等,做好预防及辅助治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后天失调引起心血管疾病。
[1]薛亚英.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4):3018-3019.
[2]黄庆.胸心血管外科危重患者监护及处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1,6(32):123-124.